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508104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设计了多个油道,集成了挡油板(1)、机油滤(6)和油冷器(7),主体油道结构仅靠油底壳本体(4)解决,达到了功能的集成化,也满足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要求。
【专利说明】
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
【背景技术】
[0002]为满足发动机轻量化、小型化和低成本的设计需求,动力系统中将油底壳赋予的设计功能越来越多,如增加提供其他零件安装凸台、集成挡油隔板、集成机油收集器、集成机滤座、集成油道等。
[0003]常见的油底壳,一般仅提供盛油、密封和连接变速箱法兰等功能结构,也可以简单集成一些安装螺栓凸台、挡油板和机油滤座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计了诸多油道、集成安装收集器、机油滤、油冷器,达到了功能的集成化,也满足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要求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具有油底壳本体,还具有:
[0006]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收集器腔;
[0007]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进油通道,所述进油通道与油栗的进油口连通;
[0008]滤网板,将所述收集器腔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与油底壳腔连通,另一个腔体与所述进油通道连通;
[0009]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油底壳进油口和滤后通道;
[0010]机油滤,所述机油滤的进油口与所述油底壳进油口连通,所述机油滤的出油口与所述滤后通道连通;
[0011]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上的主油道;
[0012]油冷器,所述油冷器的进油口与所述滤后通道连通,所述油冷器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油道连通。
[0013]所述油冷器上设有进水管,所述油底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油冷器的出水管连通的水官接头。
[0014]所述油底壳本体上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腔连通的放油螺塞。
[0015]所述主油道位于滤后通道末端,并设有油道螺堵隔离主油道和油冷器的进油口。
[0016]所述油底壳本体上还设有封闭所述油底壳腔的挡油板。
[0017]还包括封闭所述收集器腔的收集器腔盖板。
[0018]所述机油滤的出油口通过机油滤管接头与所述滤后通道连通。
[0019]所述机油滤和油冷器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下底位置。
[0020]所述收集器腔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滤网板卡装在所述安装槽内。
[0021]所述油底壳本体上设有L形通道,供所述水管接头和油冷器装配形成水道。
[0022]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在油底壳本体上集成了多个油道,设计集成组装多个零部件,达到了功能的集成化,也满足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要求。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收集器油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机油滤、油冷器油道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1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的油冷器水路通道结构示意图;
[0027]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挡油板,2、收集器腔盖板,3、滤网板,4、油底壳本体,5、机油滤管接头,6、机油滤,7、油冷器,8、水管接头,9、放油螺塞,10、油道螺堵,11、收集器腔,12、进油通道,13、油底壳进油口,14、滤后通道,15、进水管,16、主油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参见图1,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具有油底壳本体4,还具有:
[0030]设置在油底壳本体4上的收集器腔11;
[0031]设置在油底壳本体4上的进油通道12,进油通道12与油栗的进油口连通;
[0032]滤网板3,将收集器腔11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与油底壳腔连通,另一个腔体与进油通道12连通;
[0033]设置在油底壳本体4上的油底壳进油口13和滤后通道14;
[0034]机油滤6,机油滤6的进油口与油底壳进油口 13连通,机油滤6的出油口与滤后通道14连通;
[0035]设置在油底壳本体4上的主油道16;
[0036]油冷器7,油冷器7的进油口与滤后通道14连通,油冷器7的出油口与主油道16连通。
[0037]油冷器7上设有进水管15,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与油冷器7的出水管连通的水管接头8 ο
[0038]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与油底壳腔连通的放油螺塞9。
[0039]主油道16位于滤后通道14末端,并设有油道螺堵10隔离主油道16和油冷器7的进油口。
[0040]油底壳本体4上还设有封闭油底壳腔的挡油板I。
[0041 ]还包括封闭收集器腔11的收集器腔盖板2。
[0042]机油滤6的出油口通过机油滤管接头5与滤后通道14连通。
[0043]机油滤6和油冷器7设置在油底壳本体4下底位置。
[0044]收集器腔11内设有安装槽,滤网板3卡装在安装槽内。
[0045]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L形通道,供水管接头8和油冷器7装配形成水道。
[0046]由油底壳本体4、滤网板3、收集器腔盖板2、挡油板1、机油滤6、油冷器7、油道螺堵10和诸多密封件组成的一个盛装机油的油池,该油池具有普通油底壳所具体的安装密封法兰和放油螺塞9,特点在于设计了多个油道,具有收集机油、过滤机油、冷却机油和阻止机油液面剧烈晃动等功能。
[0047]油底壳本体4,具有三个油道对外接口,连接油栗进、出油口和连接缸体主油道。油底壳本体4上集成设计有收集器管路、提供收集机油和粗过滤机油的功能平台;油底壳本体4上也集成设计有过滤机油和冷却机油的管路、提供精过滤机油和冷却机油的功能平台;油底壳本体4也提供机油挡板安装平台。油底壳本体4也提供密封曲轴箱的密封法兰。其他的机油滤6、油冷器7堵头、密封圈和机油挡板零件与油底壳本体4匹配达到所需的设计目的。
[0048]收集器腔11采用铸造腔,滤网板3将腔体一分为二,一侧通往油底壳腔,一侧通往栗进油油道,收集器腔11采用盖板进行封口。
[0049]挡油板I安装在油底壳内腔,油底壳内腔提供固定凸台和安装孔,挡油板I的位置依据机油液面而设计,主要防止液面的剧烈晃动;
[0050]放油螺塞9孔和收集器油道孔共轴心,利于减少加工工艺和减重;
[0051 ]油冷器的油道采用螺堵进行密封,螺堵形状还起到旁通油冷器7的作用;
[0052]机油滤6采用普通的旋装式机油滤6,采用机油滤管接头5连接在油底壳本体4上,油底壳本体4提供接头和机油滤6的安装空间。
[0053]特点是:
[0054]1、该油底壳具有一般油底壳所需的盛油池、密封匹配法兰和放油螺塞9,制造工艺采用铝合金压铸;
[0055]2、该油底壳有三个对外的油道口,分别对应机油栗进油口、机油栗出油口和发动机缸体主油道。
[0056]3、该油底壳内部有两个斜油道。第一条斜油道,是与放油螺塞9孔栗同孔,孔从油底壳底部加工至油底壳的通往机油栗进油口的油道,油道通过滤网安装腔,形成收集器管路油道,该油道孔外侧采用放油螺塞9进行密封;第二条斜油道,是连通机滤接头安装孔和油底壳通往缸体主油道的的油道,该油道上有通往油冷进、出油口的两条支路油道,两条支路油道采用该油道特殊螺塞进行隔离,以使机油有效进入油冷器7进行热交换;
[0057]4、油底壳上有一水道,水道与油冷器7的其中一个水孔相连,水道出口安装一钢管,钢管采用过盈密封装配,钢管形状利于外接冷却水软管的连接;
[0058]5、油底壳上设计有机油滤6的环槽凸台,环槽腔与油底壳通往机油栗出油口的油道相通,环槽凸台的中心设计有安装机油滤6的管接头的螺纹孔,该螺纹孔通往第二条斜油道,与油冷器7油道相通;
[0059]6、机油滤6采用普通的旋装式机油滤6;
[0060]7、油底壳内腔中设计一个滤网安装腔,该安装腔中设计有滤网板3安装槽,该滤网板3的布置方式将收集器管道有效隔断,以使滤网板3产生过滤机油的目的。该滤网安装腔,采用一个盖板对滤网安装腔进行封口。
[0061 ] 8、油冷器7采用铝质层板式油冷器7,底板有两个油孔,一个水孔,另一个水孔在油冷器7顶板上,采用外接水管连接,油冷底板与油底壳贴合装配,其间采用密封圈密封,两个油孔和两个水孔的布置是利于油冷内部的油道和水路的气体排出;机油在油道中的流向顺序布置采用了 “先过滤,后冷却”的方案,简化了油道布置难度。
[0062]油底壳油道的总体分为两个部分,见图2和图3描述。
[0063]图2表达机油被收集器过滤,被油栗抽走的管道说明,图中箭头表达了机油的流向,流向为:从油池进入滤网腔、滤网过滤、离开滤网腔、离开油底壳,进入油栗。图2表达了部分零件的装配关系,零件包含:挡油板I螺栓、挡油板1、螺钉、收集器腔盖板2、滤网板3、油底壳本体4、放油螺塞9、放油螺塞密封圈。
[0064]图3表达机油离开油栗后,进入机油滤6进行精过滤,然后进入油冷器7冷却,最后离开油底壳的管道说明,图中箭头表达了机油的流向,流向为:进入油底壳、进入机油滤6、机油滤6过滤、离开机油滤6,通过管接头、进入油冷油道、进入油冷、从堵头处缝隙旁通流出、离开油冷、汇集后离开油底壳。图3也表达了部分零件的装配关系,零件包含:油底壳本体4、机油滤管接头5、油冷密封圈、机油滤6、油冷器7、油冷器7螺栓、油道螺堵10、螺堵垫片。
[0065]油底壳水道,见图4描述。
[0066]图4表达油冷器7水路的管路示意,图中箭头表达了水路的流向,为:进入油冷、离开油冷、从水管接头8离开,根据需要该流向是允许反向使用的,图4也表达了部分零件的装配关系,零件包含:油底壳本体4、油冷密封圈、油冷器7、水管接头8。
[0067]制作过程:
[0068]1、形成油道、水道,按图2、图3、图4中所示的通道示意,在油底壳本体4上采用铸造和加工方案,形成基础通道。
[0069]图2中放油螺塞9孔的延伸加工,与栗进油孔相通形成收集器通道,收集器油道采用放油螺塞9密封。
[0070]图3中油底壳本体4铸造沉孔与油底壳进油口13形成机油滤6滤前油道;油冷器7油道末端与机滤管接头油道相通,形成滤后油道;油冷器7油道上铸造和加工有三个附加通道,两个通往油冷器7进出口,一个离开油底壳通往缸体;油冷器7油道采用螺堵密封。
[0071]图4中油底壳本体4铸造和加工一L形通道,提供水管接头8和油冷器7装配形成水道。
[0072]2、形成油池,按图2所示,将放油螺塞9密封圈套入放油螺塞9的密封圈沟槽内,再将放油螺塞9拧入到油底壳本体4上的对应放油螺塞孔内到位,形成一个可以通过放油螺塞9放油的油池。
[0073]3、形成收集器滤网腔,按图2所示,将滤网板3插入油底壳本体4提供的安装沟槽内,再将收集器腔盖板2涂胶定位盖上,拧入螺钉固,滤网板3将收集器油道隔断,形成粗过滤功能,收集器腔盖板2的密封装配使收集器油道仅有一进一出的通道,从而形成一个完整收集器滤网腔通道。
[0074]4、形成机油过滤功能,按图3所示,将机油滤管接头5拧入油底壳本体4提供的安装孔螺纹内,再将机油滤6拧入机油滤管接头5上;三件连接形成被机油滤6的过滤通道。
[0075]5、形成油冷功能,按图3、图4所示,将油冷密封圈,安装在油底壳本体4提供的安装沟槽内,盖上油冷器7,拧入油冷器7螺栓;然后将螺堵垫片和油道螺堵10装配在油底壳本体4上,螺堵垫片和油道螺堵10将提供油道的密封功能,油道螺堵10的头部特殊形状,能调节流向油冷器7的机油流量;水管接头8过盈压入油底壳本体4内,提供通往水路的连接段。
[0076]6、形成减少机油晃动的功能,按图2所示,将挡油板I放置在油底壳本体4提供的安装凸台上,再使用挡油板I螺栓进行紧固。
[0077]优点是:
[0078]1、不同于现有油底壳简单集成结构技术,该油底壳设计了多个油道,集成了挡油板1、机油滤6和油冷器7,主体油道结构仅靠油底壳本体4解决,有效应对了轻量化、小型化设计需求;
[0079]2、合理利用放油螺塞9孔,设计集成了收集器管路;
[0080]3、合理利用栗出油口至到缸体的油道的距离,设计集成了机油滤6和油冷器7;
[0081]4、油冷进出油道是共油道结构,采用特殊堵头结构,将其油冷进出口进行隔离;
[0082]5、机油滤6和油冷布置于油底壳下底部位,有利于机油滤6和油冷器7的更换操作;
[0083]6、密封油道的特殊螺塞堵头即作为密封件,其头部形状与油道孔的间隙形成油冷器7油路的旁通孔,能有效减少油冷器7的压力损失;
[0084]7、油底壳上的油冷器7水管沿油冷器7上下侧布置,解决了油冷器7水路排气不畅的问题;
[0085]8、收集器滤网,选用钢板网结构,滤网采用插入式设计,在油底壳设计有对应的安装槽予以插入,装配式结构简化了单独收集器制作难度;
[0086]9、该油底壳集成后,可组装供货,有效节约发动机组装的时间。
[0087]采用上述的结构后,在油底壳本体4上集成了多个油道,设计集成组装多个零部件,达到了功能的集成化,也满足了节约设计空间的技术要求。
[0088]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具有油底壳本体(4),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的收集器腔(11); 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的进油通道(12),所述进油通道(12)与油栗的进油口连通; 滤网板(3),将所述收集器腔(11)分隔为两个腔体,其中一个腔体与油底壳腔连通,另一个腔体与所述进油通道(12)连通; 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的油底壳进油口(13)和滤后通道(14); 机油滤(6),所述机油滤(6)的进油口与所述油底壳进油口(13)连通,所述机油滤(6)的出油口与所述滤后通道(14)连通; 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的主油道(16); 油冷器(7),所述油冷器(7)的进油口与所述滤后通道(14)连通,所述油冷器(7)的出油口与所述主油道(16)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冷器(7)上设有进水管(15),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与所述油冷器(7)的出水管连通的水管接头(8)。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与所述油底壳腔连通的放油螺塞(9)。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油道(16)位于滤后通道(14)末端,并设有油道螺堵(10)隔离主油道(16)和油冷器(7)的进油口。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还设有封闭所述油底壳腔的挡油板(I)。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闭所述收集器腔(II)的收集器腔盖板(2)。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6)的出油口通过机油滤管接头(5)与所述滤后通道(14)连通。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油滤(6)和油冷器(7)设置在所述油底壳本体(4)下底位置。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腔(II)内设有安装槽,所述滤网板(3)卡装在所述安装槽内。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集成油底壳,其特征在于,所述油底壳本体(4)上设有L形通道,供所述水管接头(8)和油冷器(7)装配形成水道。
【文档编号】F01M11/00GK105863776SQ201610205937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4月5日
【发明人】羊富勇, 于萍, 程作, 谢莹
【申请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