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3825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强制润滑的单缸柴油机,尤其涉及其中的齿轮室盖零部件。
背景技术
在强制润滑的单缸柴油机上,必须配备相应的机油强制润滑装置,现有的单缸柴 油机的机油强制润滑装置由兼作机油池的柴油机机体、机油泵、进油路径和出油路径组成, 机油泵都设计安装在齿轮室盖上,其安装位置与起动轴安装孔相邻,起动轴部件中的主动 起动齿轮与安装在凸轮轴上的从动起动齿轮相啮合,机油泵由凸轮轴端面驱动,当柴油机 正常工作时,机体内的机油通过机体上的油路从齿轮室盖上的吸油孔被机油泵抽吸,再从 机油泵的出油孔经竖直出油道、水平出油道输送到柴油机预定的润滑处,对预定润滑部位 实行强制润滑。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类强制润滑的单缸柴油机经常出现润滑机 油供油不足、油路堵塞现象,其主要原因是机体内的机油中含有未清洗干净的金属切屑等 杂质,加之在整个机油供油路径中没有设置任何过滤装置,机油中的杂质被压送到润滑路 径中,必然会造成油路路径减小或堵塞;若含有金属颗粒的机油被压送到需要润滑的运动 副中,则有可能造成曲轴咬瓦、齿轮超前磨损等严重后果。为此,有人为强制润滑的单缸柴 油机设计了专门的外置式机油滤清器,这种外置式机油滤清器由壳体、桶状端面滤芯和两 根外接压力油管组成,机油泵抽吸出的机油通过一根外接压力油管输入壳体与桶式端面滤 芯之间,用另一根外接压力油管将经过端面过滤的清洁机油输送到柴油机预定的润滑处, 这种外置式机油滤清器通过紧固件安装在机体上或齿轮室盖上。这样,虽然柴油机得到较 好的强制润滑效果,但是,由于这种外置式机油滤清器采用的是外进内出的过滤方案,且仅 靠桶状端面滤芯的端面来过滤,新装时过滤性能较好,时间一长滤网极易堵塞,从而直接影 响其过滤性能,使用寿命不长,必须定时拆卸清洗,这就提高了柴油机的使用保养技术要 求,同时这种外置式机油滤清器是通过紧固件安装固定在柴油机上,由于柴油机在使用过 程中振动较大,外置式机油滤清器经常因振动导致紧固件松动或脱落,采用两根压力油管 来连接机油滤清器,在两根外接压力油管的连接处也会漏油,很难保证柴油机的强制润滑 系统能长时间正常使用。这种强制润滑改进方案不仅要新增一只机油滤清器,还要增加两 根压力输油管,齿轮室盖和机体都要修改,并增加机械加工内容,每台柴油机的成本需要增 加20元 25元,用户很难接受。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它将机油滤清器、 压力输油管路直接设置在其中,从结构上消除了现有强制润滑单缸柴油机存在的上述不 足。 所述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包括盖体1、机油泵安装孔2、吸油口 4、吸油 道5、竖直出油道6、水平出油道7和出油口 8,机油泵安装孔2由大径孔21和小径孔22组 成,两者为同轴孔系,它们的共同轴线与起动轴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在大径孔21的侧壁上设有油泵进油孔23,在小径孔22的侧壁上设有油泵出油孔24,吸油口 4通过吸油道5与油 泵进油孔23相通,其特征是在盖体1上还设有滤清器安装孔3、机油滤清器9、压板10,滤 清器安装孔3水平方向设置,其轴线与机油泵安装孔2的轴线垂直相交,油泵出油孔24与 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出油口 8通过水平出油道7和竖直出油道6与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 机油滤清器9套装在滤清器安装孔3内,并由固定件通过压板10固定在盖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其优点如下 柴油机机体内的机油从吸油口 4、吸油道5、油泵进油孔23被机油泵抽吸,从油泵 出油孔24压入机油滤清器9中,经过滤后的机油依次从竖直出油道6、水平出油道7和出 油口 8输送到柴油机的预定润滑处。由于含有杂质的机油经机油泵抽吸后先输入机油滤 清器9中进行有效过滤,机油中含有的杂质被滤存于机油滤清器9中,不会进入出油道中, 更不会堵塞出油道或出油口,由于将滤清器安装孔3和相应出油管路直接设置在齿轮室盖 上,并与齿轮室盖一体化,机油滤清器可以直接安装在滤清器安装孔3内,并由紧固件固定 在齿轮室盖的侧面,抗振动性能强,安装可靠,在使用过程中不会松动,更不脱落,又省去压 力输油管,提高了强制润滑的可靠性,同时柴油机的成本可下降10 15元/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与柴油机机体相对应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D-D位置的剖视图;图3为图1中I-I位置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N-N位置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H-H位置剖视图; 图6为图1的左视图;图7为机油滤清器套装在齿轮室盖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盖体;2_机油泵安装孔;3_滤清器安装孔;4_吸油口 ;5_吸油道;6_竖 直出油道;7-水平出油道;8_出油口 ;9-机油滤清器;10_压板;21_大径孔;22_小径孔;
23-油泵进油孔;24-油泵出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所述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如图1至图7所示,在盖体1上设 有机油泵安装孔2、滤清器安装孔3、吸油口 4、吸油道5、竖直出油道6、水平出油道7、出油 口 8、滤清器9、压板IO,机油泵安装孔2设置在盖体1与柴油机机体相结合的面上,机油泵 安装孔2由大径孔21和小径孔22组成,两者为同轴孔系,它们的共同轴线与起动轴安装孔 的轴线平行,在大径孔21的侧壁上设有油泵进油孔23,在小径孔22的侧壁上设有油泵出油 孔24,吸油口 4通过吸油道5与油泵进油孔23相通,滤清器安装孔3水平方向设置,其轴线 与机油泵安装孔2的轴线垂直相交,油泵出油孔24与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出油口 8通过 水平出油道7和竖直出油道6与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竖直出油道6的下端位于由机油滤 清器9与滤清器安装孔3所形成的清洁出油区内,机油滤清器9套装在滤清器安装孔3内, 并由固定件通过压板10固定在盖体1上。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上例,不管何种机型的单缸柴油机,只要需要强制 润滑的,均可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机油滤清结构。
权利要求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包括盖体(1)、机油泵安装孔(2)、吸油口(4)、吸油道(5)、竖直出油道(6)、水平出油道(7)和出油口(8),机油泵安装孔(2)由大径孔(21)和小径孔(22)组成,两者为同轴孔系,它们的共同轴线与起动轴安装孔的轴线平行,在大径孔(21)的侧壁上设有油泵进油孔(23),在小径孔(22)的侧壁上设有油泵出油孔(24),吸油口(4)通过吸油道(5)与油泵进油孔(23)相通,其特征是在盖体(1)上还设有滤清器安装孔(3)、机油滤清器(9)、压板(10),滤清器安装孔(3)水平方向设置,其轴线与机油泵安装孔(2)的轴线垂直相交,油泵出油孔(24)与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出油口(8)通过水平出油道(7)和竖直出油道(6)与滤清器安装孔(3)相通,机油滤清器(9)套装在滤清器安装孔(3)内,并由固定件通过压板(10)固定在盖体(1)上。
专利摘要带有机油滤清结构的齿轮室盖,在其上增设了滤清器安装孔,且位于机油泵与出油口之间,润滑机油经机油泵抽吸后先输入机油滤清器中进行有效过滤,即使机油中含有杂质也被滤存于滤清器中,不会压入出油道中,更不会堵塞出油道或出油口。由于在齿轮室盖上增设了滤清器安装孔,实现了机油滤清器与齿轮室盖一体化,机油滤清器安装在齿轮室盖上的滤清器安装孔中,既与进油道相通,又与出油道相通,无需外接压力输油管,提高了强制润滑的可靠性,且机油滤清器安装牢固,抗振动性能好,不会松动或脱落,同时降低了成本。
文档编号F01M1/10GK201474745SQ20092017237
公开日2010年5月1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日
发明者施振平, 汤金玉, 陈建平 申请人:金坛市峨嵋农机动力机械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