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1884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般机器或发动机的气流消音器或排气装置,更具体的涉及排气管的其他装置或附加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噪声(Noise)、振动(Vibration)、声振粗糙度(Harshness)统称为汽车的NVH特性,是衡量汽车设计及制造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汽车振动、噪声和舒适性这三者是密切相关的,因此既要减小振动、降低噪声,又要提高乘坐舒适性、保证产品的安全性、环保性以及使用性能。汽车排气噪声是汽车主要噪声源之一,在排气系统中安装排气消声器是减少排气噪声的主要方法,但排气消声器的应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功率损失。因此需要一种兼顾NVH性能和功率损失的排气消声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排气消声系统,适时的选择性使用消声装置,在不影响环境的情况下能够减少功率损失,同时兼顾了 NVH性能的优化和功率损失的降低。所述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包括排气消声器,与汽车排气管相连通,具有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自动控制单元,用于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手动控制单元,用于用户手动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为消声模式或者无消声模式。优选的,所述手动控制单元优先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对所述排气消声器进行控制。更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可以包括车内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内噪音值;车外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外噪音值;怠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状态;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其中,所述自动控制单元接收并比较所述车内噪音值及所述车外噪音值,接收所述怠速判断模块及所述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具体的,所述排气消声器包括未设有消声装置的第一通路,以及设有消声装置的第二通路;在无消声模式下,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通路排出车外;在消声模式下,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通路排出车外。具体的,所述第一通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管及出气管相连通,使得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一通路后由所述出气管排出车外;在消声模式下,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管及出气管相连通,使得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由所述进气管通过所述第二通路后由所述出气管排出车外。所述排气消声器还可以包括一封闭壳体,作为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一管道,以及作为所述第二通路的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其中,所述封闭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隔成三个封闭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优选的,所述三个封闭空间为平行的。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以及所述第三空间。在消声模式下,所述第二管道在第一空间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在第三空间与所述出气管相连接。在无消声模式下,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空间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在第三空间与所述出气管相连接。所述排气消声器还可以包括电动拉杆,用于拉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使得所述排气消声器在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具体的,所述电动拉杆由电机带动,所述电机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及所述手动控制单元相连接。·本发明提供的排气消声系统,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适时的选择消声模式或者无消声模式,在无需消声的时候能够减少功率损失。并且提供给用户自主选择排气消声系统为消声模式还是无消声模式,使得用户能够在舒适性和动力性能之间自主选择。


图I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汽车排气消声器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侧面剖视结构图;图4为图2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内部结构轴视图;图5为图3所示的排气消声器的左视图;图6为图2所示的排气消声器中的第一挡板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2所示的排气消声器中的第二挡板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所示的第一挡板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进行进一步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如图I中所示,所述排气消声系统包括排气消声器,与汽车排气管相连通,具有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自动控制单元,用于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更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消声系统还可以包括车内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内噪音值;车外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外噪音值;怠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状态;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其中,所述自动控制单元接收并比较所述车内噪音值及所述车外噪音值,接收所述怠速判断模块及所述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其他的装置或者方法来测量车内噪音值和/或车外噪音值。具体的,当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时或者车辆怠速时,车辆排气产生的噪音值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很小,在这些情况下选择使用无消声模式进行排气,能够减少功率损失且不会影响NVH性能。更进一步的,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动控制单元,所述手动控制单元与所述排气消声器相连接。用户通过所述手动控制单元选择所述排气消声器为消声模式或者无消声模式。例如,当车辆行驶在空旷的环境中,车外噪音值远低于车内噪音值,但是由于车外无人也没建筑物,选择无消声模式不会对他人造成影响,此时所述系统无法自动的选择无消声模式,用户可利用所述手动控制单元将所述排气消声器调整为无消声模式,减少功率损失。所述手动控制单元优先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对所述排气消声器进行控制,使得用户可以随时的调整所述排气消声器的状态。所述排气消声器的具体结构可以有多种,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如图2-图8中所示的结构。所述排气消声器与所述汽车排气管的连接示意图如图2中所示,所述排气消声器10的一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管I相连接,另一端与出气管8相连接。汽车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由所述进气管I进入所述排气消声器10中,经由所述排气消声器10之后由所述出气管8排出。具体的,所述排气消声器10的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消声器10包括一封闭壳体7 ;在所述封闭壳体7内设有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所述第一隔板51和所述第二隔板52将所述封闭壳体7的内部空间隔成三个平行的封闭空间第一空间31、第二空间32和第三空间33。所述排气消声器10还包括作为第一通路的第一管道3,以及作为第二通路的第二管道21以及第三管道22。所述第一管道3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三空间33。所述第二管道21连通所述第一空间31以及所述第二空间32 ;所述第三管道22连通所述第二空间32以及所述第三空间33。 所述第一隔板51、所述第二隔板52、所述第一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21以及第三管道22的立体图如图4所示。所述第一管道3优选为Z型弯管。所述第二管道21以及所述第三管道22优选为设有消声材料的直管。所述第一隔板51的具体结构如图6中所示,其上设有一个长方形的开孔12,并且在所述开孔12的边缘处对称的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具体结构如图8中所示。所述第二隔板的具体结构如图7中所示,其上也设有与所述第一个隔板51中形状结构相同的开孔17以及卡槽18。所述卡槽18的具体结构与所述卡槽11的具体结构相同。为了使得所述第一空间31、第二空间32和第三空间33分别是密闭的,在所述第一隔板51上设置了第一挡板91,在所述第二隔板52上设置了第二挡板92。所述第一管道3以及所述第二管道21穿过所述第一挡板91。所述第一管道3以及所述第三管道22穿过所述第二挡板92。这样,所述第一管道3、所述第二管道21以及所述第三管道22通过所述第一挡板91和所述第二挡板92固定位置并且可一起移动。在所述第一挡板91、所述第二挡板92或者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置有电动拉杆。优选的,如图4中所示,在所述第一管道3上设置有第一拉杆15和第二拉杆16,用于移动所述第一管道3,进而使得所述第二管道21、所述第三管道22、所述第一挡板91和所述第二挡板92 —起移动。具体的,所述第一挡板91和所述第二挡板92分别在所述第一隔板51以及所述第二隔板52的卡槽内移动。需要无消声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拉杆15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6移动所述第一管道3,使所述第一管道3 —端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管I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8相连通。这样汽车排出的气体直接经由所述第一管道3排出车外,不进行任何消声,减少功率损失。在需要消声模式时,通过所述第一拉杆15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6移动所述第一管道3,使得所述第二管道21与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管I相连通,所述第三管道22与所述出气管8相连通。这样尾气由所述进气管I通过所述第二管道21进入第二空间32中,然后经由所述第三管道22到达所述出气管8后排出车外。在所述第二管道21、所述第二空间32以及所述第三管道22中设置有消声材料,从而对汽车尾气噪音进行消声降噪。更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拉杆15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6与电机相连。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及所述手动控制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机相连接,从而通过所述电机来拉动所述第一拉杆15以及所述第二拉杆16,进而选择所述第一通路或者所述第二通路。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的修改或者同等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排气消声器,与汽车排气管相连通,具有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 自动控制单元,用于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手动控制单元,用于用户手动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为消声模式或者无消声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 车内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内噪音值; 车外NVH测试传感器,测量车外噪音值;· 怠速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辆是否处于怠速状态; 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用于判断车内是否有人;其中, 所述自动控制单元接收并比较所述车内噪音值及所述车外噪音值,接收所述怠速判断模块及所述车内人员判断模块的判断结果;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内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发出控制信号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控制单元优先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对所述排气消声器进行控制。
5.根据权利要求I 4任一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包括 未设有消声装置的第一通路,以及 设有消声装置的第二通路; 在无消声模式下,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一通路排出车外;在消声模式下,所述排气管排出的气体经由所述第二通路排出车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还包括一封闭壳体,作为所述第一通路的第一管道,以及作为所述第二通路的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其中, 所述封闭壳体的内部空间被隔成三个封闭空间第一空间、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三空间;所述第二管道连通所述第一空间以及所述第二空间,所述第三管道连通所述第二空间以及所述第三空间; 在消声模式下,所述第二管道在第一空间与进气管相连接,所述第三管道在第三空间与出气管相连接; 在无消声模式下,所述第一管道在第一空间与所述进气管相连接,在第三空间与所述出气管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消声器还包括电动拉杆,用于拉动所述第一管道、第二管道以及第三管道,使得所述排气消声器在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之间进行切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拉杆由电机带动,所述电机与所述自动控制单元及所述手动控制单元相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排气消声系统,包括排气消声器,与汽车排气管相连通,具有消声模式和无消声模式;自动控制单元,用于在怠速并且车内有人的条件下,和/或车辆噪音值低于车外噪音值的条件下,控制所述排气消声器进入无消声模式。能够兼顾NVH性能和经济性能,减少功率损失。
文档编号F01N13/00GK102705050SQ20121020957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1日
发明者刘强, 宋百忠, 杨安志, 王海林, 赵福全 申请人: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