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7971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电解槽由槽体、阳极和阴极组成,多数用隔膜将阳极室和阴极室隔开。在电解过程中,会产生泡沫、黏性物等渣质,若不及时分离这些渣质,会使之再溶于水,使化学需氧量上升,不仅影响电解反应,并且溶于水的渣质很难再次分离。为了使渣质排出,目前的电解槽是通过在电解槽边缘设置排渣槽。由于只有简单的流槽,排渣时,水与渣质一同从电解槽侧面流入排渣槽,所以水和渣质不容易分离。现有的排污结构是利用阀门控制进水流量和出水流量来进行排污,但是,由于是利用阀门手动控制,使得操作复杂难以控制当进水量大于出水量时,水渣一同流入流槽内,水和渣质不容易分离;当进水量小于出水量时,渣质不能流出电解槽内,起不到排污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使渣、液自动分离,并且结构简单、方便操作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部的电极板和槽体边缘的溢流槽,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与出水管连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出水管上方设有可将进水口覆盖的间板,所述间板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上,所述闸板上方设置有浮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出水管位于电极板的上方。所述出水管将电解槽内的水排出电解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滑槽底端位于出水管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滑槽使得间板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移动。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闸板为弧形结构。所述闸板的横截面是指垂直于闸板方向的截面形状,所述弧形闸板可有效隔离电解槽内黏性物质随着水流进入出水管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电解槽的溢流槽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可将溢流槽内的渣质排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浮筒与闸板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可调节浮筒受槽体内水的浮力的大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溢流槽所在的槽体边缘低于槽体其余侧面边缘。由于所述溢流槽所在一侧的电解槽侧面低于其它侧面,使得渣质只能从溢流槽所在的侧面流出,有利于渣液分离。[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出水管位于槽体中间,有利于出水管排出槽体内的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上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中,所述浮筒是中空的密闭容器。所述浮筒利用水的浮力拉动闸板。本实用新型是这样使用的往电解槽内注入水当电解槽内水位未达到闸板时,闸板将出水管的进水口封闭,随着电解槽内水位上升,但是水的浮力还不足以将盖住出水管的闸板拖起时,电解槽内的水无法进入出水管,渣质也不会进入出水管;当槽体内水位上升,溢过闸板,水的浮力拖起浮筒并向上拉动闸板,使得闸板脱离出水管的进水口,电解槽内的水从闸板下方的进水口进入出水管,由于所述闸板为弧形结构,电解槽内的水是从闸板下方进入出水管,而渣质由于弧形闸板隔离,不会随着水流进入出水管内;由于溢流槽所在一侧的电解槽侧面低于其它侧面边缘,使得渣质只能从溢流槽所在的侧面流出,这种结构利于渣液分离。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设置有浮筒、闸板,使电解槽出水管、排渣器利用浮力,实现渣液自动分离。2、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中的闸板是弧形结构,水流是从闸板下方进入出水管,而渣质由于弧形闸板的隔离,不会随着水流进入出水管内,能有效的分离水和渣质。3、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的溢流槽所在一侧的电解槽侧面低于其它侧面边缘,使得渣质只能从溢流槽所在的侧面流出,有利于渣液分离。4、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第一个实施例的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第二个实施例的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第三个实施例的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第四个实施例的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槽体,2-溢流槽,3-出水管,4-闸板,5-浮筒,6-滑槽,7-排污管,8-连接管,9-电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如图2所示,包括槽体1、设置在槽体1内部的电极板9和槽体1边缘的溢流槽2,所述槽体1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1与出水管3相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6,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有可将
4进水口覆盖的闸板4,所述闸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6上,所述闸板4上方设置有浮筒5。所述出水管3位于电极板9的上方。所述滑槽6底端位于出水管3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滑槽5使得闸板4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移动。所述闸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弧形闸板4可有效隔离电解槽内黏性物质随着水流进入出水管内3。实施例2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如图3所示,包括槽体1、设置在槽体1内部的电极板9和槽体1边缘的溢流槽2,所述槽体1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1与出水管3相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6,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有可将进水口覆盖的闸板4,所述闸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6上,所述闸板4上方设置有浮筒5。所述出水管3位于电极板9的上方。所述滑槽6底端位于出水管3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滑槽5使得闸板4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移动。所述闸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电解槽的溢流槽2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7。所述排污管7可将溢流槽2内的渣质排出。实施例3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如图4所示,括槽体1、设置在槽体1内部的电极板9和槽体1边缘的溢流槽2,所述槽体1上方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1与出水管3相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6,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有可将进水口覆盖的闸板4,所述闸板4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6上,所述闸板4上方设置有浮筒5。所述出水管3位于电极板9的上方。所述滑槽6底端位于出水管3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滑槽5使得闸板4只能上下滑动,不能左右移动。所述闸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电解槽的溢流槽2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7。所述浮筒5与间板4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可调节浮筒5受水的浮力的大小。实施例4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如图5所示,包括槽体1、设置在槽体1内部的电极板9和槽体1边缘的溢流槽2,所述槽体1上方中央设置有出水管3,所述出水管3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1与出水管3相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6,所述滑槽6上设置有闸板4,所述滑槽6的宽度与闸板4的宽度相适配,所述闸板4位于出水管3上方,所述闸板4上方设置有浮筒5。所述出水管3位于两块电极板9上方的中间。所述滑槽6底端位于出水管3进水口的下方;所述滑槽5使得间板4被固定于槽体1上,只能上下浮动,不能左右移动。所述间板4为弧形结构。所述电解槽的溢流槽2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7。所述浮筒5与间板4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管8。所述溢流槽2所在的槽体1边缘低于槽体1其余侧面边缘。由于所述溢流槽2所在一侧的电解槽侧面低于其它侧面,使得渣质只能从溢流槽2所在的侧面流出,有利于渣液分离。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部的电极板和槽体边缘的溢流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与出水管连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出水管上方设有可将进水口覆盖的间板,所述闸板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上,所述间板上方设置有浮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位于电极板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底端位于出水管进水口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为弧形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的溢流槽底部还设置有排污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与闸板之间还设置有可调节长度的连接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流槽所在的槽体边缘低于槽体其余侧面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项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位于槽体中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筒是中空的密闭容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解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它包括槽体、设置在槽体内部的电极板和槽体边缘的溢流槽,所述槽体上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上方设置有进水口,所述槽体与出水管连接的两侧设置有竖向滑槽,所述出水管上方设有可将进水口覆盖的闸板,所述闸板的两端安装于所述滑槽上,所述闸板上方设置有浮筒。由于本实用新型带有排渣装置的电解槽设置有浮筒、闸板,使电解槽出水管、浮筒利用浮力,实现渣液自动分离;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中的闸板是弧形结构,渣质由于弧形闸板的隔离,不会随着水流进入出水管内,能有效的分离水和渣质;且由于本实用新型电解槽结构简单,可靠性强,使用寿命长。
文档编号C25B15/00GK202323044SQ20112045942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张列平, 王选民 申请人:成都凯迈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