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5312阅读:595来源:国知局
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在寒冷地区,环境气温相对较低,使得磷酸酯抗燃油的粘度增大,使得对于磷酸酯油箱的补油及过滤的系统无法运行。因此,需要通过加热的方式降低磷酸酯抗燃油的粘度,才能使补油及过滤系统顺利运行。

现有技术中,采用普通的加热方式时,易造成加热不均匀、局部抗燃油温度过高等问题,从而造成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影响其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包括油加热腔体(1)、红外线加热管(2)、套筒(3)以及若干个紊流板(4);

所述油加热腔体(1)为长条形状,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1.1),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1.2);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端面装配有加热腔体法兰;

所述套筒(3)为圆筒形状,其长度短于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长度,但大于所述油加热腔体(1)长度的2/3;所述套筒(3)的内部固定安装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的长度短于所述套筒(3)的长度,但大于所述套筒(3)长度的2/3;并且,所述套筒(3)的内壁和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所述套筒(3)的端面安装有套筒法兰(3.1);所述紊流板(4)为与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截面相适配的形状,所述紊流板(4)的中心开设有与所述套筒(3)的外壁相适配的安装孔,各个所述紊流板(4)通过对应的安装孔套设于所述套筒(3)的外面,并且,所述紊流板(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紊流孔(4.1);内部已设置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外部已套设所述紊流板(4)的套筒(3)安装到所述油加热腔体(1)的内部,并使所述套筒法兰(3.1)和所述加热腔体法兰之间连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套筒(3)的长度为420毫米;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的总长度为390毫米;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的发热区长度为350毫米。

优选的,所述红外线加热管(2)的截面直径为36毫米;所述套筒(3)的截面直径为57毫米;所述套筒(3)的壁厚为2毫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采用辐射式加热管加热的方式,再结合紊流板的配合,可实现热量均匀分布到加热器表面,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的情况,可以使磷酸酯抗燃油整体温度均匀提升,不会出现油温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红外线加热管和套筒组合后的结构图;

图3为套筒法兰和加热腔体法兰的组合图;

图4为红外线加热管的结构图;

图5为安装紊流板后的套筒的结构图;

图6为紊流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采用辐射式加热管加热的方式,再结合紊流板的配合,可实现热量均匀分布到加热器表面,不会产生局部过热的情况,可以使磷酸酯抗燃油整体温度均匀提升,不会出现油温分布不均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

参考图1,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包括油加热腔体1、红外线加热管2、套筒3以及若干个紊流板4;

油加热腔体1为长条形状,油加热腔体1的一端开设有进油口1.1,油加热腔体1的另一端开设有出油口1.2;油加热腔体1的端面装配有加热腔体法兰;

套筒3为圆筒形状,其长度略短于油加热腔体1的长度,通常情况下,短于油加热腔体1的长度,但大于油加热腔体1长度的2/3;套筒3的内部固定安装红外线加热管2,红外线加热管2的长度略短于套筒3的长度,通常情况下,短于套筒3的长度,但大于套筒3长度的2/3;并且,套筒3的内壁和红外线加热管2的外壁之间存在间隙;例如,套筒3的长度为420毫米;红外线加热管2的总长度为390毫米;红外线加热管2的发热区长度为350毫米。红外线加热管2的截面直径为36毫米;套筒3的截面直径为57毫米。红外线加热管和套筒之间保持一定间隙,辐射式加热器通电后,红外线均匀打到套管内壁,而且外筒壁厚为2mm,传导热量块,使得套管均匀受热,套筒外壁直接与加热油接触,圆柱形套筒既增大了与加热油的接触面积,又使油均匀加热。

套筒3的端面安装有套筒法兰3.1;

紊流板4为与油加热腔体1的截面相适配的形状,紊流板4的中心开设有与套筒3的外壁相适配的安装孔,各个紊流板4通过对应的安装孔套设于套筒3的外面,并且,紊流板4的表面开设有多个紊流孔4.1;内部已设置红外线加热管2、外部已套设紊流板4的套筒3安装到油加热腔体1的内部,并使套筒法兰3.1和加热腔体法兰之间连接固定。采用法兰装配方式,具有易安装和易拆卸的优点,从而方便套筒的清洗。

红外线加热管的加热电压和功率根据实际需求而定,通常情况下,电压为三相380V,功率为1.7KW。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其进油口通过进油管路可连接到储油箱,其出油口通过排油管路可连接到补油及过滤系统,因此,在红外线加热管开启后,油体从腔体进油口流入,经红外线加热管的加热作用,从出油口排出。为保证向补油及过滤系统输送的磷酸酯抗燃油的品质,还可以增加以下控制装置:在进油管路安装进油控制阀门,在排油管路安装排油控制阀门;在油加热腔体靠近排油口的位置安装油粘度计以及油温度计;控制器可采用MCU,其输入端分别与油粘度计、油温度计以及红外线加热管的加热功率调节端连接,其输出端分别与进油控制阀门和排油控制阀门连接,因此,可根据油加热腔体内实际油粘度和油温度,调整进油控制阀门和排油控制阀门的开启度,以及调节红外线加热管的加热功率,从而保证向补油及过滤系统输送满足粘度和温度要求的磷酸酯抗燃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磷酸酯抗燃油加热装置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辐射式加热管对磷酸酯抗燃油均匀加热,再结合紊流板的配合,从而避免了局部过热造成的磷酸酯抗燃油的劣化。使用该设计后,磷酸酯抗燃油劣化现象基本消失,提高了磷酸酯抗燃油的使用寿命,很好的适应了北方寒冷的环境,提高了用户信任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