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消防泵手电一体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99494发布日期:2020-05-20 00:59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消防泵手电一体启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发动机启动装置,特别是一种便携式消防泵手电一体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汽油机在工作前必须借助一套启动机构方可使其进入运转状态。汽油机启动装置有两种,第一种是采用手拉启动的启动方式,为最常见的一种,常规的使用方法为:用手拉启动装置,靠操作人员的爆发力和速度实现启动,这种启动设备启动费力、操作不慎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第二种是采用电启动的方式,常用蓄电池、启动电机、齿圈、调节器、导线、开关等组成,虽然省时省力,启动方便,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故障,一旦电池电量不足,就无法正常启动;而在森林消防灭火的过程中,消防泵需要高效,便捷的启动方式。所以消防水泵启动应该更科学合理化,力求手拉电启动一体化操作,电启动可以在连接上电源后一键启动;手拉启动在电源没电或忘带电源的紧急情况下手动启动。实行手拉、电启动双用启动,在正常情况下使用电启动快接启动,手拉启动在情急情况下备用。

目前消防泵启动方式大多为手拉启动单一的启动,主要原因是:(1)电机与手拉盘如何正确的对接成功(2)如何适当的安装手拉和电启动装置,使之变成一体化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拉电启动一体化的启动装置,实现双用启动,使用电启动降低机泵的启动难度,实现轻便快速启动水泵发动机。手拉启动变更为备用启动,可以正常手拉启动,也可当做电源没电时的备用启动方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消防泵手电一体启动装置,包括壳体和用于启动水泵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手拉盘、马达支架和机脚架;所述启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配合手拉盘设置的手拉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机脚架上的高压包;所述手拉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拉盘内的手拉装置、设置在手拉装置前端的骨架和套设在骨架上的飞轮;所述马达支架配合高压包设有开口;所述高压包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磁芯开关,所述飞轮配合磁芯开关设有凸齿。

优选的,所述骨架包括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柱体、第二柱体、第三柱体和第四柱体。

优选的,所述第一柱体内壁设有棘轮凹槽。

优选的,所述手拉装置包括手拉轮、设置在手拉轮一侧的棘爪盘和设置在手拉轮上的拉绳。

优选的,所述棘爪盘包括配合棘轮凹槽的棘爪和配合棘爪伸出的驱动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柱体上的启动齿轮、设置在马达支架上的启动马达和与启动马达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启动齿轮与第一柱体之间通过孔螺母固定连接。

为了使手电一体更可靠和稳定,优选的,所述启动马达包括配合启动齿轮旋转的马达齿轮和用于弹出马达齿轮的弹出装置。

优选的,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与启动马达连接的继电器和与继电器连接的电源插座。

为了提高密封性,优选的,所述机脚架包括配合马达支架的主机身和设置在主机身一侧的脚架体,所述主机身与马达支架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环。

为了方便安装拆卸,优选的,所述手拉盘与马达支架之间、马达支架与机脚架之间均通过孔螺母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本专利在考虑两者间的对比后,使用了手拉电启动一体化设计,使用手拉启动时,用手拉启动装置带动骨架旋转,使固定在骨架上的飞轮旋转与高压包发电启动点火;电启动时,插入电源使马达转动带动固定在骨架上的齿轮使骨架旋转,同时固定在骨架上的飞轮旋转与高压包发电启动点火,同时真正意义上实现手电一体化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侧面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机脚架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拉盘;2、骨架;3、启动齿轮;4、飞轮;5、马达支架;6、机脚架;7、高压包;8、启动马达;9、继电器;10、电源插座;11、第一柱体;12、第二柱体;13、第三柱体;14、第四柱体;15、凹槽;16、把手;17、主机身;18、脚架体;19、密封环;20、棘轮凹槽;21、棘爪盘;22、手拉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消防泵手电一体启动装置,包括壳体和用于启动水泵发动机的启动装置,所述壳体包括依次并列设置的手拉盘1、马达支架5和机脚架6;所述启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组件、配合手拉盘1设置的手拉驱动组件和设置在机脚架6上的高压包7;所述手拉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手拉盘1内的手拉装置、设置在手拉装置前端的骨架2和套设在骨架2上的飞轮4;所述马达支架5配合高压包7设有开口;所述高压包7包括设置在开口处的磁芯开关,所述飞轮4配合磁芯开关设有凸齿。

高压包7的磁芯开关包括设置在飞轮4上端和侧端的两个磁芯开关,侧端的磁芯开关底端设有对应飞轮4的弧度,飞轮4上设有与磁芯对应的若干均匀环形排列的凸齿,凸齿与两个磁芯开关中间均设有一定距离的空气隙。

为了增大带动摩擦力,所述飞轮4包括套设在第四柱体14上的第五柱体和远离骨架2一侧的第六柱体。

所述骨架2包括外径逐渐减小的第一柱体11、第二柱体12、第三柱体13和第四柱体14。

所述第一柱体11内壁设有棘轮凹槽20。

所述手拉装置包括手拉轮22、设置在手拉轮22一侧的棘爪盘21和设置在手拉轮22上的拉绳。

棘爪盘21包括配合棘轮凹槽20的棘爪和配合棘爪伸出的驱动装置。

手拉轮22设有用于逆向旋转的复位装置,手拉轮22的转动触发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包括蓄力弹簧,可以辅助棘爪的伸出与收回。

所述电机驱动组件包括套设在第二柱体12上的启动齿轮8、设置在马达支架5上的启动马达和与启动马达连接的电源装置,所述启动齿轮8与第一柱体11之间通过孔螺母固定连接。

所述启动马达包括配合启动齿轮8旋转的马达齿轮和用于弹出马达齿轮的弹出装置。

所述电源装置包括与启动马达连接的继电器9和与继电器9连接的电源插座10。

所述机脚架6包括配合马达支架5的主机身17和设置在主机身17一侧的脚架体18,所述主机身17与马达支架5的结合面上设有密封环19。

所述手拉盘1与马达支架5之间、马达支架5与机脚架6之间均通过孔螺母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拉启动时,握紧手拉盘1上的把手16,将把手16拉出,手拉带动拉绳拉出,缠绕在手拉轮22上拉绳被拉出后,带动手拉轮22绕中心旋转,旋转的手拉轮22触发了棘爪盘21内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带动棘爪盘21的棘爪伸出,伸出的棘爪配合骨架2上的棘轮凹槽20,带动棘轮凹槽20一起转动,旋转的骨架2带动了固定在骨架2上的飞轮4一同绕中心轴旋转,这时,飞轮4上的凸齿与高压包7上的磁芯开关的空气隙发生变化,使通过磁芯开关上的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因此在传感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动势,传感器线圈两端产生的信号是交变电动势,若将凸齿设为六个,则飞轮4转一周,产生六个交变信号,然后将交变信号输由高压导线输送到火花塞点火启动,当气缸内压缩完成气体后,火花塞点点火气体燃烧爆炸做功,从而启动发动机。

拉绳松开后,手拉轮22上的复位装置带动手拉轮22逆向旋转,将拉绳重新卷到手拉轮22上,以备下一次使用。由于手拉盘1是通过棘轮机构转动的,所以当手拉轮22逆向旋转时,驱动装置带动棘爪盘21的棘爪收回,这样并不会带动骨架2逆向旋转。

电启动时,将电池插入电源插座10,通过继电器9使得启动马达开始工作,启动马达内的弹出装置在高速瞬时间旋转的时候将马达齿轮弹出,让马达齿轮的齿边啮合启动齿轮8的齿边,启动马达带动马达齿轮转动,马达齿轮带动固定在骨架2上的启动齿轮8转动,启动齿轮8的转动带动了骨架2绕中心轴的转动,旋转的骨架2带动了固定在骨架2上的飞轮4一同绕中心轴旋转,这时,飞轮4上的凸齿与高压包7上的磁芯开关的空气隙发生变化,使通过磁芯开关上的传感线圈的磁通发生变化,因此在传感线圈中便产生感应电动势,传感器线圈两端产生的信号是交变电动势,若将凸齿设为六个,则飞轮4转一周,产生六个交变信号,然后将交变信号输由高压导线输送到火花塞点火启动,当气缸内压缩完成气体后,火花塞点点火气体燃烧爆炸做功,从而启动发动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