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59287发布日期:2020-11-25 17:40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国六蒸发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燃油蒸发泄露污染等问题的控制已成为汽车研发过程中的重点之一,并且汽车用户对于汽车安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汽车上的国六蒸发燃油系统中的燃油蒸汽的回收循环再利用阀体装置已成为汽车上不可或缺的零件。

汽车进气系统由进气管总成、空气滤清器总成、涡轮增压器、中冷器、进气歧管和进气阀等组成,由于进气阀是控制空气进入发动机的一道可控阀门,起到上接空气滤清器,下接发动机缸体的重要作用,因此被称为汽车发动机的咽喉。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目前通过发动机尼龙管的布置连接使多个阀体配合使用,存在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序繁多,工艺流程繁琐,耗材多、配件种类多、空间占比大、管路布置难度高、功能实现成本高,管理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目前通过发动机尼龙管的布置连接使多个阀体配合使用,存在生产工艺复杂,装配工序繁多,工艺流程繁琐,耗材多、配件种类多、空间占比大、管路布置难度高、功能实现成本高,管理困难的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以及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均连接的第三本体,其中:

所述第一本体上设有第一管路、第一本体连接部和第一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一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一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第二本体上设有第二管路、第二本体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二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

所述第三本体上设有第三管路以及第三本体连接部,并且所述第三本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其中,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均连通设置;

所述第三本体连接部分别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连通形成第一通路,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连通,形成第二通路;

所述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形成第三通路。

优选地,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其中:

所述传感器安装座设置为包括固定部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入口连接,所述固定部用于通过连接件固定所述压力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路、所述第二通路与所述第三通路内均设置有卡环和阀片,所述卡环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以及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端部,所述阀片设置于所述卡环上。

优选地,所述第三管路包括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出口端与所述第二出口端分别连通所述第三腔体和所述第四腔体;

所述阀片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所述第一出口端和第二出口端的尺寸。

优选地,所述第一管路包括第一管路出口端,所述第一管路出口端设置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通设置;

所述阀片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所述第一管路出口端的尺寸。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圈,其中: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四腔体的连接处。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三本体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凸柱、和多个第二凸柱;

多个所述第一凸柱分别沿所述第一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多个所述第二凸柱分别沿所述第三腔体、所述第四腔体的周向均匀分布;

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凸柱与所述第二凸柱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二本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管路连通设置,所述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空滤管道;

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为快插接头或者焊接结构。

优选地,所述第一本体连接部和所述第二本体连接部均设置为卡扣结构,所述第三本体连接部设置为包括卡槽,所述第三本体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部、所述第二本体连接部通过所述卡槽与所述卡扣连接。

优选地,所述固定部设置于所述连接端的周侧,并且所述固定部包括卡扣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用于汽车国六节能减排系统中阀体的研发,在满足原有多阀体功能性性能的前提下减少两个尼龙管的布置连接:脱附端和中冷器端,将管路的连接与布置及多阀体的连接方式和功能集结于一体,形成综合型阀。

通过设置第一本体、第二本体均与第三本体连接,并且设置第一管路与第一腔体连通设置,第二管路与第二腔体连通设置,第三管路与第三腔体和第四腔体均连通设置,第三本体连接部分别与第一本体连接部和第二本体连接部连接后,第一腔体与第三腔体连通形成第一通路,第二腔体与第四腔体连通,形成第二通路;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后,第一管路与第二管路连通,形成第三通路;

使用时,第一管路的入口处与发动机进气岐管连接,第三管路的入口连接碳罐阀,第三本体使用时相当于双单向脱附阀体,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配合处相当于单向阀体,第二本体使用时相当于文氏驱动阀体,在原有阀体的基础上,极大地将文丘里结构和双单向阀结构集成,再将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连接增加一个单向阀结构,将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第三本体集成为一个整体使用,节省脱附端和中冷器两段管路,极大程度上缩减了该功能结构在汽车燃油系统中的装配空间,大大节省了原有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优化性能指标,并且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管理和使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第三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一本体与卡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本体与卡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中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二本体的连接结构采用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图1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的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发明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本体;10、第一腔体;11、第一管路;111、第一管路出口端;12、第一本体连接部;13、第一连接部;15、第一凸柱;2、第二本体;20、第二腔体;21、第二管路;22、第二本体连接部;23、第二连接部;24、传感器安装座;241、固定部;242、连接部;25、第二凸柱;3、第三本体;30、第三腔体;40、第四腔体;31、第三管路;311、第一出口端;312、第二出口端;32、第三本体连接部;4、阀片;5、密封圈;6、接头;61、焊接结构;7、卡环;71、插接部;72、容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蒸发排放系统文氏集成阀,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以及与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均连接的第三本体3。

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与第三本体3的连接方式可采用卡接、焊接、插接等连接形式,确保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与第三本体3连接稳固且能确保使用要求的密封性能即可。

其中,图3是本实施例中第一本体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一本体1上设有第一管路11、第一本体连接部12和第一连接部13,并且第一本体1的内部设有第一腔体10,第一腔体10与第一管路11连通设置;

图4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第二本体2上设有第二管路21、第二本体连接部22和第二连接部23,并且第二本体2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20,第二腔体20与第二管路21连通设置;

图5是本实施例第三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的仰视结构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三本体3上设有第三管路31以及第三本体连接部32,并且第三本体3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30和第四腔体40,其中,第三管路31与第三腔体30和第四腔体40均连通设置;

图7是本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装配使用时,第三本体连接部32分别与第一本体连接部12和第二本体连接部22连接,并且第三本体3上设置有挡板结构,对第一本体连接部12与第二本体连接部22的连接处进行止挡与保护,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实用性与密封性能。

第一腔体10与第三腔体30连通形成第一通路,第二腔体20与第四腔体40连通,形成第二通路;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通过第一连接部13和第二连接部23连接,第一管路11与第二管路21连通,形成第三通路。

使用时,第一管路11的入口处与发动机进气岐管连接,第三管路31的入口连接碳罐阀,第三本体3使用时相当于双单向脱附阀体,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配合处相当于单向阀体,第二本体2使用时相当于文氏驱动阀体,在原有阀体的基础上,极大地将文丘里结构和双单向阀结构集成,再将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连接增加一个单向阀结构,将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与第三本体3集成为一个整体使用,节省脱附端和中冷器两段管路,极大程度上缩减了该功能结构在汽车燃油系统中的装配空间,大大节省了原有的生产工艺,降低成本、优化性能指标,并且连接方式简单便于管理和使用。

本实施例中,各个管路的端部均采用快插式连接方式,在实际的使用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设置成竹节,或者其他连接方式,确保连接稳固,密封性好即可。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图8是第一本体与卡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第二本体与卡环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和图9所示,第一通路、第二通路与第三通路内均设置有卡环7和阀片4,卡环7设置于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以及第一连接部13的端部,阀片4设置于卡环7上。

图10是本实施例卡环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实施例阀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和图11所示,卡环7的一侧设置插接部71,用于插入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以及第一连接部13的内部,并且与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以及第一连接部13的内侧壁有效配合,卡环7内侧壁设置有容置槽72,用于将阀片4的一端置于容置槽72内。

如图6所示,第三管路31包括第一出口端311和第二出口端312,第一出口端311与第二出口端312分别连通第三腔体30和第四腔体40,阀片4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第一出口端311和第二出口端312的尺寸,通过设置卡环7与阀片4,在此集成结构内起到单向止回阀的作用,确保气流只能通过第三管路31的入口端流入并且从第一出口端311与第二出口端312单向流出。

图12是本实施例第一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第一管路11包括第一管路出口端111,第一管路出口端111设置为与第一连接部13连通设置;

阀片4的尺寸设置为不小于第一管路出口端111的尺寸,通过设置卡环7与阀片4。在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配合后,第一本体1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处起到单向止回阀的作用,确保气流只能通过第一管路11的入口流入,并且从第一管路出口端111单向流出到第二本体2的第二管路21内以确保单向流出。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还包括密封圈5,图13是本实施例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其中,密封圈5设置于第一腔体10与第三腔体30、第二腔体20与第四腔体40的连接处,起到对连通的两个腔体进行密封的作用。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本体1、第二本体2、第三本体3的内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第一凸柱15、和多个第二凸柱25;多个第一凸柱15分别沿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20的周向均匀分布;多个第二凸柱25分别沿第三腔体30、第四腔体40的周向均匀分布,密封圈5设置于第一凸柱15与第二凸柱25之间。

具体地,密封圈5设置于第一凸柱15的端部与第二凸柱25的端部之间,使用时,第三本体3与第一本体1和第二本体2连接时,通过第一凸柱15与第二凸柱25分别置于密封圈5的两侧,同时又由于第一凸柱15与第二凸柱25沿腔体的周向设置多个,使用时相对应的第一凸柱15与第二凸柱25的端部同时对密封圈5进行挤压作用,进一步确保密封的可靠性。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二本体2的一侧设置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与第二管路21连通设置,连接结构用于连接空滤管道;连接结构设置为快插接头6或者焊接结构61。

具体地,快插接头6与第二管路21的入口分别设置于第二本体2相对的两侧面上,接头6与第二本体2的连接方式可采用激光式焊接的连接方式、也可以采用整体式焊接的连接方式、或者快插的连接方式。

图14是第二本体的连接结构采用焊接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连接空滤管道也可以采用焊接结构61,以节省快插接头。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第一本体连接部12和第二本体连接部22均设置为卡扣结构,第三本体连接部32设置为包括卡槽,第三本体连接部32与第一本体连接部12、第二本体连接部22通过卡槽与卡扣连接,在实际的使用时,也可以设置第一本体连接部12和第二本体连接部22设置为包括卡槽,第三本体连接部32设置为卡扣结构,通过设置第一本体连接部12、第二本体连接部22与第三本体连接部32卡合连接,连接方式简便,连接效果好。

具体使用时,第一本体连接部12、第二本体连接部22与第三本体连接部32之间的连接形式也可以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例如:可以采用振动摩擦焊、激光式焊接等。

实施例二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6是图15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如图15和图16所示,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还包括传感器安装座24,传感器安装座24设置于第二本体2上,用于连接压力传感器,以便于实时监测脱附端的气流压力动态并且与第二管路21连通设置。

其中:图17是本实施例中第二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7所示,传感器安装座24设置为包括固定部241和连接部242,连接部242的一端与第二管路21连通设置,连接部242的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的入口连接,固定部241用于通过连接件固定压力传感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采用螺母。

实施例三

图18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传感器安装座采用卡合的连接方式,固定部241设置于连接部242的周侧,并且固定部241包括卡扣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