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859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若干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油箱连通的高压叶片泵,每个高压叶片泵上连接有驱动高压叶片泵的电机,所述高压叶片泵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为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阀块,所述阀块上设有若干配套使用的可调节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均通过高压管道与阀块上的一个以上可调节流阀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克服管路繁多、安装复杂的缺陷,便于顶轴油压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增加备用部件,使得某些部件损坏还能继续使用,从而便于使用。
【专利说明】一种顶轴控制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顶轴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汽轮机顶轴系统一般是有多个单独部件组合在一起,管路繁多、安装复杂,不便于顶轴油压的调整和控制,而且有些部件(如泵或电机等元件)损坏,整个设备就不能使用,必须维修,产生很多不便,而且增加维修成本和使用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仅能够克服管路繁多、安装复杂的缺陷,便于顶轴油压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增加备用部件,使得某些部件损坏还能继续使用,从而便于使用的顶轴控制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若干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油箱连通的高压叶片泵,每个高压叶片泵上连接有驱动高压叶片泵的电机,所述高压叶片泵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为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阀块,所述阀块上设有若干配套使用的可调节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均通过高压管道与阀块上的一个以上可调节流阀连通。
[0005]优选地,所述可调节流阀包括并排设置在阀块上第一可调节流阀、第二可调节流阀、第三可调节流阀和第四可调节流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与第一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三单向阀、与第四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四单向阀。
[0006]优选地,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立柱,所述阀块设置在立柱上,阀块高度高于高压叶片
泵的高度。
[0007]优选地,所述阀块上设有溢流阀和压力表,所述溢流阀和压力表连接在高压油管与可调节流阀之间。
[0008]本实用新型中的压力表用来显示来自高压叶片泵的高压油压力,溢流阀用于调节来自高压叶片泵的高压油压力,避免启动油泵时,在油管道系统中出现冲击式的、不容许的压力升高,多余的油经过溢流阀排入回油管。(操作方法:顺时针旋转增压,逆时针减压。)
[0009]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与油箱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与油箱之间均设有球阀。
[0010]优选地,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与可调节流阀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与可调节流阀之间均设有第五单向阀。
[0011]本实用新型不仅能够克服管路繁多、安装复杂的缺陷,便于顶轴油压的调整和控制,而且增加备用部件,使得某些部件损坏还能继续使用,从而便于使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图1的侧面示意图;
[0014]图3为图1的俯视面示意图;
[0015]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0016]图1-3中1.底座,2.第一高压叶片泵,3.第二高压叶片泵,4.第一电机,5.第二电机,6.阀块,7.第一可调节流阀,8.第二可调节流阀,9.第三可调节流阀,10.第四可调节流阀,11.第一单向阀,12.第二单向阀,13.第三单向阀,14.第四单向阀,15.第五单向阀,16.压力表,17.溢流阀,18.立柱,19.球阀;
[0017]图4中Y为溢流阀,PL为压力表,Ml为第一电机,M2为第二电机,BI为第一高压叶片泵,B2为第二高压叶片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9]如图1-3所示,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两个并排设置在底座I上且与油箱连通的高压叶片泵,分别为第一高压叶片泵2和第二高压叶片泵3,每个高压叶片泵上连接有驱动高压叶片泵的电机,分别为第一电机4和第二电机5,底座I 一侧设有立柱18,立柱18上设有阀块6,阀块6高度高于高压叶片泵的高度。阀块6上设有四组配套使用的可调节流阀和单向阀,第一高压叶片泵2和第二高压叶片泵3均通过高压管道与阀块6上的一个以上可调节流阀连通。可调节流阀包括并排设置在阀块上第一可调节流阀7、第二可调节流阀8、第三可调节流阀9和第四可调节流阀10,单向阀包括与第一可调节流阀7配套使用的第一单向阀11、与第二可调节流阀8配套使用的第二单向阀12、与第三可调节流阀9配套使用的第三单向阀13、与第四可调节流阀10配套使用的第四单向阀14。阀块6上设有溢流阀17和压力表16,溢流阀17和压力表16连接在高压油管与可调节流阀之间。第一高压叶片泵2与油箱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3与油箱之间均设有球阀19。第一高压叶片泵2与可调节流阀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3与可调节流阀之间均设有第五单向阀15。
[0020]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图4所示,来自油箱的油通过润滑油管线供给两个高压叶片泵,高压叶片泵出口的高压油汇合在一起通过P接口进入顶轴控制装置后分四路供给轴系各轴颈的下部。
[0021]第一路油经可第一调节流阀(JOl)和第一单向阀(DOl)由AOl接口接出。
[0022]第二路油经第二可调节流阀(J02)和第二单向阀(D02)由A02接口接出。
[0023]第三路油经第三可调节流阀(J03)和第三单向阀(D03)由A03接口接出。
[0024]第四路油经第四可调节流阀(J04)和第四单向阀(D04)由A04接口接出。
[0025]本装置有A01、A02、A03、A04接口可供选择,不用的接口用螺塞堵住。
[0026]通过可调节流阀(J01、J02、J03、J04)调整各轴承所需的顶轴油量,用随机测压工具接到快速测压接头(P01、P02、P03、P04)上可指示出每个轴承的顶轴压力。
[0027]本实用新型投入使用过程中:当汽轮机已运转及顶轴控制装置关闭后,装在可调节流阀后的单向阀可以阻止润滑油倒流进入顶轴油系统;
[0028]机组起动时,在润滑油系统正常运行后,可将顶轴系统投入运行。在汽轮机冲转后轴承已能在动力润滑下正常运转,顶轴系统可退出停用。在机组停机过程中,转子降速时应供入顶轴油,使转子在静力润滑下慢慢停止转动。
[0029]本实用新型的主要技术参数:
[0030]工作压力8 Mpa (正常)
[0031]油泵出口压力16 Mpa (最大)
[0032]工作介质透平油 32# 46#
[0033]过滤精度≤40 μ m。
【权利要求】
1.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包括底座、若干设置在底座上且与油箱连通的高压叶片泵,每个高压叶片泵上连接有驱动高压叶片泵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叶片泵数量为两个,并排设置在底座上,分别为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所述底座一侧设有阀块,所述阀块上设有若干配套使用的可调节流阀和单向阀,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和第二高压叶片泵均通过高压管道与阀块上的一个以上可调节流阀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流阀包括并排设置在阀块上第一可调节流阀、第二可调节流阀、第三可调节流阀和第四可调节流阀,所述单向阀包括与第一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二单向阀、与第三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三单向阀、与第四可调节流阀配套使用的第四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侧设有立柱,所述阀块设置在立柱上,阀块高度高于高压叶片泵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块上设有溢流阀和压力表,所述溢流阀和压力表连接在高压油管与可调节流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与油箱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与油箱之间均设有球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轴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叶片泵与可调节流阀之间以及第二高压叶片泵与可调节流阀之间均设有第五单向阀。
【文档编号】F01D25/00GK203516236SQ201320591994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5日
【发明者】冯泉生, 刘建刚, 洪文涛 申请人:浙江杰特优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