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17602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金属滚镀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



背景技术:

滚镀分为三类,其为卧式滚镀、倾斜式滚镀和振动电镀,以卧式滚镀为例,现有卧式滚镀又称滚筒电镀,是将一定数量的小零件(如五金零件、仪器零件或金属首饰等等)置于专用滚筒(通常呈六棱柱状的滚笼,其侧壁呈网状)内、在滚动状态下以间接导电的方式使零件表面沉积上各种金属或合金镀层、以达到表面防护装饰及各种功能性目的一种电镀加工方式。现有卧式滚镀生产工艺主要为:脱脂处理→滚镀处理→清洗处理;以滚镀清洗生产线为例,其一般包括滚镀池、清洗池以及将滚镀池内滚筒移送至清洗池内的提升机构。现有滚镀清洗生产线能实现滚镀和清洗工序,但还存在一些设计缺陷,具体缺陷如下:现有滚镀池内的镀液不具有流动性,因此造成滚渡池中各个位置的浓度不均,影响了电镀的效果,严重影响产品的品质。现有清洗池虽然能够清洗,但是反复清洗之后清洗池内的镀液积存过多会影响后续的清洗,而且既无法对清洗后的镀液进行回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滚镀清洗生产线设计不够理想,滚镀池内电镀液不具有流动性,影响产品的品质以及清洗池镀液无法回收再利用等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包括滚镀池、清洗池以及将滚镀池内滚筒移送至清洗池内的提升机构,所述滚镀池包括滚镀池本体以及复数个隔断板,所述复数个隔断板等间距装设在所述滚镀池本体内将该滚镀池本体分隔成复数个滚镀槽,并且每个隔断板与所述滚镀池本体的内底壁之间均具有一连通相邻两个滚镀槽的传输通道,所述滚镀池还包括外循环机构和滚渡池内循环机构,所述外循环机构包括一ph调节槽以及一第一出液管,所述第一出液管穿过各个传输通道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液孔,所述ph调节槽的进液口与所述滚渡池本体连通、出液口连接有一第一过滤机,并且该第一过滤机与所述第一出液管连通。

所述清洗池包括清洗池本体,该清洗池本体内装设有两个溢流板,该两个溢流板将该清洗池本体分隔成大小一致的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以及第三清洗槽,滚筒依次浸入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所述第一清洗槽与所述滚镀池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与一加水机构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槽内还装设有一与所述加水机构信号控制连接的第一液位感应机构。

所述滚镀池还包括滚渡池内循环机构,该滚渡池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二过滤机、与该第二过滤机进液口连通的第二进液管、与该第二过滤机出液口连通的第二出液管;所述第二进液管穿过各个传输通道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孔;所述第二出液管穿过各个传输通道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液孔。

所述滚镀池还包括每个所述滚镀槽上均装设有一滚镀槽内循环机构,所述滚镀槽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三过滤机、与该第三过滤机进液口连通的第三进液管、与该第三过滤机出液口连通的第三出液管,所述第三进液管与第三出液管分别装设于该滚镀槽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所述第三进液管上间隔开设有复数个第三进液孔,并且该第三进液孔的方向朝下,所述第三出液管上间隔开设有复数个第三出液孔,并且该第三出液孔的方向朝下。

所述加水机构包括一电磁阀,所述电磁阀一端通过一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另一端通过一进水管连通外部供水设备;所述第一液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一低位液位计、第一中位液位计以及第一高位液位计,所述第一中位液位计与所述电磁阀信号控制连接。

所述第一清洗槽通过一连通管与所述滚镀池连通,并且所述连通管上装设有一排水方向为由第一清洗槽至滚镀池的第二水泵,所述ph调节槽内还装设有一第二液位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液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二低位液位计、第二中位液位计以及第二高位液位计,所述第二中位液位计与所述第二水泵信号控制连接。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滚镀清洗生产线结构设计理想滚镀池采用外循环机构和滚镀槽内循环机构的设计,使得滚渡池本体内的镀液能与ph调节槽内的液体实现循环,提高镀液的流动性,使各个滚镀槽内的镀液浓度趋于一致,均匀度好,提高电镀效果。清洗池本体通过设置溢流板,滚筒依次在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进行清洗,提高清洗完后的清洁度;此外,由于是按序进行清洗,因此第一清洗槽、第二清洗槽、第三清洗槽内镀液的浓度依次降低,将第一清洗槽连通滚镀池,便可使得镀液浓度最高的液体流入滚镀池内进行再利用,待第一清洗池的液位降至让第一液位感应机构感应到时,加水机构再自动往第三清洗池内加水,从而完成自动补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滚镀池的俯视状态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滚镀池的侧向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视。

图4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其中带有滚筒。

图6为本发明中清洗池的侧向示意图,其中部分被剖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1、图2、图3和图5。一种镀液充分利用的滚镀清洗生产线,包括滚镀池2、清洗池4以及将滚镀池2内滚筒1移送至清洗池4内的提升机构3。所述滚镀池2包括一滚渡池本体21以及复数个隔断板22,复数个隔断板22等间距装设在滚渡池本体21内将该滚渡池本体21分隔成复数个滚镀槽211,并且每个隔断板22与滚渡池本体21的内底壁之间均具有一连通相邻两个滚镀槽211的传输通道212。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滚镀池2还包括外循环机构,所述外循环机构包括一ph调节槽231以及一第一出液管232,所述第一出液管232穿过各个传输通道212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出液孔233;ph调节槽231的进液口与滚渡池本体21连通、出液口连接有一第一过滤机234,并且该第一过滤机234与第一出液管232连通。具体的,所述ph调节槽231与第一过滤机234均可装设于滚渡池本体21的外侧壁上,第一出液管232穿过滚渡池本体21的外侧壁与第一过滤机234连通。通过设置外循环机构,使得滚渡池本体21内的镀液能与ph调节槽231内的液体实现循环,提高镀液的流动性,使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镀液浓度趋于一致,提高电镀效果。具体的,ph调节槽231内装设有ph检测仪235;第一出液孔233的方向朝上。通过设置ph调节槽231、ph检测仪235,使得用户还可通过对ph调节槽231内液体的ph值调节实现对滚渡池本体21内的镀液ph值的调节,提高便利性。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滚镀池2还包括一滚渡池内循环机构,该滚渡槽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二过滤机241、与该第二过滤机进液口连通的第二进液管242、与该第二过滤机出液口连通的第二出液管243;其中,第二进液管242穿过各个传输通道212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进液孔(图未示出);第二出液管243穿过各个传输通道212并且位于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部分均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出液孔244。所述第二进液孔的方向朝下,第二出液孔244的方向朝上,通过设置其方向相反,可以调动各个位置的镀液的流动性,实现全方位的流动性。通过设置滚渡池内循环机构,使得滚渡池本体21内的镀液能够实现内部的自循环,进一步提高镀液的流动性及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镀液浓度的均匀度,提高电镀效果。

参照图2和图3。所述滚镀池2还包括每个滚镀槽211上均装设有一滚镀槽内循环机构,该滚镀池内循环机构包括第三过滤机251、与该第三过滤机进液口连通的第三进液管252、与该第三过滤机出液口连通的第三出液管253;其中,第三进液管252与第三出液管253分别装设于该滚镀槽211相对的两个内侧壁上。具体的,第三进液管252上间隔开设有复数个第三进液孔(图未示出),并且该第三进液孔的方向朝下;第三出液管253上间隔开设有复数个第三出液孔254,并且该第三出液孔254的方向朝下。通过设置滚镀槽内循环机构,使得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镀液能够实现内部的自循环,进一步提高镀液的流动性及各个滚镀槽211内的镀液浓度的均匀度,提高电镀效果。

参照附图4和图5。所述清洗池4包括清洗池本体40,该清洗池本体40内装设有两个溢流板41,该两个溢流板41将该清洗池本体40分隔成大小一致的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以及第三清洗槽44,滚筒6依次浸入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进行清洗,所述第一清洗槽42与所述滚镀池2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44与一加水机构45连通,所述第一清洗槽42内还装设有一与所述加水机构45信号控制连接的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通过设置溢流板41,使得用户能够操作滚筒1依次在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进行清洗,提高清洗完后的清洁度;此外,由于是按序进行清洗,因此第一清洗槽42、第二清洗槽43、第三清洗槽44内镀液的浓度依次降低,将第一清洗槽42连通滚渡池2,便可使得镀液浓度最高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进行再利用,待第一清洗槽42的液位降至让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感应到时,加水机构45再自动往第三清洗槽44内加水,从而完成自动补水。

参照图4和图6。所述溢流板41底边和侧边均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壁连接、顶边与清洗池本体40开口之间的距离为清洗池深度的1/5~2/5。此外,还可设置与溢流板41相配合的限位板410,该限位板410顶边与清洗槽1开口相齐平、侧边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壁连接、底边与清洗池本体40内侧底部之间的距离为清洗池深度的1/5~2/5,并且相配合的溢流板41与限位板410之间具有一溢流通道供液体流通。

参照图4、图5和图6。所述加水机构45包括一电磁阀451,所述电磁阀451一端通过一出水管452连通所述第三清洗槽44、另一端通过一进水管453连通外部供水设备;所述第一液位感应机构46包括第一低位液位计461、第一中位液位计462以及第一高位液位计463,所述第一中位液位计461与所述电磁阀451信号控制连接。所述清洗池4可设置一控制台47,第一中位液位计46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台47,再控制电磁阀451动作。此外,控制台47中还可设置报警器,当第一清洗槽42中的液位低至让第一低位液位计461感应到时,或者当第一清洗槽42中的液位高至让第一高位液位计463感应到时,均可将信号发送至报警器使其报警,提高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对故障进行维修。

参照图2、图5和图6。第一清洗槽42通过一连通管421与滚渡池2连通,并且连通管421上装设有一排水方向为由第一清洗42至滚渡池2的第二水泵422。所述ph调节槽231内还装设有一第二液位感应机构,所述第二液位感应机构包括第二低位液位计491、第二中位液位计492以及第二高位液位计493,第二中位液位计492与第二水泵422信号控制连接。具体的,第二中位液位计492将信号发送给控制台47,再控制第二水泵422动作。同样的,当ph调节槽231中的液位低至让第二低位液位计491感应到时,或者当ph调节槽231中的液位高至让第二高位液位计493感应到时,均可将信号发送至报警器使其报警。通过设置第二液位感应机构,使得当滚渡槽4内的液位降低时,由于连通器原理,ph调节槽231内的液位也随之降低,并在降至让第二中位液位计492感应到时,第二水泵422能自动控制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进行再利用。

参照图2、图4、图5和图6。本清洗池4使用时,当ph调节槽231中的液位降低至让第二中位液位计492感应到时,第二中位液位计492能通过控制台47控制第二水泵422,使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体流入滚渡池2内,第一清洗槽42的液位便随之降低;待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位降低至让第一中位液位计462感应到时,第一中位液位计462能通过控制台47控制电磁阀451启动,使外部的水自动补充到第三清洗槽44内,由于溢流板41的作用,当第三清洗槽44内的液位高于溢流板41的顶边,其内的液体便可流入第二清洗槽43,同理再流入第一清洗槽42,直至第一清洗槽42内的液位上升至让第一中位液位计462感应时,再控制电磁阀451停止运作。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