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36318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内燃机降低排气污染的装置,具体指安装于内燃机排气管上的降污染装置。
目前,机动车的排放污染已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大公害,尤其是人口密集的城市,这种公害越来越残害人们的肌体。为了降低这种污染,有人提出一些办法,如减稀可燃混合气;在消声器尾部加装过滤器;用硷金属铂吸收CO和HC等等。这些办法不但收效不大,且使用寿命短,降低了内燃机的功率,甚至有些价格昂贵,无法普及,故均不可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能有效将内燃机排气管排出的有害气体在消声器尾部与本装置产生的臭氧快速结合而成为无害物质排入大气,起到降低内燃机废气污染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方案是利用一个内装臭氧发生器和小型鼓风机的金属管装置,将此装置安装在消声器的后部或尾部。当内燃机工作时,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经小型鼓风机的作用,使臭氧与消声器排出的有害气体接合,迅速变成无害气体排出,上述臭氧发生器可以是臭氧管或臭氧发生片。众所周知,臭氧是极强的氧化剂可迅速与内燃机排出的CO,HC反应,生成无害气体。实际操作表明,当臭氧发生率在每分钟50毫克左右时,用该装置导入750毫升的汽油发动机消声器尾部,所排放的(CO)(HC)与未装该装置时比较降低了80%。
本实用新型接合附图详述如下。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外壳剖开);图2是本实用新型安装于消声器后部时的实施例结构;图3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在消声器尾部的另一种实施例结构。
附图标记1、金属管2、鼓风机3、支架 4、扇叶5、支架 6、臭氧发生器7、振荡器8、导线
9、导线 10、内燃机电源11、连接 12、消声器13、废气进气管14、废气出气管15、扩张室16、软管17、卡箍如图1所示,本设计的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的主体结构是在两端开口的金属管1内的进气端1-1的支架3上装有一个微型鼓风机2,在出气端1-2一侧利用两个支架5装有臭氧发生器6,该臭氧发生器可以是传统的臭氧发生管,也可以是新型的臭氧发生片。该装置的电力来自机动车的电源10,上述电源经导线9与振荡器7连接,再经导线8与臭氧发生器6连接;该汽车电源10再经导线8-1与鼓风机2连接。当内燃机开始工作时,打开点火开关,同时启动臭氧发生器6和鼓风机2,使鼓风机6的扇叶4把臭氧发生器6所产生的臭氧从出气端1-2吹出1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结合,改善废气的质量。图2和图3表示本设计的内燃机排气体降污染装置安装于排气管的情况。图2表示,在消声器12的后部有一个连接口11,把金属管1的出气端1-2焊接于连接口11上。当内燃机工作时燃烧所产生的废气通过废气进气管13后直接与臭氧结合产生降污效果,再经废气出气管14排出。图3表示在废气出气管14上用卡箍17安装一个扩张室15,该扩张室可以使排出的废气产生旋流。并把金属管1的出气端1-2经软管16与扩张室15连通。此时,废气经消声器废气出气管14后进入扩张室15,并在扩张室15与臭氧结合,产生降污作用,再从扩张室15排出。
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制造尤其简单,且成本低廉,它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气油或柴油内燃机上。可根据内燃机工作容积的不同,造用产生臭氧浓度不同的臭氧发生器。
权利要求1.一种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它包括臭氧发生器,鼓风机等,其特征是在两端开口的金属管(1)内的进口端(1-1)一侧的支架(3)上装有一个鼓风机(2),在金属管(1)的出气端(1-2)一侧利用两个支架(5)装有臭氧发生器(6),当内燃机工作时,利用机动车电源(10)经振荡器(7)使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同时机动车电源(10)驱动鼓风机(2),把臭氧吹出出气端(1-2)与内燃机排出的废气接合,产生降污效果。
2.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其特征为把该装置的主体金属管(1)安装于消声器(12)的后部的连接口上(11)上。
3.由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其特征为在消声器(12)的废气出气管(14)上用卡箍安装一个扩张室(15),金属管(1)经软管(6)与扩张室(15)连通。
专利摘要内燃机废气降污染装置是利用绝缘支架5将臭氧发生器6装入其中,并在臭氧发生器6的前端装一个小型鼓风机2。当内燃机工作时,臭氧发生器6产生臭氧,并与消声器排出的CO、HC迅速结合而产生无害物质排出。可降低内燃机排放污染70%以上。此臭氧发生器6可以是臭氧管,也可以是臭氧发生片。
文档编号F01N3/24GK2326730SQ97238770
公开日1999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1997年8月22日
发明者张金城 申请人:张金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