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6929阅读:11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动力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电厂冷却方式可分为水冷式和风冷式,对于水资源匮乏地区用风冷式越来越受到一些电力企业的青睐!发电过程中,蒸汽携带废热进入一排排翅片管。在这里,废汽遇到冷风机向上吹来的风,受到冷却后凝结成水,再通过管道经凝结水泵被送到锅炉里,这样,水就可以循环使用了。现有技术中,针对凝结水节能发电来说,平台设计高度一般为35-45米,也就是说在35-45米的高度凝结水已经具备了 35-45米的重力势能,但这种势能没有很好的被利用,使其被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动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被浪费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动能生成装置;用于收集使动能生成装置运行的液体的收集装置,具有液体接收端和液体输出端,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液体输出端与动能生成装置连接,液体接收端的高度高于动能生成装置的高度;用于排放流过动能生成装置的液体的排放装置,一端与动能收集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动能生成装置与外部耗能装置连接。优选的,液体接收端的高度与动能生成装置的高度之差最小为35米。优选的,还可包括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控流装置,设置在收集装置上。优选的,还可包括用于连接动能生成装置和外部耗能装置的连接装置,设置在动能生成装置和外部耗能装置之间。优选的,连接装置具体为联轴器。优选的,动能生成装置具体为水轮机。优选的,收集装置具体为管道。优选的,排放装置具体为管道。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在收集装置和排放装置间设置有动能生成装置,利用冷凝水流过动能生成装置,产生动能,进而带动外部耗能装置的运行,有效的使冷凝水得到了利用,而且可以根据与动能生成装置流连接的外部耗能装置的不同,达到发电等不同功能;另外在收集装置与动能生成装置之间设置控流装置,可以有效的控制冷凝水的流量,从而控制动能生成装置的运行速度;通过连接装置,可以使动能生成装置与外部耗能装置更好的连接。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动力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如图I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装置,包括动能生成装置I ;用于收集使动能生成装置I运行的液体的收集装置2(图中以管道作为能量收集装置2进行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对此进行限定),具有液体接收端和液体输出端,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液体输出端与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液体接收端的高度高于动能生成装置I的高度;用于排放流过动能生成装置I的液体的排放装置3,一端与动能收集装置2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动能生成装置I与外部耗能装置4连接。通过在收集装置2和排放装置3间设置有动能生成装置I,利用冷凝水流过动能生成装置1,产生动能,进而带动外部耗能装置4的运行,有效的使冷凝水得到了利用,而且可以根据与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的外部耗能装置4的不同,达到发电等不同功能。收集装置2的液体输出端与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液体接收到的高度高于动能生成装置I ;外部液体生成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锅炉,通过锅炉对冷凝水进行加热,产生后的废气上升,并通过外部的冷风机对废气进行冷却处理,冷却后的废气凝固形成冷凝水,通过收集装置2将冷凝水收集,并输送到动能生成装置1,通过传送来的冷凝水的流量驱动动能生成装置I工作,进而产生动能,排放装置3 —端与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冷凝水穿过动能生成装置1,通过排放装置3返回到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进而形成一个回路,这样通过冷凝水的不断蒸发,冷却使动能生成装置I不停的工作,动能生成装置I还与外部耗能装置4连接,外部耗能装置4在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发电机,通过动能生成装置I带动发电机运行,从而使发电机运行,产生电能;通过这样的设计可以增加冷凝水的使用率,避免冷凝水的浪费的同时产生电能或带动其他设备工作。优选的,液体接收端的高度与动能生成装置I的高度之差最小为35米。[0031]液体输出端与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且液体接收端的高度高于动能生成装置I的高度,在本实施例中液体接收端的高度与动能生成装置I的高度之差最小为35米。优选的,还可包括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控流装置5,设置在收集装置2上。由于穿过动能生成装置I的冷凝水流量不稳定,所以在收集装置2上设置控流装置5,在本实施例中控流装置5具体为阀门,通过松紧阀门来控制冷凝水的流量,使得通过动能生成装置I的冷凝水的流量稳定,进而使动能生成装置I运行的更加稳定。优选的,还可包括用于连接动能生成装置I和外部耗能装置4的连接装置6,设置在动能生成装置I和外部耗能装置4之间。
优选的,连接装置6具体为联轴器。优选的,动能生成装置I具体为水轮机。优选的,收集装置2具体为管道。优选的,排放装置3具体为管道。在本实施例中动能生成装置I具体为水轮机,因为与水轮机连接的外部耗能装置4不同,且都是通过轴进行连接,所以在水轮机和外部耗能装置4之间设置连接装置6可以更好的使水轮机和外部耗能装置4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装置6优选使用联轴器,可以更有效的使水轮机和外部耗能装置4连接;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收集装置2具体为管道,排放装置3具体为管道;且分别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和动能生成装置I连接,通过管道对冷凝水进行收集和排放。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动能生成装置; 用于收集使所述动能生成装置运行的液体的收集装置,具有液体接收端和液体输出端,所述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所述液体输出端与所述动能生成装置连接,所述液体接收端的高度高于所述动能生成装置的高度; 用于排放流过所述动能生成装置的液体的排放装置,一端与所述动能收集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 所述动能生成装置与外部耗能装置连接。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液体接收端的高度与所述动能生成装置的高度之差最小为35米。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控制液体流量的控流装置,设置在所述收集装置上。
4.如权利要求I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动能生成装置和所述外部耗能装置的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动能生成装置和所述外部耗能装置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具体为联轴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能生成装置具体为水轮机。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装置具体为管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装置具体为管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动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冷凝水被浪费的问题。该动力装置包括动能生成装置;收集装置,具有液体接收端和液体输出端,液体接收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液体输出端与动能生成装置连接,液体接收端的高度高于动能生成装置的高度;用于排放流过动能生成装置的液体的排放装置,一端与动能收集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外部液体生成装置连接;动能生成装置与外部耗能装置连接。实用新型所述动力装置,通过在收集装置和排放装置间设置有动能生成装置,利用冷凝水流过动能生成装置,产生动能,进而带动外部耗能装置的运行,有效的是冷凝水的到了利用,而且可以根据与动能生成装置流连接的外部耗能装置的不同,达到发电等不同功能。
文档编号F03B3/00GK202690302SQ201220275500
公开日2013年1月23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8日
发明者陈小新 申请人:陈小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