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压器进油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50218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增压器进油管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包括钢管、两个分别位于钢管两端的公管接头以及两个均设有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的母管接头,所述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相连通,还包括两个分别设在公管接头上的密封圈,所述母管接头通过密封圈套在公管接头上,所述钢管上设有减震橡胶管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公管接头可以在母管接头中滑动和360度旋转,减震橡胶管套也能根据钢管实际安装状态进行位置调整,进而可以消除装配应力,减小振动。而油管整段采用钢管,具有很高耐高油压和耐高温能力。密封圈使用氟橡胶材料,具有很高的耐油性和耐热性,使用寿命较长。
【专利说明】增压器进油管组件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压器进油管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增压器或空气压缩进油管组件一般采用钢管,并将其折弯成适当形状,再与管接头焊接而成。此结构的进油管组件整体为刚性连接,装配较困难且会产生较大装配应力,在发动机运转时,进油管组件会产生较大振动,因而焊接处容易发生疲劳断裂。另外一种增压器或空气压缩进油管组件由两个管接头、前后两段钢管、两个软管接头、中间段软管、两个扣压软管的套管以及保护软管的钢丝护套组成,此结构进油管组件为柔性连接,虽然避免了装配困难和装配应力问题,但由于采用了软管,耐油压和耐高温能力有限,在长时间高温和油压较高的情况下,软管易老化破裂,进油管一旦断裂漏油,将会使得高速运转的增压器损坏,甚至引起发动机整个润滑系统油压不足,致使发动机整机损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安全的增压器进油管组件。
[0004]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管、两个分别位于钢管两端的公管接头以及两个均设有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的母管接头,所述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相连通,还包括两个分别设在公管接头上的密封圈,所述母管接头通过密封圈套在公管接头上,所述钢管上设有减震橡胶管套,所述减震橡胶管套上设有支架。
[0005]所述支架上设有腰孔。
[0006]所述竖向通孔为台阶孔。
[0007]所述公管接头外壁设有圈槽,所述密封圈卡在圈槽内。
[0008]所述公管接头上设有第一倒角,所述竖向通孔内壁设有与第一倒角配合的第二倒角。
[0009]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氟橡胶。
[0010]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公管接头可以在母管接头中滑动和360度旋转,减震橡胶管套也能根据钢管实际安装状态进行位置调整,进而可以消除装配应力,减小振动。而油管整段采用钢管,具有很高耐高油压和耐高温能力。密封圈使用氟橡胶材料,具有很高的耐油性和耐热性,使用寿命较长。本装置整体密封性好、安装方便、振动小、使用寿命长、各个零件易于加工制造且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0014]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包括钢管1、两个分别位于钢管I两端的公管接头11以及两个均设有横向通孔31和竖向通孔32的母管接头3,所述横向通孔31和竖向通孔32相连通,还包括两个分别设在公管接头11上的密封圈2,所述母管接头3通过密封圈2套在公管接头11上,所述钢管I上设有减震橡胶管套4,所述减震橡胶管套4上设有支架5。所述支架5上设有腰孔51,所述竖向通孔32为台阶孔,所述公管接头11外壁设有圈槽111,所述密封圈2卡在圈槽111内。所述公管接头11上设有第一倒角112,所述竖向通孔32内壁设有与第一倒角112配合的第二倒角321,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氟橡胶。
[0015]使用时,将密封圈2涂润滑油后,安装到圈槽111中,将公管接头11的一端插入竖向通孔32中;先用铰接螺栓将两端的母管接头3分别安装到发动机缸体和增压器上,再将减震橡胶管套4在钢管I上调至相应位置,然后将进油管组件位置调整到最佳状态,最后固定支架5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包括钢管(I)、两个分别位于钢管(I)两端的公管接头(11)以及两个均设有横向通孔(31)和竖向通孔(32)的母管接头(3),所述横向通孔(31)和竖向通孔(3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分别设在公管接头(11)上的密封圈(2),所述母管接头(3)通过密封圈(2)套在公管接头(11)上,所述钢管(I)上设有减震橡胶管套(4),所述减震橡胶管套(4)上设有支架(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5)上设有腰孔(5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通孔(32)为台阶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管接头(11)外壁设有圈槽(111),所述密封圈(2)卡在圈槽(1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管接头(11)上设有第一倒角(112),所述竖向通孔(32)内壁设有与第一倒角(112)配合的第二倒角(321)。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增压器进油管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的材料为氟橡胶。
【文档编号】F01M11/02GK203547910SQ201320744509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1日
【发明者】王润, 刘杰, 丁鹏, 阮璞, 周波, 董波, 王善元 申请人: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