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85671阅读:13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电喷系统的油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阻尼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轨是汽车电喷系统中一部分,油轨用于将燃油运送至喷油管和维持管内压力的作用。因此,一般普遍在油管内安装有阻尼器以维持内部压力。但是现有的阻尼器由于两端是铜钎焊的关系,导致密封性差,经常会使喷油嘴的喷油效果不佳,另外阻尼器的截面形状也使得阻尼器的变形可能大大增加,甚至会导致现有跑道型的阻尼器的通孔拥堵。另外铜钎焊密封的阻尼器,以及集成到油轨也采用铜钎焊,也造成加工和安装工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阻尼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阻尼器,其中,包括:

一阻尼器,所述阻尼器为从头部至尾部的条状物,所述阻尼器的内部沿所述阻尼器的中心线方向贯穿开设通孔,并且所述阻尼器的头尾部两端均焊接;

所述阻尼器的截面形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第四部分和第五部分五个部分组成,所述第一部分为半圆形,所述第二部分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二部分等腰梯形的短边与所述第一部分半圆形的直径边重合;所述第四部分为等腰梯形,所述第五部分为半圆形,所述第四部分等腰梯形的短边与所述第五部分半圆形的直径边重合;所述第三部分为矩形,所述第三部分矩形的两侧短边分别与一半圆形直径边重合,所述第三部分矩形的两侧长边分别与所述第二部分等腰梯形的长边和所述第四部分等腰梯形的长边重合。

上述一种阻尼器,其中,所述阻尼器的内部开设有沿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所述第四部分和所述第五部分五个部分形成的外轮廓形状的所述通孔。

上述一种阻尼器,其中,所述阻尼器的头尾部两端压扁处通过激光焊接。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1)通过阻尼器的凸起部分的设计,有效地提高阻尼器的强度,避免阻尼器变形。

(2)阻尼器的两端压扁后通过激光焊接,有效地提高阻尼器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截面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截面剖视图的各部分组成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以及包括该阻尼器的油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中:1、阻尼器;11、第一部分;12、第二部分;13、第三部分;14、第四部分;15、第五部分;2、通孔;3、油轨;4、封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的截面剖视图的各部分组成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的一种阻尼器以及包括该阻尼器的油轨的安装示意图。请参见图4至图3所示。示出了:一油轨3,阻尼器1放置于油轨3内,并且一封盖4将阻尼器1封于油轨3内。阻尼器1由头部至尾部形成为条状物,并且该条状物的阻尼器1近似为成直线状的条状。在阻尼器1的内部沿阻尼器1的中心线方向贯穿开设有通孔2,并且阻尼器1的两端焊接。

阻尼器1的截面形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第四部分14和第五部分15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11为半圆形,第二部分12为等腰梯形,第二部分12等腰梯形的短边与第一部分11半圆形的直径边重合;第四部分14为等腰梯形,第五部分15为半圆形,第四部分14等腰梯形的短边与第五部分15半圆形的直径边重合;第三部分13为矩形,第三部分13矩形的两侧短边分别与一半圆形直径边重合,第三部分13矩形的两侧长边分别与第二部分12等腰梯形的长边和第四部分14等腰梯形的长边重合。

此外,阻尼器1的内部开设有沿第一部分11、第二部分12、第三部分13、第四部分14和第五部分15五个部分形成的外轮廓形状的通孔2。

阻尼器1的第三部分13矩形两侧半圆、第一部分11半圆形和第五部分15半圆形保证阻尼器1不易变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进一步的,在一种较佳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2所示。阻尼器1的两端压扁处通过激光焊接,以此使得阻尼器1的密封性更加可靠。

当然,阻尼器1的正对的两侧端面还可以形成不同的形状,如锯齿形、波浪形等,只需保证阻尼器1的强度不易变形。

接下来,说明下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油轨。请参见图3所示。将已激光焊接完毕的阻尼器1装入已铜钎焊接完毕的油轨3内,并采用激光焊接将油轨3的端部与封盖4封闭,不仅便于加工和安装,而且也保证集成后的油轨3总成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