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5030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



背景技术:

汽车散热器是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中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水室是散热器重要组成部分,水室包括上水室和下水室,由发动机气缸盖上的出水口流出的温度较高的热水经过进水管流入上水室,经散热器芯子得到冷却后流入下水室,由出水管流出被吸入水泵。由于进入水室的热水温度较高,容易产生较强的气压,一般散热器通过设置泄压阀,使水室内的气体排放,但随着水蒸气排气量的增加,容易导致车厢内部潮湿,温度过高,进而损坏车厢内部组件,而且由于水室室壁较薄,因此在水室的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回缩和变形,一般的散热器缺乏定形装置,存在后期装配不符,无法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压效果好、使用寿命长、耐冲强度大的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包括表面设有加强结构的水室本体,所述水室本体顶部设有加水管,所述水室本体侧部设有进水管,所述加水管一侧设有气压平衡装置,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热气体的微处理罐,所述微处理罐顶部设有余气收集管,所述余气收集管中部串接有余气收集囊,所述微处理罐两侧设有相连通的余液收集管,所述微处理罐侧部设有与水室本体相通的进气管。

优选的,所述微处理罐内部填充有冷凝液。利用冷凝液对水室本体内部产生的热气进行冷凝吸收。

优选的,所述余液收集管设于所述冷凝液液面之上。通过设置余液收集管,避免进入微处理罐内气体较多,推动冷凝液四溢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伸入所述冷凝液底部。将进气管伸入冷凝液底部,使热气体充分进行换热。

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横向固定筋,所述横向固定筋内部设有若干顺序连接的三角加强筋,所述横向固定筋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筋连接。通过设置加强结构,使水室本体在出模时保持自身形状不变,避免出现形变,同时提升水室本体的耐冲击强度。

优选的,所述横向固定筋、三角加强筋以及弧形连接筋均采用散热翅片制成。采用散热翅片作为制作材料,实现对发动机液的初期散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气压平衡装置,引导水室本体内部的气压排出,避免发动机液进入水室本体时因自身温度过高产生大量气压,进而冲击水室本体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在气压平衡装置中设置余气收集囊,避免热气体过多而冲击微处理罐,同时利用余液收集管对溢出的冷凝液进行回收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加强结构,使水室本体在出模时保持自身形状不变,避免出现形变,同时提升水室本体的耐冲击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水室本体;2.加水管;3.进水管;4.微处理罐;5.余气收集管;6.余气收集囊;7.余液收集管;8.进气管;9.横向固定筋; 10.三角加强筋;11.弧形连接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包括表面设有加强结构的水室本体1,所述水室本体1顶部设有加水管2,所述水室本体1侧部设有进水管3,所述加水管2一侧设有气压平衡装置,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热气体的微处理罐4,所述微处理罐4顶部设有余气收集管5,所述余气收集管5中部串接有余气收集囊6,所述微处理罐4两侧设有相连通的余液收集管7,所述微处理罐4侧部设有与水室本体1相通的进气管8。

所述微处理罐4内部填充有冷凝液。

所述余液收集管7设于所述冷凝液液面之上。

所述进气管8伸入所述冷凝液底部。

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横向固定筋9,所述横向固定筋9内部设有若干顺序连接的三角加强筋10,所述横向固定筋9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筋11连接。

所述横向固定筋9、三角加强筋10以及弧形连接筋11均采用散热翅片制成。

实施例1:

结合说明书附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包括表面设有加强结构的水室本体1,所述水室本体1 顶部设有加水管2,所述水室本体1侧部设有进水管3,所述加水管 2一侧设有气压平衡装置,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热气体的微处理罐4,所述微处理罐4内部填充有冷凝液,所述微处理罐4顶部设有余气收集管5,所述微处理罐4两侧设有相连通的余液收集管 7,所述余液收集管7设于所述冷凝液液面之上,所述微处理罐4侧部设有与水室本体1相通的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伸入所述冷凝液底部。其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横向固定筋9,所述横向固定筋9内部设有若干顺序连接的三角加强筋10,所述横向固定筋9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筋11连接,所述横向固定筋9、三角加强筋10以及弧形连接筋11均采用散热翅片制成。

实施例2:

结合说明书附图1—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气压平衡装置的散热器水室,包括表面设有加强结构的水室本体1,所述水室本体1 顶部设有加水管2,所述水室本体1侧部设有进水管3,所述加水管 2一侧设有气压平衡装置,所述气压平衡装置包括用于处理热气体的微处理罐4,所述微处理罐4内部填充有冷凝液,所述微处理罐4顶部设有余气收集管5,所述余气收集管5中部串接有余气收集囊6,所述微处理罐4两侧设有相连通的余液收集管7,所述余液收集管7 设于所述冷凝液液面之上,所述微处理罐4侧部设有与水室本体1相通的进气管8,所述进气管8伸入所述冷凝液底部。其中,所述加强结构包括横向固定筋9,所述横向固定筋9内部设有若干顺序连接的三角加强筋10,所述横向固定筋9之间通过弧形连接筋11连接,所述横向固定筋9、三角加强筋10以及弧形连接筋11均采用散热翅片制成。

本实用新型通过气压平衡装置,引导水室本体内部的气压排出,避免发动机液进入水室本体时因自身温度过高产生大量气压,进而冲击水室本体的问题,利用余气收集囊,避免热气体过多而冲击微处理罐,同时利用余液收集管对溢出的冷凝液进行回收使用,通过设置加强结构,使水室本体在出模时保持自身形状不变,避免出现形变,同时提升水室本体的耐冲击强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