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217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了现有热电联供技术存在的供暖不足、汽轮机乏汽的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辅汽联箱母管、发电机、排汽装置b、尖峰加热器和热网用户,还包括汽轮机、空冷岛、排汽装置a、凝汽器、汽动小汽机、升压泵和吸收式热泵,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合理且有效的回收利用汽轮机乏汽的余热,降低汽轮机冷源损失,提高全厂发电效率,同时解决了供暖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降耗、解决热网用户供暖需求和环境污染的优点。
【专利说明】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热电联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
【背景技术】
[0002]热电联供技术一般是采用汽轮机的抽汽作为热源,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同时向热网用户供暖,但随着城市供热面积的不断增大,热电联供机组的设计供热能力面临不足,同时汽轮机排汽余热、烟气余热的排放造成能源的大量浪费和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热电联供技术存在的供暖不足、汽轮机乏汽的排放造成的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辅汽联箱母管、发电机、排汽装置b、尖峰加热器和热网用户,还包括汽轮机、空冷岛、排汽装置a、凝汽器、汽动小汽机、升压栗和吸收式热栗,所述的热网用户的出水口与凝汽器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凝汽器的出水口与升压栗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升压栗的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栗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的出水口与尖峰加热器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尖峰加热器的出水口与热网用户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汽轮机的乏汽排汽口与空冷岛的进汽口和凝汽器的进汽口通过乏汽管路连通;空冷岛排水口和凝汽器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a通过疏水管路连通;辅汽联箱母管与汽动小汽机的进汽口和尖峰加热器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汽动小汽机与发电机和升压栗通过联轴器连接;汽动小汽机的出汽口与吸收式热栗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的排水口和尖峰加热器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b通过疏水管路连通。
[0006]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充分、合理且有效的回收利用汽轮机乏汽的余热,降低汽轮机冷源损失,提高全厂发电效率,同时解决了供暖不足和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具有节能降耗、解决热网用户供暖需求和环境污染的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8]如附图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辅汽联箱母管5、发电机7、排汽装置b8、尖峰加热器11和热网用户12,还包括汽轮机1、空冷岛2、排汽装置a3、凝汽器4、汽动小汽机6、升压栗9和吸收式热栗10,所述的热网用户12的出水口与凝汽器4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凝汽器4的出水口与升压栗9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升压栗9的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栗10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10的出水口与尖峰加热器11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尖峰加热器11的出水口与热网用户12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汽轮机I的乏汽排汽口与空冷岛2的进汽口和凝汽器4的进汽口通过乏汽管路连通;空冷岛2排水口和凝汽器4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a3通过疏水管路连通;辅汽联箱母管5与汽动小汽机6的进汽口和尖峰加热器11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汽动小汽机6与发电机7和升压栗9通过联轴器连接;汽动小汽机6的出汽口与吸收式热栗10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10的排水口和尖峰加热器11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b8通过疏水管路连通。
[0009]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的运行情况介绍如下:
[0010]热网用户12温度为25?35°C的热网回水首先经过凝汽器4中吸收汽轮机I乏汽的热量,温度升至60?70V,然后进入汽动小汽机6驱动的升压栗9中升压,达到热网供水压力的要求,再进入吸收式热栗10中吸收汽动小汽机6乏汽、其它汽轮机乏汽或水暖回水的热量,温度升至80?90°C,最后进入尖峰加热器11中吸收辅汽联箱母管5来的辅汽的热量,温度升至100?120°C,达到热网供水温度要求,供给热网用户12 ;汽动小汽机6在驱动升压栗9工作的同时还带动发电机7工作发电。
[0011]上述汽动小汽机6的工作蒸汽由辅汽联箱母管5来,吸收式热栗10的高温热源来自汽动小汽机6的乏汽,吸收式热栗10的低温热源由AB方向来自其它机组的汽轮机乏汽或水暖回水。
[0012]上述汽轮机I进入空冷岛2的乏汽量在保证冬天空冷岛2不冻且风扇不转的前提下,乏汽尽可能多的进入凝汽器4内加热热网循环水。
[0013]上述凝汽器4及空冷岛2疏水至排汽装置a3,吸收式热栗10高温热源疏水和尖峰加热器11疏水至排汽装置b8,吸收式热栗10低温热源来自其它机组的汽轮机乏汽时由CD方向疏水至排气装置b8,低温热源来自水暖回水时由⑶方向疏水至水暖管道中循环。
【权利要求】
1.一种余热回收利用的组合式热电联供系统,其包括辅汽联箱母管(5)、发电机(7)、排汽装置b (8)、尖峰加热器(11)和热网用户(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汽轮机(I)、空冷岛(2)、排汽装置a (3)、凝汽器(4)、汽动小汽机(6)、升压栗(9)和吸收式热栗(10),所述的热网用户(12)的出水口与凝汽器(4)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凝汽器(4)的出水口与升压栗(9)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升压栗(9)的出水口与吸收式热栗(10)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10)的出水口与尖峰加热器(11)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尖峰加热器(11)的出水口与热网用户(12)的进水口通过热网循环管路连通;汽轮机(I)的乏汽排汽口与空冷岛(2)的进汽口和凝汽器(4)的进汽口通过乏汽管路连通;空冷岛(2)排水口和凝汽器(4)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a (3)通过疏水管路连通;辅汽联箱母管(5 )与汽动小汽机(6 )的进汽口和尖峰加热器(11)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汽动小汽机(6)与发电机(7)和升压栗(9)通过联轴器连接;汽动小汽机(6)的出汽口与吸收式热栗(10)的进汽口通过蒸汽管路连通;吸收式热栗(10)的排水口和尖峰加热器(11)的排水口与排汽装置b (8)通过疏水管路连通。
【文档编号】F01K17/00GK203603989SQ201320744475
【公开日】2014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2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2日
【发明者】张培华, 廖光明, 尉万红, 杨玉环, 鲍明刚 申请人:山西平朔煤矸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