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湿式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54891发布日期:2018-12-05 18:51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湿式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中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零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湿式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分,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密封曲轴箱,并作为储油仓的外壳,防止杂质进入并储存由汽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油底壳内部装有稳油挡板,以避免柴油机颠簸时造成的油面震荡激溅,有利于润滑油杂质的沉淀。

传统的湿式油底壳有一定的缺陷,在有角度高速过弯或遇有颠簸时,因为离心力的原理,平底的机油底会将机油全部甩到一边,造成集滤器暴漏在机油外面无法泵油。这时内燃机是没有机油润滑的,会损坏内燃机。

同时为了降低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损坏,形成关键的润滑油膜,需要润滑油的油温控制在一个较低的程度,对发动机油底壳的散热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油底壳的散热是通过热传导,润滑油将热量传导至油底壳外壁通过流过车底的空气进行冷却。但是传统的高温机油很难迅速冷却,因为润滑油与油底壳的接触面积有限,散热效果不够理想,易使机油温度高,降低油底壳和发动机的预期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湿式油底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湿式油底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蜂窝加强筋、导风槽、螺栓孔和稳油挡板;所述壳体呈瓢状,壳体具有流线型的弧形底面,壳体的右侧相对于左侧具有较高的底面;两个或多个蜂窝加强筋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内壁,蜂窝加强筋之间互相平行排布;多个导风槽沿着壳体的底部外壁设置,导风槽呈鳍片式排布,导风槽具有等腰梯形的截面;多个螺栓孔沿着壳体的顶面边缘均匀分布,用于连接壳体和发动机底部曲轴箱;多个稳油挡板垂直地设置在壳体的底部内壁,稳油挡板之间间隔排布,稳油挡板呈波浪曲线型,稳油挡板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增加,稳油挡板由后至前高度逐渐减小,稳油挡板的后端与壳体内侧壁相连,稳油挡板的前端不与壳体内侧壁相连。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壳体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

所述蜂窝加强筋布置在稳油挡板之间,蜂窝加强筋与导风槽相垂直。

所述导风槽的最高点位于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

所述稳油挡板的后端位于壳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稳油挡板的前端与壳体的底部内壁相平齐。

相邻的两个稳油挡板左右镜像对称且两者之间的夹角呈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空气动力的利用效率,加强发动机油底壳的散热效果,利用稳油挡板降低发动机的液面震荡,与传统内燃机相比,噪声水平也抑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内。此外,不同于传统的铝合金油底壳,新材料的使用可以有效的降低发动机的重量,对整车的轻量化做出贡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仰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前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稳油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到图4所示的新型湿式油底壳,包括:壳体1、蜂窝加强筋2、导风槽3、螺栓孔4和稳油挡板5。

壳体1呈瓢状,采用铝合金压铸而成,壳体1的侧壁为光滑平整的曲面,壳体1具有流线型的弧形底面,油底壳底部呈现处一边高一边低的弧形形状,图中,右侧相对于左侧具有较高的底面。油底壳的底部在高速路况行驶下,可以利用文丘里效应增加一定得汽车的下压力,增加汽车高速时的稳定性,流线型的底部可以使得机油更容易沉淀。

壳体1底部内壁设置有蜂窝加强筋2,外壁设有导风槽3,沿着油底壳的顶面边缘均匀地设有多个螺栓孔4,通过螺栓孔4与发动机底部曲轴箱相连。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机油尺安装孔,用来检查油量。油底壳的外壁形状和设有稳油挡板5的底部可以使附着在外壁的润滑油滴的流动性增强,增加机油泵的工作效率和机油的使用效率。

多个导风槽3沿着壳体1的底部外壁设置,呈鳍片式排布,导风槽3分布在油底壳的底部,从左侧一直沿着壳体1底面的曲线至右侧到油底壳的整体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即导风槽3的最高点位于壳体1高度的二分之一处。如图4所示,导风槽3的剖面为等腰梯形金属槽。油底壳底部外壁的导风槽3和底部的流线型设计,可以利用空气动力力学效应,增加流过导风槽3的空气流速,有效引导空气的流通方向。

多个稳油挡板5垂直地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内壁,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从油底壳上方俯视,稳油挡板5呈类似正弦曲线的光滑波浪曲线,正弦函数形状增加了润滑油和油底壳的接触面积,使得高温润滑油的温度更方便的传导至与其底部接触的空气。稳油挡板5由上至下宽度逐渐增加,纵向剖面图呈现为底部宽、顶部窄的山峰状,底部相较于顶部更粗的设计有利于润滑油的流动,防止因为稳油挡板5的出现降低机油泵的工作效果。同时,稳油挡板5可以稳定油底壳内的机油,当油液冲击稳油挡板时,可以有效缓解冲击降低因为震荡和因此产生的噪声。

稳油挡板5与壳体1的底部和侧壁直接一体连接成型,稳油挡板5由后至前高度逐渐减小,稳油挡板5的后端与壳体1内侧壁相连,前端延伸至超出油底壳的对称轴四分之一的油底壳宽度,稳油挡板5的高度从与侧壁相连处的油底壳整体高度的一半沿着曲线逐渐降低至与油底壳底面内壁平齐。稳油挡板5之间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稳油挡板5左右镜像对称且两者之间的夹角呈锐角,相邻的稳油挡板5可以是等距离的,也可以不是等距离分布。安装稳油挡板5后,发动机的曲拐不会和稳油挡板发生干涉现象。

两个或多个蜂窝加强筋2间隔地布置在稳油挡板5之间,蜂窝加强筋2的内部结构为蜂窝式,蜂窝加强筋2之间互相平行排布,蜂窝加强筋2与底部外壁的鳍片式的导风槽3垂直。蜂窝加强筋2结构精巧,节省材料,而且与普通加强筋相比,在加强油底壳的强度和抗震性同时,降低振动噪声,有效提高舒适性和整体寿命。

需要注意的是,实用新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前”、“后”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