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油器及发动机供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47670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节油器及发动机供油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发明涉及燃油发动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节油器及发动机供油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能源面临枯竭的现状下,提高燃油发动机对燃油的能量转换效率以节省燃油,一直是人们孜孜不懈的研究课题。目前,应用较广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个方法是改进发动机本身的机械结构,来优化供给到燃烧室内的燃油与氧气的配比和提高热能转换成机械能的转化比,但该方法的提高效果有限;另一个方法是往燃油中添加燃油添加剂,以使燃油更充分燃烧,但该方法操作不方便,实际效果不稳定。

现在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节油器,这种节油器连接于发动机的进油端,燃油通过这种节油器,节油器内的负离子球可以使燃油的微观结构发生改变,使燃油进入发动机后能够燃烧更充分,从而使单位质量的燃油释放出更多能量,达到节省燃油的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节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省油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油器及发动机供油装置,以缓解现有技术中的节油器所存在的省油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节油器,包括筒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于筒体的两端;第一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出油管;筒体的内腔灌装有稀土矿物离子球;筒体的内腔还设置有聚流环,聚流环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密封接触,聚流环的两端面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聚流凹槽,聚流凹槽的深度自聚流环的中心向外侧逐渐减小,聚流环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稀土矿物离子球分布于聚流环的两侧。

进一步的,筒体内设置有多个聚流环,多个聚流环沿筒体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的远离筒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石环,第二端盖的远离筒体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磁石环;第一磁石环的朝向筒体的一侧与第二磁石环的朝向筒体的一侧的极性相反。

进一步的,筒体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导油槽。

进一步的,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一端盖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和\或,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二端盖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

进一步的,压紧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隔板,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一端盖或者第二端盖抵接,另一端与隔板的一侧抵接,隔板的另一侧抵接到稀土矿物离子球上;隔板上设置有方形通孔。

进一步的,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一端盖之间和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二端盖之间均设置有滤网,滤网上设置有方形小孔。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与筒体和第二端盖与筒体均固定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与筒体之间和第二端盖与筒体之间均设置有硅胶o型圈和氟胶o型圈,氟胶o型圈位于硅胶o型圈的靠近稀土矿物离子球的一侧。

本发明提供的节油器,涉及燃油发动机的技术领域。该节油器包括筒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分别设置于筒体的两端;第一端盖上设置有进油管,第二端盖上设置有出油管;筒体的内腔灌装有稀土矿物离子球;筒体的内腔还设置有聚流环,聚流环的侧壁与筒体的内壁密封接触,聚流环的两端面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聚流凹槽,聚流凹槽的深度自聚流环的中心向外侧逐渐减小,聚流环的中心设置有通孔;稀土矿物离子球分布于聚流环的两侧。第一端盖、第二端盖和筒体形成一个只在两端开设有通孔的腔体,使燃油经进油管进入该腔体内,能与稀土矿物离子球充分接触;稀土矿物离子球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促使燃油的分子链断裂,燃油的大油分子变成小油分子,然后经出油管排出节油器,进入发动机。由于燃油分子变小,因此燃油在发动机中能更充分的燃烧,释放更多能量。但现有技术中节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节油效果却并不能达到预期;经过研究实验,发现是由于燃油流经节油器,燃油的压力急剧衰减,燃油进入发动机后,由于压力减小,因此在燃烧室内雾化效果变差,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程度降低。本发明提供的节油器,在筒体内设置有聚流环,聚流环上设置有聚流凹槽和通孔,使燃油从节油器的进油管到出油管的压力衰减值减小,从而使燃油进入发动机进行雾化时能够维持相对较高油压,保证了雾化效果,使燃油燃烧更充分,释放更多能量。通过本发明提供的节油器,缓解了现有技术中的节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省油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问题。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供油装置,包括油箱、供油泵、油泵滤芯和如上所述的节油器;供油泵的进油端与油箱连通,出油端与油泵滤芯的一端连接,油泵滤芯的另一端与节油器的进油管连通。

发动机供油装置与上述的节油器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聚流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01-筒体;011-腔体;012-螺旋形导油槽;013-第一斜面;014-第二斜面;02-第一端盖;021-第一凹槽;022-第二凹槽;023-第三凹槽;024-环形槽;025-硅胶o型圈;026-氟胶o型圈;03-第二端盖;041-进油管;0411-三角凸起;042-出油管;05-聚流环;051-聚流凹槽;052-通孔;053-环侧槽;054-环侧o型圈;061-第一磁石环;062-第二磁石环;07-螺旋弹簧;08-隔板;081-方形通孔;09-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节油器,包括筒体01、第一端盖02和第二端盖03,第一端盖02和第二端盖03分别设置于筒体01的两端;第一端盖02上设置有进油管041,第二端盖03上设置有出油管042;筒体01的内腔灌装有稀土矿物离子球;筒体01的内腔还设置有聚流环05,聚流环05的侧壁与筒体01的内壁密封接触,聚流环05的两端面中间位置对称设置有聚流凹槽051,聚流凹槽051的深度自聚流环05的中心向外侧逐渐减小,聚流环05的中心设置有通孔052;稀土矿物离子球分布于聚流环05的两侧。

具体地,第一端盖02、第二端盖03和筒体01形成一个只在两端开设有孔的腔体011,燃油经进油管041进入腔体011内,与稀土矿物离子球充分接触;稀土矿物离子球释放负离子,负离子促使燃油的分子链断裂,燃油的大油分子变成小油分子,然后经出油管042排出节油器,进入发动机。由于燃油分子变小,因此燃油在发动机中能更充分的燃烧,释放更多能量。但现有技术中节油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节油效果却并不能达到预期;经过研究实验,发现是由于燃油流经节油器,燃油的压力急剧衰减,燃油进入发动机后,由于压力减小,因此在燃烧室内雾化效果变差,不能与氧气充分接触,燃烧程度降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在筒体01内设置有聚流环05,聚流环05上设置有聚流凹槽051和通孔052,使燃油从节油器的进油管041到出油管042的压力衰减值减小,从而使燃油进入发动机进行雾化时能够维持相对较高油压,保证了雾化效果,使燃油燃烧更充分,释放更多能量。

请参照图6,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第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进油管041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三角凸起0411,三角凸起0411的轴截面为钝角三角形,该钝角三角形的一条钝角边位于进油管041的外圆面上,另一条钝角边自进油管041的外圆面往外,指向第一端盖02倾斜。三角凸起0411沿进油管041的轴向间隔分布有多个。在安装节油器时,进油管041插入油管中,三角凸起0411可方便将进油管041插入油管,且可阻止油管从进油管041上脱落。

出油管042的外圆面上设置有与进油管041上的三角凸起0411结构相同的凸起。

请参照图1和图5,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聚流环的结构示意图。聚流环05的的侧壁设置有环侧槽053,环侧槽053位于聚流环05的厚度方向的中间位置,环侧槽053里装有环侧o型圈054;聚流环05的外圆周直径略小于腔体011的直径,环侧o型圈054与腔体011的内壁紧密贴合,可使聚流环05的侧壁与筒体01的内壁之间密封,且避免聚流环05在腔体011内晃动,使聚流环05上的通孔052的轴线与腔体011的轴线保持重合,且使聚流环05在筒体01的长度方向的位置保持固定不动,避免随燃油的流动冲击而移动。通孔052的直径大于稀土矿物离子球中的最大颗粒的直径,使稀土矿物离子球可从通孔052中通过,且不会堵塞通孔052。

进一步的,筒体01内设置有多个聚流环05,多个聚流环05沿筒体0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具体地,当腔体011的长度的尺寸较大时,可在筒体01内设置多个聚流环05,多个聚流环05沿筒体01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相邻聚流环05之间的距离相等。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02的远离筒体0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一磁石环061,第二端盖03的远离筒体01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第二磁石环062;第一磁石环061的朝向筒体01的一侧与第二磁石环062的朝向筒体01的一侧的极性相反。

具体地,第一磁石环061和第二磁石环062可在腔体011内形成一个单向的磁场,该磁场可与稀土矿物离子球释放的负离子协同作用,加速燃油的分子链断裂,促进更多的大油分子变成小油分子,使得燃油进入发动机后能够更加充分燃烧,提高热能转换、增强动力、清除积碳、降低油耗、降低噪音、降低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的含量,减少尾气中的污染物,保护环境并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1和图6,在第一端盖02的背离筒体01的端面上开设有环形槽024,第一磁石环061镶嵌在环形槽024内,在环形槽024的上边沿设置有指向环形槽024的中心轴线的小凸起,小凸起沿圆周方向均布,小凸起可将第一磁石环061卡住,使第一磁石环061不能脱离环形槽024;在第二端盖03上设置有相同的结构来容纳和固定第二磁石环06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第一磁石环061和第二磁石环062,分别设置在第一端盖02的远离筒体01的一侧和第二端盖03的远离筒体01的一侧,均位于腔体011的外部,不与燃油直接接触。与现有技术中的将磁石环设置于筒体01内部的技术方案相比,这种结构中燃油不与磁石环直接接触,避免了磁石环生锈产生的杂质混入燃油中,从而避免了杂质进入节油器内部影响节油器的使用寿命,以及杂质随燃油进入发动机内影响燃油在发动机中的燃烧和对发动机造成损伤。

进一步的,筒体01内壁上设有螺旋形导油槽012。

具体地,请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筒体01的结构示意图。螺旋形导油槽012呈螺旋形,设置于筒体01的内壁上,可增加燃油在筒体01内滞留的时间,使燃油的分解作用时间更长,提高燃油分子链断裂的效果,有利于燃油的燃烧。

进一步的,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一端盖02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和\或,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二端盖03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

具体地,请参照图1,在第一端盖02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第二端盖03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未设置压紧装置。压紧装置的作用是使稀土矿物离子球颗粒之间紧密接触,避免出现晃动,而在运转过程中产生异响或者对筒体01内其它结构产生冲击,除此之外,有了压紧装置后,填充稀土矿物离子球时可留有一定余量,避免填充过多影响安装筒体01两端的端盖。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还可以在第一端盖02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不设置压紧装置,而只在第二端盖03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设置压紧装置,同样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

优选地,在第一端盖02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和在第二端盖03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均设置压紧装置,可避免只在一端设置有压紧装置,另一端的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相对较松,较松的一端的稀土矿物离子球在流动的燃油的冲击下出现轻微晃动。特别是,当筒体0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时,在稀土矿物离子球的两端均设置压紧装置,可达到更好的压紧效果。

进一步的,压紧装置包括弹性元件和隔板08,弹性元件的一端与第一端盖02或者第二端盖03抵接,另一端与隔板08的一侧抵接,隔板08的另一侧抵接到稀土矿物离子球上;隔板08上设置有方形通孔081。

请参照图1、图6和图7,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节油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第一端盖02的朝向筒体01的端面上设置有第一凹槽021,螺旋弹簧07设置在第一凹槽021内且与第一凹槽021的底面抵接,第一凹槽021的直径略大于螺旋弹簧07的外圆周直径,可限制螺旋弹簧07不在筒体01内径向串动;螺旋弹簧07的另一端抵接到隔板08的端面上,隔板08上设置有方形通孔081,因稀土矿物离子球呈球形,相较于圆形孔,方形通孔081不会被稀土矿物离子球堵塞而导致燃油无法通过。

上述螺旋弹簧07还可以采用橡胶弹簧或者囊式气体弹簧等其它弹性元件替换。

进一步的,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一端盖02之间和稀土矿物离子球与第二端盖03之间均设置有滤网09,滤网09上设置有方形小孔。滤网09可在节油器的装配过程,阻止灰尘等杂质进入筒体01内而影响节油器的正常运转,而且还可避免筒体01内的杂质经出油管042进入发动机内而损伤发动机。当第一端盖02或者第二端盖03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设置有压紧装置时,则滤网09设置于隔板08与稀土矿物离子球之间。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和第二端盖03与筒体01均固定连接且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层。

具体地,请参照图1和图2,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和第二端盖03与筒体01均通过螺纹连接,在安装第一端盖02和第二端盖03时,在第一端盖02的外壁和第二端盖03外壁上涂覆螺纹密封胶,该螺纹密封胶为厌氧型锁固剂,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可快速固化,使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之间和第二端盖03与筒体01之间固定牢靠,避免由于振动而松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和第二端盖03与筒体01还可以通过螺钉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之间和第二端盖03与筒体01之间均设置有硅胶o型圈025和氟胶o型圈026,氟胶o型圈026位于硅胶o型圈025的靠近稀土矿物离子球的一侧。

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4和图6,图4为图3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在第一端盖02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凹槽022和第三凹槽023,第二凹槽022位于靠近第一端盖02的朝向稀土矿物离子球的端面的一侧。第二凹槽022中安装有氟胶o型圈026,第三凹槽023中安装有硅胶o型圈025。筒体01的内壁上对应上设置有第一斜面013和第二斜面014。在将第一端盖02固定到筒体01后,氟胶o型圈026与第二斜面014配合,硅胶o型圈025与第一斜面013配合,氟胶o型圈026和硅胶o型圈025被挤压变形,填充第一端盖02与筒体01的连接面之间的空隙,增强密封性能,避免燃油在通过节油器时发生泄漏。在第二端盖03和筒体01的连接位置,设置有与上述的第一端盖02和筒体01的连接位置相同的密封结构。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发动机供油装置,包括油箱、供油泵、油泵滤芯和如上所述的节油器;供油泵的进油端与油箱连通,出油端与油泵滤芯的一端连接,油泵滤芯的另一端与节油器的进油管041连通。

具体地,供油泵提供动力,将油箱内的燃油送入油泵滤芯,并使燃油具有一定油压,油泵滤芯将燃油中的杂质过滤掉,然后燃油经节油器的进油管041进入腔体011,与稀土矿物离子球接触,在第一磁石环061和第二磁石环062产生的磁场,以及稀土矿物离子球释放的负离子的作用下,燃油中的大油分子分裂成小油分子,再经出油管042排出节油器,进入发动机中,在发动机的燃烧室中被雾化后点燃,释放出能量,推动发动机运转。另外,在安装位置的设计上,应尽量使节油器与发动机之间的距离为15-20cm。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