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8278发布日期:2019-04-17 03:09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旋转爆震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各类航空航天动力装置,基本都基于等压燃烧方式,其技术水平已经趋于成熟,很难取得进一步突破。与等压燃烧方式相比,爆震燃烧在理论上具有更高的热循环效率和更快的热量释放速率。基于爆震燃烧方式的发动机具有潜在的性能优势。旋转爆震发动机(rotatingdetonationengine,简称rde)作为新概念爆震发动机的一种,具有结构简单、工作频率高和单次起爆等优势,因此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旋转爆震发动机通常采用环腔型燃烧室结构。理论上,起始阶段建立爆震波工作模态后,便可以实现稳定工作。因此,避免了每个工作循环,都需要缓燃向爆震转变的过程(deflagrationtodetonationtransition,简称ddt),发动机的工作频率能够达到数千赫兹。但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填充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尤其在接近极限工况时,爆震波会出现解耦,并转变为缓燃波。爆震波转变为缓燃波后,由于燃烧室内缺少shchelkin螺旋等能够增加流场湍流度的结构,缓燃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转变为爆震波,甚至无法转变为爆震波模态。具体表现为发动机出现交替的爆震波和缓燃波模态工作,严重影响发动机的稳定性。

另外,现有的旋转爆震发动机通常在燃烧室外环,连接一根预爆管。其主要作用是先在预爆管内形成稳定传播的爆震波,然后爆震波从预爆管出口沿切向射入到燃烧室内,爆震波在燃烧室内沿周向继续传播,从而在环腔内形成稳定的爆震波工作模态。虽然预爆管能够快速建立爆震波工作模态,但该装置会增加燃烧室的体积,并且在燃烧室外环设计冷却水套等其他结构时,该装置会增加设计的复杂度,不利于燃烧室的结构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克服传统的rde需要预爆管起爆,不稳定工作时再启动等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首先,本发明在能够实现快速起爆的条件下,省去了rde的预爆管结构,可明显减小燃烧室的体积;其次,当发动机开始出现不稳定工作状态时,即以缓燃波模态工作时,扰流装置能够对流场产生有效地扰动,快速实现ddt过程,可有效避免发动机出现长时间不稳定工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主体由燃烧室盖板、进气环腔、燃烧室内环、燃烧室外环和扰流装置组成。

所述发动机盖板中心分布了燃料进气孔和氧化剂进气孔,分别供给燃料和氧化剂;所述进气环腔与发动机盖板通过周向均布的12个螺钉进行连接,其沿周向均布了两组供气孔,每组供气孔为60个,供气孔与轴向的夹角为45°,两组供气孔分别供给燃烧室所需的氧化剂和燃料;所述燃烧室外环与进气环腔通过周向均布的12个螺钉进行连接,燃烧室外环上预留了火花塞安装孔和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孔,两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孔沿周向间隔为90°;燃烧室内环与进气环腔通过沿周向均布的4个螺钉进行连接,燃烧室外环和燃烧室内环组成了rde的环腔型燃烧室。

所述的扰流装置嵌入在进气环腔内,由扰流块、弹簧、传动结构、自锁开关和密封圈组成;扰流块安装在进气环腔的椭圆孔内,且与燃烧室的轴向平行;弹簧的一端安装在进气环腔内部的环缝中,另一端与扰流块进行连接;所述传动结构由两块垂直的矩形板组成,通过矩形槽结构进行连接,传动结构一端安装在沿径向分布的圆孔内,另一端嵌套在自锁开关的中心;自锁开关安装在进气环腔内的肋板结构中,其外环为圆柱体,内部为空心的正六边形;自锁开关能接受计算机的控制信号,收到控制信号后,自锁开关自动沿顺时针转动20°;另外,当自锁开关转动的角度超过15°后,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密封圈安装在进气环腔的椭圆孔内,起到密封和防回火的作用。

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嵌入扰流装置的旋转爆震发动机,采用嵌入式的扰流装置,可以省去旋转爆震发动机的预爆管装置,能有效减小发动机的体积;扰流装置可以实现多次启动,有效地解决了工作过程中爆震波解耦,发动机再启动的问题,保证了发动机工作的稳定性;在发动机稳定工作时,扰流装置不会对燃烧室内的流场产生任何影响,不会造成性能损失;燃烧室环腔内均布的供气孔与扰流块采用间隔分布,能有效减小扰流块对燃料和氧化剂的供给与掺混过程的影响;发动机部件基本都采用机械装置,设计合理,能够保证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燃烧室示意图;

图2:燃烧室半剖视图;

图3:供气环腔示意图;

图4:扰流装置示意图;

图5:传动结构示意图;

图6:不同工作状态时扰流块的位置;

其中,1-发动机盖板,2-进气环腔,3-燃烧室外环,4-燃烧室内环,5-氧化剂进气孔,6-燃料进气孔,7-氧化剂供气环腔,8-燃料供气腔,9-扰流块,10-弹簧,11-传动结构,12-自锁开关,13-密封圈,14-供气孔,15-火花塞安装孔,16-传感器安装孔,17-螺钉,18-火花塞,19-动态压力传感器,20-计算机,21-信号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附图描述本发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主体由燃烧室盖板1、进气环腔2、燃烧室内环3、燃烧室外环4组成。发动机盖板1中心分布了燃料进气孔6,外界气源供给的气态燃料,通过燃料进气孔6供给到进气环腔的空心腔体8内,发动机盖板1沿周向均布的6个氧化剂进气孔5,外界气源供给的气态氧化剂,通过氧化剂进气孔5供给到进气环腔的空心环腔7内。进气环腔2与发动机盖板1通过周向均布的螺钉17进行连接,进气环腔中心处的空心腔体和靠外环的空心环腔的壁面上,分别沿周向均布了两组供气孔14,每组供气孔为60个,供气孔与轴向的夹角为45°。外界气源供给到空心腔体的燃料,通过空心腔体一侧的供气孔供给到环腔型燃烧室内,外界气源供给到供气环腔的氧化剂,通过环腔一侧的供气孔供给到环腔型燃烧室内。燃烧室外环3与进气环腔2通过周向均布的12个螺钉进行连接,燃烧室外环3上预留了火花塞安装孔15和两个动态压力传感器安装孔16,两个传感器安装孔沿周向间隔90°。火花塞18安装在火花塞安装孔内,发动机开始工作时起到点火的作用。动态压力传感器19安装在传感器安装孔16内,监测燃烧室内燃烧波的压力和传播速度,采集的压力信号通过信号线21传输到发动机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20。燃烧室内环4与进气环腔2通过沿周向均布的4个螺钉进行连接,燃烧室外环3和燃烧室内环4组成了rde的环腔型燃烧室。

参阅图3、图4和图5所示,扰流装置嵌入进气环腔2内,由扰流块9、弹簧10、传动结构11、自锁开关12和密封圈13组成。扰流块9安装在进气环腔2的椭圆孔内,且与燃烧室的轴向平行。弹簧10的一端安装在进气环腔2内部的环缝中,另一端与扰流块9进行连接。传动结构11由两块垂直的矩形板组成,通过矩形槽结构进行连接,两块矩形板能在一定幅度内运动。其中,沿燃烧室径向的矩形板由于圆孔的限制,只能沿径向运动,另一块矩形板只能以自锁开关12为圆心进行旋转。自锁开关12安装在进气环腔内的肋板结构中,其外环为圆柱结构,内部为空心的正六边形,矩形板的一端凸出的正六边形结构,正好嵌套在自锁开关中,与自锁开关同步转动。自锁开关12能通过信号线21接受计算机20的控制信号,收到控制信号后,自锁开关12自动沿顺时针转动20°。另外,当自锁开关12转动的角度超过15°后,自动恢复到初始状态。密封圈13安装在椭圆孔中,起到密封和防回火的作用,密封圈的材料。

工作循环过程

发动机点火前,扰流装置的状态参阅图6(a)所示,扰流块9伸入燃烧室环腔内。发动机供气后,氧化剂和燃料分别从供气孔14进入到燃烧室环腔内,火花塞18点火,火焰在燃烧室环腔内传播。当火焰锋面经过扰流块9时,扰流块9能增大流场的湍流度,对火焰起到加速的作用。经过数个扰流块加速作用后,火焰传播速度迅速增加,燃烧室内的压力也会升高。参阅6(b)所示,扰流块9受到气体的压力作用后,沿燃烧室轴向运动,其后的弹簧10被压缩。扰流块9沿轴向运动过程中,会挤压传动装置11,其中一块矩形板沿径向运动,两块矩形板的相对位置随之变化,另一块矩形板以自锁开关12为圆心,带动自锁开关同步旋转。缓燃波转变为爆震波的过程中,随着燃烧室内的压力不断升高,弹簧10产生形变量越来越大。当燃烧室内的燃烧波转变为爆震波后,燃烧室内的压力达到最大值,扰流块被全部压入椭圆孔内,参阅6(c)所示。此时,扰流块9不再与传动装置11接触,传动装置的径向位移达到最大值,与其连接的自锁开关12沿顺时针转动的角度超过15°。在不受力的条件下,自锁开关12自动沿逆时针旋转到初始状态。扰流块9受到传动装置和环腔壁面的限制,无法沿轴向运动,此时弹簧10处于形变量最大的压缩状态。建立了上述的稳定工作状态后,扰流装置11不会对燃烧室内的流场产生任何影响,发动机处于稳定工作状态。

在爆震波传播过程中,受到填充等因素的影响,爆震波会出现解耦的现象,转变为缓燃波。具体表现为,燃烧波峰值压力迅速降低,并且传播速度大幅度衰减。通过动态压力传感器19采集的信号,经过控制系统中的计算机20分析后,可以立即捕捉到爆震波解耦的现象,计算机的控制程序自动发出信号。自锁开关通过信号线21接收到信号后,自锁开关12自动沿顺时针转动20°,带动传动装置11沿径向运动一定的距离,矩形板不再限制扰流块9的运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0,推动扰流块进入燃烧室环腔中。扰流块9的头部刚好不再挤压传动装置11时,传动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参阅6(a)所示。此时,扰流块能够对流场进行有效地扰动,火焰在经过数个扰流块的加速作用后,再次转变为爆震波模态。扰流块9受压力作用后,被全部压入椭圆孔内,参阅6(c)所示。扰流块9不再与传动装置11接触,传动装置的径向位移达到最大值,自锁开关12沿顺时针转动的角度超过15°,在不受力的条件下,自锁开关自动沿逆时针旋转到初始状态。扰流块受到传动装置和环腔壁面的限制,无法沿轴向运动,此时弹簧10处于形变量最大的压缩状态。此时,燃烧室再次恢复到稳定的爆震波工作模态。

当发动机结束工作时,通过氧化剂进气孔5喷注氮气,火焰不能维持传播状态,发动机熄火。此时自动触发计算机20的控制系统,自锁开关12接到开启的命令后,会沿顺时针旋转20°,传动系统正好不再限制扰流块9的运动。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0,推动扰流块进入燃烧室环腔中。扰流块的头部刚好不再挤压传动装置时,传动装置恢复到初始状态,参阅图6(a)所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