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1586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扇形凹槽41的形式;
[0032]图13为图2中轴向冷却式铁芯42表面开扇形凹槽41时的一般视图;
[0033]图14a为轴向冷却式铁芯42表面开两个扇形凹槽的形式,图14b为轴向冷却式铁芯42表面开3个扇形凹槽的形式。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详细地描述:
[0035]结合图1?14,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组成包括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1、先导球阀座2、钢球32、控制活塞体4、喷油器体5、针阀顶杆6、针阀复位弹簧座8、针阀复位弹簧9、喷嘴10、喷嘴紧固螺帽11、针阀12和喷油器头紧固螺母18。针阀顶杆6、控制活塞体4依次从喷油器体5上部装入,两先导球阀座2、两钢球32与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对称配合后置于控制活塞体4上部,通过喷油器头紧固螺母18进行固定,针阀复位弹簧座8、针阀复位弹簧9依次从喷油器体5下部装入,且针阀复位弹簧8套在针阀顶杆6下端,并紧压在置于喷嘴10中的针阀12上,同时针阀顶杆6下端面与针阀12上端面接触,喷油器体5与喷嘴10通过喷嘴紧固螺帽11连接;控制活塞体4与针阀顶杆6为一耦件,其上设有活塞室31与分叉油道30,且两者相通,同时活塞室31通过活塞室进油孔7与喷油器体进油道16相连通;先导球阀座2上设有球阀油道17、球阀出油孔33及球阀座面46,且球阀油道17与控制活塞体4上分叉油道30相连通;喷嘴10上盛油槽14通过盛油槽进油道15、主油道45与喷油器体进油道16相连通;电磁铁组件室3与低压油道相连通;通过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对两球阀的同步控制,控制针阀顶杆6上端活塞室31的压力,进而控制针阀12的抬起与落座,进而控制喷油器的喷油。
[0036]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由左壳体43、右壳体19、止位环22、阀杆21、阀套23、壳体垫片24、残余气隙调节环25、衔铁26、衔铁复位弹簧27、径向式线圈28、轴向冷却式铁芯42及线圈隔离体29组成;所述左壳体43分上下端,上端面开有四个螺栓通孔34,中心依次设有铁芯孔37和衔铁室20,残余气隙调节环25安置于铁芯孔37底部,衔铁室20底部中心开有一阀套孔36,内嵌阀套23,另外壳体上端侧面设有衔铁室进油口 35与电磁铁组件室3相通,保持内外压力一致,阀杆21与衔铁26固定连接,穿过壳体的阀套23,布置与衔铁室20中,避免了衔铁26受高压燃油的直接冲击,阀套23与阀杆21为一耦件,止位环22通过过赢配合或螺纹连接固定于阀杆21的相应位置,壳体下端为安装定位块44,与先导球阀座2进行配合;所述右壳体19与左壳体43结构相同,同样布置有阀套23、阀杆21、衔铁26、止位环22及残余气隙调节环25 ;所述轴向冷却式铁芯42为圆柱形,两端中心开有相同的圆柱形弹簧孔38,且两端面中间设有同心环形凹槽,使内外形成主副磁极,环形凹槽轴向开有至少两个通孔39 (图9、图11 (a)分别为开两孔和3孔的形式),通孔39截面为扇形或腰形,分别如图11(a)、图11(b)所示,并均布在环形凹槽中心圆周上,相邻两通孔39之间的铁芯部分形成线圈内芯40 ;所述径向式线圈28绕制在线圈内芯40上,线圈的高度不超过环形凹槽的深度,线圈表面涂有树脂或其他绝缘耐热材料以构成线圈隔离体29隔离线圈与冷却液,相邻两线圈之间留有散热孔37以增大铁芯及线圈的散热面积;轴向冷却式铁芯42布置于左右壳体的铁芯孔37中,衔铁复位弹簧27布置于轴向冷却式铁芯42的弹簧孔38中,左右壳体通过螺栓连接,中间夹一壳体垫片24。
[0037]结合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2、图13、图14(a)和图14(b),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的第二种实施方式是改变了第一种实施方式中的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的轴向冷却式铁芯42,将环形凹槽轴向开有至少两个通孔39变为在铁芯表面至少开有两个扇形凹槽41,图14(a)、图14(b)分别为开有两个扇形凹槽41和3个扇形凹槽41的形式,扇形凹槽41均布在铁芯圆周上,扇形凹槽41内径小于或等于环形凹槽内径。相邻两扇形凹槽41之间的铁芯部分形成线圈内芯40,径向式线圈28绕制在线圈内芯40上,线圈的高度不超过环形凹槽的深度,相邻两线圈之间留有散热槽46。这样能大大节省铁芯材料,同时进一步加大了铁芯及线圈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增强了散热。
[0038]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是这样工作的:当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的径向式线圈28未通电时,喷油器体进油道16、主油道45、盛油槽进油道15、盛油槽14、压力室47、活塞室进油孔7、活塞室31、分叉油道30、球阀油道17及球阀出油孔33均充满高压燃油且相通,由于活塞室31对针阀顶杆6向下的压力作用面积大于盛油槽14对针阀12向上的压力作用面积,使得针阀12在液力作用不能抬起,而不喷油;当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的径向式线圈28通电时,由于将传统的单一多匝线圈变成了多个径向式线圈28,并分散布置,降低了线圈的电感,使得各线圈中电流迅速上升,同时两衔铁通过公共轴向冷却式铁芯42构成对称并联磁路,使得两衔铁同步迅速被吸引,两先导球阀同步快速被打开,使得球阀出油孔33与电磁铁组件室3相通,而电磁铁组件室3又与低压油道相连通,因此活塞室中压力迅速被卸载,针阀迅速抬起,燃油从喷孔13喷出,当径向式线圈28再断电,衔铁26在衔铁复位弹簧27的作用下复位,两先导球阀被关闭,活塞室中压力再升高,针阀落座,喷油结束;当轨压升高时,作用在钢球上的液力则增大,因此须增大衔铁复位弹簧27预紧力来提高先导球阀的密封性和关闭速度,这样对于常规的电磁控制阀则会导致阀的开启速度变慢,若采用减小升程以提高电磁力来满足开启速度则又会使得阀的流通面积变小,减小阀的流通量,降低针阀抬起速度,不利于喷油器的多次喷射,而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I同步控制两个先导球阀,可适当减小单个衔铁的升程,牺牲单阀的部分流通面积,以提升电磁力满足响应要求,然而双阀的总流通面积仍大于单阀的流通面积,使得活塞室的压力能迅速卸载,加速针阀的开启速度,以满足柴油机全工况对喷油器的响应要求。
[0039]本实用新型的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包括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先导球阀座、钢球、控制活塞体、喷油器体、针阀顶杆、针阀复位弹簧座、针阀复位弹簧、喷嘴、喷嘴紧固螺帽、针阀和喷油器头紧固螺母。针阀顶杆、控制活塞体依次从喷油器体上部装入,两先导球阀座、两钢球与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对称配合后置于控制活塞体上部,通过喷油器头紧固螺母进行固定,针阀复位弹簧座、针阀复位弹簧依次从喷油器体下部装入,且针阀复位弹簧套在针阀顶杆下端,并紧压在置于喷嘴中的针阀上,同时针阀顶杆下端面与针阀上端面接触,喷油器体与喷嘴通过喷嘴紧固螺帽连接;控制活塞体与针阀顶杆为一耦件,其上设有活塞室与分叉油道,且两者相通,同时活塞室通过活塞室进油孔与喷油器体进油道相连通;球阀座上设有球阀油道、球阀出油孔及球阀座面,且球阀油道与控制活塞体上分叉油道相连通;喷嘴上盛油槽通过盛油槽进油道、主油道与喷油器体进油道相连通;电磁铁组件室与低压油道相连通;通过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对两球阀的同步控制,控制针阀顶杆上端活塞室的压力,进而控制针阀的抬起与落座,进而控制喷油器的喷油。
[0040]本实用新型一种同步双阀电磁控制喷油器,包括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先导球阀座、钢球、控制活塞体、喷油器体、针阀顶杆、针阀复位弹簧座、针阀复位弹簧、喷嘴、喷嘴紧固螺帽、针阀和喷油器头紧固螺母,针阀顶杆、控制活塞体依次从喷油器体上部装入,两先导球阀座、两钢球与同步双阀电磁铁组件对称配合后置于控制活塞体上部,通过喷油器头紧固螺母进行固定,针阀复位弹簧座、针阀复位弹簧依次从喷油器体下部装入,且针阀复位弹簧套在针阀顶杆下端,并紧压在置于喷嘴中的针阀上,同时针阀顶杆下端面与针阀上端面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