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81760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去除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的主题是一种去除透明导电氧化物的方法,其中,利用了电化学工艺。



背景技术:

由透明导电氧化物(tco)制成的层例如使用在薄层太阳能电池、显示技术中或者使用在建筑玻璃中,以便产生透光的电极。这些氧化物是金属氧化物(譬如氧化锌或者氧化锡),其可以掺杂有其它元素或者与其它元素化合。例如已知氧化铝锌(azo)、氧化铟锡(ito)、氧化氟锡(fto)和氧化锑锡(ato)以及锡酸盐(譬如锡酸镉)。这些层可以例如通过热解、化学气相沉积、以电化学方式或者通过溅射作为封闭的、大面积的层或者作为经结构化的层施布到基材上。在此,概念“基材”包括在其上可以沉积透明导电氧化物的任意的材料和/或层序列。对于通过溅射产生氧化物,概念“基材”因而例如还包括所谓的溅射片,其用作原本待覆层基材的框架或者用作沉积出限定的结构的掩模。

如果整面地沉积出氧化物层,那么之后这些氧化物层凭借激光切削或者通过机械加工(例如划刻,scribing)进行结构化,譬如在文献wo2008/147696a1中所描述的那样。然而这些方法仅有限地适合于去除沉积出的层的较大区域,因为它们是十分耗时且费用高昂的。此外,在该工艺期间还可能导致对处于该层之下的基材造成损害。基于氧化锌的氧化物层还可以通过用盐酸(hcl)蚀刻来去除。然而,基于氧化锡的氧化物层(特别是当它们掺杂以其它元素时)在化学上是相对稳定的并且因此难以进行湿化学蚀刻。在文献ep0230104中提及了:通过反应性离子蚀刻(rie)用四氯化硅对氧化锡进行结构化。文献us4752501描述了一种方法,在其中首先沉积出不太稳定的锡化合物(羧酸锡化合物),并且凭借碱性水溶液进行结构化,其中,经结构化的层接着通过烧结工艺转化为氧化锡。

对于溅射片上沉积出的氧化物层的去除,迄今使用了诸如喷砂、用其它材料(例如干冰)喷射,并使用研磨或者湿化学方法(像蚀刻),譬如在文献us2011/0281026a1和文献de98/50600a1所描述的那样。然而这些方法是麻烦的并且有时是昂贵的,或者在湿化学蚀刻法中使用腐蚀性且有毒的化学品。此外,残留污染物可能残留在基材上,特别是当该基材具有粗糙表面时。



技术实现要素:

因而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去除这种氧化物层的替代方案,该方案克服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且特别是也能够用于基于氧化锡的氧化物层。

根据本发明,该任务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得到解决。有利的方法方式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得到公开。

从基材去除透明导电氧化物层的方法包括电解步骤,在该电解步骤中把基材浸入到水溶液中,并以使氧化物层作为阴极起作用的方式给氧化物层加载直流电压或者直流电流。通过在水溶液中引入的电流,在阴极上引发了还原反应,在该还原反应中生成初生氢。这种仅短暂稳定的初生氢(缩写为hnasc)拥有比分子氢(h2)更高的还原能力。一方面,初生氢在刚刚形成之后以原子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在形成h2之后不久,它处于能量激发态。因此,甚至化学上相对惰性的、透明导电的氧化物也与初生氢发生反应,其中,氧化物被还原为所含的金属或者含该金属的离子。该金属或者所生成的离子溶于水溶液,或者与在水溶液所含的物质发生反应,从而把氧化物从该基材去除。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因而包括:至少把氧化物层与直流电压源或者直流电流源导电连接的步骤;把阳极与直流电压源或者直流电流源连接的步骤;把基材和阳极至少部分地浸入到水溶液中的步骤;给基材和阳极加载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步骤,在此期间基材和阳极处于水溶液中。如果该基材由导电材料构成,则氧化物层优选通过基材与直流电压源和直流电流源导电连接。该基材和/或阳极在电解步骤期间不必完全浸入到水溶液中。然而,仅从浸入水溶液的区域去除氧化物层。此外,还仅从如下浸入的区域去除氧化物层,只要它在该区域不通过不导电层与水溶液相绝缘。该基材和该阳极优选同时浸入到水溶液中,然而还可以依次浸入。

作为水溶液使用各种通过电解生成初生氢的水溶液。亦即,原则上还可以采用纯水。然而有利地,该水溶液含有提高了水溶液的电导率和/或加速了初生氢的形成的其它物质。在此,溶于水的物质的类型以及由此生成的溶液环境(碱性或者酸性)以有利的方式选择为,使得基材的一种或多种材料和/或阳极和/或其它与该溶液形成接触的对象不被侵蚀(例如腐蚀)。

水溶液优选为碱性溶液,其进一步优选地可以使用来自包括碳酸氢钠(nahco3)、氢氧化钠(naoh)、碳酸氢钾(khco3)和氢氧化钾(koh)的组的物质。还可以采用其它的物质,像碳酸钠(na2co3)或者氢氧化锂(lioh)。所含的盐的浓度涵盖了一个广的范围(从1g/l溶液到100g/l溶液)。特别优选的是,所提及的盐在溶液中的浓度在5g/l溶液与80g/l溶液之间。该水溶液优选具有在0.5%与8%之间的浓度。

电解步骤优选在室温(亦即在约20℃)下实施,然而还可以在稍微提高的温度(直至约80℃)下实施。所施加的直流电压或所引入的直流电流有利地位于下述范围,即,在该范围中根据基材的尺寸调整出在0.15a/dm2和25a/dm2之间电流密度。

用于电解的步骤的时间(即施加电压或电流的时间)依赖于待去除的氧化物层的厚度以及所达到的电流密度。优选地,电解步骤仅经短时间、然而以高的电流密度实施。电解步骤的时间处在30秒与15分钟之间的范围中。

有利地,在电解步骤之后(亦即在从基材去除透明导电氧化物之后)进行中和步骤,在该步骤中将基材置入中和溶液,该中和溶液适用于对水溶液进行中和。换言之:如果水溶液是碱性溶液,则中和溶液是酸溶液(譬如稀释的醋酸、柠檬酸或者盐酸),而当使用酸性溶液作为水溶液时,中和溶液是碱性溶液。中和溶液用于对基材上的水溶液残留进行中和,从而阻止水溶液组分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

优选在电解步骤之后用清洗剂进行清洗步骤。特别优选的是,在中和步骤之后进行清洗步骤,并且清洗步骤用于去除水溶液(且在必要时中和溶液)的残留,以及去除经还原的、但是还粘附在基材上的透明导电氧化物残余物。可以使用所有适宜的介质作为清洗剂,特别优选去离子水,以及异丙醇或者丙酮或者这些物质的水溶液或者组合。辅助性地,还可以通过海绵或者毛刷或者通过超声进行轻柔的机械作用,以便于在必要时还去除粘附在基材上的氧化物颗粒。最后,该基材优选经过干燥。

作为电解步骤的阳极,优选使用来自包括铂、碳、铁、镍、钛和不锈钢的组的材料。有利地,阳极材料在电解期间相对于所采用的水溶液是惰性的,亦即,它既不会进入溶液并发生分解,又不会与来自水溶液的物质发生反应,或者与在阳极上形成的氧发生反应。因而,在水溶液中能够产生均匀的、几乎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的电流,这是因为,在阳极上不会发生形成电绝缘的层。特别优选的是,阳极由铁或者不锈钢制成,这是因为,它们相对于其它的阳极材料在氧气生成过程中只有很小的过电压。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提供了下述可能性,即,用湿化学方法将由透明导电氧化物组成的层去除,其中还能够把对于传统湿化学蚀刻相对惰性的氧化物以及施布到粗糙基材表面的氧化物完全地且深入地去除。特别是可以还把氧化物从粗的基材表面的孔中去除,从而能够实现对基材深入孔隙的清洁。当然,也可以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清洁光滑的基材表面。此外可以避免使用腐蚀性的且有毒的化学品并且避免损伤位于待去除的氧化物之下的基材表面。相对于机械的去除氧化物层的方法,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快速、精确而廉价,这是因为,氧化物也可以从大的表面上去除。由此得出另外的优势,即,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被去除的氧化物的金属组分在水溶液中以离子或盐的形式存在,它们可以在随后通过对水溶液的进一步处理而回收。因此特别是可以再次利用昂贵的和/或稀有的材料(像锡sn、铟in)。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可以用于整面地去除由透明导电氧化物组成的层,或者用于仅部分地去除这样的层。在此,该部分去除优选涉及从限定的横向区域在厚度方向上完全去除氧化物层,而在其它在实施该方法期间通过适合的遮盖层或者覆盖层覆盖的横向区域不去除氧化物层。该过程于是相当于在横向方向上使氧化物层结构化的工艺。原则上当然还可以在厚度方向上部分地去除氧化物层,这相当于降低氧化物层的层厚,而不完全去除氧化物层。

附图说明

图1以横截面示出了一种系统,在该系统中为了去除沉积于基材1上的氧化物层2而把基材1浸入到水溶液3中,并且该基材在直流电路中起阴极的作用。

图2示出了作为基材的溅射片11,其中,氧化物层2应当被整面地去除。

图3a以立体图示出了一种太阳能电池半成品,在该太阳能电池半成品中该氧化物层2应当通过电化学工艺而结构化。

图3b示出了沿着线a-a的、穿过图3a的太阳能电池半成品的横截面(在去除氧化物层2之前)。

图3c示出了来自于图3b的横截面(在去除氧化物层2之后)。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一种系统,在其中带有位于基材上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层2的基材1被浸入到水溶液3中。氧化物层2位于基材1的表面,并且至少部分地将其覆盖。水溶液3位于容器4内,该容器具有下述尺寸,该尺寸对应于基材1的尺寸以及对于实施电化学工艺所必需的间距和体积。基材1紧固在支架51上,从而它直至高度hs地浸入到水溶液3中。高度hs在下文中也被称作“基材的浸入深度”。凭借支架51可以把基材浸入到水溶液中,并将基材从溶液中再次取出。此外,还可以通过支架51调整高度hs,并在该方法期间在必要时加以改变。

氧化物层2和/或基材1通过电导线61与直流电压源或者直流电流源7的电极导电连接。直流电压源或直流电流源7的另一电极通过电导体62与阳极8导电连接,该阳极凭借支架52浸入到水溶液中。

导体61或62的电接头还可以整合入支架51或52中。

通过向阳极8和作为阴极起作用的氧化物层2施加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在水溶液3中在阴极生成初生氢,其与氧化物层2发生反应并使其溶解。因此在使用0.1%的氢氧化钠水溶液的情况下,对于作为氧化物层的氧化锡在阴极得到下列反应方程:

2h2o+2e-→2hnasc+2oh-(1)

sno2+4hnasc→sn+2h2o(2),

其中,氢氧化钠用于提供碱性介质,以便不会腐蚀基材1和/或阳极8和/或支架51、52和/或电导体61、62的材料,并且改善溶液的电导率。

对于电接头或者电导体61以及基材1与支架51的连接部以及支架51自身不被电化学工艺或者水溶液3侵蚀的情况,高度hs还可以为基材1的整个高度,从而该基材1或者至少整个氧化物层2浸入到水溶液3中。如果这是不可行的,并且氧化物层2也应当从基材1的没有浸入到水溶液3的区域被去除,那么,该方法在改变基材位置的情况下被重复多次,直至基材的所有应当去除氧化物层的区域浸入到水溶液3中并且经受电化学处理。

为了实验,对由不锈钢制成的溅射片11(尺寸为6mm×6mm,厚度1mm)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图2示出了这样的溅射片作为基材1的以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处理的实施例,该溅射片带有整面地沉积在它上面的氧化物层2(其带有约400至500nm的层厚)。在示出的情况下,氧化物层在溅射片11的整个范围上在溅射片11的表面上延伸。然而,溅射片11的表面也可以只有一定区域,或者溅射片11的另外的表面(例如溅射片11的边缘表面)也可以被氧化物层2所覆盖。为了去除氧化物层2,在室温下凭借作为支架51的夹具把溅射片浸入到2%的氢氧化钠溶液3中,并以大约10v的电压加载30s,其中,将车辆电池充电器用作直流电压源7。所测得的电流为1.5a。同样,不锈钢片(尺寸:10cm×10cm)用作阳极8,其通过作为支架52的第二夹具浸入到水溶液中。电导体61和62与导电夹具直接连接。在溅射片11的浸入区域,氧化物层2在所提及的条件下被完全去除,其中,基材自身不受侵蚀。在此溅射片11的表面(氧化物层2最初被施布到它上面)是平滑还是粗糙的是无关紧要的。即使粗糙表面也可以完全清除氧化物层2。

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最后,溅射片11在0.1%盐酸中洗涤5s,用以中和碱性溶液。接着,用去离子水并且用异丙醇进行各5-10s的清洗步骤,并在室温下干燥。

在图3a中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方法的另外的使用示例。在此,例如太阳能电池半成品包括由浮法玻璃制成的玻璃基材12,并且为了实验目的具有10cm×10cm的尺寸和3.2mm的厚度。在该玻璃基材12上以上述相同的厚度范围施布整面的氧化物层2,其在限定的区域被覆盖层9所覆盖。该覆盖层9设计为不会被水溶液的组分以及初生氢所侵蚀,并因此保护由它所覆盖的氧化物层2的区域不受去除。该覆盖层9例如为在半导体-以及微系统技术中常见的耐蚀体(resist),其带有100nm至200nm的厚度。因此氧化物层2仅部分地,亦即在不被覆盖层9所覆盖的横向区域从玻璃基材12上去除。因而得到了下述可能性,即,对应于在覆盖层9中构造出的结构使氧化物层2结构化,而不会对位于其下的基材造成影响。用于把氧化物层2在玻璃基材12上结构化的方法条件基本上与用于溅射片11的方法条件相一致,正如参照图2所描述的那样。

能够在氧化物层2中生成的结构原则上不受限制。然而,基于玻璃基材12的不良的电导率应当注意,氧化物层2的待去除区域在每个方法时间点都邻接于氧化物层2与直流电压源或者直流电流源7导电连接的区域。如果位于氧化物层2之下的基材是导电材料,则该限制也消失。

在图3b中,示出了沿着图3a中的线a-a的、穿过玻璃基材12、氧化物层2和覆盖层9的横截面(在将氧化物层2去除之前)。在覆盖层9中构造出的结构具有约50nm的宽度bd。而在图3c中示出了同样的、在从未被覆盖层9覆盖的横向区域去除氧化物层2之后的横截面。在氧化物层2中生成的结构通过初生氢的各向同性地侵蚀在氧化物层2的空余区域是稍微更宽的,并且具有约60nm的宽度b0。

附图标记说明

1基材

11溅射片

12玻璃基材

2氧化物层

3水溶液

4容器

51、52支架

61、62电导体

7直流电压源或直流电流源

8阳极

9覆盖层

hs基材的浸入深度

bd覆盖层中的结构的宽度

bo氧化物层中的结构的宽度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