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发动机安全摇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00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动车发动机安全摇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型涉及机动车发动机手动摇把。
现有的机动车发动机手动摇把在结构上缺少完善可靠的防逆转机构,使用中一旦发动机发生逆转时很容易伤人,安全性很差;这是一个极大的缺陷。本人设计的已经授权的专利产品,机动车发动机安全摇把(专利号91204574.4授权日92年1月25日)虽然解决了防止逆转伤人的问题,但在结构上存在着制造工艺复杂、耗材多、体积大、成本高且笨重不便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原设计的种种缺陷,设计一套既能保证安全又便于制造,成本低廉,小巧玲珑,使用轻便的新型机动车发动机安全摇把。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新设计的机动车发动机安全摇把包括摇把、前端盖、定位弹性轴用档圈、固定棘轮、滑动棘轮、缓冲扭簧、压簧、反逆肖、壳体后端盖等组成。其特征是前端盖上设有防逆叉,连同壳体、后端盖组成一个为缓冲防逆机构设置的封闭式盒;两端盖中心设有圆孔作为滑动轴承,摇把轴从孔内通过;两端盖内端面的摇把轴上装有两个定位轴用弹性档圈,使缓冲防逆机构轴向定位于摇把轴上;固定棘轮与滑动棘轮套在封闭式盒内的摇把轴上,反逆肖通过滑动棘轮的开口槽横插在摇把轴的径向贯穿孔内;压簧设在滑动棘轮与后端盖之间;固定棘轮和后端盖的端面各设有3个圆周均布的孔,三个套装的扭簧两端部的拨动叉分别插入固定棘轮和后端盖端面的三个孔内;三个套装的缓冲扭簧径向置于外壳内壁与滑动棘轮的外径之间,轴向置于固定棘轮锯齿一侧端面与后端盖内端面之间。
下面通过说明书附图
和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图中标记″1″与″2″为摇把;(后端A向略去不画)″3″为带反逆叉的前端盖;″4″为定位弹性,轴用档圈;″5″为固定棘轮;″6″为三根套装的缓冲扭簧;″7″为壳体;″8″为滑动棘轮;″9″为压簧;″10″为反逆肖;″11″为后端盖。
当顺时针摇动摇把时,滑动棘轮与摇把轴一起转动,滑动棘轮在棘齿和压簧的作用下做轴向往复运动,压簧″9″不间断地被压缩,又不间断地推动滑动棘轮复位;一旦发动机出现逆转时滑动棘轮的棘齿立即与固定棘轮的棘齿锁住,并带动固定棘轮逆转,逆转的扭力经缓冲扭簧″6″缓冲吸收后拨动后端盖逆转,由于后端盖″11″与壳体″7″前端盖″3″装配为一体,而前端盖″3″的防逆叉插在机动车的保险杠上的兼做防逆叉座(或工艺防逆叉座)的为摇把头部横肖通过而设的两个开口中,因而后端盖无法逆转;致此为止,发动机逆转的扭力经缓冲吸收后的余力又被遏止。安全摇把的防止逆转伤人的目的实现了。
权利要求1.一种装有防逆缓冲装置的安全摇把,其特征在于所述安全摇把由摇把(1)、装有防逆叉的前端盖(3)、定位弹性轴用挡圈(4)、固定棘轮(5)、滑动棘轮(8)、缓冲弹簧(6)、压簧(9)、反逆肖(10)、壳体(7)、和后端盖(11)等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安全摇把,其特征在于固定棘轮(5)、一端部设有棘齿,另一端部设有与缓冲弹簧联接的孔槽,中心设有与摇把轴滑配合的孔,滑动棘轮(8)端部设有棘齿,中心设有与摇把轴滑配合的孔,侧壁设有能使反逆肖(10),滑动的开口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动车发动机手动摇把。解决了原设计安全摇把存在的制造工艺复杂、耗材多、成本高、体积大且笨重不便等缺陷。其特征是防逆缓冲机构由端齿棘轮和套装缓冲扭簧构成;其构件有摇把、前端盖、壳体、固定棘轮、滑动棘轮压簧、缓冲扭簧、反逆销及后端盖。变换摇把轴长度及防逆叉与发动机的联结方式可适用于装有手动摇把的各种汽车、拖拉机及工程车等,避免发动机逆转时摇把伤人事故保证人身安全。
文档编号F02N1/00GK2165243SQ92209189
公开日1994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12日
发明者凌帆 申请人:凌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