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9761阅读:4134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发动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汽车用发动机,航空活塞发动机还是船用发动机都逐渐推进增压化。发动机配备涡轮增压器可以减少排放,节省油耗,以更小的体积带来更大的动力性能。

发动机工作时排放到大气中的热量占发动机产生的总热量的33%,废气涡轮增压器就是利用排气中的热量。(比如发动机产生的总热量是100%,冷却失去的能量约占30%,机械损失约占5%,实际用于发动机输出功率的能量只不过30%左右。)

如图3示意,涡轮增压的工作原理为:废气涡轮增压器实际上一种空气压缩机C,通过压缩空气来增加进气量,其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能量来推动涡轮机T的涡轮,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叶轮压缩来自空气滤清器的空气,使之增压进入气缸。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随着发动机转速加快而快,叶轮可压缩更多的空气进入气缸,使空气的压力与密度增大,相应增加喷油量和调整发动机转速,就可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同时,因为燃烧充分,所以,尾气中的有害物质CO、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的含量有所降低,排放性能得到改善。由于涡轮增压器利用的是废气的能量,因此能提高能量利用率,达到节能的目的。

涡轮增压器在工作过程中轴承需要润滑,润滑油从进油管5进入,经回油管6流出。进油管5和回油管6与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连接,中间体与压气机壳体和涡轮机壳体连接。但由于增压器轴系相对中间体的油腔是旋转的,涉及动密封问题。动密封无法做到完全密封,通常采用开口的密封环方式密封。而增压器中间体油腔泄油通常通过重力回油。如果增压器回油管回油不通畅,增压器中间体油腔内的润滑油将造成积累,当积累的机油流道密封环部位时,将造成从密封环开口和间隙处的泄漏。同时,由于密封环间隙和开口的存在,压气机和涡轮机内的高压气体也会通过间隙和开口流入增压器回油管。因为布置问题,造成增压器回油管不能顺序向下,有U型管将造成增压器回油管润滑油的局部积累,堵塞管路中气体的流通,造成增压器回油管通气不畅,从会造成润滑油回油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目的是避免回油不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包括用于与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连接且用于接收润滑油的第一油管、与第一油管连接且用于将从润滑油中分离出的气体排出的呼吸器和与呼吸器连接且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发动机油底壳中的第二油管。

所述呼吸器的位置高于油底壳中润滑油的液面高度。

所述呼吸器的排气口直接连通大气。

所述呼吸器的排气口与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管路或发动机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通过增加呼吸器,呼吸器和大气联通,控制回油管内的压力和大气压持平,增压器压气机和涡轮机窜入增压器中间体润滑油中的高压气体便可以通过呼吸器排出,避免回油管内气压的升高而导致回油不畅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呼吸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涡轮增压器的原理图;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压气机进气;2、压气机出气;3、涡轮机进气;4、涡轮机出气;5、进油管;6、回油管;7、第一油管;8、呼吸器;81、排气口;82、壳体;83、上腔室;84、下腔室;85、回油口;86、通道;87、进气口;9、第二油管;10、油池;C、压气机;T、涡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回油管,包括用于与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连接且用于接收润滑油的第一油管7、与第一油管7连接且用于将从润滑油中分离出的气体排出的呼吸器8和与呼吸器8连接且用于将润滑油引导至发动机油底壳中的第二油管9,呼吸器8用于进行油气分离,将润滑油中的高压气体分离出并排出至大气中。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油管7的一端与涡轮增压器的中间体连接,另一端与呼吸器8的进气口87连接。第二油管9的一端与呼吸器8连接,另一端与发动机的油底壳连接。涡轮增压器窜入润滑油中的高压气体连同润滑油一起经第一油管7流入呼吸器8中,在呼吸器8中,高压气体与润滑油分离,最终分离出的高压气体经呼吸器8排出至大气中,润滑油经第二油管9流至发动机的油池10中。

作为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呼吸器8的位置高于油底壳中润滑油的液面高度,而且呼气器的通大气的排气口81开口向上,保证排气口81处只有空气能够流出,防止润滑油重力或压力作用流出。

呼吸器8的排气口81可以直通大气,也可以同曲轴箱通风系统管路或者涡轮增压器的进气管路连接,间接联通大气。呼吸器8的排气口81连通大气,可以保持呼吸器8内的压力和大气接近。排气口81直通大气的方式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问题,目前汽车环保法规限制是禁止使用的,但船用或航空发动机目前还没有相关法规限制。

呼吸器8属于现有技术,其结构如图2所示,呼吸器8包括壳体82、通道86和分离球。壳体82为内部中空的圆柱形结构,壳体82的内腔分为上腔室83和下腔室84,上腔室83的底壁呈自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状,且上腔室83的底壁的下端设置有一向下延伸到下腔室84的底部的通道86。通道86为圆筒状,通道86的下端与下腔室84的底壁之间留有空隙,以使气流能由下腔室84的底部进入到通道86内。壳体82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87和排气口81,进气口87与第一连接管连接,进气口87并与下腔室84的上端相通,且进气口87的高度远高于通道86的下端。排气口81的开口朝上,且出气口与上腔室83相通。带有高压气体的润滑油从进气口87进入下腔室84,在下腔室84中把润滑油析出后,高压气体从通道86进入到上腔室83,最后经排气口81向外排出至大气中。下腔室84的底壁呈自上至下渐缩的锥形状,且下腔室84的底壁的下端设置有回油口85,锥形状的底壁能够使润滑油集中从回油口85排出至第二油管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