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控式多功能节油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8544阅读:2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手控式多功能节油泵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汽车用的手控式节油泵。
现有的汽车油泵,大多是与发动机联动的机械油泵,另一种是电油泵,由于不易调节供油量等问题而没有获得推广,机械油泵的问题是在发动机转速一定的条件下,不能调节泵油量,因其外摇臂装配时置于使泵膜行程最大或适中的位置,装配好后就固定不变。因此,发动机转速愈高其泵油量就愈大,这样下坡行驶时车速很大负荷较小,油泵却照常往化油器里泵油,化油器的液位升高,并可能造成滥油,进入发动机的汽油雾化不良,燃烧不完全,不仅浪费油,还由于发动机气缸内的油燃烧不完全排出大量有害气体,污染环境,影响乘车人以及道路沿线人们的身体健康。另一方面,对于外摇臂调节在中间适当位置只适合于在平原道路上行驶的汽车来说,在遇到上坡时,其供油量又会显得不足,使车子发挥不了应有的功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机械泵的上述缺点,提出一种新的能够随机调控供油量的汽油泵。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节油泵,具有现有机械油泵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关键之处是外摇臂与一根在驾驶室可直接调节泵油量的控制杆连接。根据现有汽车和机械油泵的结构及装配状况,控制杆最好是一根有一定弹性的钢线,钢线一端有一定长度的螺纹以便可用螺母将其固定在外摇臂上,为了使控制杆不变形太大,有效地传递推拉力,在泵上利用固定沉淀杯的螺钉固定一块定道板,让控制杆通过其孔,再在定道板和驾驶室仪表盘间的一段套上一弹性的定道螺线管,控制杆的另一端穿过固定在仪表盘上的套管然后装上一手柄。套管内径应与控制杆直径一致,以便保持一定的摩擦力。为了有效地调控泵油量,在控制杆上刻有相应的刻度。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对机械泵的随机控制,因而具有节油,合理用油,充分发挥汽车运载能力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优点。在下坡行驶时可通过控制杆把泵膜行程调节至零的位置,停止向发动机供油,此时气缸内只有空气进入或排出,离合器又不挂空档,发动机仍保持着对车子的辅助制动力,因此保证了节油和安全行车两全的特点,在上坡或负载增加时,又增大泵油量以保证足够的动力。实践表明这种油泵的节油率一般可达8-15%以上。另外,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油泵的基础上改进而成,而改进之处又是如此简单易行,容易推广,生产厂家在生产汽车时直接制造或装配这种改进的油泵,对于大量使用的解放牌,东风牌乃至进口汽车等种类繁多的各种型号的汽车来说也容易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这种泵是一种成本低,简单易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大的节油泵。
附图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装配图。由于油泵的基本形状和结构都保持了现有机械油泵的特征,因此没有给出别的视图,普遍专业人员可在此基础上查阅有关汽车的使用说明书和有关技术资料。对于所改进之处,从附图中便可了解清楚了。附图中各标号的含义如下1--内摇臂;2--内摇臂回位弹簧;3--管接头;4--托架;5--沉淀杯;6--定道螺线管;7--定道板;8--控制杆;9--泵膜;10--泵膜弹簧;11--泵膜顶杆密封圈;12--泵膜顶杆拉杆;13--外摇臂;14--内摇臂轴;15--内摇臂轴套。
实施例用阻风门线作控制杆,套一条弹性螺线管,用3mm厚的塑料板或铁板作定道板,按附图所示装配连接在一辆北京吉普车的油泵(机械泵)上,控制杆另一端刻上刻度,接上手柄。经长时间实际试用,行车状况良好,而且节油率在9--12%之间。
权利要求1.一种手控式多功能节油泵,有与现有机械油泵的基本形状和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节油泵外摇臂连接有一根在驾驶室可随机调节泵油量的控制杆。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油泵,其特征在于其控制杆上套有一根定道螺线管并穿过定道板。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节油泵,其特征在于控制杆进入驾驶室的一端穿过固定在驾驶盘上并紧密套合的套管。
专利摘要一种手控式多功能节油泵,在现有机械油泵基础上改进而成,关键是在其控制泵膜行程的外摇臂上开孔并连接上一根在驾驶室内可随机控制泵油量的控制杆,控制杆上套有定道螺线管并用定道板固定其移动的基本轨道。本实用新型简单易行,制造和改造均方便,由于它实现了泵油量的随机调控,在下坡时不供油,在上坡或平道时又酌情增加泵油量,因而可节油,合理用油及减少环境污染,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价值。
文档编号F02M3/05GK2072157SQ9021625
公开日1991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1990年7月19日
发明者陈华富 申请人:陈华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