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767455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技术,特别涉及到一种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发动机燃油泵在正常工作时,需要外界对其机械部分提供润滑油进行适时的润滑,以便于燃油泵机械部分能够更好的工作、减小机械磨损,同时,润滑油与发动机主油道连通,可以起到对燃油泵内机械部分热量传递和减小燃油泵内机械部分工作热量的作用。现有技术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方式是通过外部油管将发动机润滑油主油道与燃油泵相连,以起到润滑与冷却的作用。但此种结构采用钢管连接,在发动机工作时所产生的震动会导致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从而导致漏油,引起燃油泵工作失效带来安全隐患。另外将油管布置到外围占用空间不美观实用。显然,现有技术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方式存在着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从而导致漏油,以及占外围用空间不美观实用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方式存在的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从而导致漏油,以及占外围用空间不美观实用等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在发动机凸轮轴下部润滑油道至凸轮轴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处加工通油孔I ;在凸轮轴轴颈对应通油孔I的位置加工环形油槽;在凸轮轴上部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I,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I处加工通油孔II ;在缸体油道II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的连接处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连接。
[0004]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不需要外部油管将发动机主油道与燃油泵相连即可保证燃油泵的润滑油供给,避免了外部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导致的漏油,不占外围用空间,美观、实用。
【附图说明】
[0005]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示意图;
[0006]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轴颈环形油槽示意图。
[000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08]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凸轮轴环形油槽示意图,图中,I为燃油泵,2为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3为O型密封圈,4为油道II,5为通油孔II,6为主油道,7为凸轮轴衬套,8为环形油槽,9为凸轮轴,10为通油孔I,11为油道I。由图可知,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在发动机凸轮轴下部润滑油道至凸轮轴9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 11,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 11处加工通油孔I 10 ;在凸轮轴9轴颈对应通油孔I 10的位置加工环形油槽8 ;在凸轮轴9上部与燃油泵I润滑油进油口 2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I 4,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I 4处加工通油孔II 5 ;在缸体油道II 4与燃油泵I润滑油进油口 2的连接处采用O形密封圈3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润滑油从主油道6进润滑油道进入油道111,然后,通过通油孔I 10进入环形油槽8,润滑油在环形油槽8中流动并通过通油孔II 5进入油道II 4,再通过润滑油进油口 2进入燃油泵1,从而保证燃油泵润滑油的供给。不仅保证了润滑油的有效供给,还不需要外部油管,避免了外部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导致的漏油,并且,不占外围用空间,美观、实用。
[0009]显然,本实用新型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不需要外部油管将发动机主油道与燃油泵相连即可保证燃油泵的润滑油供给,避免了外部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导致的漏油,不占外围用空间,美观、实用。
【主权项】
1.一种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在发动机凸轮轴下部润滑油道至凸轮轴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处加工通油孔I ;在凸轮轴轴颈对应通油孔I的位置加工环形油槽;在凸轮轴上部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II,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II处加工通油孔II ;在缸体油道II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的连接处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发动机燃油泵润滑油供油结构,在发动机凸轮轴下部润滑油道至凸轮轴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Ⅰ,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Ⅰ处加工通油孔Ⅰ;在凸轮轴轴颈对应通油孔Ⅰ的位置加工环形油槽;在凸轮轴上部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之间的缸体上加工油道Ⅱ,在凸轮轴衬套对应油道Ⅱ处加工通油孔Ⅱ;在缸体油道Ⅱ与燃油泵润滑油进油口的连接处采用O形密封圈密封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不需要外部油管将发动机主油道与燃油泵相连即可保证燃油泵的润滑油供给,避免了外部油管接头焊缝处产生裂纹导致的漏油,不占外围用空间,美观、实用。
【IPC分类】F01M9-10, F04B53-18, F02F1-20, F01L1-047
【公开号】CN204476574
【申请号】CN201520121411
【发明人】温国生, 彭刚
【申请人】重庆科克发动机技术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7月1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