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燃机的油盘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515866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9]特别是在本实施例中,上侧油盘的梁25形成向下方凸的凸形状,下侧油盘14的抑制变形用肋24形成向下凹的凹形状。因此,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之间的间隙26配置于较低的位置,即使在油量少的情况或转弯时等油面倾斜的情况下,也可通过该间隙26使发动机油的车宽方向的流通良好地进行。
[0040]另外,在本实施例中,也如图4所示,在两个部位形成相互相对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组,在被这两个部位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组夹持的空间内,在油盘10内配置滤油器30。图5表示未将滤油器30配置在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组之间的空间的比较例。在该比较例中,在车辆的倾斜及转弯、加减速时等油面32倾斜时,设置于滤油器30的下面侧的吸入口从油面32露出,有可能阻碍油吸入性能。
[0041]与此相对,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由两个部位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组夹持的窄的空间内,油面32为倾斜的形状,所以即使油面32大幅度地倾斜,也不会如比较例那样设置于滤油器30的下面侧的吸入口从油面32露出,也不会阻碍油吸入性能。另夕卜,由于油盘10通过两个部位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组成为沿车宽方向被隔开的隔壁构造,所以支承刚性进一步提尚。
[0042]进而,在本实施例中,在经由间隙26相互相对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相对面、即梁25的下面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上面,分别设置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一对倾斜部24B、25B。因此,如果下侧油盘14与路边石2等发生干涉时,虽然作用欲将下侧油盘14向后方牵引并抬起的外部输入,但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在相互抵接的相对面设置有一对倾斜部24B、25B,因此,相对于这种倾斜的外部输入也可以有效地抑制下侧油盘14的位移。
[0043]在以下的实施例中,对与已述的实施例共同的构成要素附加相同的参照符号,并适当地省略重复的说明,主要对与已述的实施例不同的部分进行说明。
[0044]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2实施例。在该第2实施例中,与上述第I实施例相反,下侧油盘14的抑制变形用肋34形成向上凸的凸形状,上侧油盘13的梁35形成向上凹陷的凹形状以接受抑制变形用肋34的凸形状。即,抑制变形用肋34的上缘其平坦部34A成为最高的位置,两侧的倾斜部34B以从平坦部34A朝向外侧慢慢变低的方式倾斜。同样地,梁35的上缘其平坦部35A为最高的位置,两侧的倾斜部35B以从平坦部35A朝向外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倾斜。
[0045]根据这种第2实施例,金属制的梁35和合成树脂制的抑制变形用肋34中,成为轻量的合成树脂制的抑制变形用肋34向上侧伸出的形状,比较重的金属制的梁35为凹形状,所以抑制了梁35的大小,可以实现轻量化。
[0046]但是,与第I实施例相比,由于梁35和抑制变形用肋34的间隙26的位置为较高的位置,因此,车宽方向的发动机油的流通有可能会因在较高的位置延伸的抑制变形用肋34的平坦部34A而受到阻碍。在此,在该第2实施例中,在下侧油盘14的抑制变形用肋34,贯通形成有容许油的流通的多个(本实施例中为3个)贯通孔36。通过该贯通孔36来顺畅地进行车宽方向的油的流通。
[0047]图9表示本发明的第3实施例。在该第3实施例中,在经由间隙26相对的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相对面(对合面),形成有当两者抵接时抑制两者的车辆前后方向LO的滑动的凸凹部37。该实施例中,在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相对面形成有相似形状的锯齿形状的凹凸部37。另外,作为凹凸部37的形状不限于此,只要是具有相互嵌合的多个倾斜面或弯曲面的凹凸形状即可。
[0048]若下侧油盘14与路边石2等发生干涉,则作用欲将下侧油盘14 一边向后方拉拽一边抬起的外部输入,但如本实施例,在梁25和抑制变形用肋24的相对面形成有凹凸部37的情况下,通过该凹凸部37啮合,可以更可靠地抑制下侧油盘14的位移。
[0049]图10表示本发明的第4实施例。在该第4实施例中,在与从下侧油盘14的内侧向上方立起的抑制变形用肋24对应的位置,形成有自下侧油盘14的外侧(下侧)向下方突出的外侧肋38。外侧肋38与抑制变形用肋24同样,形成薄板状,沿车辆前后方向LO延伸。即,以插通下侧油盘14的底壁部22的形式,一连串的抑制变形用肋24和外侧肋38形成为薄板状。外侧肋38的下端位于油盘10整体的最下部。
[0050]根据这种第4实施例,在下侧油盘14与路边石2等发生干涉时,通过使位于最下部的外侧肋38主动地与路边石2等发生干涉,将来自路边石2等的外部输入经由外侧肋38可以高效且可靠地向内侧的抑制变形用肋24传递,可以更可靠地抑制下侧油盘14的变形。
[0051]图11及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5实施例。在该第5实施例中,代替如上述第I?第4实施例那样与上侧油盘13 —体地形成的梁,而由固定在作为发动机主体的缸体的泵壳31构成强度部件。更具体地说,在泵壳31的一部分即滤油器30形成从该滤油器30的下面朝向下侧油盘14的底壁部22并向下方突出的作为强度部件的突起部39。同样地,如图12所示,突起部39与第I实施例的梁25同样,形成为具有其下缘平坦的平坦部39A和倾斜的一对倾斜部39B的向下凸的凸形状。另外,在形成于下侧油盘14的抑制变形用肋24的上缘,形成有接受上述的突起部39的向下方凹陷的凹部40,即形成有平坦的平坦部40A和倾斜的一对倾斜部40B,在两者之间确保规定的间隙26。
[0052]根据这种构造,当施加了使下侧油盘14向车辆前后方向LO变形的外力时,突起部39和下侧油盘14的抑制变形用肋24的凹部40抵接,从而,与上述的实施例一样,可以抑制其以上的下侧油盘14的变形。而且,如第5实施例,作为强度部件通过使用泵壳30,可以实现构造的进一步简单化。
[0053]如以上所述,基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例如,上述实施例中将本发明适用于纵置式的内燃机,但同样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曲轴轴方向沿着车宽方向的横置式的内燃机。该情况下,梁或抑制变形用肋与上述的实施例同样,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形成。
[0054]另外,在上述第I实施例等中,梁和抑制变形用肋构成的组形成在两个部位,但也可以设置在一个部位或三个部位。
【主权项】
1.一种内燃机的油盘,贮存发动机油,由固定于发动机主体的上侧油盘和固定于该上侧油盘的下侧的下侧油盘构成, 而且,具有固定在所述上侧油盘或发动机主体的强度部件, 并构成为,当施加使所述下侧油盘向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外力时,下侧油盘与所述强度部件抵接,来抑制下侧油盘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变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上侧油盘由金属材料形成, 所述强度部件是与上侧油盘一体地形成的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下侧油盘由合成树脂材料形成。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构成为, 在所述下侧油盘的内侧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肋, 当施加了使所述下侧油盘向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外力时,所述梁和所述肋抵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至少在两个部位形成相互相对的梁和肋的组, 在由所述两个部位的梁和肋的组夹持的空间内配置有滤油器。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在所述梁和肋的相对面设置有相对于水平面倾斜的倾斜部。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在未施加使所述下侧油盘向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外力的状态下,在所述梁和肋的相对面间确保有容许油的流通的间隙。
8.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梁的下缘形成向下凸的凸形状, 所述肋的上缘形成向下凹陷的凹形状,以接受所述梁的凸形状。
9.如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肋的上缘形成向上凸的凸形状, 所述梁的下缘形成向下凹陷的凹形状,以接受所述肋的凸形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在所述肋形成有容许油的流通的贯通孔。
11.如权利要求4?10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在所述梁和肋的相对面形成有当两者抵接时抑制两者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滑动的凸凹部。
12.如权利要求4?11中任一项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在所述下侧油盘的外侧,在与所述肋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外侧肋。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所述强度部件由固定于发动机主体的泵壳构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内燃机的油盘,其中, 构成为, 所述泵壳含有配置于所述油盘内的滤油器, 在与所述油盘的底壁部相对的滤油器的下面,形成有向下方突出的突起部, 当施加了使所述下侧油盘向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外力时,所述突起部和所述下侧油盘抵接。
【专利摘要】一种内燃机的油盘,由金属制的上侧油盘(13)和合成树脂制的下侧油盘(14)分割构成贮存发动机油的油盘(10)。在上侧油盘(13)和下侧油盘(14)分别形成沿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梁(25)和肋(24),使两者隔着间隙(26)而相对。在因与路边石等发生干涉而施加了使下侧油盘(14)向车辆前后方向变形的外力时,梁(25)和肋(24)抵接,抑制下侧油盘(14)的车辆前后方向的变形。
【IPC分类】F01M11-00
【公开号】CN104838097
【申请号】CN201380055167
【发明人】田口新
【申请人】日产自动车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3年10月15日
【公告号】EP2918800A1, US20150252696, WO2014073332A1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