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8036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是2013年11月29日提出的申请号为201280026380.5的申请的分案申请。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对内燃机的燃料喷射阀压送高压燃料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特别是具备对喷出的燃料的量进行调节的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02-48033号公报中记载的现有技术的具有电磁吸入阀的高压燃料供给泵中,电磁吸入阀在不对电磁线圈通电的状态下,吸入阀由于弹簧的作用力而处于开阀状态。当对电磁线圈通电时,吸入阀由于电磁吸入阀产生的磁吸引力而闭阀。因此,能够通过电磁线圈是否通电来控制吸入阀的开闭运动,由此能够控制高压燃料的供给量。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4803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想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当对电磁线圈通电时在铁芯与固定件之间产生磁吸引力,作为可动部的固定件在吸入阀的闭阀方向上开始运动。固定件与铁芯碰撞停止运动,但是存在此时发生的碰撞产生的声音较大的问题。特别是在要求安静性的车辆的怠速运转状态下成为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减少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中产生的碰撞声。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本发明中为了达成上述目的,减少由于磁吸引力而碰撞的部件的质量,而减小产生的声音。因此,将由于磁吸引力进行运动的可动部分割为两部分(固定件和杆),即使固定件与铁芯碰撞,固定件停止运动,杆也继续运动的结构。优选杆的动能被对吸入阀向开阀方向施加的弹簧的作用力吸收。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能够获得以下效果。发明效果铁芯与固定件由于磁吸引力碰撞时产生的声音,依赖于可动部的动能的大小。由于碰撞而消耗的动能仅为固定件的动能。杆的动能被弹簧的作用力吸收,所以不产生声音。因此,能够减小固定件与铁芯碰撞时的能量,减少产生的声音。附图说明图1是包括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燃料供给系统图的一例。图2是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纵截面图。图3是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其它纵截面图。图4是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的放大纵截面图,表示电磁吸入阀处于开阀状态的状态。图5是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的放大纵截面图,表示电磁吸入阀处于闭阀状态的状态。图6表示将实施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电磁吸入阀安装到泵本体前的状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附图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实施例1基于图1~图6对于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高压燃料供给泵的结构进行说明。在图1中,由虚线包围的部分表示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泵壳1,该虚线中所示的机构、部件一体地组装于高压燃料供给泵的泵壳1中。燃料箱20的燃料,基于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27(以下称为ECU)的信号被进给泵21汲取,被加压至适当的进给压强并通过吸入配管28被输送至高压燃料供给泵的低压燃料吸入口10a。在图2中,在泵壳1的头部固定有减震器盖14。在减震器盖14上设置有接头101,形成低压燃料吸入口10a。通过了低压燃料吸入口10a的燃料,通过固定于吸入接头101的内侧的过滤器102,进一步经由低压燃料流路10b、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低压燃料流路10c到达电磁吸入阀30的吸入口30a。吸入接头101内的吸入过滤器102,具有防止从燃料箱20至低压燃料吸入口10a之间存在的异物通过燃料流被吸收到高压燃料供给泵内的作用。在泵壳1的中心形成作为加压室11的凸部1A,在该加压室11的入口的吸入口30a设置有电磁吸入阀30。在电磁吸入阀30内设置有包括固定件31b和杆31a的可动部31。电磁吸入阀30在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状态下,可动部31由于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如图4所示向图中的左方移动,吸入阀39与吸入阀支架35接触成为开阀状态。由此,电磁吸入阀30在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状态下连通吸入口30a和加压室11。气缸6的外周由气缸支架7的圆筒嵌合部7a保持。通过将在气缸支架7的外周螺刻的螺纹7g拧入在泵壳1上螺刻的螺纹1b,将气缸6固定到泵壳1。此外,柱塞密封13由对气缸支架7的内周圆筒面7c压入固定的密封支架16和气缸支架7保持于气缸支架7的下端。此时,柱塞密封13通过气缸支架7的内周圆筒面7c使轴保持为与圆筒嵌合部7a的轴同轴。柱塞2和柱塞密封13在气缸6的图中下端部以能够滑动接触的状态设置。由此,防止环状低压密封室10f中的燃料流入挺杆3一侧、即发动机的内部。同时,防止对发动机室内的滑动部进行润滑的润滑油(包括发动机油)流入泵壳1的内部。此外,在气缸支架7上设置有外周圆筒面7b,在该处设置用于将O型环61嵌入的槽7d。O型环61利用发动机侧的嵌合孔70的内壁和气缸支架7的槽7d将发动机的凸轮侧和外部隔断,防止发动机油向外部泄漏。气缸6具有与柱塞2的往复运动方向交叉的压接部6a,压接部6a与泵壳1的压接面1a压接。压接通过螺纹的紧固产生的推力进行。加压室11因该压接而成型,必须对螺纹的紧固转矩进行管理,从而即使加压室11内的燃料被加压成为高压,燃料也不会从加压室11通过压接部向外部泄漏。此外,为了适当地保持柱塞2与气缸6的滑动长度而成为在加压室11内较深地插入气缸6的结构。在比气缸6的压接部6a更靠近加压室11一侧,在气缸6的外周与泵壳1的内周之间设置间隙1B。因为气缸6的外周由气缸支架7的圆筒嵌合部7a保持,所以通过设置间隙1B,能够使气缸6的外周不与泵壳1的内周接触。如上所述,气缸6对于在加压室11内进行进退运动的柱塞2沿着其进退运动方向被可滑动地保持。在柱塞2的下端,将凸轮5的旋转运动变换为上下运动并传递至柱塞2的弹簧座15通过嵌合被固定到柱塞2,柱塞2经由弹簧座15被弹簧4压紧至推杆3的底部内面。由此,随着凸轮5的旋转运动,能够使柱塞2上下运动。凸轮5是图2所示的三叶凸轮(凸轮尖是三个)的情况下,曲轴或顶置凸轮轴每旋转一周时柱塞2往复3次。在四冲程发动机的情况下,每一个燃烧冲程中曲轴旋转2次。在三叶凸轮的情况下,通过曲轴使凸轮5旋转的情况下,在一个燃烧循环期间(基本上燃料喷射阀对气缸喷射一次燃料)凸轮往复6次,对燃料进行6次加压并将其从燃料喷出口12喷出。在加压室11的出口设置有喷出阀单元8。喷出阀单元8包括:喷出阀底座8a;与喷出阀底座8a接触分离的喷出阀8b;对喷出阀8b向喷出阀底座8a施力的喷出阀弹簧8c;和收容喷出阀8b和喷出阀底座8a的喷出阀支架8d,喷出阀底座8a与喷出阀支架8d在抵接部通过焊接8e接合形成一体的单元。此外,在喷出阀支架8d的内部设置有形成限制喷出阀8b的冲程的限动部的台阶部8f。在加压室11与燃料喷出口12没有燃料压差的状态下,喷出阀8b由于喷出阀弹簧8c的作用力与喷出阀底座8a压接成为闭阀状态。从加压室11的燃料压强变成比燃料喷出口12的燃料压强更大时起,喷出阀8b抵抗喷出阀弹簧8c而开阀,加压室11内的燃料经过燃料喷出口12向共用通道23高压喷出。当喷出阀8b开阀时,与喷出阀限动部8f接触,冲程被限制。从而,喷出阀8b的冲程由喷出阀限动部8d适当决定。由此,能够防止向燃料喷出口12高压喷出的燃料由于冲程过大、喷出阀8b的关闭延迟而重新向加压室11内逆流,能够抑制高压燃料泵的效率降低。此外,喷出阀8b反复开阀或闭阀运动时,用喷出阀支架8d的内周面进行引导,使得喷出阀8b仅在冲程方向上运动。通过以上这样,喷出阀单元8成为限制燃料的流通方向的止回阀。根据这些结构,加压室11包括泵壳1、电磁吸入阀30、柱塞2、气缸6、喷出阀单元8。这样,被引导至低压燃料吸入口10a的燃料在作为泵主体的泵壳1的加压室11中通过柱塞2的往复运动使需要的量被加压为高压,从燃料喷出口12对共用通道23压送。在共用通道23上安装有喷射器24、压强传感器26。喷射器24与内燃机的气缸数量相应地安装,根据ECU27的控制信号开闭阀,对气缸内喷射燃料。高压燃料供给泵向发动机的固定,通过安装凸缘41、螺栓42、衬套43进行。安装凸缘41在焊接部41a将整周与泵壳1焊接结合而形成环状固定部。本实施例中使用激光焊接。图4是电磁吸入阀30的放大图,是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非通电的状态。图5是电磁吸入阀30的放大图,是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通电状态。可动部31由杆31a、固定件31b两部分构成。杆31a与固定件31b的体型不同,在杆31a与固定件31b之间设置有微小的间隙。杆31a被保持为在后述的阀底座32的滑动部32d也能够滑动,所以固定件31b的运动被杆31a限制在仅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方向上,保持为能够滑动。如图4所示,吸入阀弹簧38被嵌入吸入阀39和吸入阀支架35,在使吸入阀39、吸入阀支架35分离的方向上产生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如图4所示,固定件弹簧34被嵌入固定件内周31c和铁芯内周33b,在使固定件31b和铁芯33分离的方向上产生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此外,设定为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比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更大。因此,在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状态下,由于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可动部31如图4所示向图中左侧的开阀方向被施力,吸入阀39成为开阀状态。阀底座32包括吸入阀底座部32a、吸入通路部32b、压入部32c、滑动部32d。压入部32c被压入固定到铁芯33。吸入阀底座部32a被压入固定到吸入阀支架35,进而吸入阀支架35被压入固定到泵壳1。由此,将加压室11与吸入口30a完全隔断。在滑动部32d中可滑动地保持有杆31a。铁芯33包括第一铁芯部33a、磁限流孔部33b、铁芯内周33c、第二铁芯部33d。当对电磁线圈52通电时,如图4所示由电磁线圈52的周围产生的磁场而产生磁通,在固定件31b与铁芯33之间产生磁吸引力。在本实施例中,构成磁路的部件如图4所示为固定件31b、铁芯33、轭51,它们的材质均为磁性材料。为了增大磁吸引力,使通过固定件31b和铁芯33的磁吸引面S的磁通增大即可。因此,在第一铁芯部33a与第二铁芯部33d之间有设置磁限流孔部33b。在磁限流孔部33b,使厚度在强度允许的范围内较薄,另一方面,在铁芯33的其它部分确保充分的厚度。此外,磁限流孔部33b设置在铁芯33与固定件31b接触的部分的附近。由此,能够减小通过铁芯33的磁限流部33b的磁通,所以大部分磁通通过固定件31b,由此,使铁芯33与固定件31b之间产生的磁吸引力的降低在容许范围内。当磁限流孔部33b的截面积过大时,磁通直接通过第一铁芯部33a与第二铁芯部33d之间,通过固定件31b的磁通减少,所以磁吸引力降低。当磁吸引力较小时,可动部31的响应性变差,发生不能关闭吸入阀,或至闭阀为止的时间变长,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不能控制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的问题。当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时,磁限流孔部33b不需要使用非磁体,能够将铁芯33制造为一体的部件。因此,当组装铁芯33时不需要用压入和焊接等将铁芯33与非磁体结合,能够使部件的加工和组装简化。铁芯33通过焊接部37焊接固定于泵壳1,将吸入口30a与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外部隔断。在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不通电的状态下,且不存在低压燃料流路10c(吸入口30a)与加压室11之间的流体差压时,可动部31由于固定件弹簧34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成为如图4所示向图中的左方移动的状态。此时,因为吸入阀39与吸入阀支架35接触,所以吸入阀39的开阀方向的位置受到限制。在该状态下,吸入阀39成为开阀状态。吸入阀39与阀底座32之间存在的间隙是吸入阀39的可动范围,其成为冲程。当冲程过大时,在对电磁线圈52通电后,吸入阀39从开始闭阀运动直到与阀底座32接触完全闭阀为止需要更长的时间。此外,因为固定件31b与铁芯33的距离也增大,所以产生的磁吸引力减小。因此,发生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响应性不足,不能在目标时刻关闭吸入阀39,不能控制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等问题。当冲程过小时,该部分的限流效果增大,所以产生压强损失。例如在燃料温度为60℃这样的高温下,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的情况下,在吸入冲程中燃料从低压燃料流路10c流入加压室11时,燃料在该部分汽化,能够加压至高压的燃料减少。结果,存在关系到高压燃料供给泵的容积效率的降低等问题。此外,在返回工序中,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吸入阀39中产生的流体力(从加压室11向低压燃料流路10c逆流的燃料所产生的闭阀方向的力)增大。这样,发生在返回工序中的意外的时刻吸入阀39闭阀,不能控制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的问题。由此,吸入阀39的冲程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通过采用本实施例这样的结构,冲程仅由吸入阀支架35和吸入阀39的部件尺寸决定,所以通过适当地设定这些部件尺寸的公差能够将冲程的误差抑制为最小限度。此外,固定件31b与铁芯33的间隙必须设定为比吸入阀39与阀底座32之间的冲程更大。当间隙比冲程小时,发生如下问题:对电磁线圈52通电,吸入阀39开始闭阀运动后,吸入阀39接触阀底座32之前固定件31b与铁芯33碰撞,吸入阀39与阀底座32不接触,即不能使吸入阀39成为完全的闭阀状态。但是,当间隙过大时,即使对电磁线圈52通电,也不能获得充足的磁吸引力。因此,发生如下问题:可动部31不能闭阀或响应性变差,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不能控制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等。如果是本实施例这样的结构,则间隙仅由吸入阀支架35、阀底座32、杆31a、铁芯33、吸入阀39的部件的尺寸决定,所以通过适当地设定这些部件尺寸的公差能够将间隙的误差抑制为最小限度。由于凸轮5的旋转,柱塞2处于向图2的下方位移的吸入工序状态(从上止点位置移动到下止点位置期间)时,不对电磁线圈52通电。因为此时吸入阀39开阀,所以加压室11的容积增加。该工序中,燃料从吸入口30a通过阀底座32的吸入通路部32b、吸入口36流入加压室11内。其中,吸入阀39的位移量被吸入阀支架35限制,所以不会继续开阀。该状态下,柱塞2结束吸入冲程,转移至压缩冲程(从下止点移动到上止点期间的上升工序)。加压室11的容积随着柱塞2的压缩运动而减少,在该状态下,暂时被吸入加压室11的燃料再次通过开阀状态的吸入口36返回低压燃料流路10c(吸入口30a),所以加压室的压强不会上升。将该工序称为返回工序。此时,在吸入阀39中,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产生的开阀方向的力和燃料从加压室11向低压燃料流路10c逆流时产生的流体力的开阀方向的力起作用。为了在返回工序中使吸入阀39维持开阀状态,将上述的固定件弹簧34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设定为比流体力更大。在该状态下对电磁线圈52通电后,铁芯33与固定件31b之间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吸引力,磁吸引力比固定件弹簧34的作用力更强时,固定件31b向闭阀方向开始运动。固定件31b与杆31a是分开的,固定件31b向闭阀方向开始运动时固定件31b被卡在杆31a的限动部31f,固定件31b与杆31a一同向闭阀方向开始运动。固定件31b与铁芯33碰撞时固定件31b的运动停止,由于固定件31b具有的动能而产生碰撞声。因为固定件31b与杆31a通过固定件滑动部31e保持为能够滑动,所以杆31a在固定件31b与铁芯33碰撞而停止运动后,也向闭阀方向继续运动并通过固定件弹簧34吸收其动能而停止运动。所以,杆31a的动能不产生声音。通过采用以上的结构,能够减小对铁芯33的碰撞产生的声音。如上所述,固定件31b和杆31a向闭阀方向移动时,吸入阀39中仅有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起作用。所以,吸入阀39由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向闭阀方向移动,与吸入阀底座部32a接触成为闭阀状态,因此吸入口36被堵塞。当吸入口36关闭时,加压室11的燃料压强与柱塞2的上升运动一起上升。然后,当成为燃料喷出口12的压强以上时,通过喷出阀单元(喷出阀机构)8进行加压室11中残留的燃料的高压喷出,对共用通道23供给。将该工序称为喷出工序。即,柱塞2的压缩工序包括返回工序和喷出工序。在喷出冲程中,能够在开始加压燃料的供给后,解除对电磁线圈52的通电。这是因为加压室11内的压强成为燃料喷出口12的压强以上时,在吸入阀39中由于加压室11的压强在闭阀方向上起作用,比该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更大。由此,能够抑制电磁线圈52的消费电力。此外,通过控制电磁吸入阀30的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时刻,能够控制喷出的高压燃料的量。当使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时刻提前时,压缩工序中的返回工序的比例较小,喷出工序的比例较大。即,返回低压燃料流路10c(吸入口30a)的燃料较少,高压喷出的燃料较多。另一方面,使对电磁线圈52的通电时刻延迟时,压缩工序中的返回工序的比例较大,喷出工序的比例较小。即,返回低压燃料流路10c的燃料较多,高压喷出的燃料较少。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时刻由来自ECU27的指令控制。柱塞2结束加压冲程开始吸入冲程时,加压室11的体积再次开始增加,加压室11内的压强降低。然后,燃料从低压燃料流路10c通过30a流入加压室11。吸入阀39由于固定件弹簧34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向图中左侧开始开阀运动,移动相当于冲程的量后,与吸入阀支架35碰撞而停止运动。该碰撞由于固定件弹簧34与吸入阀弹簧38的作用力的差而产生,碰撞能量不那么大。因此,在该碰撞部不要求较高的硬度。所以,在本实施例中,吸入阀支架35的材质采用奥氏体不锈钢。此外,此时固定件31b卡在杆31a的限动部31f,与杆31a一同进行开阀运动。通过以上这样构成,通过控制对电磁线圈52通电的时刻,能够将高压喷出的燃料的量控制为内燃机需要的量。此时,吸入阀39随着柱塞2的下降/上升运动,可动部31反复图中的左右方向的运动,吸入口36反复开闭运动。此时,因为可动部31的固定件31b与杆31a之间、以及杆31a与阀底座32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所以可动部31使该运动被限制为仅在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方向被保持为可滑动,反复滑动运动。两处滑动部的间隙如下述方式设定。当间隙过大时,杆31a和固定件31b也在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方向以外进行运动。这样,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响应性变差,内燃机高速运转时(凸轮高速旋转时)吸入阀39的开阀/闭阀不能追随,不能控制喷出的高压燃料的量。因此,间隙必须设定为适当的值。此外,固定件滑动部31e和滑动部32d需要充分低的表面粗糙度,使得不会成为可动部31的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阻碍。此外,从耐久上的观点出发要求较高的硬度,所以吸入阀39、阀底座32和杆31a的材料是硬度较高的马氏体不锈钢。此外,已知作为杆31a和阀底座32的材料的马氏体不锈钢是放置在磁场中时内部产生磁通的磁性材料。因此,通过固定件31b在杆31a和阀底座32中也产生磁通的流动,产生相互吸引的磁吸引力。但是,采用本实施例的结构时,大部分磁通仅通过固定件31b和铁芯33的磁吸引面S,因此不存在吸入阀39不能闭阀的情况。此外,可动部31反复开阀运动/闭阀运动时,杆31a在铁芯33的内侧圆筒部内出入,铁芯33的内侧圆筒部内的燃料容积增减。因为铁芯33的内侧圆筒部充满燃料,所以杆31a在铁芯33的内侧圆筒部内出入的情况下,被杆31a排开的燃料仅能通过阀底座32的引导部32d在图中的左右方向往复。但是,阀底座32的引导部32d与杆31a的间隙微小,燃料不能充分地通过,妨碍了可动部31的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响应性。因此,在阀底座32上设置有连通孔32e。由固定件31b的内周面和铁芯33的内周面构成的圆筒部内的空间的体积也通过可动部31进行开阀运动/闭阀运动而增减。此外,当固定件31b与铁芯33碰撞时,该圆筒部内的空间成为完全的密闭状态,固定件31b从铁芯33离开转移至开阀运动的瞬间发生压强降低,存在可动部31的开阀运动变得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在固定件31b上设置有固定件连通孔31d。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能够使燃料容易通过,确保可动部31的开阀运动/闭阀运动的响应性。电磁线圈52由将引线54以可动部31的轴为中心卷绕构成。引线54的两端通过引线焊接部55与端子56焊接连接。端子是导电性的物质且在连接器部58开口,当连接器部58与来自ECU27的对方侧连接器连接时,与对方侧的端子接触,将电流传递至电磁线圈52。在本实施例中,将该引线焊接部55配置在轭51的外侧。在磁路的外侧配置引线焊接部55,不存在引线焊接部55所需要的空间,所以能够缩短磁路的全长,在铁芯33与固定件31b之间产生充分的磁吸引力。图6表示将电磁吸入阀30安装到泵壳1前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首先,分别制造吸入阀单元81和连接器单元82。接着,将吸入阀单元81的吸入阀支架35压入固定于泵壳1,然后,对焊接部37遍及整周进行焊接接合。在本实施例中,焊接是激光焊接。在该状态下,将连接器单元82压入固定于铁芯33。由此,能够自由地选择连接器58的方向。上述吸入冲程、返回冲程、喷出冲程这三个冲程中,燃料总是在吸入口30a(低压燃料流路10c)中出入,所以燃料压强产生周期性的脉动。该压强脉动被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吸收降低,能够切断向从进给泵21到达泵壳1的吸入配管28的压强脉动的传播,防止吸入配管28的破损等,并且以稳定的燃料压强对加压室11供给燃料。因为低压燃料流路10b与低压燃料流路10c连接,所以燃料遍布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的两个面,有效地抑制燃料的压强脉动。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由两个金属隔板构成,在两个隔板之间的空间中封入有气体的状态下将外周用焊接部整周焊接而相互固定。于是,形成如下机构:当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的两个面承受低压压强脉动时,压强脉动降低机构9使容积变化,由此使低压压强脉动降低。此外,柱塞2由与气缸6滑动的大直径部2a和与柱塞密封13滑动的小直径部2b构成。大直径部2a的直径设定为比小直径部2b的直径大,相互设定为同轴。在气缸6的下端与柱塞密封13之间存在环状低压密封室10f,设置在气缸支架7的环状低压密封室10f经过低压燃料通路10d、10e和环状低压通路10h与低压燃料流路10c连接。大直径部2a与小直径部2b的台阶部2c存在于环状低压密封室10f内,所以柱塞2在气缸6内反复滑动运动时,大直径部2a与小直径部2b的台阶部在环状低压密封室10f内反复上下运动,环状低压密封室10f的容积变化。在吸入冲程中环状低压密封室10f的容积减少,环状低压密封室10f内的燃料通过低压燃料通路10d、10e流向低压燃料流路10c。在返回冲程、喷出冲程中环状低压密封室10f的容积增加,低压燃料通路10d内的燃料通过低压燃料通路10e流向环状低压密封室10f。当着眼于低压燃料流路10c时,在吸入冲程中燃料从低压燃料流路10c流入加压室11,另一方面,燃料从环状低压密封室10f流入低压燃料流路10c。在返回冲程中,燃料从加压室11流入低压燃料流路10c,另一方面,燃料从低压燃料流路10c流入环状低压密封室10f。此外,在喷出冲程中,燃料从低压燃料流路10c流入环状低压密封室10f。这样,环状低压密封室10f具有帮助燃料出入低压燃料流路10c的作用,所以具有降低低压燃料流路10c中产生的燃料的压强脉动的效果。附图标记说明1泵壳2柱塞2a大直径部2b小直径部3挺杆5凸轮6气缸7气缸支架8喷出阀单元9压强脉动降低机构10a低压燃料吸入口10b、10c低压燃料流路10d、10e低压燃料通路10f环状低压密封室11加压室12燃料喷出口13柱塞密封20燃料箱21进给泵23共用通道24喷射器26压强传感器27发动机控制单元(ECU)30电磁吸入阀31可动部31a杆31b固定件31c固定件内周31d固定件连通孔31e固定件滑动部32阀密封33铁芯34固定件弹簧35吸入阀支架38吸入阀弹簧39吸入阀52电磁线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