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68664发布日期:2019-09-25 00:41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镀挂具,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



背景技术: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镀上一层金属或合金的过程,从而起到防止腐蚀,提高耐磨性、导电性及增进美观等作用的工艺。在对一些产品进行电镀处理时,需要将产品挂到挂具上,再将产品放入电镀溶液槽中电镀,挂具在其中主要起导电、支撑和固定零件的作用。

用于混合集成电路金属封装的管帽需要做镀镍或镀镍金处理,以满足耐磨、耐腐蚀、可焊性的要求。采用滚镀的管帽存在零件之间相互磕碰的风险,镀后壳体顶角很容易存在凹陷,所以目前管帽件大多采用挂具挂镀的方法。以镍丝或铜丝将管帽件绑好挂在普通挂具上在镀后会存在明显的痕迹,影响电镀外观和性能。目前市场上用于管帽件的电镀挂具结构复杂,且适用性较差,不利于管帽件的批量电镀工作。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挂具本体,挂具本体上设置有吊钩,吊钩之间设置有提杆;挂具本体上焊接有至少三根横梁,所述横梁上至少设置有一组便于管帽件内腔卡入的倒钩,所述每组倒钩分为下部两个和上部一个,其材质为铍青铜QBe2。其中下部两个倒钩之间夹角为30~120°,且下部倒钩有两阶,第一阶和第二阶之间夹角为90~150°,上部倒钩有三阶,第二阶和第三阶夹角也为90~150°。所述倒钩最后一阶外端的接触头为圆锥状,其顶角为30~6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具本体上焊接有5根横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每根横梁上有6组倒钩。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倒钩焊接在横梁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倒钩内撑式设计,零件不易掉落,拆卸方便,同时极大的减少了挂具和管帽件的接触面积,避免了因挂具和镀件接触而造成的镀层外观缺陷;倒钩采用弹性极好的铍青铜QBe2材质,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适应管帽件的尺寸变化,使用范围广;挂具由多组横梁和倒钩通过焊接组成,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制造难度小,方便实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倒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挂具本体;2、挂具吊钩;3、提杆;4、横梁;5、倒钩;6、竖直段;7、横向段;8、弯折段。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管帽件的便捷式电镀挂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挂具本体1,挂具本体上设置有吊钩2,吊钩之间设置有提杆3;挂具本体上焊接有5根横梁,所述每根横梁上设置有6组倒钩,所述每组倒钩分为下部两个和上部一个,其材质为铍青铜QBe2。所述倒钩的上部设有上钩子,所述倒钩的下部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端设有下钩子,所述上钩子包括竖直段6、横向段7和弯折段8,所述下钩子包括横向段7和弯折段8,所述弯折段与所述横向段的夹角为90°-150°,所述弯折段的端部为圆锥状,所述弯折段的端部顶角为30°-60°。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将管帽件的内腔一侧顶在下部两个倒钩接触头上,按压上部倒钩第二阶,并同时向上部倒钩一侧转动管帽件,直到上部倒钩接触头顶在管帽件另一侧,待所需电镀管帽件安放完成后即可上槽电镀。电镀结束后,先用一只手轻轻扶住管帽件连着下部倒钩一侧,另一只手按压上部倒钩第二阶,并同时向外侧转动管帽即可卸下管帽件。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