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74758阅读:3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电子,具体是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柴油汽车发展迅猛,因其动力大相对运营成本低,越来越受到国内运输 企业、商务车用户的青睐,而且各大汽车厂每年出口国外的柴油汽车也逐步增长。但是车用 柴油的应用易受气候条件及外界温度环境的影响,在气温低于其冷凝点时容易结蜡、造成 车辆油路冻结、启动困难,更为头疼的是柴油车在行驶中如因遭遇气温过低,也会出现因柴 油结蜡导致油路不畅,导致中途停车抛锚,结果是费时、费事、又费力。虽然,石油化工企业在柴油里添加了抗冷凝剂,提高了柴油的冷凝点。但是,我国地域辽阔,东西南北的地域温差很大,使得车辆在长途运输途中也极易柴油结腊,导致车辆 中途抛锚;另外柴油里加入了抗冷凝剂后影响车的功率,而且加入的越多影响就越大。为了克服所述的问题,现有的柴油加热器多为预热油箱的办法达到柴油加热的目 的,但是由于柴油是流动的,低温的环境下也会造成柴油在油管中结腊,严重时会堵住油管 造成油路不通的现象,汽车就会失去动力而无法正常行驶。
发明内容针对柴油汽车在低气温下容易出现的以上种种情况,解决柴油低温结腊造成的车 辆油路冻结、启动困难和车辆在低温度环境下正常使用0#柴油,降低运营成本,提出柴油 车供油系统加热器,对柴油加热控制,给发动机提供恒温柴油。为此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包括油箱通过 油管连接至油水分离器,再通过油管连接至柴油滤清器,最后连接至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由控制部分和加热部分组成;加热部分是在油箱、 油管、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中分别嵌入加热线,并在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的出 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部分为在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并将 温度信息定时传输给控制器;加热线通过控制器连接于电源;通过控制器计算当控制部分 的温度低于额定值时,开启电源命令加热线工作;当控制部分的温度高于额定值时,关闭电 源停止加热。对上述方案的改进在于所述的加热线是用单或双根加热线和温度传感器一起固 化在绝缘套内使用的,结构是铜制内芯的导线外包有绝缘层,绝缘层外附着有导线,导线一 端伸出与铜制芯并行形成接线端;导线的另一端焊接有传感器的正极;铜制内芯上焊接有 加热线的一端,铜制内芯外通过绝缘套设有铜制管接头,铜制管接头的尾端焊接有加热线 的另一端和温度传感器的负极。对上述方案的在改进在于所述的加热线的结构为,铜制内芯导线外设有绝缘耐 高温护套,护套外绕制有加热丝,加热丝外又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绝缘耐高温护套外设有 弹簧护套。[0009]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不改变原车油路结构的基础上,给整套油路内(油箱、油管、油水 分离器、柴油滤清器)嵌入加热线,进行系统加热,使油路温度瞬间达到恒定,并且控制燃 油温度始终保持在10-30°C之间,从而使车辆启动容易、行驶安全;燃油燃烧充分,节能、环 保。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结构图。图中1是发动机、2是油管、3是柴油滤清器、4是油水分离器、5是油箱、6是温度控 制器、7是温度传感器、8是加热线。图2是双根加热线结构图。图中9是接线端子、10是导线、11是铜质内芯、12是绝缘套、13是铜质管接头、14 绝缘胶、15焊点、16温度传感器,A、B加热线。图3是单根加热线结构图。图中9是接线端子、10是导线、11是铜质内芯、12是绝缘套、13是铜质管接头、14 绝缘胶、15焊点、16温度传感器,B是加热线。图4是加热线结构附图。图中17是弹簧护套、18是玻璃纤维绝缘护套、19加热丝、20是导线、21是焊点、 22是绝缘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 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在油箱5、油管2、油水分离器4、柴油滤清器3中分别嵌入有加热线 8,并在油箱5、油水分离器4、柴油滤清器3的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7,加热线8连接于电 源并和温度传感器7 —起连接有温度控制器6。所述的加热线铜制内芯11的导线外包有绝缘套12,绝缘套12外附着有导线10, 导线10 —端伸出与铜制芯并行形成接线端;导线10的另一端焊接有传感器16的正极;铜 制内芯11上焊接有加热线A、B的一端,铜制内芯外通过绝缘套12设有铜制管接头13,铜 制管接头13的尾端焊接有加热线A、B的另一端和温度传感器16的负极。所述的加热线的结构为,导线20外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护套外设有玻璃纤维护 套18,玻璃纤维护套18外绕制有加热丝19,加热丝19外又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绝缘耐高 温护套外设有弹簧护套17。产品原理对整个供油系统全自动、内嵌式预先加热、分段控温、恒温保热。a全自动傻瓜式操作,采用先进的高速处理器作为系统主控CPU,在司机按下启动 开关后,系统微秒级的计算速度,嵌入式操作系统即可自动完成预定工作。b内嵌式加热所有控制、加热动作均在原车油管内完成,不破坏原车结构,热效率 高,耗能低。经过特殊工艺生产的柴油加热线埋入汽车油管内及供油系统元件内部空腔,加热通过的柴油,以最低的热损失提高热能的利用率。通过从油箱吸油管至油水分离器穿入柴 油加热线,在油水分离器内部空腔埋入柴油加热线,在柴油滤清器内部空腔埋入柴油加热 线的方式嵌入供油系统所有元件内部,流经的柴油完全吸收加热线的热量,低温柴油在短 时间内就能达到10°c左右。未进入发动机的柴油又流回油箱提升油箱的油温。c预先加热汽车低温冷启动困难,结蜡的柴油不能流畅的进入发动机,需要对启动前的油路进行预热达到一定温度后,解除柴油结蜡状态。预热时间3-5分钟,在司机预备发动车辆整 理内务的同时即可完成。d分段控温分别控制油箱出口、油水分离器出口、柴油滤清器出口油温,保证每一区段通过的柴油温度得到精准控制。e恒温保热监控每一段油温,当任何一段油温达到预设温度即停止该段加热,当低于预设温度时启动加热,保持各区段油温恒定。产品特点
操作性能 可操作性能,方便,适宜性操作简单,一键完成
控温性能 能够准确控制油温高精度传感器,精准控温
低消耗汽车电能,节省能源 能耗低,正常工作时60-90W
环境温度低于5°c时可顺利启动~
冷车启动 低温环境启动性能
车辆经济效益分析柴油1控制加热器可从以下三个方面降低燃油费用1、0#柴油与_10#柴油每升差价为0. 6元左右,并且每提高一个标号,其差价都会 每公升提高0. 6元左右。如果用0#柴油替代其他标号的柴油,其车辆的运输成本将会大大 的降低0#柴油替代_10#柴油,每百公里可节约费用11. 3%;0#柴油替代_25#柴油,每百 公里可节约费用21%。2、低标号柴油比高标号的柴油使用效率高、动力大,以0#柴油和_10#柴油对比, 使用0#柴油比_10#柴油每百公里最低可节约油5%。3、冬季由于气温低,燃油雾化效果不好,燃烧不充分。同等标号的柴油在冬季要比 夏季每百公里多耗油5%,而1控制柴油加热器能使柴油车在冬季里使用同等标号的柴油 节约油5%。
权利要求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包括油箱通过油管连接至油水分离器,再通过油管连接至柴油滤清器,最后连接至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由控制部分和加热部分组成;加热部分是在油箱、油管、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中分别嵌入加热线,并在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的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部分为在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并将温度信息定时传输给控制器;加热线通过控制器连接于电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 线是用单或双根加热线和温度传感器一起固化在绝缘套内使用的,结构是铜制内芯的导线 外包有绝缘层,绝缘层外附着有导线,导线一端伸出与铜制芯并行形成接线端;导线的另一 端焊接有传感器的正极;铜制内芯上焊接有加热线的一端,铜制内芯外通过绝缘套设有铜 制管接头,铜制管接头的尾端焊接有加热线的另一端和温度传感器的负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 加热线的结构为,铜制内芯导线外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护套外绕制有加热丝,加热丝外又 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绝缘耐高温护套外设有弹簧护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柴油车供油系统1控制加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线 的结构为,铜制内芯导线外设有绝缘耐高温护套,护套外绕制有加热丝,加热丝外又设有绝 缘耐高温护套,绝缘耐高温护套外设有弹簧护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柴油车供油系统自动控制加热器,是由控制部分和加热部分组成;加热部分是在油箱、油管、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中分别嵌入加热线,并在油箱、油水分离器、柴油滤清器的出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控制部分为在驾驶室内设有控制器;温度传感器连接于控制器并将温度信息定时传输给控制器;加热线通过控制器连接于电源。使油路温度瞬间达到恒定,并且控制燃油温度始终保持在10-30℃之间,从而使车辆启动容易、行驶安全;燃油燃烧充分,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F02M31/125GK201554577SQ20092022865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9日
发明者于存洲, 张贤林, 陆平 申请人:十堰华海达汽车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