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1887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该装置包括主体部分(12),在该主体部分中,第一流体腔(14.1)被布置成由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16.1’,1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一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16.1,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增大,并且第二流体腔(14.2)被布置成由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1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被布置成能相对于彼此滑动,并且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12)的运动被布置成能由流体控制系统(24)来控制,该流体控制系统被布置成与所述液压阀装置(10)相连。
【专利说明】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该装置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供布置操作活塞的工作空间,该操作活塞至少包括同心的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并且在该主体部分中,第一流体腔被布置成由第一活塞部分和第二活塞部分两者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一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增大,并且第二流体腔被布置成由第二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

【背景技术】
[0002]内燃发动机通常包括多个气体交换阀。这些阀控制通过发动机的燃烧室的气流的进入和排出。典型的发动机针对发动机的每个缸或每个燃烧室将包括至少一个进气阀和至少一个出气阀。各个阀的打开被定时成发生在发动机的操作周期中的预定的凸轮或曲柄轴角处。众所周知的是,控制时间的优势在于,在发动机运转时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是打开的。在例如运转速度较高时以及需要最大运能时,发动机的最大运能可以通过延长阀打开的时间来发挥作用。而且,可用的发动机转矩能够在部分负载和低转数时例如通过为阀选择合适的打开时间而增大。通过在发动机的每一个冲程期间根据其操作模式来调节阀的最佳打开时间,能够减少燃料的消耗和有害排放物。
[0003]这种可调节阀的起动可以借助液压阀操作系统来实现。作为这种系统的一个示例,EP140347381B1公开了一种致动组件,该致动组件具有:主体;阀,该阀移动相对于该主体以可滑动的方式布置的活塞;以及第一、第二和第三液压腔,这些液压腔被限定在所述活塞和所述主体之间,其中,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具有响应于相对于所述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活塞而减小的容积,并且所述第三腔具有响应于相对于所述主体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活塞而增大的容积。
[0004]US2004055547A1示出了一种液压致动器,其中,以如下方式来设计操作活塞,即:两个有效区域中的至少一个有效区域的区域表面沿着操作活塞的滑动路径而发生改变。特别是,其示出了一种装置,其中,活塞具有多个部分并且具有两个局部活塞,这两个局部活塞具有不同的轴向长度并且它们被同心地插入彼此内部,以便能够相对彼此来移动。因此,借助同心活塞的结合的有效区域,气体交换阀能够在大移位力的作用下迅速地打开,然后该移位力迅速地下降并且在阀的只借助内活塞抬起的剩余部分上保持恒定。
[0005]液压致动器为在操作发动机期间控制和调节阀的打开和关闭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然而,由于液压流体相当高的流速,所以液压气体交换阀致动的挑战在于能量效率。
[000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该内燃活塞式发动机提供了灵活的可控性和最小的能量消耗。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基本上通过一种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来实现,该液压阀装置包括主体部分,该主体部分具有供布置操作活塞的工作空间,该操作活塞至少包括相对于彼此以可滑动的方式同心地布置的第一和第二活塞部分,并且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第一流体腔被布置成由所述第一和第二活塞部分两者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一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增大,并且第二流体腔被布置成由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被布置成独立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而能够由流体控制系统来控制,该流体控制系统被布置成与所述液压阀装置相连。
[0008]这样,可以通过具有最佳流速的液压流体相对于用于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移动活塞的所需力来完成调节所述装置的工作。
[0009]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流体控制系统包括压力线路,该压力线路连接到加压流体源和所述第一流体腔并且设有压力阀,并且每个流体腔都与所述压力线路以可控的方式流体连通,其中每个流体腔的容积都响应于所述活塞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
[0010]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流体控制系统包括流体线路,该流体线路将所述第二流体腔以可控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流体控制系统的低压部分。
[0011]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三流体腔被布置成由至少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三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所述第一流体腔和所述第三流体腔能够选择性地连接到加压液压流体源。
[0012]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一流体腔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小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三流体腔的边界的径向表面,并且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三流体腔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小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二流体腔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
[0013]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活塞部分被布置成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在第一方向上自由地移动,并且该第一活塞部分设有机械止动件,该机械止动件限定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运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以下,将参照例示性的示意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其中
[0015]图1示出了用于可控地操作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
[0016]图2示出了用于可控地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以及
[0017]图3示出了用于可控地操作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8]在图1中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液压阀装置10。
[0019]借助该液压阀装置,可以以十分灵活的方式控制阀的除了其相对于活塞的循环周期以及打开和/或关闭坡道(ramp)的定时之外的操作。该装置包括主体部分12,在该主体部分中布置有工作空间14。该装置还包括操作活塞16,该操作活塞被布置在工作空间中。该操作活塞以力传递的方式与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18相连。将操作阀16布置成能在工作空间14中移动,使得其可以在第一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气体交换阀18的打开运动并且可以相应地在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从而导致气体交换阀18的关闭运动。工作空间14相对于其中心轴线20以旋转对称的方式被布置。该工作空间在其一个端部处延伸而成为导向区段22,该导向区段在相应区域具有对应于操作活塞16的外径而选择的内径,从而实现活塞16的所期望的引导效果。
[0020]操作活塞16至少包括同心的第一活塞部分16.1和第二活塞部分16.2。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和第二活塞部分16.2被布置成能相对于彼此滑动,使得第二活塞部分16.2在第一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活塞部分的运动由布置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机械止动件50所定界。还存在布置到主体部分12的第二机械止动件51,该第二机械止动件与第二活塞部分16.2协作。该第二止动件将第二活塞部分16.2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限制到相对于主体部分12的预定位置。该第二止动件限定了第二活塞部分16.2的起始位置。这些活塞部分被布置成能由流体控制系统24来控制,该流体控制系统以与液压阀装置连接的方式布置。
[0021]在图2中示出了与上述图1中所示的相同的阀装置10,然而该阀装置能够由允许对阀装置进行更为复杂的控制的流体控制系统24来控制。
[0022]在操作根据图1和图2中所示的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液压阀装置期间,第二活塞部分16.2在阀18被打开时帮助第一活塞部分16.1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在操作活塞的折返运动期间,第一活塞部分16.1将第二活塞部分推回到其抵靠第二机械止动件51的起始位置。
[0023]在主体部分12中,在工作空间中存在第一流体腔14.1,该第一流体腔14.1被布置成局部地由第一活塞部分16.1和第二活塞部分16.2两者的位于它们的第一端部处的径向表面16.1M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一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16.1,16.2中的任一者或两者相对于主体部分14在第一方向(即:在图1和图2中向下的方向)上的移动而增大。该工作空间还包括第二流体腔14.2,该第二流体腔14.2在工作空间中布置成局部地由第二活塞部分的位于其第二端部处的径向表面1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即:在图1和图2中向下的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径向表面16.1M6.2’、16.2”如下限定有效面积,使得在抵靠以肩部的形式布置到第一活塞部分的机械止动件50时,16.1’限定第一活塞部分16.1的第一端部的面积,16.2’限定第二活塞部分16.2的第一端部的面积,并且16.2”限定第二活塞部分的第二端部的面积。
[0025]流体控制系统24包括连接到加压流体源28且还连接到第一流体腔14.1的压力线路26,并且设有压力阀30。因此,可以以可控的方式容许加压流体进入腔14.1并且使活塞部分16.1和16.2受力。此时,第二活塞部分16.2相对于主体部分12的运动被布置成能由流体控制系统24来控制,使得第二流体腔14.2以可控的流体连通34与流体控制系统的低压部分36连通,其中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第二活塞部分16.2相对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这样,第二活塞部分16.2的运动在流体控制系统24中布置成可被独立地控制。更具体来说,该流体控制系统24包括流体线路38,该流体线路具有阀40,该阀以可控的方式将第二流体腔14.2连接到低压部分36。借助该流体线路中的阀40,可以控制流体从第二流体腔14.2的流动。从第二腔流出的流体限定了第二活塞部分16.2的移动状态。因此,如果阻止流体流出第二流体腔14.2时,即使阀30打开,第二活塞部分
16.2也不会移动。在此情况下,只有活塞部分16.1移动并且活塞部分16.2基本上保持在其当前位置上,该当前位置代表阀30关闭时的位置。阀30在活塞16运动期间可在任何适当的时刻被控制为关闭,使得第二活塞部分16.2的运动仅仅沿着第一活塞部分16.1移动至所期望的程度。
[0026]如在图2中所示的,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第二流体腔14.2另外以可控的流体连通32与第一流体腔14.1连通。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这已经通过与位于压力阀30下游的压力线路26连通的可控的流体连通32得以实现,该可控流体连通(32)具有阀31。这样,可以使得加压流体作用于第二活塞部分16.2的两端上。因为在图2中所示的起始位置处位于第二活塞部分的第一端部处的径向表面16.2’大于位于第二活塞部分的第二端部处的径向表面16.2”,所以由第二活塞部分16.2施加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力由表面积16.2’与16.2”之差来限定。因此,第二活塞部分16.2的作用通过打开从第二流体腔14.2至压力线路或者系统的低压部分36的流体流连通或者通过关闭从第二流体腔14.2的流体流连通来控制。在控制阀31打开且控制阀40关闭并且液压流体被供给到第一流体腔14.1的情况下,液压流体从第二流体腔14.2返回到压力线路26,并且因此来自加压液压流体源的所需流量更小。因此,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的停止被布置成独立于第一活塞部分。这也意味着将力从第二活塞部分传递到第一活塞部分的过程停止。该特征显示在所有附图1至3中。
[0027]工作空间14和第一活塞部分16.1限定出第三流体腔14.3,该第三流体腔被布置成局部地由至少第一活塞部分16.1的径向表面16.1”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三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第一活塞部分相对于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该第三流体腔借助具有阀42的流体线路46能够以选择性地连接到加压流体源28,该加压流体源便于活塞在第二方向(即,使得气体交换阀18在其关闭方向上运动的方向)上运动。压力线路(即,第一腔14.1)也能够借助具有阀62的流体线路选择性地连接到系统的低压部分36。
[0028]如在图2中所示的,第三流体腔14.3也能够以可控的流体连通44与第一流体腔14.1连通。在图2的实施方式中,这已经通过与位于压力阀30下游的压力线路26连通的可控流体连通44得以实现,该可控流体连通(44)具有阀43。这样,可以使得加压液压流体作用于第一活塞部分16.1的第一端上以及其径向表面16.1”上。因为在第一活塞部分的第一端部处的径向表面16.1’大于限定第三腔的边界的径向表面16.1”,所以在从第三腔至压力线路26的连通打开时,施加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力由表面积之差限定。因此,第一活塞部分16.1的作用通过打开从第三流体腔14.3至压力线路或者系统的低压部分36的流体流动连通来控制。第三腔14.3通过设有控制阀48的线路46连接到低压部分36。此夕卜,第二腔14.2通过设有控制阀40的线路38以可控的方式连接到低压部分36。
[0029]优选地,每个流体腔都以可控的流体连通与位于压力阀的下游(即,位于第一流体腔的一侧处)的压力线路相连通,其中每个流体腔的容积都响应于活塞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活塞部分相对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
[0030]因为图1和图2中的装置包括两个活塞部分,所以能够在通过适当地打开和关闭的控制阀的若干组合向活塞16施加不同的力中,选择利用它们的有效面积的方式。在实践中,该装置的优势在于具有可选的有效面积,即,工作空间14中的组合径向表面。这样,根据例如发动机载荷,发动机自动装置可以选择所使用的有效面积。当选择有效面积使得由液压压力产生的力与限制力相等时,所需液压流被最小化,从而节约能源。如果该有效面积大于这些力所需的面积,则所需液压流也较大并且系统消耗额外的能量,该额外的能量通过本发明将被最小化。
[0031]作为一个阀装置的工作的示例,液压缸具有至少三个流体腔14.1、14.2、14.3。在图1和图2中的顶部上的腔14.1用于下压活塞16,该运动将打开气体交换阀18。附图中的第三腔14.3还用于向上挤压该活塞,这将关闭气体交换阀。第二腔即中间腔14.2为控制容积。
[0032]如果该第二腔14.2的控制阀40关闭,则第二腔14.2中的液压流体(例如:油)在内活塞趋于向下移动时不会流出。因此第二活塞部分16.2不能够移动,并且因此,唯一进行该作业的部分为第一活塞部分16.1。假如以此方式获得的力是足够的,则所需的流体的流量较小。在此情况下,所产生的力为腔14.1中的表面面积16.1’的液压压力。第三腔
14.3的容积被连接到低压部分36 (容器)。如果需要更大的力(例如发动机载荷最大),则打开第二容积14.2的控制阀40,从而将第二容积14.2连接到低压部分36,并且两个活塞向下移动,从而外活塞部分16.2挤压内活塞部分16.1。现在通过结合的活塞面积16.1’和16.2’获得了有效力。该系统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活塞部分和径向表面。
[0033]本发明的优势还在于,即使是在活塞的冲程期间也能够改变所施加的力,即,改变有效面积,这使得对液压阀装置的操作更加节能。
[0034]第三腔14.3在活塞返回到启齿位置时被加压。此时,第一腔14.1被连接到低压部分36(容器)。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阀31也是打开的。这能够达到如下目的,即,使得来自两个腔14.1和14.2的流体可以通过阀62或阀40 (或两者)流向低压部分36。这样,即使阀62或阀40中的任一阀不工作,活塞16仍可以返回其起始位置。通常来说,第一腔14.1和第二腔14.2以可选的方式和/或以可控的方式连接低压部分36,因为可以借助控制阀31来实现操作选择。
[0035]气体交换阀的返回需要更小的力,这是因为不存在限制运动的发动机压力。因此,造成该返回运动的面积可以小于造成在第一方向上运动的面积。
[0036]图1和图2中的装置允许针对每个载荷情况对致动器的有效面积进行调节。
[0037]在以下的表格中示出了能够由图1和图2中的具有预定压力的装置获得的可能的力组合。
[0038] 有效面积I阀30~I阀40~I阀48~I阀31 ~I阀43
TeTrWI?II
16.1j +16.2,WWWII
16.P +16.2’ —16.2”W----
16.1,+16.2,-16.1”W?IIW
16.V +16.2’ —16.2”—16.1”^ ^ ^ ^ ^
[0039]这些另选的有效面积是针对活塞16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从而允许在相同的压力水平下将七个不同的力施加到活塞。在所有组合中阀30都是打开的。可用的力取决于这些面积以及所采用的液压压力的实际大小。
[0040]在图2中,还示出了蓄压器系统55,该蓄压器系统55可以借助阀56和57选择性地连接到压力线路26和与系统的低压部分36相连的线路46。通过使用该蓄压器系统和阀,活塞16的运动可被减速,从而也使得能量的再利用成为可能。
[0041]在图3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其中以同轴的方式布置有三个活塞部分,即:第一活塞部分16.1、第二活塞部分16.2和第三活塞部分16.3。在图3中,对于图1和图2中相应元件采用了相应的附图标记。每个流体腔14.2、14.3和14.4都以具有控制阀29、31、43的可控的流体连通与位于压力阀的下游的压力线路26连通,每个流体腔均具有响应于相对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移动的至少一个活塞部分而减小的容积。在图3的实施方式中,流体控制系统24包括流体线路23,该流体线路具有阀25,该阀也以可控的方式将第四流体腔14.4连接到低压部分36。
[0042]内同轴活塞部分和外同轴活塞部分也被布置成使得外同轴活塞部分的运动相对于内同轴活塞部分被限制到预定的纵向位置。优选通过内同轴活塞部分与外同轴活塞部分的相对的表面的形式来对该外同轴活塞部分的运动加以限制。
[0043]该装置可设有弹簧元件60,该弹簧元件推动活塞以便沿第二方向移动到例如第三流体腔中。
[0044]虽然这里已借助示例结合目前被认为最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已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中限定的那样,旨在覆盖其包含在本发明范围内的特征和若干其它应用的各种不同的组合或变型。以上结合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细节均可结合另一实施方式来使用,如果这样的结合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话。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可控地操作内燃活塞式发动机的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该液压阀装置包括主体部分(12),该主体部分具有供布置操作活塞(16)的工作空间(14),该操作活塞至少包括相对于彼此以可滑动的方式同心地布置的第一活塞部分(16.1)和第二活塞部分(16.2),并且在所述主体部分中,第一流体腔(14.1)被布置成由所述第一活塞部分和所述第二活塞部分两者的径向表面(16.1’,1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一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16.1, 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增大,并且第二流体腔(14.2)被布置成由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的径向表面(16.2”)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二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12)在第一方向上的运动被布置成独立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而能够由流体控制系统(24)来控制,该流体控制系统被布置成与所述液压阀装置(10)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所述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系统包括压力线路(26),该压力线路连接到加压流体源(28)和所述第一流体腔(14.1)并且设有压力阀(30),并且每个流体腔(14.2’,14.3’,14.4’)都与所述压力线路(26)以可控的方式流体连通,其中每个流体腔的容积都响应于这些活塞部分(16.1, 16.2,16.3)中的至少一个活塞部分相对于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控制系统(24)包括流体线路(38),该流体线路(38)包括阀(40),该阀(40)将所述第二流体腔(14.2)以可控的方式连接至所述流体控制系统的低压部分(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装置包括第三流体腔(14.3),该第三流体腔被布置成由至少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径向表面限定边界,并且该第三流体腔的容积响应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相对所述主体部分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而减小,并且所述第一流体腔和所述第三流体腔能够选择性地连接(30,42)到加压液压流体源(2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限定所述第一流体腔(14.1)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16.1’)小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三流体腔(14.3)的边界的径向表面(16.1”),并且所述第一活塞部分的限定所述第三流体腔(14.3)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16.1”)小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的限定所述第二流体腔(14.2)的边界的所述径向表面(16.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被布置成能相对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在第一方向上自由地移动,并且该第一活塞部分设有机械止动件(50),该机械止动件限定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相对于所述第一活塞部分(16.1)的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分(12)设有与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协作的第二止动件(51),该第二止动件将所述第二活塞部分(16.2)在第二方向上的运动限制到预定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流体腔(14.1)与所述第二流体腔(14.2)之间的可控流体流通(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阀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第一流体腔(14.1)与所述第三流体腔(14.3)之间的可控流体流通(44)。
10.根据权利要求3、8和9所述的用于可控地操作气体交换阀的液压阀装置(10),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流体腔(14.1)与所述第二流体腔(14.2)之间的所述可控流体流通(32)包括控制阀(31),并且位于所述第一流体腔(14.1)与所述第三流体腔(14.3)之间的所述可控流体流通(44)包括控制阀(43),并且所述液压阀装置利用打开的和/或关闭的控制阀(30,40,48,31,43)的组合如下提供有效面积,_ 有效面积I阀30~I阀40~I阀48~I阀31 ~I阀43 TeTrW I ? I I. 16.1j +16.2,W W W I I .16.V +16.2’ —16.2”W ? ? ? ? . 16.1,+16.2,-16.1”W ? I I ? . 16.V +16.2’ —16.2”—16.1”^ ^ ^ ^ ^ 从而利用预定流体压力限定向所述活塞(16)所施加的力。
【文档编号】F01L9/02GK104169532SQ201380009436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2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16日
【发明者】H·妮娜斯, I·霍蒂 申请人:瓦锡兰芬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