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管及该尾管与发动机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349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尾管及该尾管与发动机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尾管以及该尾管与发动机后处理器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动机后置式汽车(尤其是大中型客车)的发动机的后处理器通常分为上 置式和下置式,例如根据欧洲标准则发动机的后处理器为下置式,根据北美标准则发动机 的后处理器为上置式。在发动机的后处理器为上置式的情况下,后处理器位于车身后上方, 尾管固定在后处理器上并穿过车身顶部而伸到汽车外部,同时尾管还固定在车身顶部。因 此,尾管通常位于整车的最高点,在行驶过程中极易与路旁的树枝等发生刮擦,从而使得尾 管变形而失圆,影响尾管乃至整车的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不易变形的尾管。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尾管,该尾管包括固定部和排气部,其 中,所述排气部的出口的边沿形成有翻边。由于在尾管的排气部的出口边沿形成有翻边,因此即使尾管位于整车最高点,与 路边树枝等发生刮擦时也不易变形,从而提高了尾管乃至整车的性能。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 构包括车身、发动机后处理器和上述尾管,所述车身顶部具有通孔,所述尾管固定在所述发 动机后处理器上并穿过所述通孔而伸到所述车身的外部,并且所述尾管与所述通孔的内周 缘之间具有空隙。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尾管无需固定到车身顶部,因此尾管安装 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尾管与车身顶部的通孔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发动机后处理器散发的热 量易于通过该空隙排放到汽车外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
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 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 图中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中 的车身的局部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中 的尾管的局部立体图;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中 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示意图;[0013]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示意-种实施方式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的图。
图5是如图1所示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的顶部的局部放大立体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身 3尾管 32排气部 322下部 11通孔 12突缘 122挡水部
2发动机后处理器 31固定部 321翻边 θ倾斜角度 5卡箍 121安装部 4防雨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 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
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尾管3包括固定部31和排气 部32,其中,所述排气部32的出口的边沿形成有翻边32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在尾管3的排气部32的出口边沿形成 有翻边321,因此即使尾管3位于整车最高点,与路边树枝等发生刮擦时也不易变形,从而 提高了尾管3乃至整车的性能。如图2所示,所述翻边321为内翻边,即尾管3的排气部32的出口边沿向内卷绕 形成翻边,当然所述翻边321也可以为外翻边。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尾管3的排气部32的出口的下部322被倾斜地切 除。即,通过将尾管3的排气部32的出口的下部倾斜地切除,从而使得排气部32的出口的 端面包括与排气部32的中心轴线基本垂直的平面和与排气部32的中心轴线倾斜的平面。 当雨水落在尾管3上时,雨水从排气部32的出口的上部沿着下部322的倾斜平面滴落,而 不会流入尾管3的管内,从而能够防止雨水进入发动机后处理器2。所述尾管3的排气部 32的出口的下部322是指在所述尾管3的安装状态下(如图3至图5所示),排气部32的 出口的下方部分。所述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设计,例如可以为25° -75°,通常 可以设计为45°。另一方面,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发 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车身1、发动机后处理器2和上述尾管3, 其中,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通孔11,所述尾管3的所述固定部31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 器2上,所述尾管3的所述排气部32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汽车的车身1外部,并且所述 尾管3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在现有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中,尾管3在固定到后处理器2上的 同时还需要固定到车身1顶部,例如,尾管3焊接到后处理器2上的同时还通过法兰固定到 车身1顶部,因此尾管3的安装困难。而且由于尾管3与车身1顶部之间的密闭连接,使得
4后处理器2不易散热,会导致发动机仓过热等问题。而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由 于尾管3无需固定到车身1的顶部,因此尾管3安装比较简单;而且由于尾管3与车身1顶 部的通孔11之间具有空隙,因此发动机后处理器2散发的热量易于通过该空隙排放到汽车 外部。优选地,如图1、图4和图5所示,所述通孔11的周边可以具有从所述车身1顶部 向上突起的突缘12。从而可以防止车身顶部的雨水等杂物通过所述通孔11流入发动机仓 内。该突缘12沿所述通孔11的内周边一圈设置,并且该突缘12向上突起的高度可以根据 具体情况而设置。该突缘12可以整体地形成在车身上,也可以作为单独的部件而固定到车 身1的顶部。例如如图1、图4和图5所示,该突缘12可以包括安装部121和与该安装部 121大致垂直的挡水部122,所述安装部121固定在所述车身1顶部的所述通孔11的周边。 所述安装部121可以为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如图所示大致为环形平面。优选地,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还包括防雨帽 4,该防雨帽4固定在所述尾管3上并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该防雨帽4可以防止雨水从 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动机仓内,并且不妨碍发动机后处理器2的散热。优选地,根据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可以同时具有所述突缘12和所述防雨帽 4,此时所述防雨帽4位于所述突缘12的上方,从而能够有效地防止雨水等杂物进入发动机 仓内,并且不妨碍发动机后处理器2的散热。所述防雨帽4可以采用各种适当的形状,例如与所述通孔11相适应的圆形,此时 防雨帽4的外径应当大于所述通孔11的孔径,从而防止雨水从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 动机仓内。当然防雨帽4也可以采用其它形状,例如椭圆形、矩形、多边形等,只要防雨帽4 能够盖住所述通孔11,便能够达到防止雨水从所述通孔11落入汽车的发动机仓内的效果。所述防雨帽4可以通过各种适当的方式安装到尾管3上,例如作为一种具体的实 施方式,所述防雨帽4的中心具有安装孔,所述防雨帽4通过所述安装孔套在所述尾管3 上。防雨帽4可以采用各种公知的方式与尾管3固定连接,例如粘接、焊接、卡接、过盈配合寸。所述尾管3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固定到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例如法兰连接、插 接、焊接等。作为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尾管3通过卡箍5固定在 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例如,可以先将尾管3插接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然后使卡箍 5围绕该插接部位,并用螺栓等紧固件将卡箍5紧固,从而使得尾管3牢固地固定在发动机 后处理器2上。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可以适用于各种发动机后置式汽车,尤其是大中型发动机 后置式客车。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可以通过任 何合适的方式进行任意组合,其同样落入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范围之内。另外,本实用新型 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 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 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 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尾管(3),该尾管(3)包括固定部(31)和排气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32)的出口的边沿形成有翻边(3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边(321)为内翻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32)的出口的下部(322) 被倾斜地切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的角度(Θ)为25°-75°。
5.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构包括车身(1)、发 动机后处理器(2)和根据以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尾管(3),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 通孔(11),所述尾管(3)的所述固定部(31)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所述尾管 (3)的所述排气部(32)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所述车身(1)的外部,并且所述尾管(3) 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11)的周边具有从所述车身(1)顶部向上突起的突缘(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突缘(12)包括安装部(121)和与该安装部(121)垂直的挡水部(122),所述安装部(121)固定 在所述车身(1)顶部的所述通孔(11)的周边。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 构还包括防雨帽(4),该防雨帽(4)固定在所述尾管(3)上并位于所述通孔(11)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安装结 构还包括防雨帽(4),该防雨帽(4)固定在所述尾管(3)上并位于所述突缘(12)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防雨帽(4)为圆形。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防雨帽(4)的中心具有安装孔,所述防雨帽(4)通过所述安装孔套在所述尾管(3)上。
12.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管 (3)的所述固定部(31)通过卡箍(5)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尾管(3),包括固定部(31)和排气部(32),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部(32)的出口的边沿形成有翻边(321)。该尾管与路边树枝等发生刮擦时不易变形,提高了尾管乃至整车的性能。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后处理器与尾管的安装结构,该安装结构包括车身(1)、发动机后处理器(2)和上述尾管(3),所述车身(1)顶部具有通孔(11),所述尾管(3)的所述固定部(31)固定在所述发动机后处理器(2)上,所述尾管(3)的所述排气部(32)穿过所述通孔(11)而伸到所述车身(1)的外部,并且所述尾管(3)与所述通孔(11)的内周缘之间具有空隙。该安装结构的尾管安装简单,且发动机后处理器容易散热。
文档编号F01N13/18GK201753627SQ201020289068
公开日2011年3月2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11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11日
发明者宁江清 申请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