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电子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29058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化电子点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燃发动机点火系统的设计与制作领域,可以用在汽车或其它使用内燃机的动力设备上。其实质是通过发动机燃烧室内的火花塞电极产生电火花,使混合气燃烧作功的一种高效电子点火装置。
现代发动机点火装置主要有传统蓄电池点火装置、传统磁电机点火装置和电子点火装置等。电子点火装置是近十年来在传统点火装置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优点在于增大了点火线圈的初级电流,降低了触发电流,使电子点火装置在输出电压、输出能量、最大连续发火频率、次级电压上升率、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等方面优于传统点火装置。并能满足发动机向着高速、高压缩比和燃用稀混合气方向发展对点火装置的要求。
电子点火装置的主要结构元件包括;有触点或无触点的点火触发器、电子驱动电路、点火线圈、分电器、火花塞等。其基本工作方式是由点火触发器按发动机的规定点火时刻发出点火信号,电子驱动电路驱动点火线圈产生高压电动势,经高压回路在火花塞电极上产生电火花。在市场上现行的电子点火装置中,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都是各自独立的封装。所组成的电子点火装置,相当于在传统点火装置的断电器与点火线圈之间,增设了一个电子点火驱动器。这样就使整个装置的线路和结构复杂化,造成材料的重复性浪费、成本提高、安装和使用不便。并且电子点火驱动电路与现行点火线圈并非是相互配合设计制造的,因而受现行点火线圈的固有参数限制,不能发挥理想的使用效能。
做为一种设计构思,若能将电子点火装置中的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的技术参数和结构配合设计,并封装在一起,组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无疑会克服上述现行电子点火装置的种种不足。但由于现行产品的点火线圈均为开磁路结构,漏磁较大,若将其与电子驱动电路一体化,在结构设计上会有许多麻烦。首先必须考虑对电路部分进行磁屏蔽,否则电路中的导线或元件的金属壳体置于磁场中,将产生感应电动势或涡电流,使电路不能正常工作或元件过热。再者开磁路点火线圈效率较低、体积较大。若将开磁路点火线圈与电子电路一体化会使体积和成本以较大幅度增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个电子点火装置应用方面的改进设计方案,使其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安装方便、系统性能稳定和降低成本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要点就是将电子驱动电路和点火线圈的系统参数配合设计,并封装在一个壳体内。
附图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其中


图1为一体化电子点火装置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安装位置的俯视图,图3为点火装置的工作原理图。参照附图,封装在同一个壳体(4)的点火线圈和电子驱动电路(9)分别固定在壳体的基板(8)上。点火线圈由初级绕组(1)、次级绕组(2)、铁芯(3)和骨架(5)组成。在本设计中采用了闭磁路结构的点火线圈,即点火线圈的铁芯(3)为一种由硅钢片叠层组成的近于封装的矩形环状铁芯,为了减少磁滞现象,在磁路中设有一个非磁间隙(7)。由于闭磁路点火线圈磁力线是沿铁芯分布的,漏磁极少,克服了以往开磁路结构点火线圈中漏磁和能量损耗较大等缺陷,因而也就保证了点火装置一体化的可行性。附图3中符号Kp为断电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将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一体化后,由于系统参数配合设计,使器件和材料的选择余地增大,便于系统成本优化设计,电子驱动电路可以利用闭磁路结构点火线圈内的无用空间做合理布局,一体化后的体积不大于现有开磁路结构点火线圈。同时壳体(4)和绝缘填料(6)也能够共用,这样就降低了成本,简化了结构,使安装和应用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化电子点火装置可以有多种产品类型,按储能方式不同可分为电感放电型和电容放电型两大类。按电能来源不同又可分为蓄电池点火系用和磁电机点火系用两大类。每一类型的装置均有无触点触发式和有触点触发式。所述各种类型的装置除电子驱动电路和点火线圈的参数、外型不尽相同外,其系统的原理构成--即一体化的结构是相同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电子点火装置,具有点火线圈、有触点或无触点的点火触发器、电子驱动电路、分电器、火花塞等,点火线圈由初级绕组(1)、次级绕组(2)、铁芯(3)和骨架(5)组成,其特征在于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封装在同一个壳体内。
2.如权利要求1规定的电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火线圈与电子驱动电路分别固定在所述壳体(4)的基板(8)上。
3.如权利要求1、2规定的电子点火装置,其特征在于点火线圈的铁芯(3)为一种由硅钢片叠层组成的近于封闭的矩型环状铁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内燃发动机的电子点火装置,通过优化设计将电子驱动电路与点火线圈有机地组合在一个固化壳体内,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安装方便和系统性能稳定、寿命长等优点。
文档编号F02P3/02GK2083200SQ9120184
公开日1991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1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29日
发明者李松 申请人:李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