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7232阅读:9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属于摩托车用单缸汽油机消声器。
现有的单缸汽油机消声器,较理想的有由三次膨胀和两次气柱振动扰流组成一个消声器,日本本田GL125CC摩托车用的就是这种消声器,它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结构紧凑、排气阻力小、损耗功率少、隔热效果好,但消声效果不够好,噪声指标超过我国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留这种消声器的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一些改进,增大消声量,使排气噪声符合我国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要求。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对本田GL125CC摩托车所配的156F单缸汽油机进行研究,单缸内燃机排气噪声主要是管道的气柱共振噪声,它是一个与转速无关,由气缸和排气管形成的亥姆霍兹共振腔产生的,它的频率可按下式计算f= (C)/(2π)πr2Vn(1+πr22)]]>
式中f-噪声频率c-声速340米/秒r-排气管半径1.4cm3Vn-气缸工作容积124.4cm3J-排气管长度100cm代入公式得f=120HZ从计算结果看出它是一个低频噪声,本田GL125CC摩托车消声器采用的三次膨胀、二次振动扰流的结构主要就是针对噪声低频成份的,为增大消声量我们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首先我们增加了一块穿孔板,然后对三个膨胀室、二个振动扰流室的各个穿孔的直径尺寸进行调整,这样达到了我们所要求的指标。
附图
是摩托车消声器的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摩托车消声器的工作原理和各孔的尺寸,当噪声从气缸传至消音器时,通过穿孔(1)第一振动扰流室(2)进行第一次振动扰流,而后进入第一膨胀室(3),然后通过两个园柱上的八个穿孔(4)进入第二膨胀室(5),然后通过四个对称穿孔(6),经三个均匀分布在一园柱壁上的穿孔(7)与第二振动扰流室(8)进行第二次振动扰流,然后经新增加的穿孔板(9)进入第三膨胀室(10),最后经穿孔[11]从尾部排出。穿孔(1)为两个对称在园柱上的∮10孔,穿孔(4)为八个对称分布在两个园柱上的∮6孔,穿孔(6)为四个均匀分布在园平面上∮8孔,穿孔(7)为三个均匀分布在同一截面园壁上的∮13孔,穿孔板(9)、[11]上各均匀分布四个∮14孔。上述孔径单位均为mm。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消声效果好,排气消耗功率少,容易生产,只在原有生产设备上进行改进即可进行生产,不用增加多少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三次膨胀和两次气柱振动扰流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是消声器里增加一穿孔板和调整了各穿孔的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是穿孔板上均匀分布有四个∮14mm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消声器,其特征是调整后的各穿孔孔径是(1)为∮10mm,(4)为∮6mm,(6)为∮8mm,(7)为∮13mm,(11)为∮14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摩托车消声器,它采用三次膨胀,二次振动扰流,尾部设置二块穿孔板的结构来消声,结构简单,排气消耗功率少,噪声低,最大噪声值符合我国GB1495—79《机动车辆允许噪声》标准要求。
文档编号F01N1/02GK2044644SQ8821427
公开日1989年9月20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1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1日
发明者林志强, 陈家梯, 潘学礼 申请人:华南工业缝纫机厂摩托车发动机分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