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285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油油路,特别涉及一种三轮 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
背景技术
目前,摩托车发动机润滑油普遍采用两级过滤方式,一级粗过滤采 用机油粗滤网;二级精过滤采用离心过滤方式的机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设在发动机箱体 内的曲轴上;经一级粗过滤后的润滑油一部分进入二级机油精滤器内,对曲轴上连杆大头 滚针轴承进行润滑和冷却,另一部分直接通过曲轴箱体、气缸体、气缸头、缸头顶盖上的油 路对气门摇臂、正时主、从动齿轮及凸轮轴等部件进行润滑和冷却。由于机油滤清器设在发 动机箱体内,用户在保养、清洗润滑油过滤装置时,需要拆卸发动机右盖,拆卸安装工作量 大,操作不方便,通常只对一级过滤装置的机油粗滤网进行清洗,而二级过滤装置的机油滤 清器的清洗则需要依靠专业的维修人员完成,不仅维护和清洁等不方便、不及时,而且增加 用户的使用成本。另外,离心过滤方式机油滤清器的油泥、杂质附着机油滤清器内壁上,随 着时间的推移,油泥和杂质等不断累积增多,必然会导致油泥和杂质混杂在精滤后的润滑 油中,引起曲轴连杆大头滚针轴承的润滑油路堵塞,甚至造成曲轴连杆大头滚针的异常磨 损或损坏。同时,用于曲轴轴承、正时主、从动齿轮及摇臂、凸轮等部件润滑和冷却的润滑油 只经过了一次粗过滤,润滑油中必然还存在细小的固体杂质活细微颗粒物,固体杂质很容 易导致各相对运动的摩擦副异常磨损,导致零部件的早期失效和损坏。为此,本专业领域的 技术人员进行了改进和提高,并取得了一些有益效果。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74115,
公开日
期2005年1月26日,发明创造名称“设有外置式机油过滤器的摩托车发动机”,公开了一种 外接机油过滤器的摩托车发动机,虽然比较好的解决了机油过滤器的清洁维护的方便性问 题,但其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实用性不强。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09406,
公开日期2009 年8月19日,发明创造名称“摩托车发动机全过滤式外置滤芯油路”,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 车发动机润滑油过滤的外置式全过滤油路,不仅解决了摩托车发动机清洁维护的方便性问 题,同时也对摩托车的润滑油实现了全过滤。但这种全过滤油路却带来了新的问题,由于发 动机运动部件各润滑点的润滑油都由精过滤器提供,而通常精过滤滤芯的过滤缝隙比较微 小,在使用过程中极易造成堵塞,精过滤的滤芯堵塞后,发动机各润滑点必然出现润滑油供 油不足甚至断供油现象,使运动部件润滑不良而产生干摩擦,从而造成发动机运动部件的 损坏严重后果。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清洁维护方便、无断供油隐患的摩托车发动机全过滤润滑油路。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包括粗过滤器、机油泵、机油精滤器、 润滑通道,粗过滤器、机油泵、机油精滤器均设在发动机的左曲轴箱体外侧,机油精滤器设 在左曲轴箱体的精过滤油腔中,润滑通道设在发动机箱体上,所述机油精滤器设有过压保 护装置。采用如上技术方案后,发动机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油由机油精滤器过滤后提供,润 滑油中的杂质和细微颗粒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和颗粒由粗过滤器阻挡,较细的杂质和细微颗粒由精过滤器阻挡,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在机油精滤器外壁的较细杂质和细微颗粒逐渐积累增加,使机油精滤器逐渐堵塞,提供的经精过滤的润滑油逐渐减少;同时,精过滤油腔 中的润滑油压力逐步升高,当压力升高到设计值时,过压保护装置开始工作,为发动机的各 润滑部位润滑补充提供润滑油,从而能有效防止发动机润滑油的断供现象,确保发动机正 常运转,能有效避免因断供润滑油所引起的发动机过热和运动机件损坏事故的发生。优选的,机油精滤器包括上端盖、下端盖、精过滤网,精过滤网呈圆筒状地固定连 接在上端盖和下端盖之间,下端盖中部设有通孔,通孔与精过滤油腔底端凸台中部设置的 出油通道连通,出油通道与润滑通道连通;下端盖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垫,环形密 封垫位于通孔外部,环形密封垫与精过滤油腔的凸台连接;上端盖的中部设有泄油孔,泄油 孔由过压保护装置从机油精滤器内部弹性密封;所述机油精滤器的外部设有呈杯盖形的精 滤器盖,精滤器盖的内径与精过滤油腔的直径相适应,精滤器盖由螺栓与左曲轴箱体连接, 精滤器盖与左曲轴箱体之间连接有密封垫;所述精滤器盖内侧底部凸出有环状的凸环,凸 环的端面设有油槽,油槽分别与凸环的内外腔连通,油槽的截面积大于上端盖中部泄油孔 的面积,精滤器盖的凸环与机油精滤器的上端盖之间连接有环状密封垫,环状密封垫位于 上端盖的中部泄油孔外部;确保机油精滤器在正常工作时,能为发动机提供全部经精过滤 后的润滑油,同时,在机油精滤器的滤网发生堵塞时,润滑油由精滤器盖凸环上的油槽进入 凸环内腔,充满精过滤器外部的精过滤油腔,升高的压力作用在过压保护装置上,使过压保 护装置能及时工作,有效补充提供足量的润滑油,确保发动机正常工作,避免发动机因缺油 所引起的意外损坏事故发生。优选的,过压保护装置包括呈杯状的弹簧座,弹簧座由口部设有的外翻边固定连 接在机油精滤器的上端盖内侧;弹簧座的内部设有过压保护密封盖,过压保护密封盖与机 油精滤器上端盖密封连接,过压保护密封盖的直径大于上端盖的泄油孔直径,过压保护密 封盖与弹簧座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所述弹簧座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开孔,开孔将弹簧座 内腔与机油精滤器内腔连通,开孔的截面积总和大于上端盖的中部泄油孔截面积;在机油 精滤器的滤网堵塞后,精过滤油腔压力升高,作用在过压保护密封盖上的压力推动压缩弹 簧,过压保护密封盖脱离机油精滤器上端盖,精过滤油腔中的润滑油从机油精滤器上端盖 中部的泄油孔进入,经过压保护密封盖与机油精滤器上端盖之间的间隙进入过压保护装置 的弹簧座中,并由弹簧座的侧壁设有的开孔进入精过滤器内腔,再由机油精滤器下端盖中 部的通孔进入出油通道,从而实现补充提供润滑油的目的;过压保护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 便,过压保护功能可靠。优选的,弹簧座的侧壁设有两个开孔,两个开孔对称布在弹簧座的圆周上;均布在 弹簧座侧壁上的开孔数量可以是2 8个,根据精过滤器的结构尺寸确定,数量过多制造复 杂,故优选两个为宜,以进一步确保制作简单,同时,由于开孔均布,过压保护密封压盖能被 平行的压退,在堵塞被清除后,过压保护密封压盖能自动回位,维修操作方便。进一步优选的,弹簧座侧壁上设有的开孔的截面形状是矩形、正多边形、圆形或者 椭圆形中的一种;开孔截面的具体形状以制作简单、方便为准则,进一步降低制造成本。优选的,润滑通道包括箱体组合油道、曲轴组合油道;箱体组合油道设有净化油 腔,净化油腔由分别设在左曲轴箱体和右曲轴箱体壳体上的左曲轴箱油腔和右曲轴箱油腔 组合形成完整内部空腔,左曲轴箱油腔与精过滤油腔底端凸台中部设置的出油通道连通;右曲轴箱体壁上设有通油孔,通油孔的一端与右曲轴箱油腔,通油孔的另一端与设在右曲 轴箱体的右边盖面上的润滑油腔连通;所述右曲轴箱体上还设有出油孔,出油孔由右曲轴 箱体的上结合面与润滑油腔连通,右曲轴箱体的上结合面与发动机的缸体底面固定连接; 缸体的缸体壁上设有缸体油孔,缸体油孔由缸体底面向上贯通缸体顶面,缸体油孔的下端 与右曲轴箱体上的出油孔连通;缸体由其顶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缸头和缸头顶盖,缸头设有 的缸头油孔沿缸体油孔轴向与缸头顶盖设有的竖向油孔连通,竖向油孔直通缸头顶盖顶 部,缸头顶盖顶部还设有横向油孔,横向油孔与竖向油孔连通;横向油孔的前部和中部各设 有一个喷油孔,两个喷油孔分别位于发动机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上方;所述右曲轴 箱体的右边盖面上固定连接有右边盖,右边盖上设有位于右曲轴箱体结合面上的储油腔, 储油腔与润滑油腔连通形成封闭状;右边盖上还设有连杆滚针通油腔和输油孔,输油孔分 别与储油腔和连杆滚针通油腔连通,连杆滚针通油腔位于发动机曲轴的右曲柄的右端外 部,连杆滚针通油腔与右曲柄端部外周之间设有密封件,连杆滚针通油腔与曲轴组合油道 连通;所述曲轴组合油道包括设在右曲柄上的呈L状的油孔,油孔的一端与连杆滚针通油 腔连通,油孔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曲轴的曲柄销中设有的曲柄销进油油道连通;曲柄销固定 连接在右曲柄和左曲柄之间,曲柄销上还设有直通油道,直通油道设在曲轴的曲柄销中轴 心上,曲柄销进油油道沿斜向与直通油道贯通,直通油道的两端部设有端盖;所述曲柄销上 还设有滚针油孔,滚针油孔位于曲柄销中部,滚针油孔沿径向与直通油道贯通,滚针油孔的 出口与发动机连杆大端的滚针轴承内部连通;从而确保发动机各润滑部位的润滑油均由精 过滤器提供,且油路简捷、制造方便,进一步确保发动机的使用寿命,降低制造成本。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无断供润滑油隐患,故障率低、 无异常过热损坏,且结构简单、维护保洁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适用的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左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A剖视部分相关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组合油道中曲轴箱体部分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B-B剖视图的局视部;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C-C剖视的局部视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D-D剖视的局部视图;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的E-E剖视的局部视图;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曲轴组合油道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组合油道中缸体及缸头部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 实用新型限制在以下所述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2,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包括粗过滤器2、机油 泵21、机油精滤器3、润滑通道9,粗过滤器2、机油泵21、机油精滤器3均设在发动机的左曲 轴箱体11外侧,机油精滤器3设在左曲轴箱体11的精过滤油腔14中,润滑通道9设在发 动机箱体上,所述机油精滤器3设有过压保护装置31。所述机油精滤器3包括上端盖32、 下端盖33、精过滤网34,精过滤网34呈圆筒状地固定连接在上端盖32和下端盖33之间, 下端盖33中部设有通孔331,通孔331与精过滤油腔14底端凸台141中部设置的出油通 道142连通,出油通道142与润滑通道9连通;下端盖3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垫332,环形密封垫332位于通孔331外部,环形密封垫332与精过滤油腔14的凸台141连 接;上端盖32的中部设有泄油孔321,泄油孔321由过压保护装置31从机油精滤器3内部 弹性密封;所述机油精滤器3的外部设有呈杯盖形的精滤器盖7,精滤器盖7的内径与精过 滤油腔14的直径相适应,精滤器盖7由螺栓与左曲轴箱体11连接,精滤器盖7与左曲轴箱 体11之间连接有密封垫15 ;所述精滤器盖7内侧底部凸出有环状的凸环71,凸环71的端 面设有油槽72,油槽72分别与凸环71的内外腔连通,油槽72的截面积大于上端盖32中部 泄油孔321的面积,精滤器盖7的凸环71与机油精滤器3的上端盖32之间连接有环状密 封垫36,环状密封垫36位于上端盖32的中部泄油孔321外部。所述过压保护装置31包括 呈杯状的弹簧座311,弹簧座311由口部设有的外翻边固定连接在机油精滤器3的上端盖 32内侧;弹簧座311的内部设有过压保护密封盖312,过压保护密封盖312与机油精滤器3 上端盖32密封连接,过压保护密封盖312的直径大于上端盖32的泄油孔321直径,过压保 护密封盖312与弹簧座31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13 ;所述弹簧座311的侧壁设有两个开 孔315,两个开孔315对称布置在弹簧座311的圆周上,开孔315将弹簧座311内腔与机油 精滤器3内腔连通,开孔315的截面积总和大于上端盖32的中部泄油孔321截面积。所述 弹簧座311侧壁上设有的开孔315的截面形状是矩形。
参见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述润滑通道9包括箱体组合油道、曲 轴组合油道;箱体组合油道设有净化油腔4,净化油腔4由分别设在左曲轴箱体11和右曲 轴箱体12壳体上的左曲轴箱油腔41和右曲轴箱油腔42组合形成完整内部空腔,左曲轴箱 油腔41与精过滤油腔14底端凸台141中部设置的出油通道142连通;右曲轴箱体12壁 上设有通油孔91,通油孔91的一端与右曲轴箱油腔42,通油孔91的另一端与设在右曲轴 箱体12的右边盖面上121的润滑油腔92连通;所述右曲轴箱体12上还设有出油孔96,出 油孔96由右曲轴箱体12的上结合面122与润滑油腔92连通,右曲轴箱体12的上结合面 122与发动机的缸体16底面固定连接;缸体16的缸体壁上设有缸体油孔61,缸体油孔61 由缸体16底面向上贯通缸体16顶面,缸体油孔61的下端与右曲轴箱体12上的出油孔96 连通;缸体16由其顶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缸头17和缸头顶盖18,缸头17设有的缸头油孔62 沿缸体油孔61轴向与缸头顶盖18设有的竖向油孔63连通,竖向油孔63直通缸头顶盖18 顶部,缸头顶盖18顶部还设有横向油孔64,横向油孔64与竖向油孔63连通;横向油孔64 的前部和中部各设有一个喷油孔65,两个喷油孔65分别位于发动机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 摇臂的上方;所述右曲轴箱体12的右边盖面121上固定连接有右边盖13,右边盖13上设 有位于右曲轴箱体12结合面上的储油腔93,储油腔93与润滑油腔92连通形成封闭状;右 边盖13上还设有连杆滚针通油腔94和输油孔95,输油孔95分别与储油腔93和连杆滚针 通油腔94连通,连杆滚针通油腔94位于发动机曲轴的右曲柄81的右端外部,连杆滚针通 油腔94与右曲柄81端部外周之间设有密封件82,连杆滚针通油腔94与曲轴组合油道连 通;所述曲轴组合油道包括设在右曲柄81上的呈L状的油孔811,油孔811的一端与连杆 滚针通油腔94连通,油孔811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曲轴的曲柄销83中设有的曲柄销进油油 道833连通;曲柄销83固定连接在右曲柄81和左曲柄86之间,曲柄销83上还设有直通油 道831,直通油道831设在曲轴的曲柄销83轴心上,曲柄销进油油道833沿斜向与直通油道 831贯通,直通油道831的两端部设有端盖85 ;所述曲柄销83上还设有滚针油孔832,滚针 油孔832位于曲柄销83中部,滚针油孔832沿径向与直通油道831贯通,滚针油孔832的出口与发动机连杆大端的滚针轴承84内部连通。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对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的工作过程进行简要说明。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过压保护过程是这 样实现的,机油泵21从左曲轴箱体11和右曲轴箱体12之间的箱体内腔底部吸入润滑油, 润滑油经粗过滤器2粗过滤后,由左曲轴箱体11上的进油油道进入机油泵21的进油口,从 机油泵21的出油口排出,经左曲轴箱体11上的进油通道5进入精过滤油腔14中,润滑油 由机油精滤器3过滤后,进入位于左曲轴箱体11和右曲轴箱体12之间润滑通道9的净化 油腔4,润滑通道9为发动机的运动副提供润滑用油。在整个过滤系统的过滤过程中,润滑 油中的杂质和细微颗粒中体积较大的杂质和颗粒由粗过滤器2阻挡,较细的杂质和细微颗 粒由机油精滤器3的过滤网34阻挡,随着时间的推移,堆积在机油精滤器3过滤网34外壁 的较细杂质和细微颗粒逐渐积累增加,使机油精滤器3的过滤网34逐渐堵塞,提供的经精 过滤后的润滑油逐渐减少;同时,精过滤油腔14中的润滑油压力逐步升高,当压力升高到 设计值时,作用在过压保护装置31的过压保护密封盖312的压力推动压缩弹簧313,过压 保护密封盖312脱离机油精滤器3的上端盖32,精过滤油腔14中的润滑油从机油精滤器3 上端盖32中部的泄油孔321进入,由压保护密封盖312与机油精滤器3上端盖32之间的 间隙进入过压保护装置31的弹簧座311中,并由弹簧座311的侧壁设有的开孔315进入精 过滤3的内腔,再由机油精滤器3下端盖33中部的通孔331进入出油通道142及净化油腔 4,从而实现为发动机运动机件补充提供润滑油,达到有效防止机油精滤器3断供润滑油, 维持发动机正常运转的目的。参见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净化油腔4为各运动机件提供润滑油是 这样实现的,由左曲轴箱油腔41和右曲轴箱油腔42形成完整的内部空腔的净化油腔4中 的润滑油,通过设在右曲轴箱体12上的通油孔91进入右曲轴箱体12的右边盖面上121的 润滑油腔92和右边盖13上的储油腔93中,润滑油腔92和储油腔93中的润滑油一路由输 油孔95向连杆滚针储油腔94输送润滑油,另一路由出油孔96向缸体16及缸头17油路供 油。连杆滚针储油腔94中的润滑油依次由曲轴组合油道的油孔811、曲柄销进油油道833、 直通油道831、滚针油孔832向活动连接在发动机曲轴曲柄销83上的连杆大端滚针轴承84 提供润滑油,并通过连杆大头与曲轴左曲柄86和右曲柄81之间的侧隙甩出飞溅的润滑油 用于缸体内壁和活塞的润滑、冷却;出油孔96提供的润滑油经缸体油孔61、缸头油孔62、缸 盖18上的竖向油孔63、缸头顶盖18顶部的横向油孔64及喷油孔65对气门摇臂、点火凸轮 及正时主、从动齿轮等部件进行冷却、润滑。各部润滑油完成润滑后由运动部件间的间隙回 流至曲轴箱体的内腔底部中,实现全过滤油路润滑油的循环过滤、润滑功能。以上虽然结合了附图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 以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作出各种变形或修改。
权利要求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包括粗过滤器(2)、机油泵(21)、机油精滤器(3)、润滑通道(9),粗过滤器(2)、机油泵(21)、机油精滤器(3)均设在发动机的左曲轴箱体(11)外侧,机油精滤器(3)设在左曲轴箱体(11)的精过滤油腔(14)中,润滑通道(9)设在发动机箱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精滤器(3)设有过压保护装置(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机油精滤器(3)包括上端盖(32)、下端盖(33)、精过滤网(34),精过滤网(34)呈圆筒 状地固定连接在上端盖(32)和下端盖(33)之间,下端盖(33)中部设有通孔(331),通孔(331)与精过滤油腔(14)底端凸台(141)中部设置的出油通道(142)连通,出油通道(142) 与润滑通道(9)连通;下端盖(33)的外端面固定连接有环形密封垫(332),环形密封垫(332)位于通孔(331)外部,环形密封垫(332)与精过滤油腔(14)的凸台(141)连接;上端 盖(32)的中部设有泄油孔(321),泄油孔(321)由过压保护装置(31)从机油精滤器(3)内 部弹性密封;所述机油精滤器(3)的外部设有呈杯盖形的精滤器盖(7),精滤器盖(7)的内 径与精过滤油腔(14)的直径相适应,精滤器盖(7)由螺栓与左曲轴箱体(11)连接,精滤器 盖(7)与左曲轴箱体(11)之间连接有密封垫(15);所述精滤器盖(7)内侧底部凸出有环状 的凸环(71),凸环(71)的端面设有油槽(72),油槽(72)分别与凸环(71)的内外腔连通, 油槽(72)的截面积大于上端盖(32)中部泄油孔(321)的面积,精滤器盖(7)的凸环(71) 与机油精滤器(3)的上端盖(32)之间连接有环状密封垫(36),环状密封垫(36)位于上端 盖(32)的中部泄油孔(321)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 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装置(31)包括呈杯状的弹簧座(311),弹簧座(311) 由口部设有的外翻边固定连接在机油精滤器(3)的上端盖(32)内侧;弹簧座(311)的内部 设有过压保护密封盖(312),过压保护密封盖(312)与机油精滤器(3)上端盖(32)密封连 接,过压保护密封盖(312)的直径大于上端盖(32)的泄油孔(321)直径,过压保护密封盖 (312)与弹簧座(311)之间连接有压缩弹簧(313);所述弹簧座(311)的侧壁设有至少一个 开孔(315),开孔(315)将弹簧座(311)内腔与机油精滤器(3)内腔连通,开孔(315)的截 面积总和大于上端盖(32)的中部泄油孔(321)截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簧座(311)的侧壁设有两个开孔(315),两个开孔(315)对称布置在弹簧座(311)的圆 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弹簧座(311)侧壁上设有的开孔(315)的截面形状是矩形、正多边形、圆形或者椭圆形中 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其特征在于所 述润滑通道(9)包括箱体组合油道、曲轴组合油道;箱体组合油道设有净化油腔(4),净化 油腔⑷由分别设在左曲轴箱体(11)和右曲轴箱体(12)壳体上的左曲轴箱油腔(41)和 右曲轴箱油腔(42)组合形成完整内部空腔,左曲轴箱油腔(41)与精过滤油腔(14)底端 凸台(141)中部设置的出油通道(142)连通;右曲轴箱体(12)壁上设有通油孔(91),通油 孔(91)的一端与右曲轴箱油腔(42),通油孔(91)的另一端与设在右曲轴箱体(12)的右 边盖面上(121)的润滑油腔(92)连通;所述右曲轴箱体(12)上还设有出油孔(96),出油孔(96)由右曲轴箱体(12)的上结合面(122)与润滑油腔(92)连通,右曲轴箱体(12)的上结合面(122)与发动机的缸体(16)底面固定连接;缸体(16)的缸体壁上设有缸体油孔 (61),缸体油孔(61)由缸体(16)底面向上贯通缸体(16)顶面,缸体油孔(61)的下端与右 曲轴箱体(12)上的出油孔(96)连通;紅体(16)由其顶面依次固定连接有缸头(17)和缸 头顶盖(18),缸头(17)设有的缸头油孔(62)沿缸体油孔(61)轴向与缸头顶盖(18)设有 的竖向油孔(63)连通,竖向油孔(63)直通缸头顶盖(18)顶部,缸头顶盖(18)顶部还设有 横向油孔(64),横向油孔(64)与竖向油孔(63)连通;横向油孔(64)的前部和中部各设有 一个喷油孔(65),两个喷油孔(65)分别位于发动机进气门摇臂和排气门摇臂的上方;所述 右曲轴箱体(12)的右边盖面(121)上固定连接有右边盖(13),右边盖(13)上设有位于右 曲轴箱体(12)结合面上的储油腔(93),储油腔(93)与润滑油腔(92)连通形成封闭状;右 边盖(13)上还设有连杆滚针通油腔(94)和输油孔(95),输油孔(95)分别与储油腔(93) 和连杆滚针通油腔(94)连通,连杆滚针通油腔(94)位于发动机曲轴的右曲柄(81)的右端 外部,连杆滚针通油腔(94)与右曲柄(81)端部外周之间设有密封件(82),连杆滚针通油 腔(94)与曲轴组合油道连通;所述曲轴组合油道包括设在右曲柄(81)上的呈L状的油孔 (811),油孔(811)的一端与连杆滚针通油腔(94)连通,油孔(811)的另一端与发动机曲轴 的曲柄销(83)中设有的曲柄销进油油道(833)连通;曲柄销(83)固定连接在右曲柄(81) 和左曲柄(86)之间,曲柄销(83)上还设有直通油道(831),直通油道(831)设在曲轴的曲 柄销中(83)轴心上,曲柄销进油油道(833)沿斜向与直通油道(831)贯通,直通油道(831) 的两端部设有端盖(85);所述曲柄销(83)上还设有滚针油孔(832),滚针油孔(832)位于 曲柄销(83)中部,滚针油孔(832)沿径向与直通油道(831)贯通,滚针油孔(832)的出口 与发动机连杆大端的滚针轴承(84)内部连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三轮摩托车发动机二级过滤润滑油路,包括粗过滤器、机油泵、机油精滤器、润滑通道,粗过滤器、机油泵、机油精滤器均设在发动机的左曲轴箱体外侧,机油精滤器设在左曲轴箱体的精过滤油腔中,润滑通道设在发动机箱体上,所述机油精滤器设有过压保护装置;所述机油精滤器的上端盖的中部设有泄油孔,泄油孔由过压保护装置从机油精滤器内部弹性密封。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发动机无断供润滑油隐患,故障率低、无异常过热损坏,且结构简单、维护保洁方便、制造成本低、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F01M1/20GK201588667SQ200920206529
公开日2010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徐志强, 李平, 赵钢 申请人:重庆万虎机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