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851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特别是,涉及适合于当利用燃料泵将贮存在燃料箱内的燃料供应给燃料消耗部时,调整对该燃料消耗部的燃料供应压力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配备有该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
背景技术
在搭载在车辆等上的内燃机的燃料供应装置中,利用压力调节器等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对由汲取燃料箱内的燃料的燃料泵向喷射器供应的燃料的供应压力(下面称之为燃料压)进行调压。这种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一般按照下述方式构成,即,利用隔膜将壳体内部划分成两个室,在该隔膜的一面侧,利用对应于调压室内的燃料压的隔膜的中央部的位移,使调压阀体向开阀方向及闭阀方向位移,另一方面,在隔膜的另一面侧,利用弹簧(压缩螺旋弹簧)抑制隔膜的位移,借此,以调压室内的燃料压达到设定压的方式保持调压阀体的闭阀状态。另外,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大多和燃料泵一起配置在燃料箱内。作为这种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例如,已知一种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包括隔膜,所述隔膜将壳体内划分成两个室;调压室,所述调压室位于该隔膜的一面侧,具有来自于燃料泵的加压燃料被导入的流体导入口以及剩余燃料被排出的排出口 ;背压室,所述背压室位于隔膜的另一面侧,背压流体被导入该背压室;柱塞,所述柱塞可滑动地设置在壳体内,在隔膜与背压室之间形成向大气开放的开放室;阀构件,所述阀构件以与隔膜的位移相对应地开闭排出口的方式安装在隔膜上;弹簧,所述弹簧介于隔膜与柱塞之间,对阀构件向闭阀方向加载;止动机构,所述止动机构规定柱塞的可动范围。另外,在配备有这种压力调节器的燃料供应装置中,通过根据有无供应背压流体,分两级切换弹簧的设定负荷,在低压值与高压值之间切换调压值(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另外,作为其它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例如,已知一种压力调节器,所述压力调节器包括第一及第二隔膜,所述第一及第二隔膜将壳体内划分成三个压力室;阀体,所述阀体以在壳体与第一隔膜之间的第一压力室内开闭调压用的排出口的方式安装在第一隔膜上;受压体,所述受压体经由配置在第一及第二隔膜之间的第二压力室中的连接杆连接到阀体上,并且,固定到第二隔膜上;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壳体与第二隔膜之间的第三压力室内,将受压体向将阀体闭阀的方向加载。在配备有该压力调节器的燃料供应装置中,通过控制向第二及第三压力室内供应的供应压力,可以分三级切换调压的燃料压(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 - 144686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2009 - 1086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中,由于无论是否配置在狭窄的搭载空间中,都要将压力调节器的壳体内划分成三个室,所以,难以实现紧凑化。另外,在调压室侧和背压室侧分别需要配管,也成为增加其装载上的难度的理由。进而,由于对于形成调压室的隔膜的一面侧之外的室也导入流体压力,所以,存在着不仅会增加要求密封性能的部位,而且还需要节流等,导致高成本的问题。特别是,在分三级切换调压的燃料压的现有技术的燃料供应装置中,由于对于第一 第三压力室的每一个,流体的入口和出口都分别是必要的,所以,存在着配管会变得非常复杂的问题。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解决课题的手段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I)配备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将流体导入的流体导入口及将该流体排出的流体排出口 ;间隔壁状的调压构件,所述调压构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与所述流体导入口连通的调压室,并且,根据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使所述流体导入口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能够将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调整为预先设定的设定压,其中,所述调压构件在其一面侧接受流体压力的受压区域的面积被可变地设定,并且根据所述受压区域的面积,所述设定压被改变。根据这种结构,通过在调压构件位移方向中的任意方向、例如开阀方向上,接受流体压力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发生变化,将调压构件向开阀方向加载的加载力变化,来自调压室的流体排出量变化,设定压被改变。从而,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中那样将操作压流体导入到形成调压室的隔膜的一面侧之外的室中,紧凑、简单的配管成为可能。而且,当流体压力只作用于在隔膜的一面侧与调压室相对应的受压区域上,流体压力不作用到隔膜的一面侧之外的能够受压的区域上时(不加压时),变成高设定压,所以,例如,在调压对象的流体压送回路的压送停止时,使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设定压成为高压,在流体压送再次开始时,可以容易地在流体压力再次开始时立即以足够的燃料压开始流体供应。具有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优选地,(2)在形成所述调压室的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划分形成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将流体压力选择性地导入所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可变地设定所述受压区域的面积。借助这种结构,在流体压力被导入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何一个通路中时,和在流体压力被导入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何两个以上的通路中时,可以使调压构件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化。另外,如果使与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各自相对应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彼此不同,则也可以通过选择性地将流体压力导入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一个,使调压构件的受压面积变化。在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在划分形成所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的情况下,(3)优选地,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以所述流体被导入所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通路的方式开阀,以限制该导入的方式闭阀。借助这种结构,通过使开闭阀打开和关闭,能够进行是流体压力被导入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一个通路,还是流体压力被导入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两个以上通路的切换,可以容易地使调压构件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化。在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4)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构件具有间隔壁部,在所述间隔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调压室;可动阀体部,所述可动阀体部根据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在使所述调压室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的开阀方向上位移;在所述壳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阀座部和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一阀座部,在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划分形成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的排出通路及与所述流体导入口连通的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所述可动阀体部的位移,使该排出通路与所述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连通,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形成导入所述流体压力的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所述可动阀体部的位移,使所 述排出通路与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连通。借助这种结构,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在加压流体只被供应给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一个通路、例如只被供应给成为调压室的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而加压流体不被供应给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时,调压构件在开阀方向上接受流体压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小,流体排出量减少,借此,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流体被调压成高压。另一方面,当加压流体被供应给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及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两者时,调压构件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大,作为调压室的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流体被调压成低压。另外,如果使与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和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分别对应的第一、第二受压区域的面积不同,则根据是向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导入流体压力还是向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导入流体压力,可以使调压构件的受压面积变化。从而,除了没有必要像现有技术那样将操作压流体导入到形成调压室的隔膜的一面侧以外的室中之外,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或者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兼用作低流体压调压时的切换操作压导入通路的一部分,成为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而且,由于在不向两个流体压导入室中的单方供应加压流体时,高压的调压是可能的,所以,例如,在作为调压对象的流体压送回路的压送停止时,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设定压将成为高压,在流体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具有足够的燃料压的流体供应成为可能。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5)优选地,所述第一阀座部和所述第二阀座部同心地配置。借助这种结构,可以容易地将配管沿着同一方向排列,并且,可以将其连接位置设定在壳体的外周方向的任意位置。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6)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可以具有分别相对于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在同一方向上对向且相互平行的阀座面。借助这种结构,可以简单地构成可动阀体部和第一阀座部及第二阀座部,并且,可以容易地制作使该可动阀体部支承在隔膜等间隔壁部上的调压构件。在这种情况下,(7)优选地,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对向的平坦面。借助这种结构,能够以低成本制作调压构件。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8)所述第一阀座部和所述第二阀座部可以由同轴地配置的外侧筒状构件及内侧筒状构件的端部构成,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导入口位于所述外侧筒状构件的外周面侧,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排出口位于所述外侧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借助这种结构,在可动阀体部的周围,在接受从流体导入口被导入的流体的压力的隔膜等的间隔壁部上,也可以容易地设定配置受压区域,并且,可以容易地将从流体导入口到流体排出口的流体通路设定成即使以最大通过流量也难以产生压损的通路面积。另夕卜,这里所谓的外侧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也包括外侧筒状构件与内侧筒状构件之间的筒状空间以及内侧筒状构件的内方的柱状空间。另外,在采用这种流体导入口及流体排出口的配置的情况下,(9)所述排出通路可以形成在所述外侧筒状构件与所述内侧筒状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形成在所述内侧筒状构件的内方,或者,(10)所述排出通路形成在所述内侧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形成在所述外侧筒状构件与所述内侧筒状构件之间。在其中的任何一种情况下,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及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何一个,例如,可以根据有无向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供应被加压的流体,使调压设定值变化,设计的自由度变大。另外,在其中的任何一个流体压导入通路 ,例如,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实质上被关闭时,借助从流体导入口向流体排出口的流体流从可动阀体部表面剥离或者文丘里(Venturi)效应等,可以在第二阀座和可动阀体部的对向部附近形成负压区域。在根据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11)优选地,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背压室,所述背压室对所述调压室赋予背压,并且,在所述背压室内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向闭阀方向加载,在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流体压力被释放时,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被调压成高流体压,在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所述流体被加压时,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被调压成低流体压。借助这种结构,借助弹性构件的加载力获得稳定的背压。而且,虽然使高压侧的调压设定值十分高,也可以充分地确保低流体压调压时的排出流量。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地,(12)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由柔性的隔膜构成,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由阀体板构成,所述阀体板以与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对向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隔膜的中央部。借助这种结构,可以简单地构成调压构件,低成本地制作调压构件。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的流体供应装置,(13)其特征在于,配备有具有上述任何一项所述的结构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利用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对被向燃料消耗部供应的燃料的压力进行调压。借助这种结构,在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中,在不向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第一、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双方(或者两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对应的受压面积大的任意一方的流体压导入室;下面,与本段落相同)供应加压的燃料时,调压构件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小,调压室内的燃料被调压成高压,另一方面,在向第一、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双方供应加压的燃料时,调压构件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大,调压室内的燃料被调压成低压。从而,第一、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一个、例如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兼作低燃料压调压时的设定压切换用的操作压导入通路的一部分,成为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燃料供应装置。而且,由于在不向任意一个流体压导入室供应加压的燃料时,能够进行高压的调压,所以,在向燃料消耗部的燃料的供应(压送)停止时,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设定压将成为高压,能够容易地在燃料供应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供应燃料,可以将燃料泵小型化并降低动力消耗。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或者,优选地,(14)配备有具有上述第一、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和通过单向阀向燃料消耗部压送所述燃料的燃料压送回路,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所述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连接到比所述燃料压送回路的所述单向阀更靠下游侧的回路部分上,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连接到比所述燃料压送回路的所述单向阀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上。借助这种结构,在单向阀的下游侧的燃料消耗部附近能够保持燃料的残余压力,并且,可以容易地获得调压水平的切换用的操作压燃料,而且,可以降低燃料供应装置的动力消耗。另外,在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中,优选地,(15)还配备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能够切换成关闭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闭阀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开阀状态,当在所述燃料从所述流体导入口流向所述流体排出口的状态下,所述开闭阀被切换成了所述闭阀状态时,由于所述燃料的流动,在所述可动阀体部与所述第二阀座部及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对向部附近产生负压。借助这种结 构,能够通过开闭阀的操作将燃料压的调压水平切换到高压侧和低压侧。另外,通过使该开闭阀为常开型或者常闭型,可以只在必要时切换驱动开闭阀,进行高压侧或低压侧的调压设定,可以抑制动力消耗。进而,由于在不向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供应操作压力时高压的调压是可能的,所以,例如,在利用燃料泵进行的燃料压送停止时,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设定压为高压,能够在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进行的燃料供应,可以使燃料泵小型化,降低动力消耗。而且,在高燃料压调压时,利用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附近的负压,可以进行对调压构件的相当于增加背压的操作,在高燃料压调压时获得充分的燃料压。根据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也可以为(16)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划分成所述调压室和对该调压室赋予背压的背压室,另一方面,还设置有背压切换阀,所述背压切换阀将流体压选择性地导入所述背压室内,使该背压室内的压力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通过背压切换阀的切换,可以使背压室侧的背压变化,所以能够更多级地设定调压的燃料压的设定值。在根据本发明的燃料供应装置中,优选地,(17)所述燃料消耗部是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部。根据这种结构,只通过在使内燃机停止时停止被加压的燃料的供应,在该内燃机的停止中,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设定压被保持在高压状态,在内燃机起动时或者高温再起动时的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进行的燃料供应,可以抑制起动时的耗能。另外,通过抑制通常运转时的燃料压力,可以抑制燃料泵等的耗能。另外,这里所谓的被加压的流体,并不局限于具有从该流体压送回路压送的流体压力本身的流体,也可以是被加压到比被流体压送回路的压送压力低的压力的流体。另外,也可以考虑通过使该操作压流体的压力变化,进行多级的调压值的切换。进而,这里,将第一阀座部及第二阀座部设置在作为调压室内侧的间隔壁状的调压构件的一面侧,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所述阀座部中的一方或两者。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


图I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配备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的简略结构图。图3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高燃料压调压时的开阀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低燃料压调压时的开阀状态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燃料供 应装置的概略结构图。图6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高燃料压调压时的开阀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低燃料压调压时的开阀状态的剖视图。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燃料供应装置的概略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

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种实施方式>图I 图4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以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另外,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应用于车辆用的内燃机的燃料供应装置的方式。另外,图中未示出燃料供应系统的整体结构,但是,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应装置是所谓的箱内式的,被容纳在燃料箱内的副燃料箱中,对于燃料箱内的燃料移送,采用喷射泵。该喷射泵是公知的燃料泵,以通过连通通路移送相当于发动机中逐次消耗的燃料消耗量的燃料的方式,使从燃料泵侧排出的剩余的燃料的返回通路分支,根据其分支通路内的返回流量,向燃料泵侧的副燃料箱内移送燃料箱内的燃料。首先,对于其结构进行说明。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应装置,配备有燃料箱2,所述燃料箱2贮存由发动机I (燃料消耗部)消耗的燃料,例如,汽油(流体);燃料压送回路10 (流体压送回路),所述燃料压送回路10将贮存在该燃料箱2内的燃料压送、供应给发动机I的多个喷射器3 (图2中只表示出一个);压力调节器20 (流体压力调整装置),所述压力调节器20导入从该燃料压送回路10供应给喷射器3的燃料,将其调压到预先设定的系统压力Pl,并且,可以将该系统压力Pl切换成高压侧的设定压和低压侧的设定压,即,可变地控制该系统压力Pl ;设定压切换手段40,所述设定压切换手段40可以将压力调节器20的设定压切换控制成高压侧的设定压和低压侧的设定压中的任意的设定压。发动机I是搭载在汽车上的多气缸的内燃机,例如,四冲程汽油发动机,与该发动机I的多个气缸相对应地设置的喷射器3,例如,将其喷孔侧的端部3a露出于多个气缸的进气口(图中未示出)内。另外,来自于燃料压送回路10的燃料经由输油管4被分配到各个喷射器3。燃料压送回路10包含有燃料泵11,所述燃料泵11汲取燃料箱2内的燃料,并且将其加压排出;吸入滤清器12,所述吸入滤清器12在燃料泵11的吸入口侧阻止异物的吸入;燃油滤清器13,所述燃油滤清器13在燃料泵11的排出口侧除去排出的燃料中的异物;单向阀14 (止回阀),所述单向阀14位于比燃油滤清器13更靠下游侧。
燃料泵11,在图中未表示出其详细情况,例如,包括具有泵动作用的叶轮的泵动作部分、和驱动该泵动作部分的直流的内置电机,可以从燃料箱2内汲取燃料并将其加压排出,并且,通过使所述内置电机的旋转速度[rpm]变化,能够可变地控制单位时间的排出量。另外,单向阀14在从燃料泵11向喷射器3侧供应燃料的方向上打开,另一方面,在从喷射器3侧向燃料泵11侧的燃料的倒流的方向上关闭,阻止被加压的供应燃料的倒流。另外,通过后面描述的电子控制装置(下面,称之为ECU) 41控制向所述内置电机的通电,控制燃料泵11,借此,燃料泵11被驱动和停止,使单位时间的燃料排出量变化。压力调节器20配备有壳体21,该壳体21具 有导入燃料的流体导入口 21a及排出该燃料的流体排出口 21b,该壳体21通过将一对凹状的壳体构件18、19在各自的外周凸缘部18j、19j处铆接接合而形成。另外,图I的利用剖面表示的流体导入口 21a及流体排出口 21b分别沿着壳体21的圆周方向等间隔地分离开,但是,也可以在壳体21的圆周方向的任意位置各形成至少一个,它们的开口形状是任意的。另外,壳体构件18、19,例如,是通过将钢板或者不锈钢板压力加工成凹状的构件,但是,也可以由熔融材料或者粉末材料成形为图中所示的形状。如图I所示,在壳体21的内部,设置间隔壁状的调压构件22,所述调压构件22将壳体21的内部划分成两个室。该调压构件22是将间隔壁部24和可动阀体部25 —体化而成的构件,所述间隔壁部24在其与壳体21之间形成与流体导入口 21a连通的调压室23,所述可动阀体25以与调压室23内的燃料压相对应的开度在使调压室23与流体排出口 21b连通的开阀方向上位移,间隔壁部24在其一面侧总是受到调压室23内的燃料压。另外,调压构件22的间隔壁部24,在另一面侧,在其与壳体21之间形成背压室26,所述背压室26对调压室23侧赋予背压,在该背压室26内设置压缩螺旋弹簧27 (弹性构件),该压缩螺旋弹簧27将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向闭阀方向加载。另外,在和调压构件22 —起形成背压室26的另外的壳体构件19上,至少形成一个大气压导入孔19a。另外,不言而喻,箱12内的大气压程度的低压的燃料可以被导入到大气压导入孔19a。更具体地说,调压构件22的间隔壁部24,例如,由将对燃料不容易老化的橡胶层(例如,氢化腈基丁二烯橡胶或氟橡胶等)成一体地粘结到底布材料层(例如,聚酰胺合成纤维等)上的柔性的隔膜构成,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例如由支承在间隔壁部24的中央部的金属(例如工具钢、不锈钢等)制的圆盘状的阀体板构成。另外,该可动阀体部25和间隔壁部24例如通过所述橡胶层的硫化粘结而被固定。另一方面,在壳体21的内部,在调压室23的内部以与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对向的方式同心地配置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由直径相互不同且同轴配置的外侧圆筒状构件35及内侧圆筒状构件36构成。这里,第一阀座部31在其内周侧形成与流体排出口 21b连通的排出通路31h,排出通路3Ih根据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使开度变化。另外,第二阀座部32在其内周侧形成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燃料压导入通路32h根据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使开度变化。另外,在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中,选择性地导入被加压到能够对可动阀体部25施加操作力的程度的燃料(下面称之为操作压燃料)。进而,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具有与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对向的平坦面25a,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分别具有相互平行的阀座面31s、32s,所述阀座面31s、32s以相对于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在同一方向(图I中的朝上的方向)上对向,并且,实质上位于同一平面上的方式配置。但是,在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与第一阀座部31抵接时,第一阀座部31的排出通路31h的内端被可动阀体部25液体密封地关闭,但是,虽然第二阀座部32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端被可动阀体部25缩小开度,但是也可以不被液体密封地关闭。即,也可以这样设定,将可动阀体部25的平坦面25a与第一阀座部31的离开距离设定得比平坦面25a与第二阀座部32的离开距离稍小,以便当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与第一阀座部31抵接时,在可动阀体部25与第二阀座部32之间形 成微小间隙。另外,在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的阀座面31s、32s的内外周缘部分别实施倒角。 具体地说,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被固定到以越靠近径向方向内方侧变得越深的方式形成多级的阶梯凹状的一个的壳体构件18上。另外,壳体21的一个壳体构件18具有第一环状壁部18a,所该第一环状壁部18a相对于外侧筒状构件35向径向方向的外侧分离;第二环状壁部18b,所述第二环状壁部18b支承外侧筒状构件35 ;第三环状壁部18c,所述第三环状壁部18c支承内侧圆筒状构件36,进而,具有第一阶梯壁部18d,所述第一阶梯壁部18d将第一环状壁部18a及第二环状壁部18b连接起来;第二内底壁部18e,所述第二内底壁部18e将第二环状壁部18b及第三环状壁部18c连接起来;第三阶梯壁部18f,所述第三阶梯壁部18f连接到第三环状壁部18c的外端部。形成在壳体21上的流体导入口 21a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的外周面侧(径向方向外侧),形成在壳体21上的流体排出口 21b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的内周面侧(径向方向内侧)。S卩,壳体21的流体导入口 21a在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与一个壳体构件18的第一环状壁部18a之间的第一阶梯壁部18d上开口,借助壳体21的一个壳体构件18、调压构件22的间隔壁部24及外侧筒状构件35,从流体导入口 21a导入燃料,并且,在间隔壁部24上形成有接受该燃料压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另外,壳体21的流体排出口 21b在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及一个壳体构件18的第二环状壁部18b与内侧筒状构件36之间的第二阶梯壁部18e上开口,第一阀座部31的排出通路31h,由外侧筒状构件35及内侧筒状构件36在作为外侧筒状构件35的内周面侧呈大致的圆筒状地形成在内侧筒状构件36的外侧,并且,经由一个壳体构件18与外侧筒状构件35及内侧筒状构件36之间的环状排出通路38,与壳体21的流体排出口 21b连通。进而,第二阀座部32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呈大致圆柱状形成在内侧筒状构件36的内方,在一个壳体构件18的第三阶梯壁部18f上,形成与第二阀座部32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连通的中心孔21c。这样,在壳体21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座部31和第二阀座部32,所述第一阀座部31,在调压构件22的一面侧划分形成与流体排出口 21b连通的排出通路31h以及与流体导入口 21a连通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 (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使排出通路31h与环状的导入侧通路27连通,所述第二阀座部32,在调压构件22的一面侧形成流体压力被导入的流体压导入通路32h (第二燃料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使排出通路31h与流体压导入通路32h连通。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流体导入口 21a以在第一阶梯壁部18d上开口的方式配置,流体排出口 21b以在第二阶梯壁部18e上开口的方式配置,但是,也可以是流体导入口21a达到第一环状壁部18a、流体排出口 21b达到第二环状壁部18b的开口形状,也可以是流体导入口 21a在第一环状壁部18a上开口,流体排出口 21b在第二环状壁部18b上开口。另一方面,压力调节器20的流体导入口 21a经由分支通路15a连接到作为比燃料压送回路10的单向阀14更靠下游侧的回路部分的燃料通路15上,压力调节器20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连接到作为比燃料压送回路10的单向阀14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的分支通路16上。这里,在燃料通路15上,分支通路15a具有分支部分15b和环状通路部分15c,所述分支部分15b例如由和燃料泵11 一起容纳吸入滤清器12和燃油滤清器13的滤芯(图中未示出)的滤清器壳体的一部分17 (参照图2)形成,所述环状通路部分15c形成在该滤清器壳体的一部分17与压力调节器20的壳体21之间。另 外,分支通路16是从一端侧导入从燃料泵11压送且通过了燃油滤清器13之后的燃料的通路,在该分支通路16的另一端侧,连接有与燃料压导入通路32h连通的壳体21的中心孔21c。另外,在燃料压送回路10的分支通路16上,设置有电磁式的调压切换阀42(开闭阀、切换阀),该调压切换阀可以切换将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关闭的闭阀状态和将燃料压导入通路32h打开的开阀状态,调压切换阀42利用ECU41控制向图中未示出的向其电磁操作部的通电状态,切换控制开阀状态和闭阀状态。这些分支通路16及调压切换阀42和E⑶41构成设定压切换手段40,所述设定压切换手段40实施压力调节器20的设定压的切换控制。另外,在该设定压切换机构40的调压切换阀42关闭时,即,在通过不向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供应加压的燃料而使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变成低压(非加压状态的流体压力)时,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在开阀方向上受到燃料压的实质上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成只有可动阀体部25的周围的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24a侧。另一方面,在该调压切换阀42打开时,S卩,在通过向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供应加压的燃料而使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变成高压(加压状态的流体压力)时,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不仅是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24a,还包括与第二阀座部32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对向的可动阀体部25的中央部的大致圆形的受压面(平坦面25a的中央部)。从而,根据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的燃料加压的有无,增减变更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通过增减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可动阀体部25的开阀方向的推力变化,将可动阀体部25从背压室26侧向闭阀方向加载的压缩螺旋弹簧27的挠曲量及弹力变化。借此,根据是否向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供应加压的燃料,可动阀体部25相对于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向闭阀方向或者开阀方向位移,在通过该可动阀体部25向闭阀方向位移,从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向流体排出口 21b排出的燃料排出量减少时,在调压室23的内部,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的燃料的压力被调压到高燃料压,在通过该可动阀体部25向开阀方向位移,从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向流体排出口 21b排出的燃料排出量增加时,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的燃料的压力被调压为低燃料压。进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燃料从流体导入口 21a向流体排出口 21b流动的压力调节器20的开阀状态下,调压切换阀42被切换到闭阀状态时,由于调压室23的内部的燃料的流动,导致在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与第二阀座部32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对向部附近会产生负压。从而,在调压切换阀42被切换到闭阀状态时,防止在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侧留在加压状态。压力调节器20,按照上述方式将从燃料泵11排出并供应给发动机I的喷射器3的燃料选择性地导入到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及流体压导入通路32h中的任一方,例如,导入到流体压导入通路32h,借此,可以将被导入到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中的燃料,一边切换成预先设定的高压侧的设定压及低压侧的设定压中的任何一个设定,一边对该燃料进行调压,在停止向流体压导入通路32h供应被加压的流体时,可以将在从燃料泵11向喷射器3的燃料通路15中的单向阀14下游侧14更靠下游侧的燃料调压、保持在高压侧的设定压。另外,压力调节器20的高压侧的设定压例如为400[kPa](计示压,下同),即使在发动机刚刚停止之后等,输油管4内的燃料温度变成高温,也成为不容易生成燃料蒸气的燃料压(通常在324kPa以上)的设定值。另外,低 压侧的设定压例如为200[kPa],在行驶中,输油管4内的燃料温度变得比较低时,成为不容易生成燃料蒸气的燃料压设定值。E⑶41,例如,除了包括CPU (中央处理器)、ROM (只读存储器)、RAM (随机存取存储器)、由EEPROM (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非易失性存储器等构成的后备存储器之夕卜,还包括输入接口电路及输出接口电路等,在该E⑶41中读取车辆的点火开关的0N/0FF信号,并且,进行来自于电池的电源供应。进而,各种传感器组连接到ECU41的输入接口电路上,来自于这些传感器组的传感器信息,通过包含A/D变换器等的输入接口电路,被读取至IJ E⑶41中。在E⑶41的输出接口电路上,连接有用于控制喷射器3及燃料泵11、调压切换阀42等的促动器类的继电器开关、用于可变地控制燃料泵11的电流的开关元件等。另外,E⑶41通过实施存储在ROM内的控制程序,根据来自于各种传感器组的传感器信息及预先存储在ROM或后备存储器内的设定值及映射信息,在发动机I起动时或发动机I即将停止之前,使调压切换阀42关闭,将来自于燃料泵11的燃料在调压室23内调压到高压侧的设定压。另外,ECU41,在发动机I的运转中,反复判定其负荷状态,在占据起动后的运转状态的大半的部分负荷的运转,即,在起动之后,不是高负荷运转的运转区域,使调压切换阀42打开,将来自于燃料泵11的燃料在调压室23内调压成低压侧的设定压。因此,在存储在ECU41的ROM及后部存储器中的设定值中,分别包含燃料压的高压侧的设定值及低压侧的设定值,在存储在ROM及后部存储器中的映射信息中,包含运转负荷的判定和根据该判定结果的燃料压的切换控制用的映射等。其次,对于其作用进行说明。在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应装置中,在发动机I停止中,燃料泵11的排出压为0[kPa],调压切换阀42的通电停止,调压切换阀42处于闭阀状态。这时,如图2及图3所示,由于不向压力调节器20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供应被加压的燃料,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的燃料压为低压,所以,调压构件22在开阀方向上受到燃料压的实质上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成只有可动阀体部25的周围的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从而,在调压对象的燃料压送回路10的压送停止状态,压力调节器20的设定压变成高压侧。在发动机I起动时,利用E⑶41起动燃料泵11,但是,这时,如图2、图3所示,调压切换阀42的闭阀状态继续。从而,当燃料泵11的排出压上升,并且,来自于燃料泵11的燃料被导入到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中时,该燃料迅速地达到高压侧的设定压,例如400 [kPa],通过燃料通路15作为高燃料压的系统压Pl供应给输油管4。S卩,通过在调压对象的燃料压送回路10的压送停止时及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压力调节器20的设定压都被设定在高压侧,可以在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进行的燃料供应。另一方面,在从发动机I起动起经过一定时间之后的运转状态下,除了要求高燃料压的特定的运转状态、例如要求高负荷运转时之外,通常,主要是以部分负荷运转的部分负荷运转状态,在该部分负荷运转时,从燃油消耗和燃料泵11的可靠性等观点出发,要求低压侧的设定压。
在该部分负荷运转时,如图4所示,调压切换阀42被ECU41控制在开阀状态,并且,燃料泵11的运转继续。另外,为了便于说明,在图4中和图3中,分别较大地表示可动阀体部25与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之间的间隙,这些间隙,例如,即使在图4中所示的大开度时,也是不足Imm的小的间隙。在这种状态下,由于向压力调节器20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供应被加压的燃料,所以,燃料压导入通路32h的内部的燃料压变成高压,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不仅是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还扩大成包括与第二阀座部32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对向的大致圆形的受压面。从而,通过伴随着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的增加,可动阀体部25的开阀方向方向的推力增加,将可动阀体部25向闭阀方向加载的压缩螺旋弹簧27的挠曲量及弹性压力的增加,借此,可动阀体部25相对于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向开阀方向位移。并且,通过该可动阀体部25向开阀方向的位移,从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向流体排出口 21b的燃料排出量增加,调压室23的内部的燃料的压力被调压成低燃料压。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不必为了对调压的燃料压进行高低切换,而将被加压的操作压流体导入到形成调压室23的调压构件22的一面侧以外的室、即背压室26侧的室,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兼作低燃料压调压时的设定压切换用的操作压燃料导入通路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供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压力调节器20。而且,在向喷射器3的燃料压送停止时,使压力调节器20的设定压为高压,能够在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进行的燃料供应,所以,燃料泵11的小型化及动力消耗的降低成为可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阀座部31和第二阀座部32同心地配置,所以,能够容易地将燃料导入、排出用的配管沿着同一方向配置,并且,可以将其配管连接位置设定在壳体21的外周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加之,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分别具有相对于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在同一方向上对向、且相互平行的阀座面31s、32s,可动阀体部25具有与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对向的平坦面25a,所以,可以简单地构成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并且,可以简单地构成在隔膜等间隔壁部24的中央部支承板状的可动阀体部25的调压构件22,容易并且低成本地进行制作。进而,由于将可动阀体部25的平坦面25a与第一阀座部31的离开距离设定得比平坦面25a与第二阀座部32的离开距离稍小,以便在可动阀体部25与第一阀座部31抵接时,在可动阀体部25与第二阀座部32之间形成微小间隙,所以,可以容易地制作第一阀座部31及第二阀座部32,并且,可以稳定地确保第一阀座部31中所需要的密封性能。另外,由于第一阀座部31和第二阀座部32由同轴配置的外侧筒状构件35及内侧筒状构件36的端部构成,壳体21的流体导入口 21a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的外周面侧,壳体21的流体排出口 21b位于外侧筒状构件35的内周面侧,所以,也可以容易地将受压区域设定在受到从流体导入口 21a导入到可动阀体部25的周围的燃料的压力的隔膜等的间隔壁部24上,并且,可以容易地将从流体导入口 21a到流体排出口 21b的燃料通路设定成即使是最大的通过流量也不容易产生压损的通路截面面积。另外,除了能够根据有无向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供应加压的燃料而使调压设定值变化之外,在燃料压导入通路32h被关闭时,通过向流体排出口 21b的燃料流从可动阀体部
25的表面上剥离,在第二阀座部32与可动阀体部25的对向部附近形成负压区域,借此,虽然将压缩螺旋弹簧27制成小型的弹簧,也可以获得 背压方向的加载力,进行高燃料压的调压。进而,在本实施方式的燃料供应装置中,由于压力调节器20的流体导入口 21a连接到燃料压送回路10的比单向阀14更靠下游侧的回路部分上,压力调节器20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连接到燃料压送回路10的比单向阀14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上,所以,可以利用低消耗电流的小型调压切换阀42进行燃料压的切换操作,而且,借助调压切换阀42的节流阀作用,使被导入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32h的加压的燃料的流量为比较少的量的稳定量(与比该节流阀更靠上游侧的燃料压的平方根成比例的流量),在可以将来自于流体排出口 21b的剩余燃料的排出流量保持在稳定量的同时,进行燃料压的切换操作。另外,通过将调压切换阀42制成常闭型,只在必要时将调压切换阀42切换驱动成开阀状态,可以进行低压侧的调压设定,可以进一步抑制电力的消耗。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一种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低成本的压力调节器20及燃料供应装置,而且,可以使燃料供应装置降低电力消耗。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器20,在密封结构及返回路径使用I个就可以了这一点上,与现有技术中的所谓的U形流动型的压力调节器一样,可靠性足够,与现有技术相比,没有扩大体积尺寸,可以不要调压用的外部配管。〈第二种实施方式〉图5 图7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另外,下面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由于具有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类似的结构,所以对于和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对应结构部件相同或者类似的结构部件,采用图I 图4所示的标号,省略其详细说明,只对不同点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器50 (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如图5及图6所示,在由一个壳体构件18及另一个壳体构件19构成的壳体51上,分别形成第一个燃料导入口51a,所述第一个燃料导入口 51a在一个壳体构件18的第一阶梯壁部18d上开口 ;流体排出口 51b,所述流体排出口 51b在第三阶梯壁部18f上开口 ;中间孔51c,所述中间孔51c在第二阶梯壁部18e上开口。另外,由内侧筒状构件36构成的第一阀座部61,在内侧筒状构件36的内周面侧呈大致圆柱状地形成与流体排出口 51b连通的排出通路61h,该排出通路61h根据在调压室23的内部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而使开度变化。进而,对于由外侧筒状构件35构成的第二阀座部62,将在调压室23的内部根据可动阀体部25的位移而使开度变化的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在与内侧筒状构件36之间形成大致圆筒状。而且,被加压到能够对可动阀体部25施加操作力的程度的操作压燃料(燃料压Pw>0),通过调压切换阀42及中间孔51c选择性地被导入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中。另外,如图5所示,第一阀座部61及第二阀座部62具有与可动阀体部25的平坦面25a在同一个方向(该图中的朝上的方向)上对向、并且实质上配置在同一平面上的相互平行的阀座面61s、62s (参照该图中的部分放大图)。该压力调节器50的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连接到作为燃料压送回路10的比单向阀14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的分支通路16上,以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被设置在分支通路16上的调压切换阀42关闭及打开的方式 ,使调压切换阀42与之一起被构成设定压切换手段40的E⑶41控制。另外,在调压切换阀42关闭、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为低压时(Pw ^ O、非加压时),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成只在可动阀体部25的周围的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及其附近,另一方面,在调压切换阀42打开、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为高压时(Pw>0、加压时),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成包含与第二阀座部62及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对向的圆环状的受压面,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与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相对应地增减变更。从而,通过可动阀体部25的开阀方向的推力变化,将可动阀体部25从背压室26侧向开阀方向加载的压缩螺旋弹簧27的挠曲量及弹性力变化,根据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的内部的燃料压Pw是低压还是高压,可动阀体部25相对于第一阀座部61及第二阀座部62向闭阀方向或开阀方向位移,当通过该可动阀体部25向闭阀方向位移,从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向流体排出口 51b排出的燃料排出量减少时,该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的内部的燃料的压力被调压到高燃料压,当通过可动阀体部25向开阀方向的方向位移,从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向流体排出口 51b排出的燃料排出量增加时,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的燃料的压力被调压到低燃料压。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必要为了对调压的燃料压进行高低切换,而将操作压流体导入到调压室23以外的室内,而且,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兼作低燃料压调压时的操作压燃料导入通路的一部分。从而,可以提供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低成本的压力调节器50。进而,由于在向喷射器3的燃料压送停止时,压力调节器50的设定压为高压,能够在燃料压送再次开始时立即开始以充分的燃料压进行的燃料供应,所以,燃料泵11的小型化及动力消耗的降低成为可能。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排出通路6 Ih形成在内侧筒状构件36的内周面侧,并且,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形成在外侧筒状构件35与内侧筒状构件36之间,所以,可以根据有无向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供应加压的操作压燃料的供应,使调压设定值变化。进而,由于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连接到燃料压送回路10的比单向阀14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上,所以,可以利用低消耗电流的小型的调压切换阀42进行燃料压的切换操作,而且,借助该调压切换阀42的节流作用,使被导入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62h的加压燃料的流量为比较少量的稳定量,借此,可以在将来自于燃料排出口 51b的剩余燃料的排出流量保持在稳定量的同时,进行燃料压切换操作。进而,通过使调压切换阀42为常闭型,可以只在必要时进行切换起动,并且,在通常运转时,压力调节器50可以为低压侧的调压设定,可以进一步降低燃料泵等的动力消耗。从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可以提供低耗电的燃料供应>J-U P^3装直。〈第三种实施方式〉图8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种实施方式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以及配备有该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在本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器70 (流体压力调整装置)中,除了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之外,还设置分支通路71,所述分支通路71在 燃料压送回路10的比单向阀14更靠下游侧的回路部分连接到背压室26上;电磁式的背压切换阀72,所述电磁式的背压切换阀72被E⑶41以开闭该分支通路71的方式进行控制;单向阀73,所述单向阀73当背压室26内的压力超过预先设定的设定压力时打开,将背压室26内的剩余燃料排出到燃料箱2内;可以选择性地经由分支通路71及背压切换阀72将操作压燃料(背压操作用的流体压)导入到背压室26的内部。并且,除了通过利用E⑶41控制调压切换阀42,选择性地将被加压的燃料(图8中的Pwl)导入到调压室23内的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中之外,还通过切换控制背压切换阀72,选择性地将背压操作的流体压(图8中的Pw2)导入到背压室26的内部,使沿着开阀方向及闭阀方向作用到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上的加载力都发生变化。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背压室26内的压缩螺旋弹簧77,相对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压缩螺旋弹簧2而言,将向闭阀方向的加载力设定得相对地较小。另外,调压切换阀42及背压切换阀72,成为各自的电磁操作部通过通电而被励磁时打开,在不通电时关闭的结构。其它结构与第一种实施方式的压力调节器20相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调压切换阀42处于开阀状态、背压切换阀72处于闭阀状态时,压力调节器70变成进行低燃料压的调压的状态,在调压切换阀42及背压切换阀72都处于闭阀状态时,压力调节器70变成进行中间压的调压的状态,在调压切换阀42处于闭阀状态、背压切换阀72处于开阀状态时,压力调节器70成为进行高燃料压的调压的状态。另外,如果调压切换阀42及背压切换阀72都处于开阀状态,则能够获得比所述中间压高、比所述高压低的燃料压的调压状态。这样,除了通过调压切换阀42的切换,可以一边将调压室23内的燃料切换到预先设定的高压侧的设定压及低压侧的设定压中的任意一个设定压一边进行调压之外,通过背压切换阀72的切换,选择性地提高将调压构件22的可动阀体部25向闭阀方向加载的背压,借此,可以超过高压侧和低压侧两级的三级以上的多级地设定调压的燃料压的设定值。在本实施方式中,和第一种实施方式一样,由于在调压构件22在开阀方向上受到燃料压的受压区域的面积与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内的操作压相对应地变化,所以,获得和第一种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可以多级地切换燃料压,所以,无需扩大喷射器的动态范围(最大喷射量与最小喷射量之比),通过将从低流量到高流量适合于该流量的燃料压调压,可以提高喷射器的燃料喷射能力,可以抑制喷射器的成本。另外,在上述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将流体压力导入到调压室23内的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 (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何一个中时,和将流体压力导入所述两个通路中时,使调压构件22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变化,但是,在对应于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的间隔壁部24的环状受压面24a侧的受压区域的面积、和与第二阀座部32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对向的可动阀体部25的中央部的大致圆形的受压面(平坦面25a的中央部)的面积十分不同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通过将流体压力导入到环状的导入侧通路37及燃料压导入通路32h中的任何一个中,使调压构件22的受压面积变化。不言而喻,对于其它实施方式也一样。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作为喷射式的燃料供应装置,但是,不言而喻,构成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压力调节器,也可以是配置在输油管4的附近的压力调节器。另外,外侧筒状构件35及内侧筒状构件36与壳体21分开独立地制作,固定到壳体21上,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将这些外侧筒状构件35及内侧筒状构件36与壳体21成一体地形成。进而,被加压的操作压燃料,并不局限于 将燃料压送回路10的燃料泵11的排出压原封不动地作为操作压,例如,通过使调压切换阀42或背压切换阀72具有适度的减压用的节流功能,可以为比来自于燃料压送回路10的供应燃料压低压的燃料。另外,也可以设想通过使该操作压燃料的压力变化,进行多级的调压值的切换。另外,在上述各个实施方式中,在调压室23内形成的调压构件22的一面侧,设置第一阀座部31、61及第二阀座部32、62,但是,虽然负压的发生变得不容易,但也可以设置多个这些阀座部中的一方或者两者。进而,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将被加压到操作压的操作压燃料导入背压室26,但是,也可以将燃料以外的操作压的流体导入到背压室26内,或者在配置在输油管附近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导入不是正压而是负压的操作压流体。另外,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的调压构件22,具有由隔膜构成的间隔壁部24和板状的可动阀体部25,但是,间隔壁部24也可以是被可滑动地保持在壳体内的活塞状的,也可以是支承可动阀体部25的背面的结构。另外,可动阀体部25也可以不是平坦的,例如,是以整体上呈凹或凸的方式弯曲成圆弧截面的大致圆板状的,或者也可以不是板状的。进而,在上述各种实施方式中,燃料消耗部是消耗汽油的车辆用的汽油发动机,但是,不言而喻,也可以在利用其它燃料的发动机中使用,也可以应用于车辆用以外的发动机。另外,在消耗燃料以进行任何输出的各种燃料消耗部,在进行燃料压的高压/低压切换的情况下,也可以应用本发明。不言而喻,本发明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可以作为采用燃料以外的流体的压力调节器使用,或者也可以是为了将供应给流体消耗部的任意的流体的供应压调整到预先设定的设定压以下使用的装置。如上面说明的那样,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采用紧凑、简单的配管的低成本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而且起着可以降低燃料供应装置的电力消耗的效果,在利用燃料泵将贮存在燃料箱内的燃料供应给燃料消耗部时,对于所有适合于对向该燃料消耗部的燃料供应压力进行调压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配备有该装置的燃料供应装置是有用的。附图标记说明I发动机(内燃机,燃料消耗部)2燃料箱3喷射器(燃料消耗部)10燃料压送回路11燃料泵
13燃油滤清器14单向阀15燃料通路16、71分支通路18、19壳体构件20、50、70压力调节器(流体压力调整 装置、燃料压调节器、调压阀)21 壳体21a流体导入口21b流体排出口22调压构件23调压室24间隔壁部(隔膜)25可动阀体部(阀体板)25a平坦面26背压室27、77压缩螺旋弹簧(弹性构件)31、61第一阀座部3 Ih、6 Ih 排出通路31s、32s、61s、62s 阀座面32、62第二阀座部35外侧筒状构件36内侧筒状构件40设定压切换手段41ECU (电子控制装置)42调压切换阀(开闭阀、切换阀)72背压切换阀Pl系统压(被调压的燃料压)
权利要求
1.一种流体压力调整装置,配备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将流体导入的流体导入口及将该流体排出的流体排出口 ;间隔壁状的调压构件,所述调压构件,在所述壳体内形成与所述流体导入口连通的调压室,并且,根据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使所述流体导入口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能够将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调整到预先设定的设定压,其中, 所述调压构件在其一面侧接受流体压力的受压区域的面积被可变地设定,并且根据所述受压区域的面积,所述设定压被改变。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所述调压室的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划分形成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 将流体压力选择性地导入所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可变地设定所述受压区域的面 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有开闭阀,所述开闭阀以所述流体被导入所述多个流体压导入通路中的任意通路的方式开阀,以限制该导入的方式闭阀。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构件具有间隔壁部,在所述间隔壁部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所述调压室;可动阀体部,所述可动阀体部根据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在使所述调压室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的开阀方向上位移; 在所述壳体中分别设置有第一阀座部和第二阀座部,所述第一阀座部,在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划分形成与所述流体排出口连通的排出通路及与所述流体导入口连通的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所述可动阀体部的位移,使该排出通路与所述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连通,所述第二阀座部,在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一面侧形成导入所述流体压力的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并且,根据所述可动阀体部的位移,使所述排出通路与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座部和所述第二阀座部同心地配置。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具有分别相对于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在同一方向上对向且相互平行的阀座面。
7.如权利要求63所述的调压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对向的平坦面。
8.如权利要求4至7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阀座部和所述第二阀座部由同轴地配置的外侧筒状构件及内侧筒状构件的端部构成, 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导入口位于所述外侧筒状构件的外周面侧, 所述壳体的所述流体排出口位于所述外侧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通路形成在所述外侧筒状构件与所述内侧筒状构件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形成在所述内侧筒状构件的内方。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出通路形成在所述内侧筒状构件的内周面侧,并且,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形成在所述外侧筒状构件与所述内侧筒状构件之间。
11.如权利要求4至10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在其与所述壳体之间形成背压室,所述背压室对所述调压室赋予背压,并且, 在所述背压室内设置有弹性构件,所述弹性构件对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向闭阀方向加载, 在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流体压力被释放时,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被调压成高流体压,在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内的所述流体被加压时,所述调压室内的流体压力被调压成低流体压。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由柔性的隔膜构成, 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可动阀体部由阀体板构成,所述阀体板以与所述第一阀座部及所述第二阀座部对向的方式被支承在所述隔膜的中央部。
13.一种燃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有权利要求I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利用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对被向燃料消耗部供应的燃料的压力进行调压。
14.一种燃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配备有权利要求4至12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和通过单向阀向燃料消耗部压送所述燃料的燃料压送回路, 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所述第一流体压导入通路连接到比所述燃料压送回路的所述单向阀更靠下游侧的回路部分上,所述流体压力调整装置的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连接到比所述燃料压送回路的所述单向阀更靠上游侧的回路部分上。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备有切换阀,所述切换阀能够切换成关闭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闭阀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开阀状态, 当在所述燃料从所述流体导入口流向所述流体排出口的状态下,所述开闭阀被切换成了所述闭阀状态时,由于所述燃料的流动,在所述可动阀体部与所述第二阀座部及所述第二流体压导入通路的对向部附近产生负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压构件的所述间隔壁部将所述壳体的内部划分成所述调压室和对该调压室赋予背压的背压室,另一方面, 还设置有背压切换阀,所述背压切换阀将流体压选择性地导入所述背压室内,使该背压室内的压力变化。
17.如权利要求13至16中任何一项所述的燃料供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消耗部是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部。
全文摘要
为了提供能够紧凑地简单的配管的流体压力调整装置及燃料供应装置,在压力调节器(20)中,包括壳体(21);调压构件(22),所述调压构件构成间隔壁,该间隔壁与该壳体(21)之间形成与流体导入口(21a)连通的调压室(23);该压调节器能够将调压室(23)内的流体压力调整到预先设定的设定压,调压构件(22)在其一侧接受流体压力的受压区域的面积,被可变地设定,该设定压根据受压区域的面积进行变更。
文档编号F02M69/00GK102753809SQ20108006351
公开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2010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2月10日
发明者赤木正纪, 铃木宏昌 申请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