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应急柴油机空滤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1003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船应急柴油机空滤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应急柴油机空滤器,属于空气滤清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柴油机空气滤清器采用上进、下出的取气方式,决定了安装位置只能处于柴油机增压器顶部,整体重量沉,需要增加辅助支撑,导致柴油机高度很高,不利于船应急柴油机空间紧张的整机布置。并且现有船用空气滤清器采用三层钢丝网结构,随着使用周期加长钢丝网生锈,滤清效率极低,需要整体更换,既浪费人工又浪费材料。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空气滤清器存在的上述缺陷,提出了一种后端旋向进气的空气滤清器,通过采用后端旋向进气结构、内置旋流叶片、泡棉材质的滤芯,实现了降低整机高度、滤清效率高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船应急柴油机空滤器包括有前盖、后盖和外壳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滤芯,滤芯采用泡棉材质,滤芯贯穿壳体设置,其两端分别插装在前后盖的环形卡槽上,前盖上设置有出气口,后盖上设置有进气口,外壳上靠近前盖处设有排尘袋,后盖上设置呈圆周均匀分布的若干个旋流叶片。

进一步地,旋流叶片的一端固定在后盖的中心柱上,另一端固定在后盖的外边缘内壁。

进一步地,进气口的进风通道设置在旋流叶片的间隙内,出气口与增压器相连。

进一步地,外壳采用增强尼龙外壳结构,外壳固定于增压器侧部。

进一步地,滤芯外设有径向密封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前盖和后盖分别通过多个卡箍与外壳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简化连接管路,柴油机整体高度降低:采用后端旋向进气的空气滤清器结构,使得空气滤清器可以设置于增压器的右侧,而上进下出方式空气滤清器只能设置于增压器的顶部;

(2)耐潮湿,适用于海洋环境:通过设置有泡棉结构的滤芯,耐潮湿防腐蚀,水洗清洁即可,无需更换。

(3)旋流叶片与后盖为一体式结构,清洁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面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后盖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后盖;3前盖;4旋流叶片;5卡槽;6密封圈;7排尘袋;8滤芯;9进气口;10出气口;11过滤前腔体;12过滤后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船应急柴油机空滤器,包括设有前盖3、后盖2和外壳1的壳体,壳体内安装有滤芯8,滤芯8采用泡棉材质,滤芯8贯穿壳体设置,其两端分别通过密封圈6插装在前后盖的环形卡槽5上,前盖3上设置有出气口10,后盖2上设置有进气口9,进风通道位于旋流叶片4的间隙内,外壳1上靠近前盖3处设有排尘袋7,后盖2上呈圆周均匀设置多个旋流叶片4,旋流叶片4一端固定在后盖2中心的圆柱体上,一端固定在后盖2的外边缘内壁。外壳1采用增强尼龙外壳结构,前盖3和后盖2通过多个卡箍与外壳1固定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过程如下所述:

带有灰尘的空气从后盖2上的进气口9进入空气滤清器,空气首先经过旋流叶片4进入过滤前腔体11,旋流叶片4会产生旋转的离心力,经过离心力的空气均匀的缠绕于滤芯8,经过滤芯8过滤的空气进入过滤后腔体12,然后空气经前盖3上的出气口10排出进入涡轮增压器。

在这个过程中,旋流叶片4起到了两个作用:一个是旋流叶片4产生的旋转离心力,可以使空气中的杂质甩到外壳1壁面上再落下,然后从鸭嘴排尘口排出进入排尘袋7;另一方面经过离心力的空气可以使得滤芯8表面的压力分布以及速度分布十分均匀,便于滤芯8对空气进行充分的过滤。再加上泡棉材质使得过滤面积有较大的提高,从而空气中的杂质被滤芯8充分吸收。

旋流叶片4和滤芯8需要清洁时,由于旋流叶片4和后盖2是一体式结构,滤芯8又是插装在前后盖环形卡槽5内的,所以只要将卡箍松开,前盖3卸下,旋流叶片4和滤芯8可以同后盖2一同卸下,清洁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后端进气的方式,使得空气滤清器可以设置于增压器的右侧,从而简化连接管路,保证柴油机进、出管路整洁顺畅,柴油机整体高度降低,这对缓解船应急柴油机空间整机布置的紧张情况十分有利的。

当然,上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范围。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