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燃油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621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车辆燃油节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燃油发动机的一种节油环保技术,特别指车辆燃油节油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所有车辆动力,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仍然采用汽油或柴油作为发动机的原料。 由于不能更充分燃烧,尾气排放或多或少对大气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特别是发动机的功 率和燃烧效率下降后就显得更为严重了,人们不断地寻求一些新技术和新方法,制定环境 保护新标准,来控制造成的环境污染。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发动机上单一的使用燃油磁 化处里器,有一定节油和减少排放的作用,但燃油经磁激化产生更多的游离碳,必须要有更 多的氧与之结合参与燃烧,否则游离碳在高温中不与氧结合反应,就会变成碳黑排放,可是 在尾气中为什么又看不到碳黑呢?因为现代车辆尾部都设有排放净化装置,因少量的碳黑 是可以被排放净化装置吸收掉,所以看不到尾气有明显碳黑。可是排放净化装置是有寿命 的,时间长了排放净化装置一当失效,尾气中的碳黑就会相当明显。另一方面讲节油效率, 在实践中,刚安装的磁化处理器,在第一个月或二个月效果较明显,但到笫三个月或更长点 时间,效率就会大减或完全无效,排放标准随之变差,几呼所有燃油磁化处里器都有这种现 象。为什么呢?因为燃油磁化处里器一般采用高强磁场,燃油分子被激化后带有磁能,磁性 粒子很容易被铁性物貭干挠或吸住,当磁性粒子离开磁场时间肖长一点也可能使磁能减弱 或失效,何况发动机喷油嘴都是由铁性物貭制成,当磁性粒子高速通过油喷嘴喷孔时,中间 的就很容易通过,但靠喷孔壁的磁性粒子就会因磨擦受阻,有些粒子就会附着在喷口外形 成毛边,过多时就会造成雾化不良。这就是单一使用磁化处理器的弊端。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 种完全不同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与所有节油装置完全不同的发动机燃油处理 和增氧补氧装置的节油系统。它包括所述的节油装置由二组构成,一组设置在发动机进油管路的燃油磁化处理器,另 一组是安装发动机进气端或真空管上的增氧补氧装置,其中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包括一个由主体构成的二个多梯度磁化辐射区,二个滞留 区和一个输出口,磁能辐射区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及中间夹持的永磁体构成,且二个磁 能辐射区相邻而设,第一个磁能辐射区的进口端为第一滞留区,二磁能辐射区之间为第二 滞留区;所述的增氧补氧装置由空分器和臭氧发生器两部分组成,空分器包括空气过滤器 组件、风扇总成、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夹持的永磁体紧固端盖,等与壳体构成整体;臭氧发 生器中空分器总成控制电源、升压器、发生管、增压泵依次安装在底板上、并将空分器紧固 端盖输出口、增压泵、发生管、调整阀等用连通管依次连接,构成一完整气体通路,其中调整阀为连接发动机的负压单向阀;所述的节油装置中可以燃油磁化处理器加增氧补氧装置整体使用,或者燃油磁化 处理器加空分器使用,或者燃油磁化处理器加臭氧发生器使用,或者根据发动机系统不同 要求,单独使用燃油磁化处理器整体、或者单独使用空分器整体、或者单独使用臭氧发生器 整体。本实用新型它是根椐发动机工作原理,设计的具有既能改变燃料的特性,又能增 氧助燃,相互补充的系统装置。根据石油产品化学性能可知,柴油和汽油(以下简称燃料)是 由多种碳氢化含物组成,并有较长的分子链。从磁化实验中可知,流体燃料油流经垂直于流 体方向均强磁场时,导致激化和电离、当磁力线切割分子链时,一定范围内化合物的化学键 发生断裂,同时释放出电子,产生自由基(游离碳)。但均强磁场只对在一定范围之内的碳氢 化合物起作用,那么还有部分碳氢化合物就不起作用,或作用不大。这就是市场上所有的磁 化处理器为何效果不佳,节油不明显的原因所在。本实用新型是用特制的磁材,特殊的磁路 结构,解决了这一难题。本实用新型是将燃油从滞留区流经激化区时,经过多个梯度组成的 磁场,使每一种碳氢化含物,在不同的磁场强度中,受到不同的磁能幅射,获得最大的内能, 并使所有的碳链完全断裂,释放出大量的自由基(游离碳)这是本实用新型的一大特征。自由基有很高的活性,在燃烧时能与氧迅速结合反应,而这些反应通常是自由基 链反应,就需要更多的氧参与燃烧。但由于发动机的空燃比是固定的,进气为一定量,而空 气中所含氧比例也是一定的,特别在低速时更是供氧不足,造成燃烧不良。如果产生的自由 基(游离碳),不能及时地获得氧,在发动机汽缸内高温高压中碳分子就会转变为碳黑而排 放掉,谁都知道缺氧燃烧,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必须对发动机及时补充更多的氧来适应充 分燃烧,那么富氧装置就成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大特征。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1、燃油磁化处理器为在高梯度强磁场中设置多梯度磁场,对应各种碳氢化合物所 需要的磁能幅射,类似交变共震磁场。设置多层(至少二层)的多梯度磁场磁能幅射区,油分 子充分得到激化,获得最大的内能,分子链充分断裂,激发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分子链还原 时间长。一般燃油磁化处理器要靠近发动机喷油装置安装,本燃油磁化处理器可远离发动 机安装,不影响效果;2、增氧补氧富氧装置它是由氮氧分离器为臭氧发生器提供充足的富氧,不是直 接从空气中吸入的空气,所以臭氧发生器产生的臭氧量大,是直接吸入空气所产生臭氧量 的几倍或十几倍;3、由于富氧装置输氧端增设了调整器,富氧可定时定量进入发动机气缸,这样辟 免了过氧燃烧;4、节油效率高,尾气排放却大大减少;5、安装调试简单,除富氧装置本身调整外,发动机无需作更多调整;6、发动转速、功率有明显提升;7、发动机噪音明显降低。

图1是节油装置位置示意图。
5[0020]图2是燃油处理器结构总成图。图3是图2外观图。图4是图3外观端口图。图5是磁体组件图。图6是图5的B-B剖面图。图7是图5的A-A向剖面图。图8是富氧装置原理结构图。图9是图8的C-C剖面图。图10是图8的外观上视图。图11是图9的外观右侧图。图12是调整器的结构图。图13是调整器的外观图。图中a输油管、b油泵、c燃油箱、d回油管、e空气过滤器、f进气管、g节气门、h 分气管、i喷油嘴、j汽缸活塞、k废气管、1发动机、m油过滤器。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至13可知,本实用新型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包括燃油磁化处理器,其特点 是所述的节油装置由二组构成,一组设置在发动机进油管路的燃油磁化处理器1,另 一组是安装发动机进气端或真空管上的增氧补氧装置2,其中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包括一个由主体14构成的二个多梯度磁化辐射区,二个 滞留区和一个输出口,磁能辐射区由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5及中间夹持的永磁体13构 成,且二个磁能辐射区相邻而设,第一个磁能辐射区的进口端为第一滞留区,二磁能辐射区 之间为第二滞留区;所述的增氧补氧装置由空分器和臭氧发生器两部分组成,空分器包括空气过滤器 组件21、风扇总成22、上支撑板24和下支撑板27夹持的永磁体25构成;臭氧发生器将控 制电源214、升压器213、发生管212、增压泵211依次安装在215底板上、并将空分器紧固端 盖输出口、增压泵211、发生管212、调整阀216等用连通管210依次连接,构成一完整气体 通路,其中调整阀216为连接发动机的负压单向阀;所述的节油装置中可以燃油磁化处理器加增氧补氧装置整体使用,或者燃油磁化 处理器加空分器使用,或者燃油磁化处理器加臭氧发生器使用,或者根据发动机系统不同 要求,单独使用燃油磁化处理器整体、或者单独使用空分器整体、或者单独使用臭氧发生器 整体。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描述燃油磁化处理器结构如图2、3、4所示燃油磁化处理器是由上紧固端盖11、上支撑板12、永磁体13、主 体14、下支撑板15、外套16、填料17、下紧固端盖18等部件组成。条状永磁体13两端安装 有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中心各设有一定长度的圆柱体与圆形支 撑板形成整体,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面上离中心圆柱体,周边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永
6磁体13两头相嵌在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面凹槽内如图6. 7。上支撑板12槽与槽间距 中间钻有小孔,下支撑板15中心开有一圆孔,延伸到圆柱体周边多个小孔位置,并与之相 通图5、7。由上可知由多个永体磁13,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组成一个磁体组件,并将两个 相同的组件相嵌在主体14的内筒,主体14内筒中间有一圆台阶,圆形台阶有一定的长度, 两端相嵌支撑板12与15,两磁体组件之间形成一个空穴如图2。两磁体组件与主体14组 成组合整体,两端露出主体内丝扣,将上下紧固端盖11、18丝扣连接在主体两端上紧固。上 下紧固端盖11、18封闭端都设有六方凸台与圆柱形丝扣管接口,与管接头连接。并开有中 心孔与之相通,管接口可以是管接头连接,也可以是直插式插管连接,如图2、3所示。主体 组件外有个外套16,外套16与主体组件有一定间隙,间隙间填有填充料17,外套两端封闭 为一整体。燃油磁化处理器原理本实用新型按实施结构对燃油磁化处理器作进一步原理描述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分为多个区,二个滞留区、二个多梯度磁能幅射区和一个 输出口等构成。当流体燃料流入输入滞留区,因滞留区是一个较大的空穴,因此燃油不能马 上进入磁能幅射区,只能通过上支撑板12上开设的多个小孔分散进入磁体组成的磁能幅 射区,并设置二个磁能幅射区,在第一个磁能幅射区内,由磁体13组成的多个梯度磁能幅 射空穴且较大,燃油在这里仃苗时间更长,因此油分子充分得到激化,获得最大的内能,分 子链充分断裂,激发产生更多的自由基。再由下支撑板15中心圆柱体周边开设的多个小孔 进入中心孔,由中心孔进入第二个滞留区,然后再进入第二个磁能幅射区内,燃油进一步受 到磁能幅射,反复激化,使油分子获得更大的内能。再经下支撑板15中心圆柱体,周边开设 的多个小孔进入中心孔输出。由于下支撑板15中心孔磁场强度为零,空穴又小,燃油分子 获得最大的内能,分子链充分断烈后几呼不会受到任何弱磁影响,分子链无法还原,就匆匆 进入气缸燃烧。
以下结合附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描述增氧补氧装置结构如图9所示增氧补氧装置是由空分器、臭氧发生器两部分组成。空分器包括空气 过滤器组件21、风扇总成22、壳体23、上支撑板24、永磁体25、钢毛26、下支撑板27、紧固端 盖28、连接螺栓29等组成。条状永磁体25两端安装有圆形上下支撑板24、27,相邻永磁体 空间设置有钢毛26、如图9所示,圆形上下支撑板24、27中心各设有一定长度的圆柱台与 圆形支撑板形成整体,圆形上下支撑板24、27圆面上,在中心圆柱台周边开设有多个凹槽, 多个永磁体25两头相嵌在上下支撑板24、27圆面凹槽内如图9。上支撑板24槽与槽间距 中间开孔或开槽,下支撑板27中心开有一圆通孔,上下支撑板24、27圆柱台在磁体支撑下 形成一个空穴,下支撑板27中心通孔与之相通见图9。由永磁体25、圆形上下支撑板24、 27组成的磁体组件,上支撑板24的一端装入壳体内筒一端的台阶上,下支撑板27的一端凸 台,嵌入下紧固端盖28凹台内,由紧固端盖28外圆丝扣与壳体23内筒一端的丝扣连接固 紧。紧固端盖28外端有一六方凸台,六方凸台上有一圆柱丝扣,中心有一通孔,与下支撑板 27中心通孔与之相通,紧固端盖28外圆接口与供气管连接紧固。壳体23筒体下部靠近紧 固端盖28处,钻有多个孔,与外部相通,上部端面钻有多孔弓丝,衣次将风扇总成、过滤器 总成等,用螺栓连接固定在上面。臭氧发生器包括底板外壳215、控制电源214、升压器213、增压泵211、发生管212、连通管210等组成。控制电源214、升压器213、增压泵211等依次 安装在底板216上、并将空分器紧固端盖28输出口、增压泵211、发生管212、调整阀216等 用连通管210依次连接,构成一完整气体通路。电源线与控制电源214连接、然后将风扇总 成22、升压器213低压端、增压泵211、等与控制电源214连接、升压器213高压端与发生管 212连接,构成一完整电控回路。增氧补氧装置有三种安装结构,一、安装在节气门前支气管 负压区。二、安装在节气门后进气管上。三、安装在节气门后进气端与空气过滤器之间。增氧补氧原理从物理学中可知,空气中氮为抗磁性物质,氧为顺磁性物质。当磁场强度达到一定 时,磁场中的氮移向弱磁方一边,而磁场中的氧却移向聚集在强磁方一边。由本实用新型的 特殊磁路结构,就很容易把氮氧分开,起到制取富氧的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8、9对本实用新 型的应用作进一步的描述当发动机工作在吸气冲程时,发动机进气系统产生负压,此时调整器216阀芯在 负压作用下开启,发动机进气系统与富氧装置连通管210勾通,形成通路。此时空气经过滤 器组件21,在风扇总成22的助推作用下进入下部空间,由上支撑板24上开设的孔或曹,进 入由永磁体25、钢毛26组成的高梯度强磁场氮氧分离区。在高梯度强磁场中,氮为抗磁性 物质会靠近壳体23内筒壁,流向下部开孔排入大气。而氧为顺磁性物质却移向聚集在高梯 度强磁场一边,并通过磁体组合间隙,进入中心聚氧空穴,具有高浓度的富氧气体再经增压 泵211、连通管210进入臭氧发生管212,臭氧发生管212产生的臭氧,经调整器用管道输送 到发动机进气系统,调整器不断开启,可定时定量进入发动机进气系统,臭氧在发动机内预 热舜间还原为氧,为燃烧提供更充足的氧,来滿足气缸内燃料充分燃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 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 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 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权利要求一种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包括燃油磁化处理器,其特征在所述的节油装置由二组构成,一组设置在发动机进油管路的燃油磁化处理器(1),另一组是安装发动机进气端或真空管上的增氧补氧装置(2),其中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包括一个由主体(14)构成的二个多梯度磁化辐射区,二个滞留区和一个输出口,磁能辐射区由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5)及中间夹持的永磁体(13)构成,且二个磁能辐射区相邻而设,第一个磁能辐射区的进口端为第一滞留区,二磁能辐射区之间为第二滞留区;所述的增氧补氧装置由空分器和臭氧发生器两部分组成,空分器包括空气过滤器组件(21)、风扇总成(22)、上支撑板(24)和下支撑板(27)夹持的永磁体(25)紧固端盖(28),等与壳体(23)构成整体;臭氧发生器中空分器总成控制电源(214)、升压器(213)、发生管(212)、增压泵(211)依次安装在(215)底板上并形成整体、并将空分器紧固端盖输出口、增压泵(211)、发生管(212)、调整阀(216)等用连通管(210)依次连接,构成一完整气体通路,其中调整阀(216)为连接发动机的负压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条状 永磁体(13)两端安装有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形上下支撑 板(12)、(15)中心各设 有一定长度的圆柱体与圆形支撑板形成整体,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面上离中心圆 柱体,周边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永磁体(13)两头相嵌在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圆面 凹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上支 撑板(12)槽与槽间距中间钻有小孔,下支撑板(15)中心开有一圆孔,延伸到圆柱体周边多 个小孔位置,并与之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由多 个永体磁(13)和圆形上下支撑板(12)、(15)组成一个磁体组件,并将两个相同的组件相 嵌在主体(14)的内筒,主体(14)内筒中间有一圆台阶,圆形台阶有一定的长度,两磁体组 件之间形成一个空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中两 磁体组件与主体(14)组成组合整体,两端露出主体内丝扣,将上下紧固压盖(11)、(18)丝 扣连接在主体两端上紧固。上下紧固端盖(11)、(18)封闭端都设有六方凸台与圆柱形丝扣 管接口,与管接头连接,并开有中心孔,管接口可以是管接头连接,也可以是直插式插管连 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中主 体组件外有个外套(16),外套(16)与主体组件有一定间隙,间隙间填有填充料(17),外套 两端封闭为一整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分器中条状永磁体 (25)两端安装有圆形上下支撑板(24)、(27),相邻永磁体空间设置有钢毛(26)、圆形上下 支撑板(24)、(27)中心各设有一定长度的圆柱台与圆形支撑板形成整体,圆形上下支撑板 (24)、(27)的中心圆柱台周边开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永磁体(25)两头相嵌在圆形上下支撑 板(24)、(27)圆面凹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分器上支撑板(24)槽与槽间距中间开孔或开槽,下支撑板(27)中心开有一圆通孔,上下支撑板(24)、(27)圆 柱台在磁体支撑下形成一个空穴,下支撑板(27)中心通孔与之相通。由永磁体(25)、上下 支撑板(24)、(27)组成的磁体组件,上支撑板(24)的一端装入壳体内筒一端的台阶上,下 支撑板(27)的一端凸台,嵌入下紧固端盖(28)凹台内,由紧固端盖(28)外圆丝扣与壳体 (23)内筒一端的丝扣连接固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分器紧固端盖(28) 外端有一六方凸台,六方凸台上有一圆柱丝扣,中心有一通孔,与下支撑板(27)中心通孔 与之相通,紧固端盖(28)外圆接口与供气管连接紧固。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分器壳体(23)筒 体下部靠近紧固端盖(28)处,钻有多个孔,与外部相通,上部端面钻有多螺孔,依次将风扇 总成、过滤器总成等,用螺栓(29)连接固定在上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燃油节油装置。它包括所述的节油装置由二组构成,其中所述的燃油磁化处理器包括一个由主体构成的二个多梯度磁化辐射区,二个滞留区和一个输出口,磁能辐射区由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及中间夹持的永磁体构成,且二个磁能辐射区相邻而设,第一个磁能辐射区的进口端为第一滞留区,二磁能辐射区之间为第二滞留区;所述的增氧补氧装置由空分器和臭氧发生器两部分组成,空分器包括空气过滤器组件、风扇总成、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夹持的永磁体紧固端盖,等与壳体构成整体;臭氧发生器中空分器总成控制电源、升压器、发生管、增压泵依次安装在底板上。本实用新型节油效率高,安装调试简单。
文档编号F02M27/04GK201723337SQ20102025862
公开日2011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4日
发明者姚大华 申请人:姚大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