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1972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周知的静音型数码发电机组都采用全封闭式设计,发动机与发电机外围都被外壳包裹着,外壳内表面还粘贴了厚厚的吸音海绵,发动机内部的热量很难散发出去。此种状态的发电机组要求有非常好的散热条件否则会造成发动机过热,短时间内就会造成功率下降。1、目前市场上大多数静音型数码发电机组一般都采用超大型消声器以获得更好的降噪效果,这种发电机组中的发动机侧盖处会被消声器位置占有,尽管缸头与消声器护板会构成一个风道,但只会冷却消声器靠近缸头的一侧。此外由于数码发电机组力求结构紧凑,消声器一般都与发动机的箱体隔的很近,发动机长时间运行,消声器表面幅射的热量会很快的传回至箱体侧盖,此时机油温度会急剧上升,机油在高温上会加速变质。发动机由于润滑不好会加速磨损,甚至会造成发动机报废。2、目前市场上绝大多数数码发电机组都是利用装在启动端飞轮上的风叶驱动,然后再装一个导风罩,导风罩让冷却风尽量冷却发动机缸头,然后热空气经过消声器而排出。 由于路径较长,当冷却风经过缸头后,已经变得非常热,而且只能冷却消声器靠近缸头的一侧。此时对消声器冷却效果极差,消声器本身就是一个热源加之消声器的阻力,高温气体可能还会造成环流现象。热空气可能长时间储存于发电机组内,此时还有可能被化油器进气口吸收,造成进气温度过高,进气温度高会造成化油器内汽油没有气化之前提前气化,造成发动机气阻,甚至会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消除数码发电机组内部热空气环流现象,且冷却效果更好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侧盖、设于发动机侧盖外侧的消声器、一端伸出发动机侧盖的曲轴及安装在曲轴上并位于发动机侧盖与消声器之间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侧盖与消声器之间还设有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上沿曲轴的轴向设有主进、出风口,同时涡壳式导风装置内部具有涡壳形内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涡壳形内腔中。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缸头出气管,所述涡壳式导风装置上设有缸头出风口,所述缸头出气管穿过缸头出风口与消声器相连。当然同常规技术一样,缸头出气管的一端固定在发动机缸头上。更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涡壳式导风装置由涡壳式导风罩和涡壳式盖板相互扣合固定而成,涡壳式导风罩上的涡壳形半腔和涡壳式盖板上的涡壳形半腔相互拼合形成所述完整的涡壳形内腔。
再进一步的,本发明中所述涡壳式盖板位于发动机侧盖一侧,其上沿曲轴的轴向开有一个主进风口 ;而所述涡壳式导风罩位于消声器一侧,其上沿曲轴的轴向开有至少两个主出风口。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涡壳式导风罩的涡壳中心与叶轮中心重合,且所述叶轮中心至任一主出风口边缘的最短距离大于叶轮直径。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涡壳式盖板通过螺栓固定至发动机侧盖上,并且涡壳式盖板和发动机侧盖之间留有出风间隙;所述消声器通过螺栓固定至涡壳式导风罩上。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缸头出风口沿曲轴的轴向设置于涡壳式导风罩上,且位于该涡壳式导风罩上的涡壳形半腔一侧。进一步的,本发明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消声器外侧的消声器盖板。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消声器与叶轮平行,且均与曲轴垂直。优选的,本发明中所述主出风口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本发明中所述消声器、叶轮与曲轴的装配固定方式,以及缸头出气管与消声器的连接方式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对此不再多述。本发明的具体工作原理解释如下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是数码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当数码发电机组工作时,叶轮由曲轴驱动旋转,促使空气流通对数码发电机组进行散热冷却。气体的流向主要分下面三种情况1、部分气体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电机定子、缸头、缸头出气管、最后从消声器排出;2、部分气体从发动机上部吸入或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动机曲轴箱、叶轮,最终藉由涡壳式导风装置加压后从消声器加速排出;3、从发动机腔体下部(发动机的化油器入口)吸入或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动机曲轴箱、叶轮,最终藉由涡壳式导风装置加压后从消声器加速排出。本发明的关键技术就是于发动机侧盖和消声器之间增设了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与其内部的叶轮组合后,相当于共同构成了一个“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由于该“涡轮增压冷却装置”增加的作用,使得发电机组内部的空气置换的更快,从而能够迅速的将发电机组内部的高温废气带出,同时确保发动机表面散发的热量会被及时的吸走,加速发电机组的通风冷却。并且由于“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的作用,使发电机组内的空气流向始终由发动机启动端流向排气侧,确保热空气不会在机体内环流,而且更为积极的效果是保证发动机的化油器进气口始终是新鲜的冷空气。并且本发明中由于在发动机侧盖与涡壳式盖板之间留有出风间隙,确保从发动机侧盖四周出风间隙散出的气流能够进一步对发动机机油起到了很好的冷却作用。并且本发明中的“涡轮增压冷却装置”还有利于发动机启动端进气口流速的加快。并且本发明中位于消声器一侧的涡壳式导风罩上的主出风口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确保了冷却风能够对消声器均勻的冷却。本发明的优点是
1.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由于在发动机侧盖和消声器之间增设了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与其内部的叶轮组合后,相当于共同构成了一个“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由于该“涡轮增压冷却装置,,增加的作用,使得发电机组内部的空气置换的更快,从而能够迅速的将发电机组内部的高温废气带出,同时确保发动机表面散发的热量会被及时的吸走,加速发电机组的通风冷却。
2.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由于“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的作用,使发电机组内的空气流向始终由发动机启动端流向排气侧,确保热空气不会在机体内环流,而且更为积极的效果是保证发动机的化油器进气口始终是新鲜的冷空气。3.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由于在发动机侧盖与涡壳式盖板之间留有出风间隙,确保从发动机侧盖四周出风间隙散出的气流能够进一步对发动机机油起到了很好的冷却作用。4.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涡轮增压冷却装置”还有利于发动机启动端进气口流速的加快。5.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位于消声器一侧的涡壳式导风罩上的主出风口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确保了冷却风能够对消声器均勻的冷却。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发明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剖解图; 图2为本发明安装至数码发电机组上后的工作原理图(数码发电机组拆去外壳); 图3为图2所示数码发电机组的侧视图(消声器向视图); 图4为图3拆除消声器后的视图。其中1、发动机侧盖;2、消声器;3、曲轴;4、叶轮;5、主进风口 ;6、主出风口 ;7、缸头出气管;8、缸头出风口 ;9、涡壳式导风罩;10、涡壳式盖板;11、消声器盖板。图2 —图3中的al、a2和a3代表三种气体流向情况。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首先如图1所示为本发明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其由发动机侧盖1、消声器2、曲轴3、叶轮4、缸头出气管7、涡壳式导风装置及消声器盖板11共同组成。所述发动机侧盖1同常规技术一样安装在发动机曲轴箱一侧,所述消声器2设于发动机侧盖1的外侧,发动机的曲轴3—端伸出发动机侧盖1,其上安装叶轮4。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发动机侧盖1与消声器2之间设有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由涡壳式导风罩9和涡壳式盖板10相互扣合固定而成,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涡壳形半腔和涡壳式盖板 10上的涡壳形半腔相互拼合形成完整的涡壳形内腔,所述叶轮4恰位于该涡壳形内腔中。所述涡壳式盖板10位于发动机侧盖1 一侧,其上沿曲轴3的轴向开有一个主进风口 5 ;而所述涡壳式导风罩9位于消声器2—侧,其上沿曲轴3的轴向开有两个主出风口 6, 本实施例中所述两个主出风口 6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且一上一下呈斜对角分布。所述涡壳式导风罩9的涡壳中心与叶轮4中心重合,且所述叶轮4中心至任一主出风口 6边缘的最短距离大于叶轮4直径。所述涡壳式盖板10通过螺栓固定至发动机侧盖1上,并且涡壳式盖板10和发动机侧盖1之间留有出风间隙;所述消声器2则通过螺栓固定至涡壳式导风罩9上,所述消声器盖板11再通过螺栓固定在消声器2的外侧。本实施例中所述涡壳式导风装置上设有缸头出风口 8,所述缸头出风口 8具体沿曲轴3的轴向设置于涡壳式导风罩9上,且位于该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涡壳形半腔一侧。 所述缸头出气管7的一端同常规技术一样固定在发动机缸头上,而另一端穿过缸头出风口 8与消声器2相连。本实施例中所述消声器2与叶轮4平行,且均与曲轴3垂直;而且消声器2横跨缸头出风口 8和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两个主出风口 6。结合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是数码发电机组的一部分,当数码发电机组工作时,叶轮4由曲轴3驱动旋转,促使空气流通对数码发电机组进行散热冷却。气体的流向主要分下面三种情况al、部分气体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电机定子、缸头、缸头出气管7、最后从消声器2排出;a2、部分气体从发动机上部吸入或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动机曲轴箱、叶轮4,最终藉由涡壳式导风装置加压后从消声器2加速排出;3、从发动机腔体下部(发动机的化油器入口)吸入或从发动机启动端吸入,经过发动机曲轴箱、叶轮4,最终藉由涡壳式导风装置加压后从消声器2加速排出ο本实施例的关键技术就是于发动机侧盖1和消声器2之间增设了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与其内部的叶轮4组合后,相当于共同构成了一个“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由于该“涡轮增压冷却装置”增加的作用,使得发电机组内部的空气置换的更快,从而能够迅速的将发电机组内部的高温废气带出,同时确保发动机表面散发的热量会被及时的吸走,加速发电机组的通风冷却。并且由于“涡轮增压冷却装置”的作用,使发电机组内的空气流向始终由发动机启动端流向排气侧,确保热空气不会在机体内环流,而且更为积极的效果是保证发动机的化油器进气口始终是新鲜的冷空气。并且本实施例中由于在发动机侧盖1与涡壳式盖板10之间留有出风间隙,确保从发动机侧盖四周出风间隙散出的气流能够进一步对发动机机油起到了很好的冷却作用。并且本发明中的“涡轮增压冷却装置”还有利于发动机启动端进气口流速的加快。并且本实施例中位于消声器2 —侧的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主出风口 6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确保了冷却风能够对消声器2均勻的冷却。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侧盖(1 )、设于发动机侧盖(1)外侧的消声器(2)、一端伸出发动机侧盖(1)的曲轴(3)及安装在曲轴(3)上并位于发动机侧盖(1) 与消声器(2)之间的叶轮(4),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侧盖(1)与消声器(2)之间还设有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上沿曲轴(3)的轴向设有主进、出风口(5、6),同时涡壳式导风装置内部具有涡壳形内腔,所述叶轮(4)位于所述涡壳形内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缸头出气管 (7),所述涡壳式导风装置上设有缸头出风口(8),所述缸头出气管(7)穿过缸头出风口(8) 与消声器(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式导风装置由涡壳式导风罩(9)和涡壳式盖板(10)相互扣合固定而成,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涡壳形半腔和涡壳式盖板(10)上的涡壳形半腔相互拼合形成所述完整的涡壳形内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式盖板 (10)位于发动机侧盖(1) 一侧,其上沿曲轴(3)的轴向开有一个主进风口(5);而所述涡壳式导风罩(9)位于消声器(2)—侧,其上沿曲轴(3)的轴向开有至少两个主出风口(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式导风罩(9)的涡壳中心与叶轮(4)中心重合,且所述叶轮(4)中心至任一主出风口(6)边缘的最短距离大于叶轮(4)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涡壳式盖板(10)通过螺栓固定至发动机侧盖(1)上,并且涡壳式盖板(10)和发动机侧盖(1)之间留有出风间隙;所述消声器(2)通过螺栓固定至涡壳式导风罩(9)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头出风口(8)沿曲轴(3)的轴向设置于涡壳式导风罩(9)上,且位于该涡壳式导风罩(9)上的涡壳形半腔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螺栓固定在消声器(2)外侧的消声器盖板(11)。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6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器(2)与叶轮(4)平行,且均与曲轴(3)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出风口 (6)呈环状均勻间隔分布。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码发电机组通风冷却装置,包括发动机侧盖、设于发动机侧盖外侧的消声器、一端伸出发动机侧盖的曲轴及安装在曲轴上并位于发动机侧盖与消声器之间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侧盖与消声器之间还设有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上沿曲轴的轴向设有主进、出风口,同时涡壳式导风装置内部具有涡壳形内腔,所述叶轮位于所述涡壳形内腔中。本发明于发动机侧盖和消声器之间增设了涡壳式导风装置,该涡壳式导风装置与其内部的叶轮组合后,相当于共同构成了一个“涡轮增压冷却装置”,该“涡轮增压冷却装置”能够消除数码发电机组内部热空气环流现象,增强冷却效果。
文档编号F02B63/04GK102242666SQ20111019350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1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12日
发明者吴世舟, 马云峰 申请人:苏州市双马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