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能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58994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能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电领域的组件,具体地说是一种风能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风力发电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我国风能储藏量十分 丰富,但利用开发程度相当低,随着我国能源的日益紧缺,大规模开发风电已成为现实需 要,而目前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技术上来说,我国都具备大力开发风电的能力和条件。在 我国,风能发电所占比例相当微小,只占到全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的0. 11%,大约只有56. 7 万千瓦。风能这种清洁能源之所以难以广泛普及,原因在于风能的发电成本及风能资源的 限制,可再生能源的发电成本都高于常规能源,风能发电成本约为煤电的1.7倍。因此,广 泛地利用并开发风能发电的资源和技术设备,是目前行业的焦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风能收集装置,他能方便安装在 固定或移动物体上,并能根据风向调节进气方向,并且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不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风能收集装置,设有前壁、风框和风罩,所述风 罩为漏斗形通道,所述风罩一端与风框连接,另一端与导风口连接,所述导风口处设有叶 片,所述前壁上设有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风框设在内轨道上。所述外轨道上设有移动门。所述风罩为柔性材料。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风框的移动可以方便地改变气流方向,对不同方向的气流 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并且制作成本也不高。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风能收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风能收集装置,设有前壁8、风框2和风罩3,所述风罩3 为漏斗形通道,所述风罩3 —端与风框2连接,另一端与导风口 4连接,所述导风口 4处设 有叶片5,所述前壁8上设有内轨道1和外轨道6,所述风框2设在内轨道1上。当本发明装置不工作时,需要防止从风框2处进入雨水、杂质等,因此在所述外轨 道6上设有移动门7。所述风罩3为柔性材料。这样当风框2移动时,风罩3可以拉伸并改变方向,当吹 入风力较强,风罩3的侧壁呈弧形并缓冲风力。
本发明可以很好地利用风向,当安装在船体侧面时,可以利用航行时船体受到的 多余的或不利的侧风来进行发电。
权利要求
1.一种风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设有前壁(8)、风框⑵和风罩(3),所述风罩(3) 为漏斗形通道,所述风罩(3) —端与风框(2)连接,另一端与导风口(4)连接,所述导风口 (4)处设有叶片(5),所述前壁(8)上设有内轨道(1)和外轨道(6),所述风框( 设在内轨 道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轨道(6)上设有移动门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能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罩C3)为柔性材料。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风能收集装置,本发明一种风能收集装置,设有前壁、风框和风罩,所述风罩为漏斗形通道,所述风罩一端与风框连接,另一端与导风口连接,所述导风口处设有叶片,所述前壁上设有内轨道和外轨道,所述风框设在内轨道上,所述外轨道上设有移动门,所述风罩为柔性材料。采用上述方案后,利用风框的移动可以方便地改变气流方向,对不同方向的气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并且制作成本也不高。
文档编号F03D1/00GK102062042SQ201110008909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1日
发明者王文生 申请人:王文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