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盘、大三角支撑装置和旋挖钻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32017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转盘、大三角支撑装置和旋挖钻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盘、大三角支撑装置和旋挖钻机。该转盘包括:转盘体;转盘中心轴,设置于所述转盘体的中心线;所述转盘中心轴包括远离桅杆轴套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桅杆轴套内的第二端;所述转盘中心轴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形成有储油空间;所述转盘中心轴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空间与转盘中心轴的第二端外部的润滑油道;端盖,安装于所述转盘中心轴的第一端,所述端盖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储油空间相通。上述转盘能够实现润滑功能,相应的润滑部件易于加工成型;并且,采用该转盘还可以提高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
【专利说明】转盘、大三角支撑装置和旋挖钻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盘、大三角支撑装置和旋挖钻机。

【背景技术】
[0002]旋挖钻机是一种用于建筑基础工程中成孔作业的施工机械,其主要适于砂土、粘性土、粉质土等土层的施工,在灌注桩、连续墙、基础加固等多种地基基础施工中有着广泛应用。
[0003]目前,旋挖钻机主要采用大三角支撑结构。大三角支撑结构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承受大扭矩等优点。大三角变幅机构主要由变幅油缸、动臂和大三角支撑组成,通过变幅油缸、动臂和大三角支撑的相对运动实现桅杆的竖起和放倒。其中,桅杆通过转盘与动臂相连,转盘可相对于桅杆转动。具体而言,转盘包括转盘体和位于转盘体中心线的转盘中心轴,转盘中心轴与桅杆体连接,桅杆可绕转盘中心轴旋转,具体而言,转盘中心轴的一端与桅杆体轴套配合。
[0004]转盘轴与桅杆轴套之间通常需要润滑脂进行润滑,以降低二者间的磨损。现有的润滑实现方式主要是依靠在桅杆体上开设细长润滑孔,通过油杯加注润滑脂实现。此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所需开设的细长润滑孔的长径比较大,不易加工成型;另外,单次润滑的使用时间较短,有待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申请实用新型人考虑提供一种具有润滑功能的转盘,以解决现有的润滑部件不易加工和单次润滑使用时间较短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盘,包括:转盘体;转盘中心轴,设置于所述转盘体的中心线;所述转盘中心轴包括远离桅杆轴套的第一端,以及位于所述桅杆轴套内的第二端;所述转盘中心轴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形成有储油空间;所述转盘中心轴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空间与转盘中心轴的第二端外部的润滑油道;端盖,安装于所述转盘中心轴的第一端,所述端盖开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与所述储油空间相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润滑油道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并且沿所述转盘中心轴的周向均匀布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进油孔包括相连通的油杯孔和连接孔。
[0009]进一步地,所述转盘还包括输送管,所述进油孔通过所述输送管与所述储油空间相通。
[0010]进一步地,所述输送管与所述进油孔中心线对齐设置。
[0011]进一步地,该转盘还包括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与所述转盘中心轴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储油空间。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上方;所述输送管穿设过所述第一隔板后与所述第一隔板焊接。
[0013]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大三角支撑装置,包括桅杆,所述桅杆设置有桅杆轴套,所述大三角支撑装置还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盘,所述转盘的转盘中心轴的第二端安装于所述桅杆轴套内。
[0014]进一步地,所述桅杆轴套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道相对的环形储油槽。
[0015]相应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其设置有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大三角支撑装置。
[00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该转盘通过在端盖上开设进油孔,在转盘中心轴内设置储油空间和润滑油道,实现外界的润滑脂可以依次通过进油孔、储油空间和润滑油道到达转盘中心轴与桅杆轴套之间的部位,起到润滑作用。相对于在桅杆侧面开设细长孔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在转盘上开设的进油孔和润滑油道的长径比较低,易于加工成型。同时,转盘中心轴内的储油空间可以实现较大容积的润滑脂的存储,进而延长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能够实现润滑功能,相应的润滑部件易于加工成型;并且,采用该转盘还可以提高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I 转盘体2 转盘中心轴
[0023]201转盘中心轴的第一端 202转盘中心轴的第二端
[0024]21润滑油道3 端盖
[0025]31进油孔311油杯孔
[0026]312连接孔32拔轴孔
[0027]4 输送管5 隔板
[0028]51第一隔板52第二隔板
[0029]A 储油空间A’储油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0030]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优选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1]请参见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结构。该转盘包括:
[0032]转盘体I ;
[0033]转盘中心轴2,设置于转盘体I的中心线;转盘中心轴2包括远离桅杆轴套的第一端201,以及位于桅杆轴套内的第二端202 ;
[0034]转盘中心轴2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形成有储油空间A ;转盘中心轴2开设有连通储油空间A与转盘中心轴2的第二端202外部的润滑油道21 ;
[0035]端盖3,安装于转盘中心轴2的第一端201,该端盖3开设有进油孔31 ;进油孔31与储油空间A相通。
[0036]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结构中,在转盘中心轴2的第一端201 (即外端)设置端盖3,端盖3上开设进油孔31,同时在转盘中心轴2内设置储油空间A,进油孔31与储油空间A相通,由此外界的润滑脂可以通过进油孔31进入到储油空间A内。同时,转盘中心轴2上开设有能够连通储油空间A和第二端202外部的润滑油道21,由此进入到出储油空间A内的润滑脂可以通过润滑油道21流到转盘与桅杆轴套之间,进而实现转盘中心轴与桅杆轴套的润滑。
[0037]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案提供的转盘只需在端盖上开设进油孔31,在转盘中心轴2内设置储油空间和润滑油道即可,进油孔31的长度可由端盖3的厚度控制,润滑油道21的长度可由转盘中心轴2的厚度控制。相对于在桅杆侧面开设的细长孔,本实用新型在转盘上开设的进油孔和润滑油道的长径比较低,易于加工成型。同时,转盘中心轴2内的储油空间A可以实现较大容积润滑脂的存储,进而延长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
[0038]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结构中,转盘体I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兹不赘述。转盘体I与转盘中心轴2的位置以及连接关系也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端盖3用于形成润滑脂的入油通道一进油孔31,进而使得外界的润滑脂可以进入到转盘中心轴2内的储油空间A内。请参见图2,该进油孔31具体可以包括相连通的油杯孔311和连接孔312。油杯孔311与端盖的顶面相通,用于连接油杯。连接孔312的一端与油杯孔311相通,另一端则与储油空间A相通。即油杯内的润滑脂依次通过油杯孔311和连接孔312进入到储油空间A。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端盖3的厚度来调整进油孔31 (图2中主要是连接孔312)的长度。此外,端盖3上还可以开设有拔轴孔32(请参见图1),用于便于操作人员将转盘中心轴2从转盘体I上拔出。该拔轴孔32的外端可以设置有封盖,用于防止外界杂质通过拔轴孔32进入到转盘中心轴2内的储油空间A污染润滑脂。
[0039]位于转盘中心轴2内的储油空间A起到存储一定量的润滑脂,延长单次润滑使用时间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储油空间A只需满足以下条件即可:形成相对于进油孔31和润滑油道21以外的部分密封的空间。对于储油空间A的具体形成方式本申请不做特别限制。出于节约原料考虑,储油空间A可以按照如图1所示的方式形成,即在转盘中心轴2内焊接隔板5后,由隔板5、转盘中心轴2内壁以及端盖3形成。
[0040]请参见图3,上述转盘还可以包括输送管4,进油孔31通过该输送管4与储油空间A相通。进而使得润滑脂能够快速的通过输送管4到达储油空间A内的指定位置。输送管4优选与进油孔31中心线对齐设置。进一步地,输送管4的末端优选与润滑油道21沿转盘中心轴2径向平齐设置。由此,润滑脂能够快速的通过输送管4到达润滑油道21附近,进而从润滑油道21流出实现润滑。
[0041]在此基础上,请继续参见图3,储油空间A’可以由隔板组件围成,该隔板组件包括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均与转盘中心轴2的内壁相连,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之间的部分形成储油空间A’。由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之间的距离来调整储油空间A’的大小。第一隔板51可以位于第二隔板52的上方,所述上方指的是靠近端盖3的方向。输送管4可以穿设过第一隔板51后与所述第一隔板51焊接。由此既保证了输送管4与储油空间A’的连通,又保证了储油空间A’的密封性。
[0042]润滑油道21用于连通储油空间与外部环境,是润滑脂的排油通道。为了保证润滑的均匀性,润滑油道21的个数优选至少为两个,并且沿转盘中心轴2的周向均匀布置。本实施例中润滑油道21的个数为四个,沿着转盘中心轴2的周向均匀布置。各润滑油道21的轴线可以沿转盘中心轴2的径向直线布置。
[0043]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转盘结构中,通过在端盖上开设进油孔,在转盘中心轴内设置储油空间和润滑油道,实现外界的润滑脂可以依次通过进油孔、储油空间和润滑油道到达转盘中心轴与桅杆轴套之间的部位,起到润滑作用。相对于在桅杆侧面开设细长孔的方式,本实用新型在转盘上开设的进油孔和润滑油道的长径比较低,易于加工成型。同时,转盘中心轴内的储油空间可以实现较大容积的润滑脂的存储,进而延长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盘能够实现润滑功能,相应的润滑部件易于加工成型;并且,采用该转盘还可以提高单次润滑使用的时间。
[004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大三角支撑装置,包括桅杆,该桅杆设置有桅杆轴套。桅杆和桅杆轴套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本实施例兹不赘述。该大三角支撑结构还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转盘,该转盘的转盘中心轴2的第二端202安装于桅杆轴套内。由于上述转盘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转盘的大三角支撑装置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0045]此外,为了进一步的提高储油量,桅杆轴套的内壁可以设置与润滑油道21相对的环形储油槽。由此该环形储油槽形成另一个储油空间。
[0046]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旋挖钻机,其设置有上一实施例提供的大三角支撑装置。由于上述大三角支撑装置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设有该大三角支撑装置的旋挖钻机也应具备相应的技术效果,其具体实施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兹不赘述。
[004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体⑴; 转盘中心轴(2),设置于所述转盘体(1)的中心线;所述转盘中心轴(2)包括远离桅杆轴套的第一端(201),以及位于所述桅杆轴套内的第二端(202); 所述转盘中心轴(2)为中空结构,且其内形成有储油空间;所述转盘中心轴(2)开设有连通所述储油空间与转盘中心轴(2)的第二端(202)外部的润滑油道(21); 端盖(3),安装于所述转盘中心轴(2)的第一端(201),所述端盖(3)开设有进油孔(31);所述进油孔(31)与所述储油空间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道(21)的个数至少为两个,并且沿所述转盘中心轴(2)的周向均匀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31)包括相连通的油杯孔(311)和连接孔(312)。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还包括输送管(4),所述进油孔(31)通过所述输送管(4)与所述储油空间相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4)与所述进油孔(31)中心线对齐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所述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均与所述转盘中心轴(2)的内壁相连,所述第一隔板(51)和第二隔板(52)之间的部分形成所述储油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转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51)位于所述第二隔板(52)的上方;所述输送管(4)穿设过所述第一隔板(51)后与所述第一隔板(51)焊接。
8.—种大三角支撑装置,包括桅杆,所述桅杆设置有桅杆轴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大三角支撑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转盘,所述转盘的转盘中心轴(2)的第二端(202)安装于所述桅杆轴套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大三角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桅杆轴套的内壁设置有与所述润滑油道(21)相对的环形储油槽。
10.一种旋挖钻机,其特征在于,设置有权利要求所述8或9所述的大三角支撑装置。
【文档编号】E21B3/04GK204163617SQ201420501031
【公开日】2015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陈孝旭, 秦磊, 董大鹏 申请人:北京市三一重机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