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031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力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地球能源即将面临能源耗尽的危机,故而世界各国皆不断的积极开发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来产生电力能量的方法,以此来缓减传统能源被消耗的速度。然而,上述无论利用「风力」、「太阳能」、「水力」、或「地热」等方式来产生能量,皆有受限于「地区性」的限制;例如,某部分地区常年风力不强,即无法使用「风力」来产生能量;相同地,某些地区气候为常年多雨,则「太阳能」自然亦无法运用;而「水力」及「地热」 更是要部份得天独厚的地区方有存在。是以并无法有效地适用于全球各个地区。本发明人有鉴于现有利用自然力生成能量,受限于地区方能实施的缺点,不断的精进研发改良,终研发出一机械式动力收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收集装置。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动力收集装置,其包括一座体;—杠杆,设于座体上,该杠杆两端各枢接有一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其中该第一杆体设于杠杆下方,该第一杆体末端设有重块,第二杆体设于杠杆上方,第二杆体末端设有重块,且第一杆体的重块与第二杆体之间连接有一弹簧;顶推装置,各设于杠杆一端,且位于杠杆中央部位与第二杠杆之间,该顶推装置与第二杆体连接,用以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以使该杠杆两端的第二杆体形成靠近或远离杠杆中央部位的摆动时,造成杠杆重心改变,进而促使杠杆摆动;以及一集能装置,设于座体上并与杠杆连接,使杠杆摆动时可连动该集能装置集能。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杠杆两端各设有一弹性装置,用承接往杠杆中央部位靠近的第二杆体。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杠杆两端靠近第二杆体处各固定有一第三杆体,其通过一弹簧而与第二杆体连接,使第二杆体往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拉伸该弹簧,而第二杆体远离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回复而加速远离。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杠杆两端各固定有一第四杆体,第四杆体通过一弹簧而与第二杆体末端连接,使第二杆体往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拉伸该弹簧,而第二杆体远离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回复而加速远离。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座体于杠杆两端下方各设有一弹簧。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座体与杠杆两端下方连接一弹簧。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顶推装置为一马达组,使启动该马达组时,能够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座体于杠杆两侧设有一抵挡装置,用以抵挡第二杆体。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中,该抵挡装置下方设有一卡榫,用以限制该杠杆的摆动。为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以下举较佳的实施例,配合附图、附图标记,将本发明的具体构成内容及其所达成的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启动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杠杆两端的第二杆体摆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杠杆向右端倾斜后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杠杆两端的第二杆体再度摆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杠杆向左端倾斜后的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动力收集装置;2_座体;21_弹簧;22_弹簧;23_弹簧;24_抵挡装置;25_卡榫;3-杠杆;31_第一杆体;311-重块;32_第二杆体;321_重块;33_弹簧;34-弹性装置;35_第三杆体;36_第四杆体;37_弹簧;38_弹簧;4_顶推装置;5_集能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I 图5,附图内容为本发明动力收集装置I的一实施例,其由一座体2、一设于座体2上的杠杆3、顶推装置4及一集能装置5所组成。该座体2于杠杆3两端下方各设有一弹簧21、22。该座体2与杠杆3两端下方连接一弹黃23。该杠杆3两端各枢接有一第一杆体31与第二杆体32,其中该第一杆体31设于杠杆3下方,该第一杆体31末端设有重块311,第二杆体32设于杠杆3上方,该第二杆体32末端设有重块322,且第一杆体31的重块311与第二杆体32之间连接有一弹簧33。此外,该杠杆3两端各设有一弹性装置34,用承接往杠杆3中央部位靠近的第二杆体32。该杠杆3两端靠近第二杆体32处各固定有一第三杆体35、第四杆体36,其各通过一弹簧37、38而与第二杆体32连接,使第二杆体32往杠杆3中央部位摆动时,可拉伸该弹簧37、38,而第二杆体32远离杠杆3中央部位摆动时,可通过该弹簧37、38的弹性回复而加速远离。此外,该座体2于杠杆3两侧设有一抵挡装置24,用以抵挡第二杆体32,该抵挡装置24下方设有一卡榫25,用以限制该杠杆3的摆动。该顶推装置4各设于杠杆3 —端,且位于杠杆3中央部位与第二杠杆32之间,该顶推装置3与第二杆体32连接,其可设为一马达组,用以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32,以使该杠杆3两端的第二杆体32形成靠近或远离杠杆3中央部位的摆动时,造成杠杆3重心改变,进而促使杠杆3摆动。该集能装置5设于座体2上,与杠杆3连接,使杠杆3摆动时可连动该集能装置5_倉泛。实施时,请参阅图I 图3,首先令座体2左边抵挡装置24下方的卡榫25限制该杠杆3,使该杠杆3呈现向左边倾倒的状态。此时,令杠杆3右端的顶推装置4将第二杆体32拉至最靠近杠杆3中央部位,并抵压在弹性装置34上,且杠杆3上与第二杆体32通过弹簧37、38连接的第三杆体35与第四杆体36,其弹簧37、38皆呈被拉伸的状态,且第二杆体32与第一杆体31重块311之间的弹簧33亦呈现被拉伸的状态。而杠杆3左端则令顶推装置4将第二杆体32外推远离杠杆3中央部位,使直到第二杆体32受到抵挡装置24的抵挡而形成与座体2相互垂直的状态,且杠杆3左端因向下倾斜,故也抵压座体2上的弹簧21、22及与杠杆3下方连接的弹簧23。因此,当启动时,首先令杠杆3右端的顶推装置4松释对第二杆体32的拉持,使第二杆体32开始远离于杠杆3中央部位,并通过与第一杆体31、第三杆体35及第四杆体36之间的弹簧33、37、38的弹性回复力而加速远离,且原本受到第二杆体32抵压的弹性装置34亦顺势将第二杆体32回弹,直到杠杆3右端的第二杆体31摆动至受到抵挡装置24的 抵挡而形成与座体2相互垂直的状态。而杠杆3左端的顶推装置4则将第二杆体32拉至最靠近杠杆3中央部位,并抵压在弹性装置34上,且杠杆3上与第二杆体32通过弹簧37、38连接的第三杆体35与第四杆体36,其弹簧37、38皆呈被拉伸的状态,且第二杆体32与第一杆体31之间的弹簧33亦呈现被拉伸的状态。此时,令座体2左边原本限制杠杆3摆动的卡榫25解除对杠杆3的限制时,由于杠杆3右端的第二杆体32已远离杠杆3中央部位,而杠杆3左端的第二杆体32则靠近杠杆3中央部位,使得该杠杆3的重心由杠杆3左端转向杠杆3右端,使造成杠杆3右端形成向下摆动(即杠杆3左端向上摆动)。当杠杆3右端摆动至最低点时,令座体2右边的卡榫25限制杠杆3右端,此时令杠杆3左右两端的顶推装置4再度启动,使改变第二杆体32的摆动方向,即令杠杆3右端的顶推装置4将第二杆体32拉近于杠杆3中央部位,杠杆3左端的顶推装置4将第二杆体32远离于杠杆3中央部位,即图4、图5所示,使得松释座体2右边的卡榫25后,杠杆3即再度形成摆动,由此,通过上述作动原理反复操作时,即可令杠杆3不断地形成摆动,进而连动该集能装置5集能。以上所述乃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揭露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修正,若依本发明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说明书及图式所涵盖的实质精神时,均应视为在本发明的技术范畴的内,合先陈明。依上文所揭示的内容,本发明确可达到发明的预期目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的动力收集装置,具有产业利用与实用的价值无疑,爰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
1.一种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座体; 一杠杆,设于座体上,该杠杆两端各枢接有一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其中该第一杆体设于杠杆下方,该第一杆体末端设有重块,第二杆体设于杠杆上方,第二杆体末端设有重块,且第一杆体的重块与第二杆体之间连接有一弹簧; 顶推装置,各设于杠杆一端,且位于杠杆中央部位与第二杠杆之间,该顶推装置与第二杆体连接,用以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以使该杠杆两端的第二杆体形成靠近或远离杠杆中央部位的摆动时,造成杠杆重心改变,进而促使杠杆摆动;以及 一集能装置,设于座体上并与杠杆连接,使杠杆摆动时可连动该集能装置集能。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杠杆两端各设有一弹性装置,用承接往杠杆中央部位靠近的第二杆体。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杠杆两端靠近第二杆体处各固定有一第三杆体,其通过一弹簧而与第二杆体连接,使第二杆体往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拉伸该弹簧,而第二杆体远离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回复而加速远离。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杠杆两端各固定有一第四杆体,第四杆体通过一弹簧而与第二杆体末端连接,使第二杆体往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拉伸该弹簧,而第二杆体远离杠杆中央部位摆动时,能够通过该弹簧的弹性回复而加速远离。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于杠杆两端下方各设有一弹黃。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与杠杆两端下方连接一弹簧。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顶推装置为一马达组,使启动该马达组时,能够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座体于杠杆两侧设有一抵挡装置,用以抵挡第二杆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抵挡装置下方设有一卡榫,用以限制该杠杆的摆动。
全文摘要
一种动力收集装置,包括一座体、一设于座体上的杠杆、一顶推装置及一集能装置,其中该杠杆两端各枢接有一第一杆体与第二杆体,该第一杆体设于杠杆下方,其末端设有重块,第二杆体设于杠杆上方,其末端设有重块,且第一杆体的重块与第二杆体之间连接有一弹簧,该顶推装置各设于杠杆一端,且位于杠杆中央部位与第二杠杆之间,该顶推装置与第二杆体连接,用以拉近或外推该第二杆体,以使该杠杆两端的第二杆体形成靠近或远离杠杆中央部位的摆动时,造成杠杆重心改变,进而促使杠杆摆动,且杠杆摆动时可连动该集能装置集能。
文档编号F03G7/08GK102734101SQ20111008765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8日
发明者邱金和 申请人:邱金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