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380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通讯基站塔上使用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 装置的风力发电机。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对清洁能源的重视和研发,风能市场不断扩大,风力发电行业逐渐进入 高速发展、应用时期。风电互补系统是通讯基站常用的一种能源供给方案,在市电供电不稳 定或匮乏时,由风力发电进行补充供电,风力、风向、风机的耐用性都是影响风力发电效率 的重要因素。通常,风力发电机在基站安装后,随着风向不停旋转,而风机安装时如果与其它物 体相距较近,就会产生扰流相互干扰,经常出现风机持续找风,即风机不停地旋转、扇叶基 本不转的现象,此时,不但不输出电能,而且加剧磨损、对风机和卡具都有不利的影响,如基 站铁塔方向而来的风,通过铁塔障碍物后风向会变的不固定,形成扰流,使得风机头部360 度不停的旋转却不能找到持久稳定的风向,造成风机轴承过快磨损和支撑结构的频繁晃 动。因而扰流是影响风机正确找风、稳定迎风工作、提高发电效率的主要因素。同时,风机获取的能量转化为电能后一般由导出装置输出,而风机本体在找风状 态下持续转动,其尾部的导出装置也随之转动,如采用价格低廉的导线装置则会出现绕线 情况,因此风机不停地旋转,导致只能通过电刷装置将风机产生的电能导出,电刷方案成本 较高,而这种技术难题在风力比较大的地区尤为突出。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 的缺陷,提供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利用限位装置限制风机旋转的角度和 朝向,以解决扰流对风力发电机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 用寿命,并且克服导出装置采用导线绕线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风电系统的成本和传输 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包括: 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包括风机头部和支撑杆;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本体的安装座,所述安 装座与所述支撑杆竖直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风机本体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风 机产生的电能导出的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下部。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卡具,所述卡具的一端与所述风机本体的支撑杆尾部 连接;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所述卡具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的另一端为自由 端;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转动角度的至少一个挡块,所述挡块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优选的,所述卡具包括,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的支撑杆尾部连接的U型卡具,所述 U型卡具包括一弧形端和两自由端,所述U型卡具的弧形端与所述风机本体的支撑杆接触; 方框型卡具,所述方框型卡具包括,方框型卡具本体,用于与所述U型卡具两个自由端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的支撑杆接触的V型槽,用于与所述限位杆连接的连 接孔,所述U型卡具的弧形端与所述方框型卡具的V型槽对所述风机本体的支撑杆形成夹持。优选的,所述挡块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连接件 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为圆筒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利用限位装置有效阻止了 风力发电机找风时原地360度不停旋转,在不影响风力发电机工作效率的前提下减少了风 机轴承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通过限位装置使风机正确 找风、稳定迎风工作、提高发电效率。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工作时不需要消耗额外电 能,也无需人工参与,而是根据风向情况自动工作,结构简单、节能易用。4、本实用新型电能倒出结构用成本较低的导线代替电刷,降低了成本,同时也起 到了限位的技术效果。5、本实用新型在已有风机结构的基础上增加了限位装置,便于大规模的普及改 装,且将普通风机改装为本实用新型的风机并未造成体积、重量、维护上的不便,同时解决 了技术问题,适合大规模生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 风机本体1,所述风机本体1为常用的小型风力发电机,所述风机本体1包括带有叶片和轴 承的风机头部11和支撑杆12 ;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本体1的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 支撑杆12竖直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风机本体1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3 ;用于将所述风机产 生的电能导出的导线装置4,所述导线装置4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下部。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所述安装座2通过卡具水平安装于基站铁塔上,风力带动 所述风机本体1的叶片转动,所述风机本体1叶片转动平面自动找风使得所述风机本体1 的支撑杆12转动,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所述限位装置3,使得所述风机本体1沿所述支 撑杆12的轴向转动限制在360度范围内,所述导线装置4将所述风机本体1获取的电能导 出ο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限位装置3包括卡具31,所述卡具31 的一端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2尾部固定连接;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的一端与 所述卡具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使得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2轴向转动时,带动所述卡具31转动,所述卡具31带动所述限位杆32转动,所述限位 杆32的自由端绕所述支撑杆12的轴向转动;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32转动角度的至少一个 挡块33,所述挡块33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挡块33是固定的不随所述风机本体转动 而转动,使得所述限位杆32的自由端与所述挡块33接触时停止转动,从而使得所述限位杆 32、所述卡具31、所述支撑杆12、所述风机本体1停止绕所述支撑杆12轴向的转动。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卡具31包括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1 的支撑杆12尾部连接的U型卡具,所述U型卡具包括一弧形端和两自由端,所述U型卡具 的弧形端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2接触;方框型卡具,所述方框型卡具包括方框型 卡具本体,用于与所述U型卡具两个自由端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 撑杆12接触的V型槽,用于与所述限位杆32连接的连接孔,所述U型卡具的弧形端与所述 方框型卡具的V型槽对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2形成夹持。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挡块33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垂 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2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2固定连接;阻挡件,所述阻挡 件为圆筒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所述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 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 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本体(1),所述风机本体(1)包括风机头部(11)和支撑杆(12); 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本体(1)的安装座O),所述安装座(2)与所述支撑杆(12)竖直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风机本体(1)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3);用于将所述风机产生的电能导出的导线装置G),所述导线装置(4)设置于所述安装 座⑵下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 装置⑶包括卡具(31),所述卡具(31)的一端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 尾部连接; 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 的一端与所述卡具(3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限位杆(32)的另一端为自由端;用于限制所述限位杆(32)转动角度的至少一个挡块(33),所述挡块(33)设置于所述 安装座⑵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具 (31)包括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 尾部连接的U型卡具,所述U型卡具包括一弧 形端和两自由端,所述U型卡具的弧形端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 接触;方框型卡具,所述方框型卡具包括方框型卡具本体,用于与所述U型卡具两个自由端 配合连接的配合孔,用于与所述风机本体(1)的支撑杆(1 接触的V型槽,用于与所述限 位杆(3 连接的连接孔,所述U型卡具的弧形端与所述方框型卡具的V型槽对所述风机本 体(1)的支撑杆(1 形成夹持。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33)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垂直设置于所述安装座( 上,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座 (2)固定连接;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为圆筒状,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
专利摘要一种带有自动限位装置的风力发电机,包括风机本体,所述风机本体包括风机头部和支撑杆;用于安装所述风机本体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支撑杆竖直连接;用于限制所述风机本体转动角度的限位装置;用于将所述风机产生的电能导出的导线装置,所述导线装置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下部。利用限位装置限制风机旋转的角度和朝向,以解决扰流对风力发电机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风力发电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并且采用导线绕线方式代替电刷导出,克服了本领域的技术难题,大大降低了风电系统的成本和传输效率。
文档编号F03D7/04GK201916121SQ201120009720
公开日2011年8月3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13日
发明者王兵, 谭学鹏 申请人:北京创和世纪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