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06345发布日期:2018-06-15 23:30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风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发动机冷却风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希望风扇的冷却能力提高的同时,严格控制风扇噪声、尽量降低风扇功率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噪音,防止共鸣的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它包括轮毂以及若干设置在轮毂面上的叶片;所述叶片以轮毂转轴为中心环形分布,且叶片等分成两组以上叶片组,叶片组中各叶片外侧端距离轮毂转轴的径向长度沿着转动方向等差递减。

较之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叶片组中各叶片外侧端距离轮毂转轴的径向长度沿着转动方向等差递减,在发动机风扇转动的周期中,进风量呈波动性变化,即风量先由强渐弱,再由弱渐强,上述过程可有效降低噪音,防止共鸣的产生。

2.叶片的进风方向主要在叶片上边沿和叶片外边沿,仅在叶片组的外边沿设置逐渐递减结构,会导致叶片上边沿进风量一致,发动机风扇转动一段时间后,会在叶片上边沿处形成共鸣,本实用新型中同时在叶片上边沿和叶片外边沿进行进风面的差异设置,进一步提高降噪,防共鸣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A处表示叶片组)。

图2是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B处表示加高叶片)。

图3是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的主视图(B处表示加高叶片)。

图4是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的俯视图(C处表示加长叶片)。

标号说明:1轮毂、2叶片、2-1招风段、2-2导风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

技术实现要素:
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的实施例示意图。

一种分流进风式发动机风扇,它包括轮毂1以及若干设置在轮毂1面上的叶片2;所述叶片2以轮毂1转轴为中心环形分布,且叶片2等分成两组以上叶片组,叶片组中各叶片2外侧端距离轮毂1转轴的径向长度沿着转动方向等差递减。

本实用新型在发动机风扇转动的周期中,进风量呈波动性变化,即风量先由强渐弱,再由弱渐强,上述过程可有效降低噪音,防止共鸣的产生。此外,位于风扇周侧的空气回流速度是一定的,传统等长叶片在稳定转动后,受限于空气回流速度,其平均进风量是低于本实用新型的最高进风量,实际两者之间的进风总量不会相差太多,本实用新型将叶片2设计成逐渐递减结构,反而会减轻阻力,降低风扇功率消耗。

所述叶片组中相邻叶片2的径向长度相差3~6mm。

所述叶片组中径向长度最大的叶片2,其底部距上端部的距离大于该叶片组中其它叶片2。

所述叶片组中底部距上端部距离最大的叶片2相比于其它叶片2加高3~6mm。

叶片的进风方向主要在叶片上边沿和叶片外边沿,如果仅仅在叶片组的外边沿设置逐渐递减结构,会导致叶片上边沿进风量一致,发动机风扇转动一段时间后,会在叶片上边沿处形成共鸣。

本实用新型中同时在叶片上边沿和叶片外边沿进行进风面差异设置,进一步提高降噪,防共鸣效果。

所述叶片2包括位于轮毂1外侧的招风段2-1及位于轮毂1内侧的导风段2-2,所述导风段2-2底部距上端部距离由外至内逐渐减小。所述叶片2在招风段2-1上边沿进行加高。

所述招风段2-1为弧形弯折段,其向转动方向一侧弯折。所述叶片2共设置25片,且每5片为一组叶片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