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417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作为家庭的主要交通工具,逐渐取代其他交通工具,导致其每天的使用频率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车主选择开车外出旅游或出差,使汽车长距离行驶,这将导致汽车发动机温度过热,易引起冷却液沸腾及发动机温度过高等问题,如遇这种情况车主就需要停车,待发动机冷却后再继续行车,如果车主处在紧急状态,这将会造成损失。

目前,市场上的汽车,其发动机的冷却主要采用水冷,冷却液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发动机冷却系统中循环流动,将发动机工作中产生的多余热能带走,使发动机能以正常工作温度运转。冷却液的冷却程度直接关系到发动机冷却程度。而现有的发动机降温装置主要采用风扇吸入空气,空气流过散热器来完成降温工作,其降温效率较低,很难满足发动机降温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以提高对冷却液降温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管、第一连接端头、第二连接端头、冷气发生器和水容器,其中:

冷却管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冷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内管位于外管的内部,且内管的外周面与外管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冷却腔,内管上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冷却腔内设有多个用于连接内管和外管的连接片,且各连接片上均设有供冷却液在冷却腔内流通的流道;

第一连接端头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堵头,第一连接端头上且位于第一堵头的外周环形布置有多个第一通孔;

第二连接端头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二堵头,第二连接端头上且位于第二堵头的外周环形布置有多个第二通孔;

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分别安装在冷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且当第一连接端头与进水端固定时,第一堵头伸入至内管的内部并与内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第一通孔与冷却腔导通;当第二连接端头与出水端固定时,第二堵头伸入至内管的内部并与内管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第二通孔与冷却腔导通;

冷气发生器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

水容器安装在冷却管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并与冷却腔导通。

优选地,冷却管固定在固定架上,且冷却管在固定架上呈蛇形布置。

优选地,内管和外管的轴心线在同一直线上。

优选地,设置在内管上的进气口和出气口分别位于内管侧壁上且分别靠近两端端口的位置处。

优选地,连接片为圆环形,且连接片的内径与内管的外径适配,连接片的外径与外管的内径适配。

优选地,流道设置在连接片的环面上且设为多个,各流道在连接面的环面上绕连接片的轴心线环形布置。

优选地,连接片内环面和外环面分别与内管的外周面和外管的内周面一体成型。

优选地,内管和外管均采用扁平管。

本发明中,通过内管和外管的配合形成冷却腔,通过第一连接端头和第二连接端头使内管的两端密封,而使冷却腔的两端导通;这种结构设计可使得用于给发动机降温的冷却液在进入冷却腔后绕内管的外周面流动,并利用冷气发生器向内管的内部递送冷气,使冷气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吸热后的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目的。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简单,对冷却液的降温速度快,降温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中所述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3所示,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端头的安装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中所述连接片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1-3,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发动机快速散热装置,包括:冷却管1、第一连接端头2、第二连接端头3、冷气发生器4、水容器5和固定架8,其中:

冷却管1固定在固定架8上,且冷却管1在固定架8上呈蛇形布置,冷却管1具有进水端和出水端,冷却管1包括内管11和外管12,内管11和外管12均采用扁平管;内管11位于外管12的内部,且内管11和外管12的轴心线在 同一直线上,内管11的外周面与外管12的内周面之间预留有间隙形成冷却腔6,内管11侧壁上且分别靠近两端端口的位置处分别设有与外界导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

冷却腔6内设有多个与内管11和外管12的一体成型的连接片7,连接片7为圆环形,且连接片7的内径与内管11的外径适配,连接片7的外径与外管12的内径适配,位于连接片7的环面上设有多个绕连接片7的轴心线环形布置的流道71。

第一连接端头2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堵头21,第一连接端头2上且位于第一堵头21的外周环形布置有多个第一通孔22;第二连接端头3的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二堵头31,第二连接端头3上且位于第二堵头31的外周环形布置有多个第二通孔32;第一连接端头2和第二连接端头3分别安装在冷却管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且当第一连接端头2与进水端固定时,第一堵头21伸入至内管11的内部并与内管1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第一通孔22与冷却腔6导通;当第二连接端头3与出水端固定时,第二堵头31伸入至内管11的内部并与内管11的内壁之间形成密封,第二通孔32与冷却腔6导通;通过第一连接端头2和第二连接端头3的设计使得内管11的两端密封,而保留冷却腔6两端的畅通。

冷气发生器4的出气口通过进气管道与进气口连接;冷气发生器4通过进气管向内管11的内部递送冷气,冷气在内管11内部行走一周后由出气口排出,从实现与冷却腔6内的冷却液的热交换,加快对冷却液降温速度。

水容器5安装在冷却管1的进水端和出水端之间并与冷却腔6导通,水容器5用于为发动机的整个散热系统进行供水。

由上可知,本发明通过内管11和外管12的配合形成冷却腔6,通过第一连接端头2和第二连接端头3使内管11的两端密封,而使冷却腔6的两端导通; 这种结构设计可使得用于给发动机降温的冷却液在进入冷却腔6后绕内管11的外周面流动,并利用冷气发生器4向内管11的内部递送冷气,使冷气与冷却液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对吸热后的冷却液进行快速降温的目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