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336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气道上片、气道下片;所述气道上片和气道下片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废气流通的气道;其中所述气道包括四条气道,且其中每两条气道形成一套气道组,每一气道组中的两条气道底部相互导通以形成气道组会和区;且两套气道组的气道组会合区经过一定距离后相连并导通以形成总会和区,所述总会和区与催化器连接,且每一气道都连接进气法兰。上述方案结构更为合理且能够防止窜气。
【专利说明】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排气歧管。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私家车已经逐步进入家庭。现有技术中的机动车发动机普遍使用不锈钢排气歧管,这种排气歧管的优点是导热快、重量轻、耐热性好。现有的不锈钢排气歧管主要有弯管式和冲压式。其中弯管式不锈钢排气歧管所需要的模具数量多,工艺步骤复杂。而冲压式歧管一般气道较短,在气道汇合处有较大的联通区,易产生窜气现象,不利于发动机的动力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更为合理且不会产生窜气的排气歧管。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气道上片、气道下片;所述气道上片和气道下片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废气流通的气道;其中所述气道包括四条气道,且其中每两条气道形成一套气道组,每一气道组中的两条气道底部相互导通以形成气道组会和区;且两套气道组的气道组会合区经过一定距离后相连并导通以形成总会和区,所述总会和区与催化器连接,且每一气道都连接进气法兰。
[0005]其中,所述进气法兰连接发动机。
[0006]其中,发动机排气歧管还包括出气端锥、出气法兰;所述催化器通过出气端锥连接出气法兰,所述出气端锥入口的口径大于出口的口径以形成一锥形出口 ;所述总会合区与所述催化器导通,所述催化器连接出气端锥的入口,且所述出气端锥的出口连接出气法兰。
[0007]其中,所述气道具有预设长度,各个气道在气道组会合区之前,互不联通。
[0008]其中,每个气道组会合区至总会合区之间有预设长度,且在总会合区之前两组气道互不联通。
[0009]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0]上述方案中,采用结构合理的排气歧管,其采用四并二并一结构,两个气道先行合并,再将先行合并后的气道再相互合并,形成总会合区,能够有效的防止各个气缸之间窜气。同时气道相对其他不锈钢冲压排气歧管较长。同时使用了歧管与催化器集成的紧耦合式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结构更为合理且能够防止窜气,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提高了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排放特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歧管主视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排气歧管的侧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0014]1.进气法兰;
[0015]2.气片上道;
[0016]21.第一气道;
[0017]22.第二气道;
[0018]23.第三气道;
[0019]24.第四气道;
[0020]25.第一气道组会合区;
[0021]26.第二气道组会合区;
[0022]3.总会合区;
[0023]4.催化器壳体;
[0024]5.出气端锥;
[0025]6.出气法兰;
[0026]7.气道下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28]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排气歧管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排气歧管。该排气歧管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气道上片、气道下片;所述气道上片和气道下片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废气流通的气道;其中所述气道包括四条气道,且其中每两条气道形成一套气道组,每一气道组中的两条气道底部相互导通以形成气道组会和区;且两套气道组的气道组会合区经过一定距离后相连并导通以形成总会和区,所述总会和区与催化器连接,且每一气道都连接进气法兰。
[0029]其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设有4个气道21、22、23、24。其中第一气道21、第二气道22形成一个气道组,且该第一气道21、第二气道22的底部相连并导通以形成第一气道组会合区25。其中第三气道23、第四气道24形成另一个气道组,且该第三气道23、第四气道24的底部相连并导通以形成第二气道组会合区26。4个气道21、22、23、24有足够的长度,且在气道组会合区25、26之前互不联通。
[0030]如图1所示的,该第一气道组会合区25、第二气道组会合区26相连并导通以形成总会和区3。第一气道21、第二气道22、第三气道23、第四气道24的端部都连接进气法兰1,而该总会和区3通过催化器4、出气端锥5连接该出气法兰6。气道组会合区25、26至总会合区3之间有足够的长度,且每组气道在总会合区之前互不联通。
[0031]如图1所示的,所述出气端锥5入口的口径大于出口的口径以形成一锥形出口 ;所述总会合区3与所述催化器导通,所述催化器连接出气端锥5的入口,且所述出气端锥5的出口连接出气法兰6。
[0032]如图1所示的,该进气法兰I包括与气道相适配的开口,且所述进气法兰I上设有连接孔。
[0033]上述方案中,采用结构合理的排气歧管,其采用四并二并一结构,两个气道先行合并,再将先行合并后的气道再相互合并,形成总会合区,能够有效的防止各个气缸之间窜气。同时气道相对其他不锈钢冲压排气歧管较长。同时使用了歧管与催化器集成的紧耦合式结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方案结构更为合理且能够防止窜气,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性,提高了发动机冷启动时的排放特性。
[0034]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体冲压成型的气道上片、气道下片;所述气道上片和气道下片焊接在一起以形成废气流通的气道;其中所述气道包括四条气道,且其中每两条气道形成一套气道组,每一气道组中的两条气道底部相互导通以形成气道组会和区;且两套气道组的气道组会合区经过一定距离后相连并导通以形成总会和区,所述总会和区与催化器连接,且每一气道都连接进气法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法兰连接发动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出气端锥、出气法兰;所述催化器通过出气端锥连接出气法兰,所述出气端锥入口的口径大于出口的口径以形成一锥形出口 ;所述总会合区与所述催化器导通,所述催化器连接出气端锥的入口,且所述出气端锥的出口连接出气法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具有预设长度,各个气道在气道组会合区之前,互不联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排气歧管,其特征在于,每个气道组会合区至总会合区之间有预设长度,且在总会合区之前两组气道互不联通。
【文档编号】F01N13/10GK203430615SQ201320560885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0日
【发明者】孙平, 王振海, 杨浩, 关秀玲, 姚长林, 兰燕杰, 梁立峰, 贺燕铭, 马童立, 李红强, 周启顺, 韩仑 申请人:北京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