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011966发布日期:2021-02-20 19:19阅读: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汽车的使用频率大幅增加,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尾气的问题,汽车尾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气体如一氧化碳、硫化物等直接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另外汽车尾气会造成温室效应的发生。汽车尾气排放时还带有大量的热量和风能,而这些能量普遍没有被有效利用,从而导致大量浪费,为了避免这种浪费,已经有现有技术对汽车尾气中的热量和风能进行利用,例如公开号为cn107939495a中,利用风力发电机和水箱对风能和热量进行利用,但此发明存在以下弊端:水箱与排气管的换热效率低;尾气过滤装置内仅采用活性炭,对实际的尾气处理效果较差,造成大部分的有害成分没有被清理。


技术实现要素:

[0003]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既能够使汽车尾气的热量和风能得到有效利用,同时能够为汽车尾气中的有害成分进行吸收处理。
[0004]
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包括排气管和沿着排气管排气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却循环机构、发电机构、净化机构;所述冷却循环机构包括水箱;所述水箱的顶部设置有能够喷淋冷却液的喷淋头;所述排气管穿过水箱的上部且位于喷淋头的下方;位于水箱内部的排气管其外周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水箱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所述出液口连通能够加热车内环境的散热器;所述散热器连通喷淋头的顶部入口;所述发电机构位于排气管内;汽车尾气经过发电机构后进入净化机构;所述净化机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固体吸附箱、脱硫箱、净化箱。
[0006]
进一步地,所述散热器的外侧还设置有短路散热器的跨线;所述跨线连通出液口和喷淋头的顶部入口。
[0007]
优选地,所述发电机构是风能发电机;所述风能发电机位于排气管内部;所述风能发电机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相连。
[0008]
优选地,所述固体吸附箱内至少设置两块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的一侧固定在固体吸附箱内壁,相对的另一侧有能够使尾气通过的开口;两块所述静电吸附板错位设置。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静电吸附板的表面设置有腰型孔;位于两块静电吸附板的两个腰型孔相通。
[0010]
优选地,所述脱硫箱是“u”形管;所述脱硫箱内放置有氢氧化钠溶液。
[0011]
进一步地,位于固体吸附箱和脱硫箱之间的排气管以及位于脱硫箱和净化箱之间的排气管均设置有止逆阀。
[0012]
优选地,所述净化箱内设置有第一净化层和第二净化层;所述第一净化层放置的是用于吸附一氧化碳的催化剂;所述第二净化层放置的是吸收异味的活性炭。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汽车尾气的减排具备下列优点:
[0014]
(1)冷却喷淋机构将盛放冷却液的水箱与能够加热车厢内空气的散热器连通,实现废气的热量利用;风能发电机将废气的风能转换为电能并储存起来,实现废气的风能利用;净化机构将废气中的固体颗粒、硫化物、一氧化碳、异味进行过滤吸收,保护环境。
[0015]
(2)冷却喷淋机构使用了喷淋头,使得冷却液能够不断以流动的状态与排气管的外壁进行接触,增加了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同时排气管的外侧设置有散热翅片进一步强化传热,提高了冷却液与排气管的换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固体吸附箱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9]
图中:1为排气管,101为散热翅片;
[0020]
2为冷却循环机构,21为水箱,22为喷淋头,23为散热器,24为跨线,241为第一控制阀,242为第二控制阀;
[0021]
3为风能发电机,31为导线,32为蓄电池,
[0022]
4为净化机构,
[0023]
41为固体吸附箱,411为静电吸附板,412为腰型孔,
[0024]
42为脱硫箱,
[0025]
43为净化箱,431为第一净化层,432为第二净化层,
[0026]
5为止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
[0028]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汽车尾气的减排装置,包括排气管1和沿着排气管1排气方向依次设置的冷却循环机构2、发电机构、净化机构4;冷却循环机构2主要对排气管1进行降温;发电机构是风能发电机3,风能发电机3位于排气管1的内部,当废气以一定的速度流经风能发电机3时,风能发电机3将风能转为电能,并通过导线31将电能储存在位于排气管1外侧的蓄电池32内,从而将废气中的风能合理利用;净化机构4主要对废气中存在的有害气体
进行过滤吸附,从而避免污染环境。
[0029]
冷却循环机构2包括水箱21;排气管1横向贯穿的穿过水箱21的上部,水箱21的顶部设置有喷淋头22,喷淋头22的横截面尺寸与水箱21的横截面尺寸一致;喷淋头22的顶部有入口;排气管1位于喷淋头22的下方;排气管1位于水箱21内的部分设置有散热翅片101;水箱21的下部用来暂时性储存冷却液;水箱21的底部设置有出液口,出液口与散热器23相通,散热器23与喷淋头22顶部的入口相通;出液口经由流体输送设备输送至散热器23,散热器23能够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从而在冬天时候能够实现热能的利用;喷淋头22的使用使得冷却液能够不断以流动的状态与排气管1的外壁进行接触,增加了冷却液的流动速度,同时散热翅片101进一步强化传热,提高了冷却液与排气管1的换热效果。
[0030]
为了适应夏天对汽车尾气的散热,避免汽车尾气温度过高损坏风能发电机3,出液口与喷淋头22入口之间设置有跨线24,跨线24能够直接跨过散热器23,跨线24利用空气温度进行散热;在跨线24的进口设置第一控制阀241,在散热器23的入口设置第二控制阀242,在冬天时候关闭第一控制阀241,打开第二控制阀242即可,在夏天时候打开第一控制阀241,关闭第二控制阀242即可。
[0031]
汽车尾气在排气管1内经过冷却循环机构2的冷却后,流经风能发电机3,进入净化机构4,净化机构4包括固体吸附箱41、脱硫箱42、净化箱43;固体吸附箱41内设置有至少两块相互平行的静电吸附板411,静电吸附板411与外界的静电发生器连接;其中一块静电吸附板411的顶部固定在固体吸附箱41的内壁,底部与固体吸附箱41内壁有空间使尾气通过;另一块静电吸附板411的底部固定在固体吸附箱41的内壁,顶部与固体吸附箱41内壁有空间使尾气通过,为了避免静电吸附板411对尾气的阻拦,导致压强集聚,两块静电吸附板411均设置有腰形孔,位于不同静电吸附板411的腰型孔412之间直线相通,从而使废气流速过大时,能够直接通过静电吸附板411。
[0032]
脱硫箱42是“u”形管的结构,一端与固体吸附箱41相通,另一端与净化箱43相通;脱硫箱42内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尾气中的硫化物进行反应去除;为了避免氢氧化钠溶液倒流至固体吸附箱41和净化箱43内,位于固体吸附箱41和脱硫箱42之间的排气管1以及位于脱硫箱42和净化箱43之间的排气管1均设置有止逆阀5;净化箱43内设置有第一净化层431和第二净化层432;第一净化层431是用于吸附一氧化碳的催化剂层;所述第二净化层432是吸收异味的活性炭层。
[0033]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排放的汽车尾气进入排气管1,先经过冷却循环机构2的冷却,在此过程中,水箱21底部的冷却液被送至散热器23对汽车车厢内的空气进行加热,而后经过喷淋头22重新流入水箱21并对排气管1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废气经过风能发电机3发电后,被送至净化机构4,在此过程中,尾气的固体颗粒被静电吸附板411吸附,硫化物被脱硫箱42去除,一氧化碳和异味被净化箱43去除,从而环保的排放。
[0034]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上、下、左、右、内、外”是以图中零部件的相对位置为基准定义的,只是为了描述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此方位词的应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构成限制。
[0035]
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性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
新型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