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7378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空气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除灰装置;包括有壳体、脉冲反吹空气管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筒状滤芯,筒状滤芯的一端与压缩机进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脉冲反吹空气管相连通,所述筒状滤芯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集灰漏斗的开口与筒状滤芯的安装位置相对应,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在壳体外;采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空气过滤装置,可以将空气过滤器内脉冲反吹的灰尘及时排出到壳体外部,避免了因灰尘无法排出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专利说明】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燃气轮机空气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除灰装置。
【背景技术】
[0002]为了避免燃气轮机内部受到灰尘的影响,需要在其空气入口加装空气过滤器,空气过滤器内设置有筒状滤芯,滤芯安装在压缩机进气腔的壁上作为进气腔的进气口。燃气轮机的耗气量较大,滤芯很快就会堵塞从而影响进气效率,因此滤芯上还连接有脉冲反吹气管,通过定时、差压或手动等方式控制反吹频率,以便及时除去滤芯外表面的灰尘,保持滤芯的过滤效果。
[0003]由于空气过滤器中没有设置专门收集灰尘的装置,反吹下来的灰尘无法排出空气过滤器,随着压气机的抽吸作用,这些灰尘会重新附着在滤芯上,形成二次污染,从而影响脉冲反吹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排出脉冲反吹掉落的灰尘的空气过滤器。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有壳体、脉冲反吹空气管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筒状滤芯,筒状滤芯的一端与压缩机进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脉冲反吹空气管相连通,所述筒状滤芯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集灰漏斗的开口与筒状滤芯的安装位置对应,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在壳体外。
[000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筒状滤芯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集灰漏斗的开口与筒状滤芯的安装位置相对应,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在壳体外,这样脉冲反吹后,从筒状滤芯掉落的灰尘都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落入集灰漏斗,进而从集灰漏斗的出口排出到空气过滤器的壳体外部,避免了因灰尘无法排出空气过滤器带来的问题。
[0007]作为优选方案,为了便于清除筒状滤芯上的灰尘,减小沉积附着力,所述筒状滤芯竖向设置。
[0008]作为优选方案,为了避免集灰漏斗出口的灰尘可能的再次飞扬,所述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有集灰水池,灰尘落入水中变成淤泥,然后进入后续工艺处理即可。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0]【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2]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有壳体1、脉冲反吹空气管2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筒状滤芯3,筒状滤芯3竖向设置,筒状滤芯3的一端与压缩机进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脉冲反吹空气管2相连通,所述筒状滤芯3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4,集灰漏斗4的开口与筒状滤芯3的安装位置上下对应,开口面积略大于状滤芯3安装位置的面积,集灰漏斗4的出口设置在壳体I外,集灰漏斗4的出口设置有集灰水池5,集灰水池5设置进水管和排淤管。
[001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包括有壳体、脉冲反吹空气管以及设置在壳体中的筒状滤芯,筒状滤芯的一端与压缩机进气腔相连通,另一端与脉冲反吹空气管相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滤芯下方设置有集灰漏斗,集灰漏斗的开口与筒状滤芯的安装位置相对应,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在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滤芯竖向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除灰装置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漏斗的出口设置有集灰水池。
【文档编号】F02C7/05GK203420784SQ201320463050
【公开日】2014年2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31日
【发明者】兰文龙, 王鸿, 唐令, 朱彩飞, 朱小棣, 王毅 申请人:中节能工业节能有限公司, 重庆中节能三峰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