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9902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的制作方法
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转载机用护板,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背景技术
已知的,转载机主要用在煤矿井下,是将工作面刮板机运出的煤经破碎机破碎后转送到带式输送机的设备,其主要由机头传动部、架桥槽、落地段护板、机尾部和刮板链等组成,其中护板形状为“U”形结构,由底板和两侧的挡板构成,护板主要用于破碎煤块的破碎机固定在转载机的中间。在工作过程中,转载机要利用护板的承载随着工作面的推进向前推移。护板的底板两侧槽中设置有链条,利用转载机链条的牵引推进,到达工作位置后, 转载机落地直线段的破碎机处的两个千斤顶连接,千斤顶的另一端与破碎机下的连接耳相连。当千斤顶收缩时将转载机整体拉移约1. 2m,然后将链条与千斤顶连接环的大销拔出,让千斤顶活塞杆伸出,再次将链条与千斤顶的接头连好,打上销子准备下一次移动转载机。在上述过程中护板的载荷很高,所以护板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转载机的向前顺利推移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本发明通过将“U” 形板制作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现有多块焊接中出现的焊缝开裂现象;本发明具有连接牢固,减低作业看护和维护强度等优点。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包括一体结构的“U”形板,“L”形加固支撑板和连接插板,所述“U”形板包括底板、链条槽、外延伸、立板和上部外折弯,在底板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链条槽,在两链条槽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延伸,两外延伸的外侧分别设有向上的立板,两立板的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外折弯形成完整的“U”形板;在“U”形板的两侧每侧设有两块“L”形加固支撑板,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处于“U”形板的两端外侧面上,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下部凸出端部与链条槽的外部面连接,“L”形加固支撑板的上端连接在外折弯的下部面上,在每一“L”形加固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在底板的任一一端下部面连接连接插板一端的上部面。
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U”形板、“L”形加固支撑板和连接插板为厚度 I公分至一点二公分的钢板。
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L”形加固支撑板的凹陷角上部以及一边分别与立板的外侧面、外延伸的下部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在立板与外延伸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
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在立板与上部外折弯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
通过上述公开内容,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通过将“U”形板制作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现有多块焊接中出现的焊缝开裂现象,由于在“U”形板的两端外侧面上设置了 “L”形加固支撑板,使得立板强度得到进一步增加,使用时只需要利用连接螺栓穿过“U”形板端部两侧“L”形加固支撑板上设置的连接孔,便可形成无间隙的连接方式;本发明使两节护板搭接中形成无错口,尤其是防止了在槽子和护板对接处有坡度或弯曲变化时出现的错口现象,保证了每节护板都能够紧固的固定在一起,在转载机运输过程中,有效防止了煤炭外漏现象,本发明所述护板简单易管理,对其编号统一管理,在近几次的使用和检查过程中通过了公司及矿的质量标准化工程验收。
进一步,本发明转载机护板在近两个月的使用过程中,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劳动,也就是利用本发明使下顺槽节省一个清煤一个检修工,一人便可以有效的进行包机管理;本发明使用过程中,也对其进行刷漆、编号统一了管理,在几次上级领导莅临检查时,受到好评;嵩山煤矿的采煤、掘进区队使用的溜子护板都改进为本发明,并赞同了此项技术,在嵩山煤矿已经得到了推广使用,获取了良好地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装配结构示意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在图中1、链条槽;2、上部外折弯;3、底板;4、立板;5、外延伸;6、连接插板;7、 “L”形加固支撑板;8、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并不是对于本发明的限定,仅作为支持实现本发 明的方式,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框架内的任意等同结构替换, 均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结合附图1或2中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包括一体结构的“U”形板,“L” 形加固支撑板7和连接插板6,“U”形板、“L”形加固支撑板7和连接插板6为厚度I公分至一点二公分的钢板,所述“U”形板包括底板3、链条槽I、外延伸5、立板4和上部外折弯 2,在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链条槽1,在两链条槽I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延伸5,在立板4与外延伸5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两外延伸5的外侧分别设有向上的立板4,两立板4的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外折弯2,在立板4与上部外折弯2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形成完整的“U”形板;在“U”形板的两侧每侧设有两块“L”形加固支撑板7,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7处于“U”形板的两端外侧面上,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7下部凸出端部与链条槽I的外部面连接,“L”形加固支撑板7的上端连接在外折弯2的下部面上,“L”形加固支撑板7的凹陷角上部以及一边分别与立板4的外侧面、外延伸5的下部面固定连接,在每一 “L”形加固支撑板7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8,在底板3的任一一端下部面连接连接插板6 一端的上部面。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使用时将一体结构的“U”形板,“L” 形加固支撑板7和连接插板6放置在矿井巷道上,利用“U”形板外侧面上的“L”形加固支撑板7上设置的连接孔8进行连接,通过调整连接螺栓的长度,如有需要在其中一侧的“L” 形加固支撑板7与“L”形加固支撑板7对接面上添加螺母,以便适应转弯,综采工作面下顺槽煤流系统利用SGB-620/75型转载机进行运输,转载机护板每节长在I. 5m左右。工作面在正常的回采期间,通过转载机尾掐护板缩短转机进行推进,每次掐一节护板,所述护板要一起进行回收,当转载机缩短在5-8m时,要进行机头前移,中间增加护板和机尾进行对接便可。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包括一体结构的“U”形板,“L”形加固支撑板(7)和连接插板¢),其特征是所述“U”形板包括底板(3)、链条槽(I)、外延伸(5)、立板(4)和上部外折弯(2),在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链条槽(I),在两链条槽(I)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延伸(5),两外延伸(5)的外侧分别设有向上的立板(4),两立板(4)的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外折弯⑵形成完整的“U”形板;在1”形板的两侧每侧设有两块“L”形加固支撑板(7),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7)处于“U”形板的两端外侧面上,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7)下部凸出端部与链条槽(I)的外部面连接,“L”形加固支撑板(7)的上端连接在外折弯⑵的下部面上,在每一“L”形加固支撑板(7)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8),在底板(3)的任一一端下部面连接连接插板(6) —端的上部面。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其特征是“U”形板、“L”形加固支撑板(7)和连接插板(6)为厚度I公分至一点二公分的钢板。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其特征是“L”形加固支撑板(7)的凹陷角上部以及一边分别与立板(4)的外侧面、外延伸(5)的下部面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其特征是在立板(4)与外延伸(5)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其特征是在立板(4)与上部外折弯(2)的连接处设有弧形过渡面。
全文摘要
一种高强度无间隙转载机护板,涉及一种转载机用护板,在底板(3)两侧分别设有向下凹陷的链条槽(1),在两链条槽的外侧分别设有外延伸(5),两外延伸的外侧分别设有向上的立板(4),两立板的上端外侧分别设有外折弯(2);在“U”形板的两侧每侧设有两块“L”形加固支撑板(7),所述“L”形加固支撑板处于“U”形板的两端外侧面上,在每一“L”形加固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两个连接孔(8),在底板的任一一端下部面连接连接插板(6)一端的上部面;本发明通过将“U”形板制作为一体式结构,避免了现有多块焊接中出现的焊缝开裂现象;本发明具有连接牢固,减低作业看护和维护强度等优点。
文档编号E21F13/00GK102979568SQ201210303278
公开日2013年3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9日
发明者郑明宗, 薛小鑫, 耿亚东 申请人: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