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耕机风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4583阅读:4892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耕机风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微耕机风门结构。



背景技术:

微耕机以小型柴油机或汽油机为动力,具有重量轻,体积小,结构简单等特点。微耕机广泛适用于平原、山区、丘陵的旱地、水田、果园等。配上相应机具可进行抽水、发电、喷药、喷淋等作业,还可牵引拖挂车进行短途运输,微耕机可以在田间自由行使,便于用户使用和存放,省去了大型农用机械无法进入山区田块的烦恼,是广大农民消费者替代牛耕的最佳选择。

在微耕机的使用过程中,首先需要启动微耕机,启动微耕机的步骤包括,关闭微耕机风门,(风门是用于控制进风量的一种风门阀体)再打火启动,在微耕机启动后,再将风门处于常开状态。现有的微耕机的风门需要手动控制常开和常闭状态,并且风门安装在微耕机上的靠化油器一侧,化油器又是远离操作扶手设置的。这就给控制风门的状态带来了操作不方便,在操作风门处于常开和常闭状态时,操作者需要离开操作扶手一侧并走向化油器一侧去控制风门。

因此,怎样才能够提供一种方便操作,能够减少操作者工作强度的微耕机风门结构,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有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方便操作,能够减少操作者工作强度的微耕机风门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耕机风门结构,包括扶手架和风门,所述风门的一端与一级空滤器组件导通相连,风门的另一端与进气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气管道的另一端与化油器的进风口导通相连并将空气输送至化油器;其特点在于,所述风门安装在扶手架上并且所述风门靠近扶手架的握持端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将风门安装在扶手架上并且风门靠近扶手架的握持端设置。这样,在微耕机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站在操作工位上能够直接控制风门以改变进气量并对微耕机完成启动的操作步骤。与传统的将风门安装在靠近化油器一侧的方式相比,能够省去操作者走向化油器一侧,再走回扶手架一侧的两个来回的路程。使得操作更加方便,能够减少操作者工作强度。

作为优化,所述风门包括风门管道主体,所述风门管道主体整体呈长圆筒形结构,在风门管道主体的内部沿垂直于风门管道主体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风门门板,所述风门门板为周向表面与风门管道主体内圆周面相贴的圆板,在风门门板的背风侧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风门门板的一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设置,并且支撑杆绕其自身轴心线的转动能够带动风门门板以支撑杆为旋转中心线在风门管道主体内转动,支撑杆的一端向外延伸并转动连接于风门管道主体的内壁,支撑杆的另一端贯穿风门管道主体并与外部的旋钮固定连接,在风门管道主体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以对支撑杆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

这样,整个风门的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简便,方便使用。

作为优化,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旋钮周向表面上的呈弧形排布的多个卡齿,风门管道主体外壁上设置有弹簧,弹簧具有对应卡齿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弹簧能够对卡接部提供朝向卡齿方向的弹力,该弹力使得卡齿转动到正对卡接部位置时卡接部能够卡接配合到卡齿内。

这样,用于对支撑杆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限位机构为卡齿与弹簧配合的结构,利用弹簧能够在其径受力的情况下还能够恢复原态的特性,在旋转旋钮时,弹簧会受到一个沿其径向的推力,使得弹簧能够滑过旋钮上的圆弧段进而卡入卡齿进行配合。这种结构形式的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抗疲劳性强,不易损坏的特点。

作为优化,弹簧为螺旋弹簧且弹簧上的用于和卡齿配合的卡接部为一端的外周部位。

这样,弹簧与卡齿的卡接限位效果更好,工作更加可靠。

作为优化,所述风门壳体外壁上的与弹簧正对的部位外凸形成用于安装弹簧的凸起,所述凸起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簧的槽且弹簧插接安装于槽内。

这样,能够方便设置弹簧,相对于直接将弹簧插接安装于风门管道主体外壁,在安装弹簧的同时不影响到风门管道主体的强度。

作为优化,在风门门板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位于风门门板上的支撑杆所对应的区域之外。

这样,在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有风通入,能够满足在风门常闭状态下对微耕机进行启动的需求。

作为优化,所述支撑杆上的正对风门门板的部分的截面呈半圆形,且风门门板与支撑杆之间通过面与面贴合相连。

这样,风门门板与支撑杆之间为面接触,支撑杆对风门门板的支承面积更大,风门门板在受力后不易发生转动。

作为优化,所述风门管道主体的进气端具有内螺纹与一级空滤器组件的出气口端螺纹连接;所述风门管道主体的出气端具有外螺纹与进气管道螺纹连接。

这样,具有将风门管道主体与一级空滤器组件之间以及风门管道主体进气管连接和拆卸方便的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方便操作,能够减少操作者工作强度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的示意图,(图中未显示化油器部分结构)。

图2为图1中的风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左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例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时:如图1至图4 所示,一种微耕机风门结构,包括扶手架1和风门2,所述风门2的一端与一级空滤器组件3导通相连,风门2的另一端与进气管道4的一端相连,所述进气管道4的另一端与化油器的进风口导通相连并将空气输送至化油器;所述风门2安装在扶手架1上并且所述风门2靠近扶手架1的握持端设置。

本技术方案中,将风门安装在扶手架上并且风门靠近扶手架的握持端设置。这样,在微耕机的使用过程中,操作者站在操作工位上能够直接控制风门以改变进气量并对微耕机完成启动的操作步骤。与传统的将风门安装在靠近化油器一侧的方式相比,能够省去操作者走向化油器一侧,再走回扶手架一侧的两个来回的路程。使得操作更加方便,能够减少操作者工作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门2包括风门管道主体21,所述风门管道主体21整体呈长圆筒形结构,在风门管道主体21的内部沿垂直于风门管道主体21轴心线的方向设置有风门门板22,所述风门门板22为周向表面与风门管道主体21内圆周面相贴的圆板,在风门门板22的背风侧的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与风门门板22的一直径所在的直线重合设置,并且支撑杆23绕其自身轴心线的转动能够带动风门门板22以支撑杆23为旋转中心线在风门管道主体21内转动,支撑杆23的一端向外延伸并转动连接于风门管道主体21的内壁,支撑杆23的另一端贯穿风门管道主体21并与外部的旋钮24固定连接,在风门管道主体21的外壁上还设置有限位机构以对支撑杆23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

这样,整个风门的结构简单,操作控制简便,方便使用。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旋钮24周向表面上的呈弧形排布的多个卡齿,风门管道主体21外壁上设置有弹簧25,弹簧25具有对应卡齿设置的卡接部,所述弹簧25能够对卡接部提供朝向卡齿方向的弹力,该弹力使得卡齿转动到正对卡接部位置时卡接部能够卡接配合到卡齿内。

这样,用于对支撑杆的转动位置进行定位的限位机构为卡齿与弹簧配合的结构,利用弹簧能够在其径受力的情况下还能够恢复原态的特性,在旋转旋钮时,弹簧会受到一个沿其径向的推力,使得弹簧能够滑过旋钮上的圆弧段进而卡入卡齿进行配合。这种结构形式的限位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抗疲劳性强,不易损坏的特点。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弹簧25为螺旋弹簧且弹簧25上的用于和卡齿配合的卡接部为一端的外周部位。

这样,弹簧与卡齿的卡接限位效果更好,工作更加可靠。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门壳21体外壁上的与弹簧25正对的部位外凸形成用于安装弹簧25的凸起,所述凸起上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弹簧25的槽且弹簧25插接安装于槽内。

这样,能够方便设置弹簧,相对于直接将弹簧插接安装于风门管道主体外壁,在安装弹簧的同时不影响到风门管道主体的强度。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旋钮24的外端的中部位置外凸形成旋转用握持部。

这样,方便旋转旋钮,能够为旋转旋钮时提供一个着力点。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在风门门板22上沿其厚度方向设置有通风孔且所述通风孔位于风门门板上的支撑杆23所对应的区域之外。

这样,在风门处于关闭状态时能够有风通入,能够满足在风门常闭状态下对微耕机进行启动的需求。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杆23上的正对风门门板22的部分的截面呈半圆形,且风门门板22与支撑杆23之间通过面与面贴合相连。

这样,风门门板与支撑杆之间为面接触,支撑杆对风门门板的支承面积更大,风门门板在受力后不易发生转动。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风门管道主体21的进气端具有内螺纹与一级空滤器组件3的出气口端螺纹连接;所述风门管道主体21的出气端具有外螺纹与进气管道4螺纹连接。

这样,具有将风门管道主体与一级空滤器组件之间以及风门管道主体进气管连接和拆卸方便的效果。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风门管道主体21的进气端具有的内螺纹以及风门管道主体21的出气端具有的外螺纹在风门管道主体21截面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各自呈两段相对设置的圆弧,并且两段圆弧沿风门管道主体21的直径方向对称设置。

这样,能够方便螺纹配合的旋进和旋出。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一级空滤器组件3固定安装在扶手架1上,并且一级空滤器组件3的进风口朝向水平面设置。

这样,将一级空滤器组件固定安装在扶手架上,可以远离微耕机的耕作侧,能够使得一级空滤器组件吸收到更为干净的空气;一级空滤器组件的进风口朝向水平面设置能够减少吸气时对工作者的干扰。

本具体实施方案中,在进气管道4上还设置有用于对输入的气体进行二次过滤的二级空滤器组件。这样,进入到化油器的空气更加的干净。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