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4303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包括过滤件、设在过滤件顶部的端盖和设在端盖上的压盖,端盖上设有孔Ⅰ,压盖上设有孔Ⅱ,孔Ⅰ和孔Ⅱ连通,孔Ⅰ和孔Ⅱ之间设有密封圈,压盖设于端盖朝向过滤件的一侧。本发明中端盖结构外形美观,无接缝、毛刺、焊渣等现象。
【专利说明】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滤清器,具体涉及一种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市场上绝大部分在滤芯端盖内放置密封圈的滤清器产品一般包括滤芯端盖
01、密封圈02、压盖03和过滤件04,其中压盖03和过滤件04分别设在端盖01的两侧,密封圈02位于端盖01和压盖03之间,如图1所示,生产时先将密封圈02放入端盖01上表面,再用压盖03盖在端盖01上盖住密封圈02,然后通过超声波机器将压盖和端盖焊接在一起,这种结构容易出现接缝明显,在接缝处容易产生毛刺、焊渣等现象,影响产品美观。

【发明内容】

[0003]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端盖结构外形美观,无接缝、毛刺、焊渣等现象。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方案: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包括过滤件、设在过滤件顶部的端盖和设在端盖上的压盖,端盖上设有孔I,压盖上设有孔II,孔I和孔II连通,孔I和孔II之间设有密封圈,压盖设于端盖朝向过滤件的一侧。
[0005]作为优选,孔I内壁设有一圈台阶面I,台阶面I朝向过滤件一侧的孔I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背离过滤件一侧的孔I部分的内径,密封圈设于台阶面I和压盖之间。
[0006]作为优选,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内,压盖伸入孔I内的部分和孔I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定位在孔I内的卡位结构。
[0007]作为优选,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伸入孔I的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和设在孔I内壁上并卡在卡槽内的凸起。
[0008]作为优选,孔I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台阶面II朝向过滤件一侧的孔I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和台阶面II之间的孔I部分的内径,压盖外周上设有卡台II,卡台II抵在台阶面II上。
[0009]作为优选,孔II内设有台阶面III,台阶面III朝向端盖一侧的孔II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II背离端盖一侧的孔II部分的内径,密封圈位于台阶面III和端盖之间。
[0010]作为优选,端盖I上朝向过滤件的一侧设有台阶面I,压盖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内,密封圈位于台阶面III和台阶面I之间。
[0011]作为优选,压盖伸入台阶面I内的部分和孔I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定位在孔I的卡位结构。
[0012]作为优选,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伸入孔I内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和设在孔I内壁上并卡在卡槽内的凸起。
[0013]作为优选,孔I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台阶面II朝向过滤件一侧的孔I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和台阶面II之间的孔I部分的内径,压盖外周上设有卡台II,卡台II抵在台阶面II上。[0014]有益效果:
[0015]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通过将压盖连接在端盖上位于端盖连接过滤件的一侧,使得端盖结构外形美观,无接缝、毛刺、焊渣等现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滤清器的结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第一种优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19]图4为图3中A-A处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发明第一种优选结构中端盖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发明第一种优选结构中压盖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发明第二种优选结构的局部剖视图;
[0023]图8为图7中B-B处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发明第二种优选结构中端盖的剖视图;
[0025]图10为本发明第二种优选结构中压盖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2所示,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包括过滤件4、设在过滤件4顶部的端盖I和设在端盖I上的压盖3,端盖I上设有孔I 51,压盖3上设有孔II 52,孔I 51和孔II 52连通,优选孔5为圆孔,孔I 51和孔II 52同轴且孔内径相同,孔I 51和孔II 52之间设有密封圈2,密封圈2为O型密封圈,密封圈2内径小于孔I 51和孔II 52内径,压盖3设于端盖I朝向过滤件4的一侧,压盖3沿孔5的轴向向端盖I方向上的平行投影全部落在端盖I上,过滤件4材质为滤纸、不锈钢网或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烧结毡、丙纶纤维、涤纶纤维等化纤材料。
[0027]如图3至6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一种优选结构:孔I 51内壁设有一圈台阶面I 11,台阶面I 11朝向过滤件4 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背离过滤件4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密封圈2设于台阶面I 11和压盖3之间。优选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 51内,压盖3伸入孔I 51内的部分和孔I 51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3定位在孔I 51内的卡位结构。优选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3伸入孔I 51的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31和设在孔I 51内壁上并卡在卡槽31内的凸起111,压盖3与端盖I之间通过凸起111卡在卡槽33内实现相互定位。孔I 51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 12,台阶面II 12朝向过滤件4 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和台阶面II 12之间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压盖3外周上设有卡台II 33,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凹槽I 11内后卡台II 33抵在台阶面II 12上。端盖I背离过滤件4的一侧设置成凸台状以保证孔I 51有足够长度,便于在孔I 51内设置台阶面I 11,便于压盖3伸入孔I 51内,而且设置成凸台状后,端盖I边部相对较薄,节约材料。
[0028]如图7至10所示为本实施例的第二种优选结构:端盖I上朝向过滤件4的一侧设有台阶面I 11,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 51内,密封圈2位于台阶面III 32和台阶面I 11之间。压盖3伸入台阶面I 11内的部分和孔I 51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3定位在孔I 51的卡位结构。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3伸入孔I 51内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31和设在孔I 51内壁上并卡在卡槽31内的凸起111。孔I 51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 12,台阶面II 12朝向过滤件4 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和台阶面II 12之间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压盖3外周上设有卡台II 33,卡台II 33抵在台阶面II 12上。
【权利要求】
1.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包括过滤件(4)、设在过滤件(4)顶部的端盖(I)和设在端盖(I)上的压盖(3),所述端盖(I)上设有孔I (51),所述压盖(3)上设有孔II (52),所述孔I (51)和孔II (52)连通,所述孔I (51)和孔II (52)之间设有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 )设于端盖(I)朝向过滤件(4 )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I(51)内壁设有一圈台阶面I (11),台阶面I (11)朝向过滤件(4)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背离过滤件(4)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所述密封圈(2)设于台阶面I (11)和压盖(3)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 (51)内,所述压盖(3)伸入孔I (51)内的部分和孔I (51)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3)定位在孔I (51)内的卡位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3)伸入孔I (51)的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31)和设在孔I (51)内壁上并卡在卡槽(31)内的凸起(111)。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I(51)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 (12),台阶面II (12)朝向过滤件(4)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和台阶面II (12)之间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所述压盖(3)外周上设有卡台II (33),所述卡台II (33)抵在台阶面II (1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II(52)内设有台阶面III(32),台阶面III(32)朝向端盖(I)一侧的孔II (52)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II(32)背离端盖(I) 一侧的孔II (52)部分的内径,所述密封圈(2)位于台阶面111(32)和端盖(I)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I)上朝向过滤件(4)的一侧设有台阶面I (11),所述压盖(3)部分或全部伸入孔I (51)内,所述密封圈(2)位于台阶面111(32)和台阶面I (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盖(3)伸入台阶面I (11)内的部分和孔I (51)内壁之间设有设有用于使压盖(3)定位在孔I (51)的卡位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结构为设在压盖(3)伸入孔I (51)内部分的外侧壁上的卡槽(31)和设在孔I (51)内壁上并卡在卡槽(31)内的凸起(111)。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一所述的端盖结构改进的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孔I(51)内壁上设有台阶面II (12),台阶面II (12)朝向过滤件(4) 一侧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大于台阶面I (11)和台阶面II (12)之间的孔I (51)部分的内径,所述压盖(3)外周上设有卡台II (33),所述卡台II (33)抵在台阶面II (12)上。
【文档编号】F01M11/03GK103541784SQ201310452530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7日
【发明者】张宇, 周功绵 申请人:浙江威泰汽配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