罩体调温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60009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罩体调温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调温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罩体调温器。



背景技术:

罩体调温器具有两个封闭的腔室,其中一侧的腔室打开,从而冷却液在经过调温器的旁通阀门流回到水泵的进口当中,此时形成一个小循环;在另一封闭的腔室通过一导轨和散热器相连,因此当发动机内部的水温升高时,通过散热器的出水阀门打开,从而冷却液流经发动起散热器进行大循环,但是由于采用的是两个封闭的腔室,在进行大循环的时候,无法马上停止冷却液进行小循环,仍旧有部分冷却液在短时间当中还是在进行;因此会导致通过散热器的出水阀门处的冷却液的量比较小,使得降低发动机机体内部的水温的效率降低;导致冷却的时间延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冷却效果好的罩体调温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罩体调温器,包括罩体本体、设于所述罩体本体上的进液口、小循环腔及大循环腔;所述小循环腔上设有一第一出液通道;所述大循环腔上设有一第二出液通道;所述小循环腔与所述大循环腔相连通形成一通腔,所述通腔内设有可上下动作的开关组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小循环腔和大循环腔相连通,并且通过控制件上下移动控制冷却液进行小循环或者是大循环,从而可以在需要进行大循环的时候,控制器能够快速的关闭小循环,使得冷却液全部进行大循环,进而提高冷却液流经发动机的量,从而提高冷却液对发动机冷却的效率,降低了发动机的能耗;从而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的,所述开关组件包括活塞件和与所述活塞件相配合的感应件;通过感应件能够感应到冷却液当中的温度,从而可以在到达指定的温度的情况下精准的打开大循环,对发动机进行降温,因此可以有效的保护发动机;同时通过活塞件进行上下活动,能够在打开大循环腔的时候,及时关闭小循环,从而冷却液全部进行大循环,能够对发动机起到最佳的冷却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包括与所述小循环腔相连的第一腔室和与所述第一腔室相连的第二腔室;通过第一腔室的设置,从而在大循环开启的时候,活塞能进入到第一腔室当中,从而将第一腔室填满,断开第二腔室和大循环腔相连通,实现了快速断开冷却液小循环;第二腔室能够便于冷却液进行流动实现小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出液通道设有与所述大循环腔相连的第三腔室;通过第二腔室的设置,便于在小循环关闭之后,能够快速的实现小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上连有第一扩口腔,所述第三腔室上设有第二扩口腔;通过扩口腔的设置,便于在连接的时候其他管道能够较快的插入,降低了连接的难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腔室连有第一连接腔,所述第四腔室连有第二连接腔;通过该连接腔的设置,使得冷却液在从第一腔室当中流出的时候,能够缓慢的流入;同时降低了制造难度和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口上设有一扩口部;所述扩口部上设有由上至下倾斜的第一扩口斜面和与所述第一扩口斜面对称设置的第二扩口斜面;通过进液口的扩口部,通入冷却液的管道在于调温器连接的时候,简单快捷。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小循环腔和大循环腔相连通,并且通过控制件上下移动控制冷却液进行小循环或者是大循环,从而可以在需要进行大循环的时候,控制器能够快速的关闭小循环,使得冷却液全部进行大循环,进而提高冷却液流经发动机的量,从而提高冷却液对发动机冷却的效率,降低了发动机的能耗;从而对发动机起到保护作用,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一。

图3本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腔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4所示,一种罩体调温器,包括罩体本体1;在所述罩体本体1的一端设有一第一出液通道21,该第一出液通道21为一与所述罩体本体1固连的管道,并且该第一出液通道21与水管相连接在一起;所述罩体本体1内设有一小循环腔2,该小循环腔2和所述第一出液通道21的腔室相连通;在所述罩体本体1上还设有一第二出液通道31,所述第二出液通道31为与所述罩体本体1相固连的管道;同时在所述罩体本体1内部还设有一大循环腔3,所述大循环腔3和所述第二出液通道31上的圆柱形腔相连通;所述小循环腔2和所述大循环腔3在所述罩体本体1当中相连通并形成一个通腔;在所述通腔上设有一开关组件4,所述开关组件4包括活塞件41和感应件42,其中所述感应件42为一市场上现有的温度感应器;所述活塞件41连接有一气动执行器,该气动执行器为现有技术,结构不再赘述;气动执行器与温度感应器电连,当温度感应器感应到罩体内温度变高时,将信号反馈至气动执行器,气动执行器即可推动活塞件41向上运动,同时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从而可以快速关闭冷却液小循环;具体原理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具体的,所述第一出液通道21包括了和所述小循环腔2相连的第一腔室51,所述第一腔室51为一横向的圆柱形腔室;该第一腔室51设于所述活塞件41的上方;如图4所示,为小循环开启状态,需要开启大循环时,所述活塞件41向上运动,同时向后移动一小段距离,使得活塞件进入到所述第一腔室51内,对第一出液通道21进行关闭;在所述第一腔室51的上端,连接有一第二腔室52,该第二腔室为一圆柱形腔室;在所述第二腔室52的上端部上连有一第一扩口腔53;所述第一扩口腔53为一与外界相通的圆台形腔室。

具体的,所述第二出液通道31包括了一第三腔室61,其中所述第三腔室61为一圆柱形腔室;该第三腔室61与所述大循环腔31相互连通,从而在开启大循环的时候,所述冷却液经过大循环腔31直接进入到所述第三腔室61当中,同时在所述第三腔室61的上端部上连有一第二开口腔63;所述第二扩口腔63为一倒置的圆台形腔室,并且该第二扩口腔63与外界相连通;进一步的,在所述进液口7上设有一扩口部71,该扩口部71为圆台形设置。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